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documentum相關(guān)的項目,docoumentum作為一個內(nèi)容管理平臺,本身提供了很多功能,但它有提供了一些API讓你做一些定制化。我們team里面沒有docuemntum的專家,這方面網(wǎng)上的資料也比較少,所有的東西都是靠我們自己一點點摸索出來的。最近我們摸索出來怎么利用documentum提供的API來實現(xiàn)功能。按道理這是一件好事,但矛盾出來了,面對一個功能,你是先去找相關(guān)資料看看documentum是否提供這樣的功能,然后研究怎么來配置,還是直接寫方法自己實現(xiàn)呢?很多team member更傾向于后者,原因是:
1,寫代碼更靈活,更自由。
2,這功能并不復雜,自己寫花不了多少時間。
3,研究documentum是否有這功能,并且配置它也需花不少時間,因為資料比較少。
公司的architect認為,寫代碼永遠是最后的選擇,如果documentum有這樣的功能,就要用它,不應該自己去實現(xiàn),他認為documentum這么強大的平臺我們沒有必要去寫代碼,基本上通過配置就能搞定(這點我倒是不敢茍同,我不覺得documentum提供的功能夠豐富)。特別是他聽說了我們反編譯docuemntum的開發(fā)庫來研究它的實現(xiàn)時,他覺得我們走錯方向了,我們應該把精力花在了解documentum提供的功能上,而不是花時間去研究它的實現(xiàn)。其實我們也是迫于無奈,介紹documentum開發(fā)的資料實在太少了。
但我覺得architect說的還是有道理的,我們永遠要避免‘開發(fā)輪子’。今天有個team member跟我討論這個事情,他也說道理是對的,但明明我可以自己實現(xiàn)的東西,卻老是要去research一把,確認docuemntum不能提供這功能,才自己去寫,是不是太累人了。
這讓我想到做事的方式問題,其實無論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的pattern在里面,像project management, PMI有一套規(guī)范,development,也有很好的pattern,像TDD。這些pattern都是前人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如果我們堅持按照pattern來做,成功的幾率肯定高。但我們往往圖一時之便利而放棄了這些pattern,結(jié)果卻浪費了更多的時間。比如TDD,很多人都覺得好,但真正這樣做的人卻很少,原因很多,像時間緊啊,比較麻煩啊。結(jié)果呢,表面上確實開發(fā)快了。但更多的時間花在defect fixing了。
posted on 2008-11-06 19:50
Aaron.Chu 閱讀(104)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