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6-03-15 17:28
月亮的太陽 閱讀(1025)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其它
隨著數碼單反相機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朋友打算購入或者已經購入了屬于自己的數碼單反相機。對于許多剛剛上手數碼單反的朋友來說,一些關于DSLR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了解,比如,“等效倍率”也許會給你帶來一些疑問,為什么有的數碼單反相機在配置鏡頭的時候還需要在焦段上乘以一個等效倍率,而有的則不需要呢?
等效倍率對鏡頭的其他參數到底有什么影響呢? 本文整理自Canon 《EF Lens Work III》,希望能幫你回答這個問題。
一、感光器件面積 135畫幅的成像面積為:36 x 24 mm。
由于135畫幅成為最為流行的膠片畫幅,所以135畫幅稱為全畫幅。
現在生產的絕大多數數碼SLR (簡稱DSLR)所采用的鏡頭都是原有的135系列鏡頭。
由于制造成本的原因,DSLR所使用的感光器件(CMOS/CCD)多數都不是全畫幅的,感光器件的實際面積都比135畫幅小。
比如Canon DSLR采用了下列三種面積的感光器件:



注:EOS 10D/EOS D60/EOS D30的感光器件面積是同樣的。
二、感光器件面積與視角
感光器件的面積決定了影像畫面視角。對于全畫幅的DSLR而言,其視角同135畫幅一樣,安裝35mm的鏡頭,其視角等同35mm的視角。而感光器件的面積比全畫幅小的,實際視角也隨之變小:感光器件面積越小,視角就越小。比如將100mm鏡頭安裝在EOS 1D和EOS 10D上,其有效視角分別相當于130mm和160mm。



這里就引出一個概念:相當于135畫幅的倍率 (簡稱等效倍率)。
對于EOS 1D和EOS 10D而言,它們的等效倍率分別為1.3X和1.6X。其實這些等效倍率不是很嚴格的,可以按照 [等效倍率 = 135畫幅對角線長度/(感光器件對角線長度)] 來估算。感光器件面積的減小,實際上相當于在全畫幅中切割下中央部分,對于所使用鏡頭的光圈沒有影響,也就是說,使用鏡頭的實際最大光圈不受該等效倍率的影響。顯然,由于這個倍率的存在,給長焦鏡頭的使用帶來焦距增加的好處,比如300/2.8鏡頭,使用在EOS 10D上,其有效視角等于480/2.8的鏡頭。不過,在給長焦鏡頭帶來優點的同時,對于廣角鏡頭的使用就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16mm的鏡頭,用在EOS 10D上,有效視角就相當于約25mm的視角范圍了。


全畫幅相機上使用25mm焦距拍攝的畫面

16mm鏡頭在EOS 10D上拍攝的畫面
三、景深與透視關系
由于出現了等效倍率的概念,那么這個等效倍率是否對畫面的景深和透視關系也有影響呢?前面說了:感光器件面積的減小,實際上相當于在全畫幅中切割下中央部分。那么對于畫面而言:只要拍攝機位不發生變化,景深和透視關系沒有發生變化。
比如EF 85/1.8 USM,安裝在EOS 10D上,等效于136/1.8鏡頭。但是在同樣機位使用 [EF 85/1.8 USM + EOS 10D] 和 [EF 135/2L USM + EOS 1Ds] 拍攝,這個136/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依然是85/1.8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并不能等同于135/2的景深和焦外成像效果。
歸納如下:
等效倍率的出現,除了改變有效視角外,不改變三個主要參數:最大光圈、景深、透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