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2-01-17 00:45
冰浪 閱讀(350)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直擊夢想
謹以此文獻給不斷追尋的我們。揮別2011,展望2012!
——Bingle ,2012-01-17日 深夜
2011是移動互聯網熱炒年,瘋投扎堆,一撥接一撥,唯恐錯過每一個機會。而對于創業者而言,無疑是利好的。更讓大量的IT從業者趨之若鶩地進行角色轉換,從一名打工者轉向創業者,接著便是著迷似地追逐著瘋投們。很多所謂的創業者,就光是有一個想法,沒技術,沒團隊。就想立馬辭職,找天使們投資,拿到錢就立馬開干。
瘋狂的背后,也需要冷靜的思考。但為草根創業者的我們,該如何去創業?
1、創業是一種人生選擇,請不要投機。雖然是熱錢涌入的時代,但不要把獲得投資成為你創業中的必備條件。其實,瘋投再瘋,也不是傻子。人家選擇投資你,看中你什么?海歸?名企高管經歷?背景?人脈?如果你都沒有,那你盡早滅了這想法。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想以投機的心態,通過一個創意想法就能投資進行創業的很少,尤其是在中國。草根創業者需要的是“白手起家”的做事心態,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做起來,從自生存到求發展,踏實地做下去。沒有VC又如何!
2、創業初期,別太在意方向。有沒有明確的方向并不十分重要,關鍵是你堅持實踐,有一個想法,如果能做,有一定的可行性,就馬上去做。別總是思考這個想法是否靠譜,是否能做大,能賺大錢。與其浪費時間去苦苦思考,還不如干了再說。方向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實踐出來的。小馬哥當年同樣看不到OICQ的未來,大佬們都看不清的未來,我們何必強求去空想?有一個想法,就去實現,在產品逐漸完善的過程中,你可能會慢慢發現機會、需求甚至是市場。這是產品與用戶接觸,與市場融合過程中碰撞出來希望火花。你會慢慢找到創業方向。如果不行,你可以放棄,選擇一個新的想法繼續摸索。在沒有找到比較明確的方向之前,時刻記得收集隨時冒出的靈感,在合適的時機,把它實現。記住一句話,失敗是必然,成功是偶然,是運氣。
3、無視熱點,關注冷偏門。在國內,互聯網行業抄襲蔚然成風,形成了頗具特色的C2C。連互聯網大佬們都樂此不疲,又怎能怪眾多的創業者呢。也正因此形成了中國惡劣的互聯網創業環境。每當國外有產品被熱捧,國內必然會出現一大堆的跟風之作,浮躁之至,可見一斑。作為草根創業者,不要去跟風,競爭者眾的熱門領域,就是一灘渾水。拼的不是不是創新,不是產品體驗,也不是速度,而是萬惡的資本和現有的用戶資源。你再牛逼你能跟帝企鵝拼?就算帝企鵝看不上,眾多中大型競爭者背后的資本力量,又豈能是草根創業者可以抗衡的?跟隨只能成為炮灰。草根創業者更應該關注那些不被眾多創業者為之瘋狂,未被資本市場追逐的冷門偏門領域。避開無謂的競爭,平靜、專注地把產品完善,并積極地推向市場進行驗證。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產品。
4、積極發現團隊的優勢并持續深挖。每個創業團隊都是自己的成分基因,有自己相對擅長的領域。創業者需要能發現自己的優勢,并以此匹配出適合自己專注的產品方向,部署自己的專屬領空。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作戰,很容易遇到障礙,甚至是死穴。創業不是賭一把就死,而且要盡可能地通過自身優勢避免少走彎路,走錯路。特別是對于初次創業的人而言,這點尤其重要。通過自身優勢進一步挖掘優勢上的潛能,并依此打造產品壁壘,豎立產品競爭門檻,將會最終將產品推向成功的道路上。
5、創業初期的最重要目標是自生存。如果你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可觀的資金投入。那更需要重視這一點。不要期望會有天使出現,能拿到A輪,B輪融資。你最應該做的,是在沒有任何融資情況下做到自己生存下去。有能力讓自己生存下去的創業才是更值得草根推崇的創業。對外部資金注入存在過分依賴的創業,失敗的機率也更大。創業者都有很美好的理想,但需要現實地面對。不要拘泥于創造收入的形式,要野蠻生長。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當然,要在不違反法律和違背道德前提下。如承接軟件外包。甚至是做與創業所屬行業毫不相關的副業,也無可厚非。但是,要記得自己的夢想和長遠目標。白天求生存,晚上謀發展。這對于一個創業團隊也同樣適用。
6、不僅要埋頭做產品,也要抬頭做運營。對于一個初創團隊,初期最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產品,因此需要專注于產品研發,產品體驗改善等工作。當產品推向市場之后,便需要同時關注產品運營。這里所說的運營,是指產品推廣,產品體驗,內容,用戶等方面。沒有產品推廣,就不容易被用戶發現,酒香也怕巷子深。產品做得再好,沒有推廣,沒有用戶,也是白搭,同樣也無法激勵團隊信心。當然,這里所說的推廣,并不是指花錢打廣告,而是利用互聯網渠道進行免費的宣傳,如微博,論壇等。另外,對用戶也需要運營。建立用戶反饋渠道,及時與用戶進行溝通,發現并解決問題,會讓產品得到更快速的完善。同時也建立起與用戶間的信任和口碑品牌,對于后續的產品更新,新產品推廣都是極好的資源財富。
7、在構建自己的核心商業模式前,不要輕易地進行人員擴張。核心商業模式,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核心競爭力產品(服務),二是良好的贏利模式。只有在這兩方面都基本建立起來后,初創企業才開始進入良性的快速發展階段,此時的人員擴張才算是有利的。而在這之前,可能會存在很多迷惑性虛假繁榮。如為獲取現金流的短期項目遞增,收入漸漲。這種“發展”狀態并非是良性的,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作為前提的。這種虛假繁榮通常是,收入增加的同時,人員成本也急劇上升,最終形成人疲馬困,企業的人均收入卻增長遲緩甚至是負增長。卻因為要平衡人力支出而不斷地去拉動項目數量的增長,以便獲得持續“發展”。企業經營便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最終可能形成尾大不調的局面。非良性的人員擴張,首先帶來的便是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而此時,想要回歸“最初的夢想”去做產品,已經不是那么容易了:探索性的小產品看不上(因為市場規模可能不會很大),可預見性大產品競爭激烈甚至沒能力做。總結一句話便是:高不成,低不就。就在這兩者徘徊和迷茫時,錯失了大量的產品機會,這是尷尬和危險的。
8、融資是一個美麗的神話,不要被資本綁架。商人是逐利的,正所謂萬惡的資本,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企業發展中,面臨資金瓶頸時,往往需要進行融資以解決現金流問題。然而,如果在一個不恰當的時機進行融資,很可能會因此失去對企業足夠的話語權。吃人家的口軟,在企業經營決策中,可能會因為投資股東的反對而改變方向,變得浮躁,以長遠的規劃換取短期的利益,這便是綁架。最終將企業養得虛胖后推向資本市場,投資人上市套現走人。留下一個爛攤子讓創始人去收拾。而這還算是好的,更壞的是直接喪失企業的控制權,最后被董事會掃地出門,事實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創業團隊應牢牢把握控制權,盡量少融資,更不要因為融資而稀釋核心創始人的大量股份。這是危險的。另外,在你不需要錢的時候未雨綢繆,不要被動地融資,把握主動權是成功融資的前提。
注: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