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本掌握了 make 的用法,能在Linux系統上編程。
環境:
Linux系統,或者有一臺Linux服務器,通過終端連接。一句話:有Linux編譯環境。
準備:
準備三個文件:file1.c, file2.c, file2.h
file1.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ile2.h"
int main()
{
printf("print file1$$$$$$$$$$$$$$$$$$$$$$$$\n");
File2Print();
return 0;
}
file2.h:
#ifndef FILE2_H_
#define FILE2_H_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void File2Prin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file2.c:
#include "file2.h"
void File2Print()
{
printf("Print file2**********************\n");
}
基礎:
先來個例子:
有這么個Makefile文件。(文件和Makefile在同一目錄)
=== makefile 開始 ===
helloworld:file1.o file2.o
gcc file1.o file2.o -o helloworld
file1.o:file1.c file2.h
gcc -c file1.c -o file1.o
file2.o:file2.c file2.h
gcc -c file2.c -o file2.o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 makefile 結束 ===
一個 makefile 主要含有一系列的規則,如下:
A: B
(tab)<command>
(tab)<command>
每個命令行前都必須有tab符號。
上面的makefile文件目的就是要編譯一個helloworld的可執行文件。讓我們一句一句來解釋:
helloworld : file1.o file2.o: helloworld依賴file1.o file2.o兩個目標文件。
gcc File1.o File2.o -o helloworld: 編譯出helloworld可執行文件。-o表示你指定 的目標文件名。
file1.o : file1.c: file1.o依賴file1.c文件。
gcc -c file1.c -o file1.o: 編譯出file1.o文件。-c表示gcc 只把給它的文件編譯成目標文件, 用源碼文件的文件名命名但把其后綴由“.c”或“.cc”變成“.o”。在這句中,可以省略-o file1.o,編譯器默認生成file1.o文件,這就是-c的作用。
file2.o : file2.c file2.h
gcc -c file2.c -o file2.o
這兩句和上兩句相同。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當用戶鍵入make clean命令時,會刪除*.o 和helloworld文件。
如果要編譯cpp文件,只要把gcc改成g++就行了。
寫好Makefile文件,在命令行中直接鍵入make命令,就會執行Makefile中的內容了。
到這步我想你能編一個Helloworld程序了。
上一層樓:使用變量
上面提到一句,如果要編譯cpp文件,只要把gcc改成g++就行了。但如果Makefile中有很多gcc,那不就很麻煩了。
第二個例子:
=== makefile 開始 ===
OBJS = file1.o file2.o
CC = gcc
CFLAGS = -Wall -O -g
helloworld : $(OBJS)
$(CC) $(OBJS) -o helloworld
file1.o : file1.c file2.h
$(CC) $(CFLAGS) -c file1.c -o file1.o
file2.o : file2.c file2.h
$(CC) $(CFLAGS) -c file2.c -o file2.o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 makefile 結束 ===
這里我們應用到了變量。要設定一個變量,你只要在一行的開始寫下這個變量的名字,后 面跟一個 = 號,后面跟你要設定的這個變量的值。以后你要引用 這個變量,寫一個 $ 符號,后面是圍在括號里的變量名。
CFLAGS = -Wall -O –g,解釋一下。這是配置編譯器設置,并把它賦值給CFFLAGS變量。
-Wall: 輸出所有的警告信息。
-O: 在編譯時進行優化。
-g: 表示編譯debug版本。
這樣寫的Makefile文件比較簡單,但很容易就會發現缺點,那就是要列出所有的c文件。如果你添加一個c文件,那就需要修改Makefile文件,這在項目開發中還是比較麻煩的。
再上一層樓:使用函數
學到這里,你也許會說,這就好像編程序嗎?有變量,也有函數。其實這就是編程序,只不過用的語言不同而已。
第三個例子:
=== makefile 開始 ===
CC = gcc
XX = g++
CFLAGS = -Wall -O –g
TARGET = ./helloworld
%.o: %.c
$(CC) $(CFLAGS) -c $< -o $@
%.o:%.cpp
$(XX) $(CFLAGS) -c $< -o $@
SOURCES = $(wildcard *.c *.cpp)
OBJS = $(patsubst %.c,%.o,$(patsubst %.cpp,%.o,$(SOURCES)))
$(TARGET) : $(OBJS)
$(XX) $(OBJS) -o $(TARGET)
chmod a+x $(TARGET)
clean:
rm -rf *.o helloworld
=== makefile 結束 ===
函數1:wildcard
產生一個所有以 '.c' 結尾的文件的列表。
SOURCES = $(wildcard *.c *.cpp)表示產生一個所有以 .c,.cpp結尾的文件的列表,然后存入變量 SOURCES 里。
函數2:patsubst
匹配替換,有三個參數。第一個是一個需要匹配的式樣,第二個表示用什么來替換它,第三個是一個需要被處理的由空格分隔的列表。
OBJS = $(patsubst %.c,%.o,$(patsubst %.cc,%.o,$(SOURCES)))表示把文件列表中所有的.c,.cpp字符變成.o,形成一個新的文件列表,然后存入OBJS變量中。
%.o: %.c
$(CC) $(CFLAGS) -c $< -o $@
%.o:%.cpp
$(XX) $(CFLAGS) -c $< -o $@
這幾句命令表示把所有的.c,.cpp編譯成.o文件。
這里有三個比較有用的內部變量。$@ 擴展成當前規則的目的文件名, $< 擴展成依靠 列表中的第一個依靠文件,而 $^ 擴展成整個依靠的列表(除掉了里面所有重 復的文件名)。
chmod a+x $(TARGET)表示把helloworld強制變成可執行文件。
到這里,我想你已經能夠編寫一個比較簡單也比較通用的Makefile文件了,上面所有的例子都假定所有的文件都在同一個目錄下,不包括子目錄。
那么文件不在一個目錄可以嗎?
怎么編寫Makefile生成靜態庫?
你還想更上一層樓嗎?
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