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花了一個小時去面試了一個實習了2個月的同學,其中有點自己的想法:
1. 2個月做了6個日常,有業務的也有安全的。其中問到業務的內容時,只知道自己的小需求,卻不了解自己的上游需求,被PD拖著走。安全方面對問題背景了解,但是通過內部安全團隊組件解決問題,問題解決的方式卻不了解。
2. 學校和公司的代碼和設計實現上有什么區別?代碼美觀性上有要求,性能上了解有要求,但是如何在自己業務實現中體現沒有太好的想法。
3. 已作的幾個項目,如果要進一步給時間優化,會怎么考慮?沒有太多的想法。
期間,邊上的那對,主面試官問道:“為啥要有自動上下架,干脆永遠有效就好了”,面試者語塞。
我記得上次和另一個團隊的主管交流的時候就談到業務線的同學如何成長和晉升,其實淘寶70%的人應該都在做業務。還是兩個字:空間。自己給自己找空間,主管給下屬留空間,PD給開發留空間。很多時候做業務的同學沒有想象的空間,沒有問為什么的習慣和機會,沒有足夠的空間回顧自己的工作,最后就淪為了熟練工,自己不滿意,領導不滿意,客戶不滿意。
你做業務的時候考慮過業務的原始需求,你的上游和下游么?
你用組件解決問題的時候,有考慮過他是怎么實現的,能夠有更好的思路么?
你聽了很多分享,有在實際的工作中類似場景有思考過可以使用么?
你做完項目后有回顧解決方案和代碼,確定沒有更好的做法嗎?
一切的一切,取決于人,而不是事。要走出困局,就需要找到突破口,要提升自己,就要多思考。有時候想想自己小時候的好奇心和無羞恥感(啥都問),那可能給自己帶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