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喜歡憑感覺做事,不喜歡量化管理,對公司提供的一些量化管理工具,也一直排斥不用。隨著對量化管理理解的深入,慢慢的開始對此感興趣,并也試著用SPC 工具對一些數據做些分析,沒想到起到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而且工具的使用也沒有想象中繁瑣。我們一直用xplanner來記錄task的估計完工值和實際完工值,但通常會有以下的毛病:
1. 新來的team member并不知道為什么要記錄這些值,也不太清楚到底應該怎么填。雖然我強調了好幾次,但還是會有人填錯。
2. team member老是忘記按時填,這點是developer的通病,我以前也一樣老忘。
3. team member感受不到填xplanner帶來的好處。
4. team lead很難從單個的數據中發現問題。
在一次會議上,我們在討論質量管理,談到基于統計學的質量管理時,有個team member就說,我們在xplanner上也有些數據了,為何不拿來分析一把呢?一句話提醒了我,會后馬上向QA請教了SPC tool的用法,開始分析xplanner上的數據,主要分析的是task預估與實際的偏差度,分析完后與隊員一起討論。雖然當時只有3個iteration的數據,但還是發現了一些問題:
1. 預估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以天來估計,然后乘以6hours/day, 這樣導致的誤差肯定大。
2. 還有些人以為你估了多少時間,就得多少時間做完。所以他的task誤差都是0。
通過這樣一次量化的分析,使隊員對xplanner數據的重要性有了直觀的認識,并且糾正了一些錯誤的想法。雖然只是牛刀小試,但效果還是明顯的。以后得加強這量化方面的管理。
posted on 2008-11-07 19:50
Aaron.Chu 閱讀(128)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