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總結中注明考博需要準備3~6個月,每天2~8小時,每周20~50小時,合計800~1000小時,理由如下:
1. 3~6個月。
最少3個月是針對工作許久后準備考博的朋友,對學習的陌生沒有3個月的恢復絕對不夠,也無法滿足考試所需的狀態。最好能夠在20周左右,通過3個月的學習和2個月的模擬考試,將會使自己達到胸有成竹的考試狀態,考起來得心應手,考完后也比較輕松。
像我的復習時間為16周,就有種時間不足的感覺,特別是最后兩周,覺得自己剛開始有了狀態,可是必須面對考試了,考試的時候也因為訓練不足而在許多會的題目上失分,非常遺憾。
不過時間不要長過6個月,長時間的準備也會使人覺得心理疲勞,反而產生厭倦的感覺,因為從心理角度講人的緊張度維持時間不能過久的。
2. 每天2~8小時。
2小時是針對工作的朋友的,無論如何都要抽出時間來看書,因為讀書的狀態不能失去,人都會有惰性,只要找了第一個理由,以后就會有更多的原因放棄看書,最后這件事情可能就不了了之了。但是更不要貪心,因為工作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體力不夠那么學習兩小時后就一定要休息,否則長時間的疲勞作戰身體無法支持到最后。
8小時是針對可以調整或者放棄工作全心投入看書的朋友。學習不要貪心,一口吃不了大胖子。每天最好像上班一樣8小時學習制,學習時間盡量安排在白天。我在學習進入狀態后每天5點去吃晚飯,然后休息半小時再讀英語2小時,效果也不錯。
學習地點最好是學校教室或者圖書館,千萬不要呆在家里,因為家里總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事情干擾,影響學習效果。
每門課的學習最好控制在1~2小時內,在更換學習課程的中間注意休息、喝水和適量的運動。一定要牢記這個是“長跑”,好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由于每天運動和學校食堂比較清淡的伙食使我在這段時間還減了不少肉,意外的收獲。
3. 每周20~50小時。
20小時同樣是針對工作的朋友,因為平時時間的不足,只能利用周末補充10小時學習時間,建議仍然采用白天看書,晚上最好適當地過下周末,畢竟考試不是全部,生活才是根本,許多工作的朋友還有家庭需要關心。
50小時則是針對全心看書的朋友,如果可以按照8小時工作制,那么每周已經40小時左右。我的安排是周五晚上一定不看書,回家陪老婆過周末,自己也放松一下;周六則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比如打掃衛生、采購物品、出去郊游等等,但是最好不要玩太耗腦力的活動,比如打一天麻將會讓大腦覺得很辛苦;然后周日下午還去看書讓自己重新找回學習的狀態。3個多月的學習,堅持到底不容易,因此不能因過度疲勞而放棄。
4.合計 800~1000小時。其實這個里面還考慮了20多周的復習過程中國家假期和其他原因的影響,像我在復習過程中因為過年休息了一周,生病又停了兩周,結果總復習時間變成了13周,于是有幾天我的學習時間最長達到10個小時,最后一周人都有點抓狂,因此分數過線總覺得有辛苦的努力還有點運氣。復習到最后一直覺得還有4周就好了,至少可以把所有模擬題像考試那樣做一遍,充分體驗一下考試感覺,這樣考完后通過日常模擬分數可以預估最終成績,不至于心里面沒底。
同樣,1000小時的復習對于博士考試我覺得完全足夠,其實博士考試真的沒有高考那么磨人,不用考慮考多高的分數,并且分數也不是決定是否適合讀博的絕對標準。同時,如果有20周以上的準備時間,可以讓自己準備的更輕松些,利用這段時間多做做運動(解決一下多年工作帶來的健康問題),抽時間閱讀一下老師的研究方向和相關論文,這些對于學習同樣會起到輔助作用,對面試也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