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從其兩年前的紅火被追捧,到逐漸懷疑論四起, 到前些時候在國內風頭被blog服務蓋過,其實也是在經歷任何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螺旋曲折地發展上升。
作為中文SNS最早也是堅持最久的實踐者,我們也在不斷地用變化發展的眼光審視和思考這個市場,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心得。 這些心得,這兩天和建碩、sayonly、Michael等碰頭的時候曾經分享過一些,但還沒有深入討論。希望這里能拋磚引玉吧。
我的一個最深刻感受是,?SNS正從單一的Social Network Service逐漸在混合各種元素,越來越成為一個Social Network Platform,這個platform可能是封閉的,也可能是開放的,而我相信只有開放的平臺才有生命力。
SNS發展經歷了這樣的一個大致的過程:
早期Social network形式
EMail, BBS, 新聞組,個人主頁,虛擬社群等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因此早期的網絡social network就是由這些看起來很原始的服務下形成的。
這些早期的social network的關系是潛在的,或者表現為一些“原始”的存在形式,比如鏈接,blogroll等。
blog具有不錯的社會性,但其社會性的體現是比較原始的。
第一代SNS
以friendster.com為代表, 強調和引入了"6度假說"。 早期眾多的中文SNS大多是friendster clone.
friendster.com?這類服務除了能幫助連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朋友圈”外,能提供的服務非常有限。
第二代SNS
以myspace.com, facebook.com為代表,其特點是引入了social object,比如myspace是音樂為一個重要的社交對象,而facebook雖然功能很簡單,但校園生活是一個重要聯系紐帶。
此外flickr等更加側重某個功能,但把社會性關系引入的服務也表現出比單純的social network更加有一些生命力。??
第三代SNS
SNS的發展的最新趨勢就是social network作為一個平臺而存在,在這樣一個社會性平臺上,服務是廣泛而多方面的。
社會本身就具有復雜性和多態性,社會網絡內用戶的需求必然是廣泛多樣的, 因此一個單純提供社會關系的服務,比如linkedin這類的,開始看上去很美,但實際作用非常令人懷疑。 flickr, del.ico.us等服務很有價值,但他們的服務單一,雖然具有社會性,但社會網絡是各自為政, 難以統一的。
---
uuzone本身的發展正是也在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我們不久將會提供開放的API能試圖和其他blog, 其他服務建立起聯系,形成一個開放的綜合的社會性網絡平臺。
原文:http://www.uuzone.com/blog/mao/803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