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動畫一樣,剪輯這個詞涵蓋的東西太多,以至于我們無從下口。到底什么是剪輯,
什么算剪輯,業(yè)內人也說不清楚,更別說介紹給普通觀眾了。我們從那些有記可查
的各種定義,定律,課本文章里跳出來,只談談感受–剪輯:剪什么?
以我的感受,面對一個片子或者是面對一個未出生的片子我們到底應該先剪什么?
首先剪到的應當是
1、剪調性,其次是
2、剪情緒,再次是
3、剪內容, 之后是
3、剪故事,然后是
4、剪道理,次之是
5、剪鏡頭,再次是
6、剪音樂,最次是
7、剪手法,完后才是
8、剪技術。
其中調性是和產品,和目標,和觀眾,和影片相關的,就是我們究竟要做一個什么
片子,給誰看,說的是男人的事還是娘們兒的事,是個廣告還是專題,是詩歌還是
散文,是政府報告,還是書情小調–于是我們有了影片的調性,它決定了創(chuàng)作者
的情緒。
情緒,是控制影片的主觀元素,我們將”我”,將代表”我”的”情緒”放在代表
客觀產品和客戶的調性要求之后,是因為我們需要以承認一個好的剪輯是在為客戶
和觀眾剪輯的先決條件下確立的。因為調性的確立,而導引出”我”在整個影片控
制中的情緒應當是什么樣的。當情緒控制完整時,我們進入了一個狀態(tài),開剪!
我們把情緒從空中迫降到內容,面對一大堆素材,內容的整理分類和控制、想象成
了一個龐大的工作,在這么龐大復雜甚至是有點機械重復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失去
情緒,選擇素材時候還要時刻考慮調性。而這一步針對內容的篩選和分析,是影片
對錯的基本保證。
內容確認,將零散的內容剪輯組織成有趣的故事,常常被看做是剪輯的魅力所在。
我們可以用剪輯影響情緒故事甚至改變內容,總之一切雖然在你手中,卻依靠想象
力才能走得更遠。人人心中有,各個筆下無。電視包裝的故事往往并不復雜,但希
望通過剪輯增加信息量并且要求極其清晰和準確的表達。這里需要大量的訓練和思
考。
故事的背后要考慮道理,往往剪輯時候需要一個理由,這個理由不一定有機會說出
來或者是展示給每個觀眾,或者是讓每個觀眾都能體會到理由所在,但是剪輯師必
須有一個理由,能夠說服自己剪下去的理由,能夠將當前鏡頭和前后鏡頭連接起來
的理由。這個理由可能是內容的情緒的故事的,或也可能是鏡頭運動的,色彩的,
修辭的,反正需要一個理由,將影片進行到底!
道理依靠鏡頭的組織,這里我們終于剪到鏡頭了。這是一個很視覺的活,這是一個
很鏡頭感的饕餮。景別,運動,正反打,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銜接,一個堡壘一個
堡壘的推進,一組鏡頭和一組鏡頭的對話,鏡頭就是實在的字,講著道理說著故事。
沒有鏡頭,也可以剪輯,用黑場替代你現在不存在的鏡頭。我們依然可以組織影片。
鏡頭的另一魅力就是時長和觀眾的心理預期,恰到好處的鏡頭長短,如呼吸般可以
與觀眾同步,在同步的呼吸中控制觀眾的節(jié)奏,一定要在心里下一個預期前給一個
準確的時長。甚至可以留下一點點遺憾。這就是鏡頭的魅力。
配合情緒,故事和鏡頭的音樂舉足輕重。但是只會按照音樂剪輯的剪輯,毫無控制
力。他們的影片就像流水帳一樣”進人意料”。實際上音樂,同期,字幕,畫面同
時構成一個 立體的影片空間與線索。完全可以通過音樂的控制手法去講故事。對于
影片音樂無可厚非屬于一個乘數,而非簡陋的加法。
其次我們還有N多種剪輯手法配合,實際上可以把剪輯影片理解成一段舞曲,一段
旋律,我們變換的剪輯手法無非是123,223,323 423……或者是忽然轉變成11123
—11223—11323……旋律的變化 ,節(jié)奏的調整。這些統(tǒng)稱為剪輯手法,可以從廣
告帶中積累。當然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而現代剪輯中我認為一些拍攝技巧可以說是從
剪輯中來的,也可以變成一種剪輯技巧。合成也是一種剪輯。合成影響了影片的色
調,質感,景別的重構,這些對剪輯都明顯的幫襯作用。
最后要剪技術,這個不用多提,市場上,培訓上也提的過多。我們再去技術上爭你
死我活都沒用。還是少提點為好,或者下一帖再說。
從技術上來說,剪輯軟件都類似,看不出多少分別(實際還是有區(qū)別的),基本上
快的話一天就能學會慢的話兩三個月也能了。之后,你就會剪輯了嗎?你就懂得剪
輯了嗎?一切要從實踐中來。
回頭看看:
1、剪調性,其次是
2、剪情緒,再次是
3、剪內容, 之后是
4、剪故事,然后是
5、剪道理,次之是
6、剪鏡頭,再次是
7、剪音樂,最次是
8、剪手法,完后才是
9、剪技術。
剪到手法還是音樂? —-你剪到了哪一步呢?
同志們!–剪出九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