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最高境界是經營風險?
提要:投資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叫作道聽途說。第二種境界叫作看圖識字。第三種境界叫作經營風險,這是現代投資理論的最高境界,通俗的說,就是看住賠的才能賺?
? 索羅斯先生創業時的第一個基金起名為“雙鷹”基金,成名后他把基金的名字變為“量子”基金。“量子”這個詞來源于物理學的測不準定理,可想而知,成名后的索羅斯已經不是在“鷹擊長空”,而是在面對測不準的宇宙——真實的投資市場。?
市場的不確定性?
趨勢的不可測來源于市場的不確定性,在索羅斯先生看來,即使市場確實有均衡狀態,它也會由于人的參與而變為動態非均衡的市場。所以投資決策多半是在非均衡狀態中完成的,決策者往往是跳出市場看趨勢才能把握真正的機會,這就是索羅斯先生著名的“反身術原理”(又譯反射原理)。
在現實的股票市場上,交易都不會重復進行,也都不具備同質性,因此并不存在理論金融學作為前提所假設的“斯密均衡”。不同的交易對手由于其所處的市場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信息優勢,結果在買方與賣方之間存在著常規性的信息不對稱,這就是莫里森等教授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信息不對稱定理。在信息不對稱,市場不確定,趨勢不可測的“三不”世界里,華爾街能做什么呢?華爾街產生了新的職業,叫做金融工程師,或金融家。
在理論上說,機會必然有風險,因此沒有不擔風險的收益。在設定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也會得出一個結論,即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市場的套利行為會自然消除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非對稱性。
但是在華爾街的金融家眼里,這個假設是不存在的。其一是因為現實的交易不可能總是兩個人之間的交易,必然N個參與者,如果有“第三者”進來分擔了風險,對你來講,收益和風險就不對稱了,于是就有機會以較小的風險獲得較高的收益;其二是因為市場的參與者有天然的“套利局限”,套利行為又經常總會產生出新的不對稱性,于是投機者永遠存在。這就使投資成為經營機會與風險的職業,投資技術就等于經營風險的技術。?
選股選時還是組合投資?
華爾街生存的基礎就是經營風險。馬科維茨在二十多歲當研究生的時候,寫了14頁紙的一篇論文,成為現代投資理論的奠基人。后來保羅·薩繆爾森頒發諾貝爾獎給馬科維茨的時候說:“這個人的理論改變了我們對投資的全部看法”。
馬科維茨的理論告訴我們,如果投資僅僅是選股選時選價,必敗無疑,因為誰都不可能這么走運,總能從眾多公司中選到基業長青的公司。由于多數企業是在經營中走向死亡,而且企業的死亡經常是突發性的,選股選時的技術不可能有效地克服投資風險。
于是,把所有可投資的股票按照風險函數編成序列,然后形成一個組合,就變成了投資組合。把投資對象在不同時點的行為歸納成各種風險函數,然后把不同的風險函數形成組合,就可以脫離投資對象的個性特征進而研究投資組合中的波動系數,數學上叫做方差。根據方差確定組合的風險度,這就打開了經營風險的大門,把個性化的投資決策變為流程化的風險管理。
從選股選時到組合投資的選擇,華爾街前進了一步。一方面,產生了以組合投資為職業的基金行業,另一方面,產生了以控制風險為職業的風險管理,進而有了注冊的CRO, Chief Risk Officer.有書云,曾幾何時,首席風險官成了華爾街的新帝王。?
投資三境界?
多數人的投資都經歷過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叫作道聽途說。每個人都希望聽別人建議或內幕消息,道聽途說的決策賠了又不舍得賣,就會去研究,很自然的傾向就是去看圖,于是進入了第二階段,叫作看圖識字。看圖識字的時候經常會恍然大悟,于是從原來相信別人變成了相信自己。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相信別人永遠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卻可能堅信不疑,這就從半信走向了堅信,風險急遽放大了,甚至會不惜傾家蕩產鋌而走險。
從道聽途說到看圖識字階段其實是最危險的,認為自己聰明可以戰勝市場,就忘了投資最基本的“三不”定理,忘記了信息不對稱定理所揭示的買方在市場上永遠處于弱勢。
看圖識字不靈的時候就會產生恐懼,也就是怕賠了,這就回到了起點,開始思考最基本的道理:我能賠多少?只想賺不想賠錢的人到最后一定以賠光結束,經常想能賠多少的人,賠到哪里就能夠止損不玩了,下次再玩。因為他們永遠有一個意識,進場的錢賠到哪里為止。這就是投資的第三種境界:經營風險。
買時聰明賣時傻,看住賠的才能賺,從而進入了現代投資的最高境界——經營風險。證券市場每天交易的其實是人性中的貪婪與恐懼,參與者一旦無所畏懼就必然脫離市場的本性,從而受到市場的懲罰。所以我常說,要對市場永遠心存敬畏。
在“三不” 的世界里進場投資一定要不斷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是能賠多少?這樣即使犯了錯誤也不會出局,就還有新的機會;第二是機會在哪里?我和別人相比是處于優勢還是劣勢?這就會讓你隨時注意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和信息解讀的客觀性,從而經營你能夠承擔的風險。
賺錢的核心理念其實很簡單,一是不要相信別人,二是不要相信自己,時時關注能夠承受的風險和能夠經營的風險。由于市場瞬息萬變,風云莫測,人們能夠把握的風險永遠限定于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所以我們說“時點”是華爾街的靈魂。
本文出處金巖石博客:http://jinyanshi.blog.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