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posts - 193,  comments - 520,  trackbacks - 0

    原文地址:http://www.tkk7.com/RongHao/archive/2007/10/30/157009.html

    對于當前的工作流應用來說,人工節點無疑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無論是傳統的協同辦公系統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應用,都需要有人參與到具體的流程中來。這篇文章著重分析工作流應用中人工節點所涉及到的參與者模式以及與此關聯的工作項模式,最后會提供部分的解決方案作為參考。

    先簡單說說什么是人工節點。

    人工節點的概念是與自動節點相對的。顧名思義,人工節點就是需要有人參與的節點,在實際流程中,它體現在產生由人完成的工作項以及由人決定一些決策變量,這些決策變量會對流程的運行產生影響(例如分支的選擇等等)。自動節點則是由工作流引擎自己調用完成,不需要人的參與,通常是執行定制的業務操作。相比較而言,人工節點更多的應用在管理流程里,而自動節點更多的則是應用在企業業務流程里。

    人工節點的職責有三個:第一是決定該節點的參與者;第二是根據參與者生成需要人來處理的工作項;最后是當工作項被參與者處理完畢時,它將繼續觸發流程的流轉。參與者處理工作項時可以處理相應的業務和設置流程決策變量。

    下面我們就按照這三個職責分別對人工節點所涉及到的參與者模式和工作項模式進行分析。

    1、  決定參與者模式

    換句話說就是決定該節點的參與者,這里有兩種模式:引擎自動獲取和最終用戶指定。
     

    11引擎自動獲取

    所謂引擎自動獲取就是由引擎在運行期計算實際的節點參與者,不需要最終用戶的參與。這個計算基于流程定義時對該節點參與者的定義。

    (1)    直接指定人員、部門或角色

    這種情況最簡單,也最直接,用戶定義節點時直接在組織用戶樹里選定人員、部門或角色,然后在運行期根據定義執行與或者是或的運算。大多數的工作流引擎都支持這種模式。但很明顯它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它是靜態的,一旦流程定義完畢參與者也就跟著固定下來,運行期的任何變化都不會對參與者造成影響,一個很簡單的需求,請假流程,節點的參與者需要是當前申請者的部門領導,因為申請者在定義期是不確定的,所以根本無法指定節點的參與者,所以這種模式遠遠滿足不了用戶稍微復雜一點的需求。

    (2)    調用用戶定制的計算參與者代碼

    這種情況通常是由引擎提供一個接口或是父類,用戶需要實現或是繼承這個接口或父類,然后實現相應的方法。這個方法通常會傳遞進一個執行上下文的參數,用戶代碼通過這個上下文可以訪問到當前流程實例的信息,例如當前節點狀態,工作流變量等等,然后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業務和當前流程實例信息進行邏輯計算,最后返回一個參與者的ID集合。對于上一個模式里提到的計算當前申請者部門領導的例子,這個模式實現起來非常簡單,首先獲得當前申請者ID,然后在根據這個ID找出該申請者部門再找出該部門領導即可。

    實際流程運行到該節點就會調用用戶自己定制的計算參與者的代碼,方法返回的參與者ID即作為該節點的實際參與者。

    這種模式對于工作流引擎的實現而言最為簡單,因為它把最大的復雜性都拋給了用戶,由用戶代碼來計算實際的參與者。實際上很多開源的工作流引擎采用的都是這種方式,例如JBPM。但是這種方式給用戶帶來最大靈活性的同時也帶來了復雜和煩瑣。特別是當面對一個數量巨大的流程需求時,為每一個流程的每一個人工節點都定義一個參與者計算類是讓人頭疼的。再加上現在強調業務的敏捷,業務里的改變要迅速反饋到流程的定義里,讓最終用戶來編寫或修改這個參與者計算類不現實也不可能。補充一下,這也是用戶在考慮采用開源的工作流引擎還是商業工作流引擎時需要著重考慮的一個方面。

    (3)    指定前續節點的參與者

    實際上是用戶在節點定義時指定參與者為前續某個節點的參與者,當流程運行到該節點,引擎會自動獲取所指定的前續節點的參與者作為該節點的實際參與者。

    這個模式實現起來并不困難,大多數商業工作流引擎都對該模式進行了支持。它能夠滿足用戶的部分特定需求。

    (4)    更為復雜的情況

    用戶的需求永遠是復雜的,引擎所要做得就是盡量降低這種復雜性,流程的變化要能夠迅速跟上業務的變化。考慮下面兩種稍微復雜一點但是又很常見的需求。需求一:參與者為當前申請者的部門領導且職位為副總;需求二:參與者需要是測試部的所有女同事。這兩種需求模式13都不能滿足,2可以,但是正如提到的那樣,模式2可能會非常的煩瑣,不能適應業務的敏捷。其實這里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1、這里的參與者可能是運行期決定的;2、參與者的限制條件可能非常多,而這些條件不是簡單的部門、角色或職位所能描述的。

    對于一般的工作流引擎而言,它們都會選擇模式2的實現,讓用戶自己實現邏輯。實際在后面的部分解決方案里,我們會看到更為好一點的實現方式。

     

    1.2最終用戶指定

       運行期由最終用戶來決定節點的參與者。這也是中國國情所獨有的特色。這種模式最為常見的就是用戶提交工作項時的提交頁面,用戶在該頁面上選定下一節點(多數分支用戶選定時)和下一節點的參與者。這種模式本身并不困難,問題在于在提交頁面需要給用戶提供一個參與者的選擇范圍,讓用戶進行選擇。而關于這個選擇范圍,則又回到前面所提到的引擎自動獲取的模式,這個范圍同樣是需要引擎計算的。于是又回到了剛剛討論過的四種模式。

     

    2、參與者執行模式

       現在,已經獲得了節點的參與者。引擎下一步將會根據這個參與者生成工作項,注意,這里的參與者可能是一個人,也可能會是一個人員范圍(即多個人)。于是就產生了參與者的執行模式,也可以理解為工作項的生成模式。

    2.1競爭參與

    當有多個參與者參與這個節點時就會產生競爭參與這個模式。同樣一個工作,A可以完成,B也可以完成,于是就產生競爭,誰先開始這項工作,就由誰負責完成該工作。

    2.2順序參與

       多個參與者按照指定的順序完成該工作項。A完成之后由B完成,B完成之后再交給C完成。

    2.3同時參與

       多個參與者同時對工作進行處理,所有參與者均完成后,流程繼續向后流轉。這個模式其實比較復雜,因為這里同時涉及到一個完成規則:是所有參與者均完成工作項后流程流轉,還是有其他規則?例如完成2個工作項即可流轉,完成80%的工作項即可流轉。稍候會討論到。

    2.4負載均衡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需求。這項工作AB都可以完成,但是A目前有10個待辦工作項,B只有2個待辦工作項。于是用戶期望該工作交由B來完成。這里需要實現一個簡單的負載均衡。其實這種情況只是智能決策的一種最簡單的情況,所謂智能決策是指系統能夠根據一定的指標(由數據分析,例如人員的處理效率,工作負載等等)和規則來決定該節點的參與者。

    3、工作項完成模式

    這個模式在參與者執行模式為同時參與時有效。在說到這個模式之前,先簡單說說工作項可能存在的幾種特殊狀態,這些狀態包括掛起、人工終止和委派。掛起就是工作項暫時停止執行,掛起會影響到流程的流轉,會導致流程的掛起。人工終止則是人工手動改變該工作項的狀態,使該工作項終止執行,這個人通常會是管理員。人工終止也會對流程流轉產生影響,當除去該工作項之外的所有工作項都完成時,人工終止該工作項會觸發流程的流轉。委派就是將該工作項委派給他人完成,同時該工作項也就結束了。人工終止和委派是工作項結束的特殊狀態。
     

    3.1全部完成

    當所有工作項都結束時觸發節點的結束和流程的流轉。

    3.2完成規定的個數

    節點定義時指定工作項必須完成的個數,當完成的工作項達到這個指定的個數時觸發節點的結束和流程的流轉。 

    3.3完成規定的百分比

    節點定義時指定工作項必須完成的百分比,當完成的工作項占所有工作項的比例達到這個指定的百分比時觸發節點的結束和流程的流轉。
     

    其實這里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不管是所謂的參與者執行模式還是工作項完成模式不過都是一定的規則,既然是一定的規則那必然就限定了應用的靈活性,用戶能否自定義規則?根據業務靈活地修改規則?規則引擎+DSL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http://www.tkk7.com/ronghao 榮浩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posted on 2007-10-30 18:06 ronghao 閱讀(3669) 評論(3)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SOA、BPM

    FeedBack:
    # re: 工作流參與者和工作項模式分析
    2008-10-25 00:22 | 獨孤過客
    文章不錯,有一些疑問,
    1. 不知道你文章里說的“工作”跟“工作項”有什么分別??如:“當有多個參與者參與這個節點時就會產生競爭參與這個模式。同樣一個工作,A可以完成,B也可以完成,于是就產生競爭,誰先開始這項工作,就由誰負責完成該工作。” 這里的工作是否是指工作項??
    2. 工作項分配模式
    1> 在競爭模式下,應該是為每個參與者生成一個工作項把??任意一個參與者完成了該環節就可以往下走,我理解的對不對?
    2> 順序參與我理解是工作項按照參與者處理順序依次生成,是不是??比如a參與者的工作項處理后,接著生成b參與者的工作項。。。
    3> 負載均衡, 這個我想不清楚怎么實現,總覺得沒什么意義,為什么不在參與者選擇的時候就做這個判斷,把代辦工作項最少的參與者選出來分配參與者呢??因為這里估計也是使用規則讓用戶去選哪些參與者負載最小的,是把?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工作流參與者和工作項模式分析
    2008-10-28 18:19 | ronghao
    @獨孤過客
    1、是的。在工作流系統里工作是以工作項的形式進行描述。
    2、1>是的,但是還有其他實現方式
    2>是的,但可以全部生成,然后一次激活
    3>正確,有時候是讓系統自己判斷  回復  更多評論
      
    # re: 工作流參與者和工作項模式分析
    2008-10-28 20:10 | 獨孤過客
    OK,多謝了!
      回復  更多評論
      
    <2007年10月>
    30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123
    45678910

    關注工作流和企業業務流程改進。現就職于ThoughtWorks。新浪微博:http://weibo.com/ronghao100

    常用鏈接

    留言簿(38)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文章分類

    文章檔案

    常去的網站

    搜索

    •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黄录像视频免费|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观看| 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青青视频免费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美女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国产免费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免费|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影音先锋播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在线视频免费观看www动漫|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卡一卡二卡乱码新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免费看一级毛片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