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來自:
http://www.linuxdby.com/html/linux/system/20070505/27668.html
1.引言
1.1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這份數據要求說明書的目的,指出預期的讀者。
1.2背景
a.待開發軟件系統的名稱;
b.列出本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用戶以及將運行該項軟件的計算站或計算機網絡系統。
1.3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外文首字母組詞的原詞組。
1.4參考資料
列出有關的參考資料。
2.數據的邏輯描述
對數據進行邏輯描述時可把數據分為動態數據和靜態數據。
2.1靜態數據
列出所有作為控制或參考用的靜態數據元素。
2.2動態輸入數據
列出動態輸入數據元素。
2.3動態輸出數據
列出動態輸出數據元素。
2.4內部生成數據
列出向用戶或開發單位中的維護調試人員提供的內部生成數據。
2.5數據約定
說明對數據要求的制約。逐條列出對進一步擴充或使用方面的考慮而提出的對數據要求的限制。對于在設計和開發中確定是臨界性的限制更要明確指出。
3.數據的采集
3.1要求和范圍
按數據元的邏輯分組來說明數據采集的要求和范圍,指明數據的采集方法,說明數據采集工作的承擔者是用戶還是開發者。
3.2輸入的承擔者
說明預定的對數據輸入工作的承擔者。如果輸入數據同某一接口軟件有關,還應說明該接口軟件的來源。
3.3預期處理
對數據的采集和預處理過程提出專門的規定,包括適合應用的數據格式、預定的數據通信媒體和對輸入的時間要求等。對于需經模擬轉換或數字轉換處理的數據量,要給出轉換方法和轉換因子等有關信息,以便軟件系統使用這些數據。
3.4影響
說明這些數據要求對于設備、軟件、用戶、開發單位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posted on 2007-06-20 10:55
★yesjoy★ 閱讀(223)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軟件工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