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一年陳
今天在圍脖上寫了自己快要淘寶一年陳的一點小感想,有幾個同學回復了一下,自己覺得還是有很多想說的想寫的,趁著夜深人靜,記錄下來。明年3月就是阿里5年陳了,但在淘寶還是一年陳,經歷了三個阿里系的公司,希望自己幾年后回過頭來看看這些記錄會有些感慨。(全是生活,沒有技術,要看技術文章,2周以后有好東西)
作為阿軟基礎平臺的人,本來是沒有選擇去其他公司的權利的,但是王堅博士給我了足夠的選擇權,讓我自己把握自己的將來。我選擇淘寶最大原因還是想做產品化的東西,淘寶的很多基礎技術產品我在阿軟都做過,但是在阿軟的都成為了實驗品,而我羨慕的畢玄同學卻做出了產品化的組件,同時接著開放平臺的合作,與一群老搭檔打算在這塊好好的奮斗一把。
初到淘寶,雖然有不少人還是比較熟識,但終究是個“外來漢”,老大給的只有時間,希望我能夠用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能夠在這個團隊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在技術上找到感覺,盡快融入開放平臺和“大淘寶”(淘寶真的很大,呵呵)。下面就寫一些點滴,來談談著一路的感受。
“牛人”,牛的不是脾氣,是人品。剛進公司不久,有一天收到一個同事報喜其他一個同學生孩子的事情,結果一天回復的郵件足以撐爆我的郵箱,后來知道他是業務線的技術負責人。這是我很奇怪的,因為技術人員其實很不會“拍馬屁的”,怎么淘寶都這樣啊。但這也改變了我的一個態度,技術牛人不是用技術來壓人,也不是在技術的高峰俯視人,更多的是讓跟隨你的這般同學朋友一起向前走,一起為了客戶,產品而付出。到今天為止,我依然在改變自己,本性難移,但是只要有心,很多時候可以化解自己的情緒和脾氣。
“打雜”,這個詞在每個部門都有人為此代言,淘寶整體也有。我從進入淘寶第一天起就做這件事情,早先提到自己屬于空降的外來人,如何讓自己融入團隊,如何得到同伴的信任和肯定,最簡單的就是做別人不想做的,做不到的,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前兩個月反正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剛開始沒有太多人來找我,因此我選擇改變,主動去問,去解決,漸漸的組內的人熟悉了,有問題也都開始找我問一下,雖然沒有做很多老大看的到的工作,但是團隊的融入算是初有成效了。(代價是老大那個Q決定我沒做啥:)),但這是我后來發展的基礎。
“教書”,在阿軟我經常會做內部分享和培訓,但是說實話,來聽的人新人居多,外部人居多(口碑的,以前在我們樓上)。到了淘寶,組內分享是我的一個任務,但是有幸的去淘寶大學“教書”,不過當初去教書的目的是招人(當時我們有6個大學生名額),因此帶著這個使命我去了淘寶技術大學一期教課,其實沒有做太多準備,純粹是自己發散的在講,因為對我來說,太過技術的在2小時內講不完,也聽不懂,太過業務的也不適合我來講,因此技術業務混搭著講。自我感覺效果還不錯,第一期一下子招了3個(其實報名TOP的Java據說很多)。后面斷斷續續的講了好幾次,當然還有非技術的牛P面對面(這純粹就是把我自己這些年的發展老底拖出來講了)。每一次,看到這些比我年輕10歲的小朋友,自己都很激動,因為看到他們的活力,也看到了我的過去。我和他們說,我擁有的是我的經歷,他們擁有的是他們的年輕,我能講給他們聽的是我自己走過的路,也許會對他們將來有所幫助。因此每次技術課我都會有一點時間講程序員自己的一點規劃,以及新人在阿里的一些建議(包括我在圍脖里面提過的:不平凡的做平凡的事,專業的做簡單的事)。
“朋友”,淘寶時間越久,你會發現你的朋友會越多,我在TOP負責很多方面的工作,我會和SA,PE,DBA,監控打交道,我認識了很多很好的同學和朋友,工作上推諉的人很少,牛氣沖天的人很少。我會認識和接觸和多業務方(是其他淘寶后臺或者部門)的同學,他們會很樂意的聽你分享和你交流。我也會需要很多人的幫助,包括近期做異步化改造,會去找HSF的同學,在查找網絡問題的時候會去找PE和SA??傊阍谶@個公司里面發現人與人之間關系很簡單。(也許有人說我運氣好吧)不過我記得我回復過一個朋友一句話:如果你當他是敵人,那么他就是敵人,你當他是朋友,他就是朋友。和我一起到淘寶的神相有一句話很不錯(不過后來我再晉升面試的條款中也看到了類似的說法):作為領導,要成就下屬成長,作為下屬要成就領導成功。其實就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什么事情都已自己為中心,那么每一個人都是你的敵人,最終你會發現你很孤立,很難做好事情,發揮自己的能力。有時候舍得才會收獲。
“落淚”,一個男人掉眼淚多丟人,嗯,不過在淘寶有兩次,一次忍住了,一次沒有忍住。就像我上面說的,以前在阿軟總是覺得運營或者PD很“肉麻”,搞個啥產品,總是一堆郵件感謝來感謝去,然后這個指標咋樣,那個指標咋樣,作為基礎平臺的開發人員通常和業務開發團隊不同,對這類事情基本屬于“反胃”型,我也如此。但是到了淘寶,其實我雖然會做基礎平臺架構設計,但是也會關注業務發展和技術的走向,我也會很激動的回復業務團隊的一些想法和數字郵件,原因很簡單,我在做產品,除了在技術上的冷靜,需要多一點的投入。因此運營和PD有時候會覺得我是屬于比PD更懂技術,比技術更懂商業的人^_^,幸好技術手頭也有一把刷子?;剡^來談流淚的事情,一次是今年Q2的時候,菲青老大召集技術負責的同學和業務的同學一起去西溪濕地開會,原因是大家對于業務發展和技術發展都有些自己的想法和顧慮,同時雙發協作也產生了一點摩擦,希望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透明溝通,為后面的協同打通隔閡。我一直聽,我身邊的同學悄悄問我咋不說話,這不像我的風格,我笑笑繼續聽,等到差不多大家發泄完了,我就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說了一通,說的很快,也很激動,最后說完以后自己覺得有點過于“動情”了,不過大家那天真的都很坦白,因為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把TOP做好,因此再多的疑問,再多的摩擦,最后都能夠為了目標而放棄一些所謂的原則。第二次是我組織的技術虛擬小組,1個多月的技術小組活動下來,在我看來是比較失敗的,沒有調動起大團隊骨干的技術分享熱情,也沒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氣氛,乘著秀芳的支持,召集開了一次包含4個TL在內的技術分享會議,和上面那個會議類似,大家坦露心聲,不滿,疑惑,迷茫,這些都拋出來。最后我聽取每一個同學的發言后說了自己的感想和初衷,當談及自己的辛苦和虛擬小組的失敗時,不由的有些激動,有點說不下去了(我和我媽說過其實我做演員也不錯,要流淚就想一點傷心事情就OK了,其實有時候人需要排除壓力),老大看我這樣,就緩解一下氣氛。虛擬小組會議還在繼續,這不是啥形式主義的會議,而是一群有追求的技術人員的碰頭會。人在投入的時候才會特別容易動情,我一直強調今年我有兩個兒子在成長,一個是家里的桃寶寶,一個是TOP,桃寶寶一天天在改變,會翻身,會坐,會爬,會走路,會叫爸爸,TOP也從6千萬到5個多億每天,從簡單的服務路由器,變成擁有管道體系,監控平臺,分析集群的大系統。孩子的成長是最快的,需要家長用心去投入,去關注。
“矛盾”,說來淘寶就是為了做一個像樣的產品,但是其實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有些甚至是自己個性所不想做的。如何平衡好業務和技術的投入,如何平衡好人員培養和自身發展,如何建立團隊的技術階梯同時提高整體團隊的技術能力,這些都是矛盾,有時候考慮個人利益和喜好可能會有偏差,但是盡量需要自己從客觀的角度和全局的角度去把握。這點我和淘寶大學的同學舉例子過,這就好比結婚,生子,作為丈夫的你責任是第一的,單身的時候可以以自己為中心,到了有了家庭,需要從更多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因為這是你的責任,進入社會,和學校最大的差別就在于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的人很難承擔起更多的職責,很難會成長,很難比別人看的更遠,走得更快。
“樂觀”,如果你看完上面這些,你會覺得我是不是太幸運,或者是挑好了說。恩,沒錯,我是挑好了說了,原因很簡單,程序員寫程序需要“悲觀”一點,因為會考慮的更周詳一些,而做人做事有時候需要樂觀一些。我看到最近很多人離開淘寶,多是一年左右的新同學,我和內部其他同學談的時候也說過一點,其實如果不是創業,在哪里其實都是一樣,關鍵取決于自己的心態。臘月同學那天在圍脖上說:如果自己做事情,老板不知道甚至都不在乎,那是自己的無能還是老板的無能。我給回了一下:如果你認為是老板的無能,那你離成功又遠了一點,如果你認為是自己的無能,那你會去選擇改變,你離成功又近了一步。改變自己有時候是改變處境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審視自己的不足是提升自己,為機會到來做準備最好的動力。在阿里需要面對變化,沒有一點樂觀的心態,那么有時候就自己郁悶去了。
很多點滴都在腦子里,不過明天還要給兒子去打針外加“毅行”,難得早點睡一覺(這周已經被TOP挺立在Jetty折磨的不成人樣了),先寫到這兒,以后有再補充,紀念淘寶的一年陳。
放翁 20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