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來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遇到問題的時候,首先Google一下,這樣我不但可以找到當前這個問題的答案,還能夠了解很多周邊的知識,觸類旁通。如果直接問人的話,問題解決,我也就不再深入了。這樣是不是對于個人能力成長不太有利呀?!?/div>
Charls:“項目進度在那里,當然是馬上解決問題最好?!?/div>
我:“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XP對于項目開發的目標很有效,而對于程序員個人能力的成長目標,不是很有效?”
Charls:“我一直這么說,XP更加高級的剝削方式……”
?
頓時,我豁然開朗。XP的好處,從老板的角度來看,應該更多:
?
結對編程——最有效的相互監督機制
結對編程——最有效的內部培訓機制
測試驅動開發——最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
User Story+客戶現場辦公——最低成本的需求收集、分析機制
每日集成——有效降低集成、測試成本
…….
從程序員的角度來說,這些“與我何干”呢?
所以,一個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老板,就應該選擇XP,而一個聰明的老板,不但要運用XP,還要保證8小時工作制,甚至給員工20%的
On Beach時間(來源于Gigix對于ThroughWorks的介紹)。這樣才能保持員工的可持續編程能力。如果我是老板的話,我就會這么干!
那天討論的話題中,還有一些XP沒能夠很好回答的問題:
比如文檔。在我以前的開發實踐中,我們都建立了一個Wiki,并且強制程序員每人每天就Wiki幾次,以分散寫文檔的壓力。
比如對于人員的高要求的疑問。我的理解是,XP對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同時也提供了最有效的人員培訓機制(結對編程),所以,對于入職人員的要求,并不需要很高,更多的是考察一個人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而不是開發的能力。
posted @
2006-04-18 06:44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30192) |
評論 (9) |
編輯 收藏
決定不再玩連載的把戲了,總共就這么點文字,還不如一口氣放出來算了。
?
這是以前寫的書的初稿,后來因為打算全部推翻重寫,所以將過去寫的內容,作為Open Doc放出。
?
歡迎下載: AJAX——新手快車道
posted @
2006-03-27 22:39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6224) |
評論 (24) |
編輯 收藏
?
這是一個Java的NIO開發框架,我在上一家公司,和現在所在的這家公司,都已經使用了這個框架。但是,開發人員始終只有他一個人。
?
前天他寫了一篇Blog:《
目標》,對我有很大的觸動。我也一直存在這樣的疑慮,為什么我們要用Java開發網絡應用?或者說,使用java開發的網絡應用,難道注定只是一個快速原型,就像當年用VB開發桌面應用?一旦需要面對性能需求時,就得推翻過去的工作,用C/C++重新實現一遍?
?
現在,目標已經很明確了——“無限接近于C/C++效率的java網絡框架”。這是Cindy的終極目標,而我則相當確信,我一定要為這個目標,做出貢獻!現在,我已經是Cindy項目的第二名成員了

zoomq在woodpecker上寫道:
每日至少抽一刻鐘解答列表中初學者的問題,
每周至少抽兩小時整理新學知識,用Blog/Wiki/mail將體驗發表/分享出去,
每周至少抽四個小時來翻譯自個兒喜愛的自由軟件的文檔,
每月至少抽八小時編程,推進自個兒的項目,
每年至少參加一次自由軟件的活動,傳播自由軟件思想,發展一名“自由人”……
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堅持下去……
10年!就足以改變中國軟件的整體風貌!
自接觸電腦以來,自由/開源軟件也一直給我諸多幫助和樂趣,Linux、Python、Vim凡此種種。當我有些業余時間,有些體會和收獲時,又該為自由/開源社區做何回饋呢?
我的思考是:參加一個項目,或者發起一個項目,使用一個項目并且提交反饋,宣傳一個項目。不要僅僅是感嘆中國開源項目的水平。如果你是一個程序員,那么,你也可以為之做點什么。
posted @
2006-03-27 13:53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3162) |
評論 (16) |
編輯 收藏
本來拿到的是一個20多M的MP3文件,還好找到一個工具,轉了一下。還是微軟的格式牛啊。
?
下載地址:
posted @
2006-03-22 15:55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3218) |
評論 (7) |
編輯 收藏
我有很濃厚的“地圖情結”,以前我寫過一篇《我的信仰地圖》,最近又做了一次關于Ajax的演講,名字叫做《Ajax技術地圖》。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世界是一個整體,在這個巨大的世界之中,任何事物、任何知識,任何觀點,都有其合理、自然的位置。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就是逐步將需要了解的各種事物,在作為整體的一個世界中,找到其位置。了解這個位置的前后左右,相互關系,相互影響。這樣的理解世界的學習方式,我認為是最為有效的。所以當我在JavaEye看到關于《代碼大全》的廣告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是世界地圖嗎?
?
看了看他的目錄,竟然有35章之多?架構、分析、設計、編程、測試、重構、面向對象、調試、規范、管理、軟件質量控制、協作、優化、開發工具、注釋、甚至個性、開發藝術等等等等,只要是與軟件有關的,基本上他都寫到了。
?
說實話,我當時相當的不屑......可能嗎?居然有這么一個家伙,能夠像當年的托馬斯?阿奎那一樣,以一己之力,寫出《神學大全》?CSDN的網站上介紹這個Steve McConnell,在1998年的時候,被Software Development雜志的讀者評為軟件業最具影響力的三大人物之一,與Bill Gates、Linus Torvalds齊名。一個寫書的,能和兩個寫代碼的天才齊名?網站上的那些推薦的話,個個都是大名鼎鼎,個個都是推崇備至。作為我這樣一個有逆反心里的家伙來說,直覺上就是:“會不會呀,有這么牛嗎?”
?
當然了,我也不好多說什么,畢竟沒有看過書~~~
?
沒想到好事居然找上門來了,博文視點的魏泉是我要寫的那本Ajax書的責任編輯。而《代碼大全》也是他們負責出版的。那天他找到我,說是讓我看看這本書的書稿……看看能不能寫一篇書評。這等美差,我很爽快的就答應下來了。
?
一看之下,果然是很喜歡,作者的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我的方式相當的接近,都是盡可能將多種、甚至矛盾的事物,放在一個整體的環境中來理解。比如對于隱喻,用于描述軟件開發的特征的各種各樣的隱喻,其實各有其價值,如果能夠組合運用,自然能夠獲得一種平衡。正如作者所說:“使用隱喻又是件說不清楚的事情(fuzzy business)。你需要適當地引申它的含義,才能從其中蘊含的深刻啟發中受益。但若你過分地或者在錯誤的方向上引申了它的含義,它也會誤導你。正如人們會誤用任何強大的工具一樣,你也可能誤用隱喻,但它的強大的功效,還是會成為你智慧工具箱中的一個寶貴部分?!?/p>
?
這樣的一種看法,可以說“中正平和、深具智慧”,這是我們在大多數關于軟件開發的論述中,很難看到的。
?
再比如說,作者在第三章時給出的一個表格:三種常見的軟件項目種類,及其典型的良好實踐。就將軟件分為商業系統、性命攸關的系統以及性命攸關的嵌入式系統。然后指出對于這三類不同的應用,在開發手段、管理強度、設計、構建、測試、部署等等方面的差別化策略。這樣的分類,自然就避免了將各種開發手段,簡單的對立起來比較的方法,顯得更加具有說服力。
?
再比如說,全書給出了相當多的Check List,這樣的表格,實在是大有益處,借用地圖的隱喻來書,這樣的CheckList,就是一個一個的定位器,它能夠幫助你認清自己的位置,了解問題所屬的范疇,了解應該努力的大致方向。這樣的“開發工具”,真是獨一無二。
?
這本書我目前只看了前面的5~6章,實在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不過我現在已經可以肯定,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好書,我推薦所有沒有看過的朋友去看看這本名副其實的經典之作。
?
說實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我這篇書評,也是屬于交差之作。人家出版社把樣書給你看,請你寫書評,當然希望你能說些好話?幸運的是,這些好話,的確都是我自己愿意說的。
posted @
2006-03-22 15:53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5639) |
評論 (5) |
編輯 收藏
廣州之行,真是匆匆又匆匆,在廣州呆的時間,算上在飛機場的時間,都還不到24個小時。
個中甘苦,就不在這里說了,還是把PPT傳上來吧。
之所以叫處女秀,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臺做技術演講,但是這句話卻不是我自己想到的,而是江南白衣說出來的。
PPT的標題是《Ajax技術地圖》,基本上是一個純粹空對空的理論探索,不出現一行代碼。還好隨后曹曉鋼的演講,同樣是講Ajax,充斥了無數的代碼,相信廣州的朋友們,一定爽到了。
PPT的下載地址是:
http://www.ajaxcn.org/space/start/2006-03-13/1/Ajax%E6%8A%80%E6%9C%AF%E5%9C%B0%E5%9B%BE.pps
廣州游記和其他感想,就明天再補吧。
posted @
2006-03-13 22:47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2975) |
評論 (8) |
編輯 收藏
去廣州參加BEA的User Group活動。
演講題目是:《Ajax技術地圖》
副標題是:為即將到來的技術變革做好準備。
11日晚19:45起飛,22:25到達白云機場。
12日晚19:25起飛,21:20回到上海。
奇怪啊,去要2小時20分,回來只要1小時55分。順風、逆風嗎?
得抓緊時間寫PPT了
posted @
2006-03-10 22:34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1824) |
評論 (7) |
編輯 收藏
莊表偉 說:
JSVM,我覺得有一個方向可以嘗試去發展,就是瀏覽器中的對象管理,起到一個VM的作用
dlee 說:
問題就是你敢不敢去做小白鼠,或者叫做生活在剃刀邊上。對于一個嚴肅的項目,我做項目經理,是不會采用jsvm的。
莊表偉 說:
那為什么你就會采用prototype呢?
dlee 說:
prototype背后有強大的支持,而不是像jsvm那樣只有萬春華同志等很少的幾個鐵桿。
莊表偉 說:
為什么?你是看著哪邊人多去哪邊的嗎?
dlee 說:
你看那些叫喊"頂"、"支持"、"牛"的人會不會貢獻一行代碼。你太容易非黑即白了。當然不完全是這樣,不過支持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
莊表偉 說:
我的意思是,JSVM,該不該用他,只能由我們看過他的代碼以后,來決定?
dlee 說:
你有能力維護所有的代碼嗎?
莊表偉 說:
我只是用他呀,又不是要改他
dlee 說: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你在項目中使用了Spring,Rod Johnson玩累了,明天就宣布解散這個項目。你自己獨立去維護Spring的代碼。你去用什么啊,它只有很少的UI組件,其中還有問題。 你不要夸口這些自己都能開發好,我兩年前開發了一個比較好用的Grid,花費了一周多的時間。你自己去實現這樣一個組件后再說話。
莊表偉 說:
我不是用他的UI呀,而是用他的這個框架,來組織自己的代碼。
dlee 說:
你不用它的UI,有什么必要使用這個框架呢?dojo/prototype一樣可以做到啊,我是認為你這樣做引入了不必要的成本。況且你如何判定使用的UI庫在設計理念上與jsvm完全沒有沖突?
莊表偉 說:
OK,你現在已經有結論了,但是我還沒有仔細看過他的代碼呢,所以我現在還沒有結論,等我看過以后,自然會有一個結論的。
dlee 說:
在Ajax庫這方面,大部分人都跟我希望的一樣,需要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你說的jsvm專精于做某個領域,我認為是行不通的。任何運行于瀏覽器的js框架都應該是為UI服務的。沒有實現過很多UI組件,如何檢驗它的這個架構設計的合理性?
莊表偉 說:
目前看來,prototype,也只是專精于基礎領域的,在它之上,另有script.aculo.us、Rico、Behaviour這樣的lib
dlee 說:
你喜歡擺擂臺,那么就擺個擂臺,大家都實現Grid組件,看看誰做得好。
莊表偉 說:
呵呵,這倒是個好辦法
dlee 說:
你可以跟醒來來詳細討論,問題不是你想想得那么簡單。做小白鼠也有好處,曉鋼就經常偷偷練習一些自己的獨門絕技。
莊表偉 說:
呵呵
dlee 說:
你可以將我跟他的沖突理解為主要在一個領域,就是我不認為解決他所說的兩個問題,需要這么重的方案。而且他的解決方案從JS開發者的角度看來也不是很優雅。
莊表偉 說:
嗯,這兩點,我基本上是同意的
dlee 說:
萬春華同志的興趣不在UI組件方面,這使得他偏離了瀏覽器JS誕生的使命。今天我跟醒來說過類似的意思。 我們的分歧不完全在技術本身上面。因為我們思考問題的思路差別很大,所以沒有出現很大的交集
莊表偉 說:
嗯,我比較理解你的意思了,但是,我不是很同意...
dlee 說:
你看過他們的代碼了嗎?
莊表偉 說:
看了一些
dlee 說:
代碼的模塊程度如何?有沒有可能將醒來說的一些部分完全去掉?
莊表偉 說:
哪些部分?
dlee 說:
我覺得他們如果做一些更加清晰的劃分,劃分出一個最小的core部分,而且像Spring那樣劃分成很多不同的jar,這樣會更好一些。最糟的情況是要么全有要么全無
醒來 已經添加到此對話中。
dlee 說:
你既然對jsvm非常感興趣,就和醒來先詳細談談。我作為旁聽好了。
莊表偉 說:
呵呵,好的呀
醒來 說:
好啊,我 最近剛看了jsvm的源碼
莊,你覺得jsvm怎么樣
莊表偉 說:
我剛開始看他的代碼。說實話,我覺得他的js代碼寫得非常好,也很干凈、清楚。因此,這樣的一個人,寫出這樣水平的代碼的人,對于js的理解,肯定是相當深入的。
醒來 說:
代碼寫的是真不錯
莊表偉 說:
我以前曾經想當然的認為,他不了解js,只喜歡java,所以才會把js,扭曲成java的樣子這樣的想法,肯定是偏見。那么,在承認對方有足夠的智力與經驗的前提下,再來看他的代碼,我覺得更不該"斷然否定",說他"一無是處"。
醒來 說:
我在javaeye 上提出了我的意見,我也認為他的代碼寫得很不錯,但是側重點有點不合時宜。現在真是有些像java虛擬機了,基本是一個classloader + class cache 的實現
莊表偉 說:
還有這個:
a) 獨立模式:standalone, 該模式下,當前頁面的jsvm獨立加載,不和系統中其他頁面的JSVM發生關聯。
b) 應用程序模式:application, 應用程序模式下的頁面會除了加載jsvm以外,還將構造一個Application的環境。其他模塊模式的頁面會共享Application的資源。
c) 模塊模式:module, 模塊模式的頁面必須運行在一個Application模式的頁面下。該頁面可以通過application框架共享資源以及訪問全局變量。
d) 自動模式:auto, 頁面根據環境自動選擇是獨立模式還是模塊模式。
我覺得很有點意思
醒來 說:
從名字上來講,jsvm倒是符合本意。但是java的成功不是只靠一個jvm的,我覺得 jdk 更關鍵
莊表偉 說:
現在的js庫,除了jsvm,都是以一個Page為單位運行的,鮮有"Application"的概念。而VM的提出,我認為,為將來合理的Browser Object Cache Layer,提供了可能
醒來 說:
我有點懷疑,這樣帶來的復雜性有沒有必要
莊表偉 說:
而且我還希望將來JSVM,能夠更好的支持請求任務隊列的管理,這樣的機制,JS的語法本身提供得并不夠好。還有多線程的管理,JS也沒有像Java那樣的,語法級的支持。
dlee 說:
我不大相信瀏覽器中的JS將來會被用在這樣的目的
醒來 說:
其實我覺得,這些應該是瀏覽器提供的功能,在瀏覽器未發展到這個程度之前,強迫javascript畸形的實現,不一定值得
莊表偉 說:
嗯,這是問題的關鍵...我前面的暢想,的確是我希望將來的JS,能夠支持的一部分
dlee 說:
是的,我們希望將來的JS引擎來提供這些基礎設施
莊表偉 說:
現在JSVM,也許能夠支持一部分,也許還不能夠,所以,說不定哪天JS 2.0出來,JSVM就沒有意義了
醒來 說:
所以對于jsvm的模式,應用程序模式還可以理解,模塊模式很難讓人明白有什么用
莊表偉 說:
這是一個思考模式的問題
假設你對于js本身不熟悉,要讓你合理、自然的劃分多個js文件,合理、自然的在該load的時候才去load,這就相當的費力
醒來 說:
所以我的意見就是,jsvm 希望吸引人來開發,應該要給出jsdk 差不多,一個jsvm 吸引不了人
莊表偉 說:
當然,更加正確的道路,當然是按照js的本性來做,提出某種"js loading design pattener"。但是,在經驗還沒有被總結成模式之前,模仿java式的代碼組織,不失為一種方案
醒來 說:
load js 的模式其實現在都是 用一個同步的xmlhttprequest 去加載js,然后eval。這個 dojo 和 prototype 都有提供基礎支持
莊表偉 說:
不是如何loading。而是,我現在有幾百K的js文件,如何切分成合理的大小,然后在需要的時候去調用他們
醒來 說:
這個想法是對的,也是jsvm值得肯定的地方
我的主要意見是說它提供的 jsc 的形式有點雞肋,同時缺乏簡單高效的工具類,所以吸引不了開發人員。jsvm2 的代碼里有 1/3 就是為了支持這個自創的jsc語法
莊表偉 說:
這是...敗筆...。jsc我也不喜歡,混雜了部分js語法和部分java語法...還不如僅僅規定一個必須的頭部,其他的完全采用js語法呢。還有一點我覺得是這個萬兄在那里暢想,就是JSVM打算支持多種語法的設想,工作量太大了。
dlee 說:
不過萬春來同志說這個可以不用
醒來 說:
所以我建議索性拋棄jsc,以萬兄的javascript功力,寫一部分有用的工具類,我覺得不會有人真的愿意用 var map = new HashMap(), map.put(k, v); 這樣的方式寫js
莊表偉 說:
對的
dlee 說:
所以我剛才說:
我覺得他們如果做一些更加清晰的劃分,劃分出一個最小的core部分,而且像Spring那樣劃分成很多不同的jar,這樣會更好一些。最糟的情況是要么全有要么全無。
醒來 說:
jsc 是可以不用,但jsvm 加載了接近80k的js就為了支持jsc, 沒有意義啊
莊表偉 說:
他現在是有多個js的,只是他core的部分太大了
醒來 說:
莊,如果你去看runtime.js 就知道了,jsvm2其實把jsc都預先編譯了,否則效率一定太低
現在甚至還有一些觀點,不要把js分得太多,因為要激發太多的http連接,反而響應性更不好。畢竟js的加載是同步的 ,這各ajax的異步核心思想有沖突。
dlee 說:
這個考慮也是很有道理的
莊表偉 說:
激發太多的http連接?還是激發太多的同步http連接?
dlee 說:
那個所謂的classloader就是向服務器請求一個包含js類的文件,然后evaluate。而且也要考慮evaluate的執行效率
醒來 說:
每一個import 就是一個http 連接。當然,jsvm 考慮到了cache
dlee 說:
對的,就是發出一個xmlhttp請求
莊表偉 說:
其實,他完全可以將自己的jsdk,做成一個jsc文件,一口氣load進來
dlee 說:
不是多個連接,這個要看服務器怎么配置。其實支持http1.1的瀏覽器和服務器都是保持長連接
醒來 說:
jsvm的cache 也有些問題,他所謂的application模式,在不同的瀏覽器上實現各不相同,ie是js源碼用ie的htc 技術保存的,ff 是存cookie。cookie 的容量是有限制的,所以cache 主要是針對 ie。
dlee 說:
可能是在同一個http連接上發送多個http請求,這些請求需要排隊
莊表偉 說:
OK,我提一個方案,你們看是不是可以作為"最佳實踐"之一:
對于多個異步請求,可以讓他分次異步提交。
對于多個同步請求,應該將多個請求打包以后一次提交。
這個作為"請求隊列管理"的一部分
醒來 說:
道理應該是這樣,jsvm里好像沒有這樣的控制,import語句也沒有這么智能
莊表偉 說:
其實jsvm應該這么做,比如他load一個jsc文件進來,里面的import語句可能有一堆,就應該是一口氣load其他的jsc,不該再分多次了
醒來 說:
我總覺得 線程/隊列 這些該是瀏覽器的事情,用js開發很不保險
莊表偉 說:
你看過我寫的那個RSSReader的代碼嗎?里面就有一個請求隊列的
醒來 說:
jsvm做不到,因為load的jsc里又有import 語句,這是遞歸的
莊表偉 說:
不是遞歸,是分層的
醒來 說:
要么js語言升級,要么瀏覽器升級,我總覺得現階段就想讓ajax完全達到替代桌面應用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莊表偉 說:
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
醒來 說:
所以在現階段,還是不要搞復雜了,多線程和隊列能用到的地方畢竟不多
我覺得dlee強調的對的,現在需要的是組件
語言級別的東西,就讓js語言和瀏覽器標準去慢慢支持吧
莊表偉 說:
我理解你們所認為的"輕重緩急"了。根本的觀點在于:"急于將瀏覽器中應用,推向完全的桌面應用,并不現實"。立足于"更好的瀏覽器端應用",而非"盡可能像桌面應用的瀏覽器端應用",這么說來,當務之急自然是UI控件的完善與豐富
dlee 說:
我覺得瀏覽器中js誕生的使命就是改善交互和UI
醒來 說:
對,就是這個意思
dlee 說:
而且我從項目開發負責人的角度,更希望一個全面的解決方案。不是什么都需要我去做集成
莊表偉 說:
JSVM的問題,不在于他語法上像Java,而在于他的目標上像Java!
dlee 說:
也可以這樣來理解
醒來 說:
ajax 里的cache 應該是去cache 數據,用來cache js代碼,意義多大呢,所以jsvm太技術化了
dlee 說:
在Ajax in Action中,提出了一種獨占式應用。就是像Word一樣,可能每天都要用上幾個小時。目前的Ajax技術,包括一些基礎框架,還很難達到這個要求。所以確實需要這樣一類基礎架構,但是我們認為這些支持最好由瀏覽器和JS引擎來提供。
莊表偉 說:
看來我們已經初步達成共識了
醒來 說:
js 就是用來操作DOM的,不要讓它承擔太多重任,xmlhttp本來也不是 js的一部分,瀏覽器的擴展而以
dlee 說:
我發現現在很多人有一個通病。就跟我在那個ajax和model2框架的討論中說的那樣。毫不思考地就將一種技術或者架構用于設計意圖之外的場合。其實把IFrame用于異步請求也是這個情況
醒來 說:
對jsvm 的建議就是拋棄jsc,完善它自己的面向對象架構,并提供工具類支持,這樣才有可能和 dojo 有競爭。所以在國外是稱為 tricks, 是有貶義的意思,但翻譯成中文,變成竅門,反而有了褒義了
dlee 說:
Ajax in Action的作者稱作hacky的做法,帶有貶義
dlee 說:
令Ajax顯得與眾不同的地方不是它所使用的技術本身,而是通過使用這些技術所帶來的新的交互模式。我們所習慣的傳統的Web交互模型并不適合于獨占式的應用,只有打破了這種交互模型,新的可能性才會慢慢浮現出來。
這是Ajax in Action的一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我們看到如此眾多的人都對Ajax感興趣不是偶然的?,F在我們處在web app發生革命性變化的前夕
莊表偉 說:
嗯,我更關注:慢慢浮現出來的這些可能性中,哪些是正道,哪些是邪道
醒來 說:
我是覺得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從用戶的角度想問題
莊表偉 說:
這是對的
posted @
2006-03-02 22:05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1877)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
1、今天,我到新的單位去上班了,地點在張江,是一家做手機游戲的公司。從我們家這里過去,要花1.5~2個小時。還好我在搭車網上找到了一部同去張江的車,每天來回15塊,很不錯。
2、到這家公司,我的工作是Server端架構設計,所以我最近急需補充很多Server端架構方面的知識。所我再一次看起了《POSA 2》,又在網上訂了《POSA 3》、《Java并發編程—設計原則與模式(第二版)》、《Effective Java中文版》與《Practical Java(中文版)》。這下又有得要看了。
3、3月12日,我很有可能會到廣州,參加那里的BEA User Group。
初步的題目是:《Ajax技術地圖》
一、 技術地圖概覽
初步介紹一下,要研究Ajax技術,需要了解的相關技術的范圍。
二、 結構(Structure)、表現(Presentation)與行為(Behavior)
介紹正統Web標準中的三大要素。
三、 模型(Model)、視圖(View)與控制(Controller)
介紹正統表現層MVC模式。
四、 思考一:瀏覽器端的MVC?
隨著Ajax應用越來越復雜,瀏覽器端是否需要引入MVC模式呢?
五、 難題一:SPB與瀏覽器端MVC的關系
SPB與MVC之間,應該是一種什么關系,需要有一個概念上的梳理。
六、 難題二:瀏覽器端MVC與服務器端MVC的關系
如果在瀏覽器端與服務器端,都定義出MVC結構,顯然存在著沖突,這樣的沖突,該如何調和。
七、 思考二:Web服務器的角色演變
提出一個思路,Web Server --> Web Service,也就是在瀏覽器端實現MVC模式,而在服務器端,分別實現Model Service、View Serivce、Controller Service。
八、 一個三維的世界
一個地圖,并非一個簡單的平面,作為一個三維的世界,我們對于技術的理解,又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理論的層面、真實世界的層面以及作為整理世界一部分的層面。
九、 在真實世界中的難題
介紹一些目前Ajax應用開發中,真正存在的困難,困惑,苦惱,陷阱......
十、 思考三:對于整合世界的向往
C/S與B/S能否融為一體?
開發工具能否一站購齊?
開發效率能否更快更輕松?
十一、 難題三:Ajax的能力限制
主要談一談Web應用無法跨越或者目前無法跨越的一些障礙,比如網絡編程;比如線程控制;比如UI表現能力等等。同時也介紹一些前沿的進展。
十二、 難題四:開發工具的功能整合
簡單介紹一下目前各家IDE對于Ajax的支持。
十三、 難題五:UI控件的重用與整合
自己從頭做UI,實在是太麻煩了,用人家的,又有整個的麻煩,但是從提升開發效率來說,控件化開發,又是必由之路……
十四、 暢想未來…
關于Ajax技術的一些暢想。
因為發現與曹曉鋼的Topic嚴重撞車,所以可能還會做一些修改~~~
posted @
2006-03-01 21:58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951) |
評論 (2) |
編輯 收藏
AJAX——新手快車道
前言
AJAX是什么?
首先、AJAX是一種很酷的技術,一旦采用了AJAX,就能讓你的Web頁面,你的網站,甚至連同你們公司,都變得很酷。在Web2.0的時代里,不使用一點AJAX技術的網站,就會顯得很老土,很落伍。
但是,這樣的理解,其實是很膚淺的。僅僅是從一個外行,從一個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理解AJAX,就像我在本書的第一章AJAX我也行中那樣,開發出很愚蠢,甚至都沒有資格被稱之為AJAX應用的純IE、XMLHTTP應用。
AJAX更酷的一點在于,對于傳統的Web開發人員來說,AJAX所運用的,是更加先進的,更加標準化的,更加和諧高效的,完整的Web開發技術體系。遵循這樣的體系開發Web應用,能讓你的開發過程變得更加輕松,也能使你們的開發團隊,顯得很酷。在Web2.0的時代里,還在采用過時的技術來開發Web,會顯得很老土,很落伍。
AJAX的相關組成技術,每一個都已經出現了N年以上了,對這些技術的組合運用,也遠遠早于AJAX這個名詞出現之前。所以,我真正敬佩的,并非提出
AJAX這個縮寫的Jesse James Garrett。而是那些早在N年以前,就已經在探索、實踐的先行者,他們始終在追求的:是更好的用戶體驗,以及更好的開發體驗。這樣的精神,才是最可寶貴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許多年過去以后,當我們再回頭來看當年的這些熱門技術,也許早已經變得老土,變得落伍了。在這樣的歷程中,哪些人會成長為高手?會成長為大師呢?就是那些永不滿足,永遠在追求更好的用戶體驗,永遠在追求更好的開發體驗的人!
新手如何上路
軟件開發這個領域,永遠都在飛速發展,大家都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框架、IDE、甚至新的語言。傳說中的骨灰級高手們,就像傳說中的大俠,任何武器、哪怕是一塊木頭到了他們手里,也能發揮驚人的威力,人家練了幾十年的看家本領,他們隨手使來,也竟然像是打娘胎里就開始練了一樣。為什么?
就算不吹那么玄的,平常我們能夠碰到的那些老手,在學新東西的時候,也比那些新手學得更快,理解得更深,運用得更熟練。而新手們呢?往往就會漫無頭緒,焦頭爛額,以一副張著茫然的大眼睛的經典表情,出現在各大論壇的新手求助區里。他們欠缺的,究竟是什么呢?為什么老手學新東西,就沒遇到那么多困難呢?
泛泛地說,自然是經驗上的欠缺。仔細地說來,又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本質,一種技術與另一種技術之間,往往會有本質上的相通之處,當你對一種技術的理解與思考越來越深入時,學習一種新技術也會更加容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就是來自于對于技術本質的追尋。
二、地圖,本質上或多或少的相通,也提示著我們技術之間的相互關聯,當你了解的技術越多,了解得越是深入,在你的內心,就能建立起越發清晰的技術地圖。各種知識都有一個自然、合理的位置。那么當一個老手要學習一門新技術的時候,他其實并非在探索一個全新的、未知的領域,而是有很多脈絡可尋,也很多已知可以幫助他們快速了解未知。
三、技巧,面對同樣的未知,面對同樣的難題,新手們一籌莫展,而老手們卻掌握著更多的技巧和手段,幫助他們試探可能性、縮小問題的范圍、迅速定位問題、不犯明顯愚蠢的錯誤、甚至能夠列舉出更具命中力的搜索關鍵詞,而這些技巧,都幫助老手在前進的道路上,更少跌倒,即使跌倒,也能更快的爬起來。
作為一本寫給新手的入門書籍,我們希望展現給讀者的,是一個老手如何學習新技術的過程。我們相信,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對于新手來說,是更具有價值的。
何謂快車道
必須老老實實的承認,我吹牛了!老手雖然會比新手學習得更快一些,但是也同樣會碰到麻煩,遇到障礙,感覺頭痛。如果沒有真正的專家的指導,我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將AJAX掌握到目前這樣的程度,要真是讓我自學三個月,然后就寫出書來的話,那真是在騙錢了。
老手能夠快速學習的另一個重要的訣竅是:認識很多牛人朋友J
如果沒有李錕與趙澤欣的專家級指導與幫助,如果沒有與李錕AJAX結對編程的體驗,如果沒有三個人在MSN上無數次的長聊,我想要在短期內建立起:
對于AJAX本質的理解;
對于整個AJAX以及相關技術地圖的理解;
對于AJAX編程開發所需要的很多技巧、手段的掌握;
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沒有(N多需要感謝的人)的(N多方面的幫助),我們這本書,也不可能以現在這樣的深度,以(N個月)內完成的速度,送到讀者的面前。
希望這本書,能夠對大家快速學習AJAX,有所幫助。
這是我原來寫的前言,自我感覺,寫得還是不錯的??上О?,這最后幾段,現在看來是用不上了。
posted @
2006-03-01 21:57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4706) |
評論 (39) |
編輯 收藏
1、可視化,但不是直接編輯。類似于Dreamweaver,但是應該再增加一個獨立的DOM Tree。任意選擇一個DOM節點,就能夠高亮相關的CSS規則。任意選擇一個CSS規則,就能夠高亮受影響的DOM節點。開發工作,是對于DOM Tree的操作+對CSS規則集的管理。而不是直接手動去拖拽頁面元素。
2、智能的CSS優化。那么多CSS規則,甚至是跨頁面的CSS規則,有多少是可以重用的,有多少是可以歸并的,有沒有可能設計出一個CSS優化算法,鼠標一個Click,一切就完美了。
3、JavaScript的Debug?;旧夏軌蜃龅組yEclipse那樣,就非常棒了。
4、代碼智能感知。MyEclipse似乎也能做出這個效果,就是不知道準確性是多少。
5、代碼重構支持。不止是JavaScript的重構,還有XHTML、CSS的重構......
6、JavaScript基礎庫生成。如果有這樣一個Wizard,我能夠選擇針對的瀏覽器平臺、版本、想要用到的功能......N多選項,然后它就幫我匯集眾家之長,去掉無關的代碼,在生成一個我需要的JS文件。這個世界就近乎完美了。
7、集成各種UI組件庫。各種好的UI,在線Update,拿來就用。
8、UnitTest的完善支持......
差不多了,就遐想到這里吧...
posted @
2006-02-05 22:53 讀書、思考、生活 閱讀(1497)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