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游戲策劃咨訊
    做一個游戲并不難,難的是做一個好游戲;完美在于積累!

      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150億年前,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時空從這一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產生,這就是宇宙創生的大爆炸。

      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致密的,隨著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鐘過后,宇宙的溫度降到約100億度,這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形成的一鍋基本粒子湯。隨著這鍋湯繼續變冷,核反應開始發生,生成各種元素。這些物質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團塊,并逐漸演化成星系、恒星和行星,在個別天體上還出現了生命現象。然后,能夠認識宇宙的人類終于誕生了。

      這幅大爆炸圖景,是目前關于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種解釋,被稱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論誕生于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進行補充和發展,但一直寂寂無聞。直到50年代,人們才開始廣泛注意這個理論,不過也只是覺得它很好玩,并不信服。人們更愿意認為,宇宙是穩定的、永恒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學上有強大的說服力。我們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個開始,也將有一個終結。它產生于"無",也終將回歸于"無"。

      宇宙:可有始,可有終?

      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有關創世的問題,一向是留給神去解決的。宇宙起源于何處?終點又在哪里?生命如何產生?人類怎樣出現?對這些疑問,許多宗教都能給出一份體系完備的答案。至于上帝從哪里來,這種問題是不該問的。

      直到最近幾個世紀,人們才開始學著把神撇開,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這樣一來,就有一個重大的原則性問題需要解決:宇宙是永恒存在的,還是有起始的?

      這兩種說法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對于普通人來說,更是難以理解。假設宇宙在時間上沒有起源,即過去一直存在,那么宇宙的年齡就是無窮大了。無窮大這個概念,一聽就讓人頭昏腦脹:既然是已經過去了無窮久的時間,我們的"現在"又是什么呢?而如果說宇宙是有起始的,那么它就是從"無"中突然產生的了,這最初的一剎那,又是怎樣呢?

      憑著人類在短暫的生命中獲得的常識,實在是很難想明白這些東西。不過,我們可以從科學上尋求一些佐證。大爆炸模型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宇宙的年齡有限,這個說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來自物理學中一條最基本的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條科學史上最令人傷心絕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規定了宇宙的命運。

      簡而言之,第二定律認為熱量從熱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對任何物理系統,這都是眾所周知并且顯而易見的特性,毫無神秘之處:開水變涼,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這些過程倒過來,就非得額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廣泛的意義而言,第二定律認為宇宙的"嫡"(無序程度)與日俱增。例如,機械手表的發條總是越來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緊,但這就要消耗一點能量;這些能量來自于你吃掉的一塊面包;麥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吸收陽光的能量;太陽為了提供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氫來進行核反應。總之宇宙中每個局部的嫡減少,都須以其它地方的嫡增加為代價。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嫡總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這時,系統內部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狀態,不會再發生任何變化,除非外界對系統提供新的能量。對宇宙來說,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達熱動平衡狀態,就完全死亡,萬劫不復。這種情景稱為"熱寂"。

      宇宙正在緩慢地、但堅定不移地走向這無法抗拒的命運,幾代智者為此懷疑人類的存在是否有意義。暫且撇開這種沮喪的情緒,作一個簡單的推理,我們就可以發現,宇宙不可能有無限的過去。很簡單,如果宇宙無限老,那它早就已經死了。以有限速率演變的東西,是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的。換句話說,宇宙必然是在某個有限的時間之前誕生的。

      大爆炸:有推論有根據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這個重要推論竟然被19世紀的科學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后來成為大爆炸模型的佐證。該模型的提出,是基于20世紀初的天文觀測。

      20年代,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注意到,不同距離的星系發出的光,顏色上稍稍有些差別。遠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紅一些,即波長要長一些,這種現象被稱為"哈勃紅移"。它說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飛離。一列火車快速駛遠時,它的汽笛聲聽來會沉悶很多,因為聲波相對于我們的頻率變低、波長變長了,這就是多普勒效應。把聲波換成光,產生的效果就是紅移。哈勃對眾多星系的光譜進行研究后確認,紅移是一種普遍現象,這表明宇宙正在膨脹。這一發現,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

      如果宇宙正在膨脹,那它過去必定比較小。如果能把宇宙史這部影片倒過來放,我們勢必會發現,在過去的某個時刻,所有的星辰都是聚合在一起的。這個時間大概是100多億年前,要準確推斷它比較困難。

      另外,宇宙膨脹的速度會隨時間發生變化,這與引力有關。萬有引力作用于字宙中一切物質與能量之間,起到剎車的作用,阻止星系往外跑,從而使膨脹速度越來越慢。在誕生初期,宇宙從高密度狀態迅速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體積越來越大,膨脹速度越來越小。將這個過程向回追溯到宇宙創生的那一刻,可以發現當時宇宙體積為零,而膨脹速度為無限大。這就是大爆炸。

      大爆炸是空間、時間、物質與能量的起源。這些概念都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么、是什么引起了大爆炸,這些問題在邏輯上就是沒有意義的。那以前所有的,只是"無"。

      以上所述僅是旁證,似不足以令大多數人信服。如果150億年前發生了一場大爆炸,如此驚天動地的力量是否在今天的宇宙結構上留下了某種印跡?于是,有一陣子,科研人員熱衷于尋找宇宙創生的遺跡,勁頭賽過當年的宗教考古學家尋找伊甸園。亞當和夏娃的文物是一樣也沒發現,原初宇宙最重要的遺跡倒真給找出來了,這就是微波背景輻射。

      按照大爆炸理論,最初的幾分鐘里,宇宙是一個熾熱的火球,到處充滿溫度高達幾十億度的光輻射。由于此時的宇宙處于熱動平衡中,這種輻射具有獨特的光譜特征,稱為"黑體譜"。1965年,貝爾電話公司的兩位物理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偶然發現,宇宙確實浸潤在一種熱輻射之中。這種輻射以相同的強度從空間各個方向射向地球,其溫度約為3K,譜線具有完美的黑體譜特征。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是對大爆炸模型最有力的支持。

      知道了今天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就很容易推算出,宇宙誕生后約1秒鐘各處的溫度約為100億度。在如此高溫下,不僅我們熟悉的物質無法存在,連原子核也會被撕得粉碎。宇宙只能是一鍋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等構成的基本粒子湯。

      隨著這鍋湯變冷,核反應發生了。中子和質子很容易聚合在一起,產生由兩個質子、兩個中子組成的氦核。計算表明,氦核形成的過程持續了大約3分鐘,形成的氦約占宇宙物質總質量的四分之一。這個過程用完了所有的中子,余下的質子就成了氫原子核。

      因此,大爆炸模型預言宇宙應當由大約25%的氦和75%的氫組成,這與天文測量結果極為符合。最初三分鐘里形成的氫與氦,構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質。形成行星和生命的豐富多彩的重元素,只占宇宙總質量的不到l%,它們大部分是在恒星內部形成的。

      根據推斷,宇宙的形成距今約100~200億年。

      生命:既永恒又無恒

      天文觀測表明,各種天體的年齡均小于200億年,這與大爆炸理論契合得非常好。我們的地球大概是50億年前形成的,人類出現的時間更短得不值一提。宇宙現在還算得上年輕,擔憂末日的來臨,對單個人來說是十分無聊的事。然而,為全人類的命運想一想這個問題,還是有必要的。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誕生后不斷膨脹,與此同時,物質間的萬有引力對膨脹過程進行牽制。如果宇宙的總質量大于某一特定數值,那么總有一天宇宙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縮,造成與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宇宙總質量小于這一數值,則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脹,宇宙就將永遠膨脹下去。

      在非常遙遠的將來,比如1億億億年以后,所有的恒星都燃燒完畢,茫茫黑暗中,潛伏著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體。宇宙的尺度已經膨脹到如今的1億億倍,而且還在擴張下去。在這個系統里,引力雖不足以使膨脹停止,但會不露聲色地消耗著系統的能量,使宇宙緩慢地走向衰亡。黑洞在霍金效應的作用下釋放出微弱的輻射,最終全都以熱和光的形式蒸發掉。足夠長的時間之后,連質子這樣穩定的基本粒子也衰變、消亡了,宇宙最終變成一鍋稀得難以置信的湯,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來越少的電子和正電子。所有這些粒子都在緩慢地運動,彼此越來越遠,不會再有任何基本物理過程出現。

      這是寒冷、黑暗、荒涼而又空虛的宇宙,它已經走完了自己的歷程,面對的是永恒的生命,抑或永恒的死亡。這種情景,差不多就是"熱寂"了。

      如果引力足夠強大,宇宙終有一天開始收縮,又將如何呢?在大尺度上,收縮過程與大爆炸后的膨脹是對稱的,像一場倒放的電影。收縮的過程起初很緩慢,隨后越來越快。在轉折點過后,宇宙的體積開始縮小,背景輻射溫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變成一個越來越熱的熔爐,生命無處可逃,全都被煮熟烤焦。最后,行星、恒星也毀滅了,分布在如今浩瀚空間中的物質被擠進一個很小的體積內,最后三分鐘來臨了。

      溫度變得如此之高,連原子核也被撕毀,宇宙又成了一鍋基本粒子湯。然而這種狀態也只能生存幾秒鐘的時間。隨后,質子和中子也無法區分,擠成一堆由夸克構成的等離子體。在最后的時刻,引力成為占絕對優勢的作用力,它毫不留情地把物質和空間碾得粉碎。在這場與大爆炸的"暴脹"相對的"暴縮"中,所有的物質都因擠壓不復存在,一切有形的東西,包括空間和時間本身,都被消滅。

      這就是末日。它是一切事物的末日。大爆炸中誕生于無的宇宙,此刻也歸于無。無數億年的輝煌燦爛,連一絲回憶也不會留下。

      (發帖時間:2002-12-04 21:20:24)

      ---Carl_Jue J回復(5):樓主這篇文章有點落伍了,根據最新的理論研究(這方面的東西統統是理論研究,沒法有實踐),在大爆炸之前是有時間有空間的,具體的我不想多說,畢竟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讓我瞧這么多字抄上來我也有點懶。

      回復一樓:“所有的物質都因擠壓不復存在”物質將變為一個奇點,并在另一個維度的空間進行大爆炸。

      to3樓:所謂奇點就是一個質量無窮大,體積無窮小的點,在宇宙大爆炸最初的10的負54次方秒的時間里,他以一個無窮大的速度膨脹,其物質來源于另一個維度的空間擠壓。

      以上均為目前主流的宇宙學說的一小部分理論,再詳細的說起來太累。不說了。---dsjp J

      回復(6):補一句:現在研究的所有的問題,不論其已知還是未知,我相信通過科學的進不都能夠一一得到解答,但是有一個問題恐怕無論科學如何進步也無法進行解答,這個問題很著名,我想借樓主一塊寶地說一下,大家是在沒事時不妨bt一番。

      問題: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換句話說就是為什么要有這個無窮的宇宙?---dsjp J

      回復(8):TO 6樓: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要能夠知道宇宙的外部到底是什么?宇宙在尚未大爆炸時的奇點存在于何處?是另外一個空間嗎?

      另外,我覺得關于宇宙的研究討論,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能夠證明之前,沒有過不過時的說法,一切都只是假設。

      ---Carl_Jue J

      回復(9):“外部”?這個概念似乎只存在于我們生活的空間中,在宇宙里這些幾何概念才有意義吧?奇點不會存在于“哪里”,因為沒有它的爆炸就沒有“哪里”這個概念,我傾向于這樣認識“奇點之外”有些問題恐怕人類的知識根本解決不了;我們的感知決定了我們必不可知。---shologon J

      回復(11):to 6樓。大爆炸既是空間的開始也是時間的開始。討論其之前的時間和空間是荒謬的,沒有意義的。很多科幻小說為了使讀者易懂,都避開了這點。另宇宙不是無窮的。可以肯定的是宇宙的邊界正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向外擴張。但即便你能以更快的速度前進希望穿過邊界,結果只會是又回到原地而已,這純粹是維度的原因。---liux J

      回復(13):PS:由于宇宙中暗物質質量難以推算,宇宙最后的命運還難以作出科學的結論。是熱寂還是重新歸于一點,還是等我們的后代自己解決吧,只是不知那時還有沒有人---liux J

      回復(18):我覺得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更大宇宙的一件物體,我們的太陽系就像更大宇宙一個原子系統,有“核”和“核外電子”,銀河系也許就像一個分子……

      也許我們未知的微觀世界也是更小生命體(極小極小)的宇宙呢!

      速度是相對的,也許我們的幾十年的時間就是更大宇宙時間的一瞬;也許我們幾秒鐘的瞬間就是更小宇宙時間的幾萬年……

      這種東西不可想象,太復雜……

      ---AbeNorihide J回復(24):18樓的想法和我比較接近。速度是相對的,時間是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宇宙”也不例外。說到底,“宇宙”只是一個稱謂。

      ---Carl_Jue J

      回復(25):18樓的想法和我的一模一樣,這種bt的想法偶在上mop之前看過相關的科普文章就這么想。---匿名人士81314 J b

      回復(27):宇宙的三維特性只是某個空間的4維投影,或者說表征,宇宙的膨脹性為現在的知識所不能解釋,其實大家都知道,宇宙的存在其目的是不可能為其內部的智慧生命所探知的,現在對宇宙的研究,走在最前面的并非物理及天文,而是數學和哲學,對于時間以及空間的研究,數學和哲學要領先的多,可是究其目的,我可以用哲學的觀點告訴大家,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在它的內部,而能知道他存在的目的的生物,從哲學意義上是沒有的~~,,,,

      ---上帝說要有光J回復(40):關于宇宙大爆炸有關問題的有趣討論

      ——在此謹向卜算子先生表示敬意

      【說明】:本討論是在2000年2月25日22時11分本人在萬千新聞組中的“網絡文摘”中轉貼了“宇宙的最初三分鐘”一文后引發的。一直持續到3月8日22點44分我的最后一貼貼上時結束。

      卜算子:……好象有很多問題,如果宇宙膨脹,那么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宇宙的外面有空間和時間么?你是如何定義宇宙的大小的?

      本人回答(本人昵稱為“三葉蟲”):

      對不起,人們得具備起碼的物理常識。不能用因我們周圍的事物而養成的習慣去判斷一個基本的物理原理。你想想,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電磁波,連它都跑不到你所說的“宇宙的外面”,那你說這個外面存在不存在?也就是說宇宙大爆炸在任何時期,如果均有一個類似人的可以思考和感覺的動物存在的話,那么他都會感到宇宙是無限大的,即便他用先進的物理手段觀測到宇宙中離開他的最遠的星系的距離是有限的,且在不斷地擴大,但他如果有無限長的生命的話,且在做著無限長時間的星際航行的話,他就會感覺到宇宙的范圍是無限大的,永遠走不到你所說的“宇宙的外面”(除非你發現了一個這個宇宙中所沒有的非物質世界的速度,也許你的假設就會實現,這個速度看來只有我們的不著邊際的“想象思維運動”了),如同一個二維平面動物從理論上得知了這個地球是有限的,但它卻永遠走不到地球以外的地方一樣,因為二維本身的概念就是地平面的概念,一旦脫離地平面,這個動物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地球有限的這個理論本身也就沒有意義了,也即這個就不是剛才的地球有限的這個命題,而是另一個與地球有限命題無關的命題。最后請記住:物質產生空間(沒有完全脫離物質的空間),所有的物質的總和產生宇宙,沒有一個單個的物質有力量擺脫所有物質所產生的引力總和(這里我們暫時不用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波概念,而用經典力學中的萬有引力概念)。另外,宇宙大爆炸的自始至終的過程中,所不同的是,宇宙中物質的各級“顆粒”(如現如今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高分子、星球,行星際空間、恒星際空間乃至最大的總星際空間等等)及它們的組合范圍是不同的,爆炸初期“顆粒”級別較少、較單一,且它們之間的距離也很小。隨著時間的推移,顆粒的等級越來越多,其結構越來越復雜,它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但是,宇宙大爆炸的自始至終的過程中,如果都存在人的話,那他一直都“感覺”到宇宙是無限大的,即便在剛爆炸瞬間的那個“奇點”。而在大爆炸之前,因為沒有物質的宇宙,所以亦就沒有空間和時間。請千萬別鉆牛角尖地想宇宙爆炸之前的事,這在我們這個物質世界是無法弄清的,如同活人在想象死人有否靈魂一樣,活著的時候是無法證明的,只有死了才會知道。

      卜算子:

      這個回答其實很不錯。我原來的感覺(只能說是一種想法)是這樣,因為宇宙外面沒有時間和空間(或者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外面”這個詞就很難成立,除非有某種超三維的空間存在。一方面宇宙的大小不能以現在的三維方式來定義,另一方面宇宙形成初期的時間也不能以現在的時間來衡量,對此現在的科學根本無能為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奢談什么爆炸論或者膨脹論。

      本人回答:

      跟貼貼不上,只好另起爐灶。很高興能和您討論這個問題。其實,論點就錯了,宇宙根本就沒有“外邊”這個概念,您所說的“外邊”其實自始至終就有個魔鬼在作祟,那就是“直線”的概念,即我們一直往宇宙的直線“外邊”走,總能走到這個有限的宇宙的“外邊”的。其實您這個直線概念是我們數學中的純理論概念,是由我們所處的這個小范圍世界和我們直觀所能感覺到的經驗所推斷出來的,其實宇宙中壓根就沒有直線運動。最直的線就是速度極限的光速了。那么我們推斷,沿著這條光線“直線”向宇宙的“外邊”走,如此經歷了億萬斯年卻發現永遠走不到終點,以我們的經驗就會錯誤地得出一個結論:宇宙是無窮大的,于是這個結論就沒有“外邊”這個概念了。而此時有科學證明,宇宙是有限的,于是直線概念的你馬上就又以直線為依據崩出了個“外邊”這個魔鬼概念了,并以此來反對宇宙有限的結論,因為您永遠走不到宇宙的邊緣,所以自然而然得出了“宇宙是不可能有限的”的結論。直線為基準的簡單空間概念頑固地自打出生以來就影響著我們的所有的感覺,所有的經驗。但您還沒有覺察到其實您沿著這條您賴以進行宇宙航行的光線本身就是彎曲的。那么您的“外邊”概念不就是無中生有的嗎?所以千萬別以我們所處的這個局部世界的經驗去理解復雜的物理理論。光線本身是彎曲的,所以它永遠跑不到有限而復雜的正曲率空間的宇宙“外邊”。空間是物質的外延,是物質的屬性,宇宙是沒有一個固定的背景空間的,其背景空間實際上是隨著物質的運動而變化的,亦即如果星際物質相互挨得近,則宇宙空間就小,反之則大。沒有物質就沒有空間,由于多種物質的存在使得宇宙空間錯綜復雜,完全不能僅僅用直線、平面、內中和外邊這些純而又純簡而又簡的理想幾何概念來簡單地加以描述。必須得用超越人們的直覺觀察的數學理論方能加以描述。所以對宇宙的描述和探索,不能僅僅靠直觀的想象,宇宙的復雜遠遠超過了人們的直接感受能力。至于宇宙爆炸和膨脹,其實也不是人們簡單地推斷出來的,是在人們的不斷觀察和在既往開來不斷發展的物理及數學理論基礎上所得出的科學結論。宇宙爆炸的證據──背景微波輻射2.7K,及星體的紅移現象,且宇宙天體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均勻的,但科學家觀察到離我們很遠的地方,那的天體分布比我們這里的要密得多,而我們觀察到的那個地方實際上已是幾百萬年或幾億年甚至一百多億年前的宇宙,那時還沒我們的地球甚至太陽系呢。這就說明宇宙的過去是“致密”的,而現在則是“稀疏”的,說明宇宙在膨脹,再往前推,宇宙還要小,還要密,這無疑尋出最初的奇點大爆炸理論。對不起,水平有限,瞎說八道,班門弄斧,見笑見笑。

      卜算子:

      客氣的話就不用說了,直接切入正題。關于論點的問題,這里我要說明一下,我所說的“外邊”并非現存的幾何意義上的三維空間,而是某種超三維的空間。如果因為一個平面上的直線無法離開平面,就認為平面外沒有直線那可就錯了。同理,是否有一條“直線”可以穿越甚至離開“體”?這個問題目前的科學尚不足解答。而從“致密”到“稀疏”是否就能說明宇宙在膨脹呢?不知“膨脹”的定義是什么?(中文、英文隨便)關于直線的問題,不如拿張紙條娛樂一下。首先把紙條平放,然后把紙條的一端旋轉180°,即翻個面,然后對齊兩端,使兩端能圓滑過度。這時會引出好多問題,比如從紙條邊上的任意一點沿邊運行試試,從紙條中線的任意一點沿紙條中線運行試試,還有紙條上任意兩點間的最短距離等。(這其實是一個扭曲了的平面,至于是否有扭曲了的空間還不知道呢。)最后又要請你幫忙補充一下天文知識,“有限而復雜的正曲率空間的宇宙”是怎么回事?

      本人回答:

      假設宇宙中大尺度上天體是均勻分布(即任何兩個天體之間的距離永遠相同,注意,此相同并非指不變,而是指要變都變,幅度相同,因而任何兩點的距離永遠相同)的,在此基礎上,我們計數出離我們不同距離內的天體的數目,如果這個數目同距離的立方成比例地增大,這個空間就是平坦的空間。如果增大的速度比距離的立方慢一些,那么,這個空間具有正曲率。反之則具有負曲率。形象地講,正曲率空間如同一個球面,而負曲率空間則如同一個馬鞍形(即某一半徑所包含面積,要比在平面上大一些。人們把這樣的表面稱為具有負曲率的表面)。正如人們想畫個平面地圖一樣,如果想將馬鞍形平鋪在平面上,則必須將有些地方折疊起來,而若將正曲率的球面平鋪于平面上,就得將其某些地方撕開,這就是你在看一些世界地圖時,為何越靠兩極,其面積比率為何越大的原因了(在地圖側量學上,其實這只是眾多專用的數學投影類型中的幾種投影類型而已)。在正曲率空間中,一定距離內的體積就比平面小一些;而在負曲率空間中,則相反。而我們對宇宙的觀察(特別要指出的是哈勃在威爾遜山天文臺的那架大型望遠鏡的偉大觀察結果)發現各個星系正在彼此飛散(根據紅移現象,即離我們逐漸遠去的星系其各波段的波長會偏長,也即偏向紅色一端,如同火車從我們身邊呼嘯而去,離我們越遠,聲音越粗一樣),這就證明宇宙的正曲率空間是相當復雜的,并非象愛因斯坦所說的宇宙是封閑的有限的正曲率空間,而是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膨脹的復雜的正曲率空間。這里最難理解的是有人要問一個問題:既然離我們越遠,星系的距離反而相距越近,這不是與“均衡分布”矛盾了嗎?其實這還是我們固有的直線和平面的觀念在作祟。再說一遍,宇宙空間不是直線式的立方體空間,所以我們千萬別用直線式的立方體空間來理解復雜的正曲率的宇宙空間的“均衡分布”。正因為我們發現宇宙間用我們頭腦中的理想的直線式的立方體空間的觀念看待,是不均衡的,這個違背物理學最基本原理的現象,就證明了宇宙空間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長寬高直線三維的空間,再根據各星體的分布規律,方得出原來宇宙是個復雜的正曲率空間。如同在地球上均勻地種上了間隔相同的樹,但一旦將地球平鋪在一個平面上則會發現樹木的分布并不均衡,宇宙如同這個實際的地球,而我們的頭腦則如同這個平鋪于平面上的地球。也就是說,宇宙遠方的星系之間的相互距離比我們周圍要近,這并非證明均衡分布的矛盾。此外,這個“遠方”已基本上不屬于空間距離概念,而其實是時間的概念了。比如說60億光年,這實際上指的是60億年前的宇宙,如果在“現在”(為了說清除,不得不引用“現在”的概念,實際上這兩個地方——也許是一個地方——是不存在同時在一個“現在”的,因為宇宙間沒有一個類似牛頓的絕對空間的絕對參照系),宇宙的那個地方的星系之間的距離是和我們這里一樣是均衡的。至于直線所處的平面外是否還有直線的問題,答案是“沒有”,因為其一,平面是由直線構成的,一旦平面彎曲了,那就不存在以過去的平面為參照系的直線了。當然了,如果您所處的參照系不是平面的話,換句話,您一直與這條直線處于一個參照系的話,那不管這張紙彎曲了沒有,您就一直以為其是一條直線,問題是,當紙張彎曲了,可您所處的參照系還是以前的平面,那當然您現在看到的直線已經不是直線而是曲線了。其二,這里還有個具體和抽象的哲學錯誤:如果說平面外還有直線的話,那這就是說,具體的紙面以外還有具體的桌面上的直線。而我們所說的是抽象的平面和直線,這里并不存在兩張三張平面,兩條三條直線的問題。當然了,直線只是個理論概念,實際上他是不存在的,但我們思考問題總是以它為出發點,最后就會得出一切皆彎的結論。如果我們一開始就以曲線作為直線來考慮問題,那我們就可以發現直線是現實存在的了。我的想法遠沒說清(用經驗性的語言有時很難說清這些問題),此外也許我沒有真正理解您的意思,另外我也是業余愛好,一知半解,如果說錯了,請別見笑。

      卜算子:

      西西,我也是業余愛好。其實我是喜歡數學。“正曲率空間的宇宙”大致上有了點印象,這實際上是一個概率問題。如果是均勻分布的話,一定體積內天體的數目就應該與體積成正比,你所說的不同距離實際上是指的球的半徑。同時你又以距離作為時間的量度,以距離遠的地方天體密度大(是這樣么?)為理由,試圖證明宇宙過去的天體密度比現在的要大。即使這樣,你能證明宇宙的現在要比過去大么?宇宙爆炸的證據大概是你上次提到的三點吧。第一點“背景微波輻射2.7K”還得請教一下;第二點“星體的紅移現象”,不知哈勃的“偉大觀察結果”取樣率是多少?第三點“宇宙天體在大尺度的分布上是均勻的”是猜想還是能證明的?直線所處的平面外是否還有直線,請看下圖:> b / 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 / / /> / / /> / ______ a /> /________________/> /如果因為直線a在平面內,就認為直線b和直線c也必須在平面內就錯了。當人們的>能力只能認識到平面內的直線時,是不可能發現還有直線b(穿越平面)和直線c(平行于平面)。也許認為直線b只是一點,而直線c則根本就發現不了。因此,即使人們能夠認識“體”內的直線,是否就一定沒有“體”外的直線呢?你所說的“參照系”確實變了,但你想過沒有,如果以過去對平面的理解,即使你把真正的平面彎曲或折疊,或其他的什么幾何變形,你都無法得到那個平面。它既不是“體”,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平面,這也就是為什么必須以他自己作為參照的原因。對于你所說“直線是現實存在的”同樣也有疑問。因為人類現在所能認識的只是浩瀚宇宙的極小的一點,人們現在定義的三維空間是否能在宇宙普遍適用還是個問題。就好象我舉的那個例子,如果你只能認識到紙條的極小一段,那么不論你在紙條的哪兒,你都只能得出一個結論:紙條是平的。

      本人回答:

      朋友,非常抱歉,最近我們單位簡直忙得狗臭要死,這三天內雖然是周末,但仍每天都要忙到午夜0點半以后方能回家,今天好一點,十點就回來了,匆匆打開機子,看到了您的貼子。原諒我過幾天再回答您的有關宇宙背景波輻射及均衡分布等問題。其實,很難用幾句話就能說清的,但其原理還是較簡單的。我的寒磣的主頁中的一篇文章對前個問題有所說明。關于平面外的直線問題,我只想請您仔細看看我上一貼中的論點。此外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波理論就很能說明您的錯誤認識。說老實話,本人水平有限,盡管能夠回答您說提出的問題,但還是誠惶誠恐。科學是最神圣的,好奇心是最高貴的,盡管它們被現在的知識界及官方庸俗化,實用化了,但它在人們心中所燃起的圣火將永遠滋潤著人們的精神田地。蓋莫夫曾說過,搞音樂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吹號叫士兵起床、吃飯和沖鋒。三天沒睡個好覺,困得很,晚安!

      本人回答:

      今天終于有時間來回答朋友的這一問題:關于2.7K溫度的宇宙背景微波輻射.科學家認為如果宇宙源于遙遠過去的某種既熱且密的狀態,那在膨脹到現在的宇宙空間中,必然有殘留下來的輻射。否則,宇宙大爆炸理論就站不住腳。這些自大爆炸而散落下來的殘余輻射由于宇宙的不斷膨脹而冷卻(因為空間變大了)至現在,迷漫于整個宇宙空間的熱輻射據美國科學家阿爾弗和赫爾曼計算應該是絕對溫度5K以下,這種輻射在所有的方向上都應有相同的強度,其精度至少高達千分之一,它是一種純熱的“黑體”輻射。宇宙剛爆炸的一瞬間,高密度,高溫(億度以上)達到難以想象的程度,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逐漸降溫,密度也隨著降低,在最初3分鐘期間,當溫度迅速下降到10的9次方K(絕對溫度1億度)以下時,核反應迅速出現,此時整個宇宙中到處都能發生核反應,到處都是可怕的宇宙之火,整個宇宙如同一個大太陽。中子和質子聚變為氘核、氦核和鋰核,宇宙中大約全部物質的22%變成了氦核。后來,隨著宇宙中的溫度和物質密度迅速下降,這些核反應才告終止。后來隨著宇宙的不斷膨脹,熱量和壓力不斷減小,于是熱輻射“冷卻”至今天的迷漫于整個宇宙的微熱的“微波輻射”。有個問題我覺得需要說清:怎么證明此輻射是宇宙從早期冷卻至今的殘余背景輻射,而非各星系不斷發出的輻射呢?還有大爆炸的各向同性及大尺度上均衡分布問題。前蘇聯無線電物理學家什茂諾夫在1957年(他在1983年才聽說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就發現了宇宙空間有介于1K和7K之間的溫度的輻射,但無法解釋。后來美國無線電工程師阿爾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用儀器發現了波長在為7.35微米輻射波,其能量相當于2.7K的溫度,與科學家的預言基本吻合。可惜的是先發現這一輻射的前蘇聯人沒有得到諾貝爾獎金,而是獎給了后者,如同美洲沒有用哥倫布的名字命名一樣令人遺憾。后來人們進一步做的試驗證明了些輻射不可能是宇宙局部區域產生的,而是整個宇宙的背景輻射(這些實驗的構思非常巧妙,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如果這些輻射真的與星系無關,那勢必追溯到宇宙的初始形成階段(如果無大爆炸,這輻射是怎么來的呢?)。另外這種背景輻射的均勻分布也說明了宇宙膨脹的各向同性和宇宙在大尺度分布上的均衡性。在宇宙的各個地方觀察,四周的星系都是離我而去的(宇宙無中心,這與我們直線式的思考方式是不相容的),且距離越遠,速度就越快,這就會在光譜上產生“紅移”現象,紅移越多,說明離我們的距離越遠,實際上我們就是用這種紅移量來確定各星系和我們的具體距離的。關于熱力輻射還有一個“熵”的概念。熱力學第二定律證明一個獨立的系統中的熵永遠不會減少,當然也不會保持不變。能量守衡體現于其各種存在形勢的轉換,其轉換的方向永遠是由有序的高級復雜形態逐漸到無序的低級簡單形態(其最無序的簡單形態即是最后的熱能了,如同一具那么完美的軀體最后竟被分解成臭烘烘的氣味了一樣。而要這些臭氣再反過去變成軀體,那是不可能的了)。宇宙中任何變化都是如此,其熵值在不斷地變大,當宇宙膨脹到最后,熵值達到了最大值,一切的物體都不存在了,剩下的是充斥于整個寰宇的均勻的熱輻射,一片寒冷和寂靜,膨脹也終止了,沒有任何力使得熵重新變小。這就是可怕的“熱寂”了。寫到此,我都不禁在打冷戰了。宇宙中各天體間都有引力,它們總是相互吸引和收縮,試想,如果沒有一個膨脹的力與之抗衡的話,將會發生什么現象呢?所以愛因斯坦在構建它的靜態宇宙時,力圖引出一個所謂的“宇宙常數”(如同古代人為了證明地球是宇宙中心,又要說明地球與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觀察結果而引出了許多本輪、均輪一樣)以證明有個額外的斥力與引力的抗衡,但他最后還是不得不承認蘇聯數學家和大氣物理學家弗里德曼的批評是正確的,抗衡引力的只能是膨脹力。今天高興,興之所致,寫了這許多,權當吹牛聊天,大家姑妄聽之。有差錯之處,還望朋友不吝賜教。

      卜算子:

      多謝你能回答這個問題。

      ---coku J

      回復(53):因為人類沒有對四維空時的感知,加上在我們生活的可見的三維空間里又無法做出證明相對論的實驗,所以我們只能捕捉可見的點點滴滴跡象來了解宇宙,比如紅移,比如高速物體中細微的時間變慢,但這些點滴能讓我們了解宇宙的多少呢?對我們又會不會是一種誤導呢?愛因斯坦用他神奇的大腦推測出過去人們意想不到的結論,但畢竟,他無法去證實其真實性,只能一再解釋其合理性,或許若干年以后,有一個人會像愛因斯坦超越牛頓一樣超越愛因斯坦,給人們更多關于宇宙的啟發,但重要的是希望能夠為人所信服和理解。在這里,我只想說渺小的人類對于宇宙或許是無足輕重的,但在人類短暫的存在過程中,我們必須留給自己驕傲和滿足,因為,我們存在過。---m10xie J

      回復(58):宇宙有幾唯???記得前一段時間一個有名的家伙(國外的一個數學家)說有10唯還是8唯來著。。。偶忘了這樣的東西想著讓人頭疼不過。。很有想頭。。---我愛小丸子J

      回復(59):本人不學無術,但是滿腦子的幻想以前聽到過這樣的理論“在N維空間內的物質(如果我們人性話的富裕它感知能力)只能感知‘1~N’維這個區間內的事物,而究竟有沒有N+1維或者小于1維的空間內的事物呢?由于物質本身存在的空間維度而無法感知”如果此理論成立,那么人類就永遠無法解釋宇宙之謎了嗎?或許有人曾經證明過沒有小于1維的空間存在,那么當他無從感知就不承認的態度似乎就不那么科學了吧......另外個人覺得,空間維度的概念本就是個數學與幾何學的YY,如果這個概念只是我們這些“3維空間”內的人類所感知的,要是超越了這個“3維空間”,那么這個維度的概念還能存在嗎???也就是說,如果超越就意味著打破維度的概念,你能說這是錯誤的嗎???自從有了無窮大與無窮小的概念,人類的思想就被禁錮與這個區間內了......---永恒石頭J

      回復(62):18樓的物質無限可分的觀點是毛主席說過的。53樓,我們就處在四維空時啊,三維空間+一維時間。時空是有內稟特征的,二維生物也能知道自己所在的面是平面還是曲面(面上3點所成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就是平面,否則就是曲面。)同理三維空間的生物也能知道自己所在的空間是平直還是扭曲的。---隆子的三少爺J

      回復(63):本人關于超維空間的一點幻想如果給時間一個加速度,使得時間的速度達到現在的幾千億倍甚至更高,那么我們在銀河系外看到的銀河系是不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呢?理論依據是我們現在觀察原子的結構,外表看上去或許它是個球體,其實它是由更小的粒子圍繞原子核不規則運動所形成的不是嗎?好了回到時間被加速后的銀河系這個球體在其上面會不會有類生命體存在呢?是不是那就是所謂的超維空間呢?人類無法去驗證,因為人類無法將時間加速。如果真有可能給時間一個加速度使它在趨向于無窮小的時刻類將速度達到無窮大,而空間的概念或許在那個時候就不再存在了。也就是說,物質超越了空間不是嗎??(純屬幻想)---永恒石頭J

      回復(64):一個有趣的想象,將一個人在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使得他只有夸克那么大,那么他看到的另外一個人,不就是無數顆微小顆粒組成的嗎?在他眼睛里另外一個人就好象是一個相對靜止的宇宙了。---永恒石頭J

      回復(65):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本書來讀:《可怕的對稱》---stevenxu J

      回復(73):浩瀚

      左輪慢慢仰了起來,黑洞洞的槍管直指正前方:柏林,威廉大街,第三帝國總理府大廈外面的陽臺。在一陣狂熱的歡呼聲之后,站在陽臺上的那位第三帝國元首,繼續發布他的新年演說:“……在1942年到來之際,我們舉國團結一致,跨入德國歷史上這個最有決定意義的。……"這句話的最后兩個字,被一聲震耳欲聾的爆響所淹沒,一發子彈恰好打在阿道夫·希特勒的嘴巴上。希特勒挪動了一下位置,走到陽臺另一側,揮舞雙拳,向下面瘋狂的聽眾發出更加歇斯底里的吼叫:“不論發生什么情況,勝利必將屬于我們!"左輪手槍的扳機連續扣動,子彈連連射出。無濟于事。阿爾貝特·基什從胸腔深處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客廳里的燈光突然亮了。基什的老朋友,華裔古人類學家張博士從門邊飛奔過來,劈手奪過了基什的槍;然后,關掉了還在吱吱作響的電影放映機。“你怎么不通報就進來?"基什滿臉不快。張博士輕蔑地把槍扔到沙發上,笑道:“因為我想及時提醒你,對著銀幕開槍就想改變歷史進程,阻止世界大戰,未免太可笑!"基什莞爾一笑,拿起那槍把玩起來:“我不過是在幻想。如果時間真能倒流回去,那時,我們只用一二發子彈,就能按最美好的愿望,重新安排今天世界的格局:沒有戰爭,沒有殺戮,只有愛,只有和平。……”“這個設想太了不起了,朋友!"張博士一拍大腿,"你運用杠桿原理,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設計了一根時間杠桿--這頭稍加用力,那頭就發生重大的變化。……只可惜它太短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剛過去50年,就算是你真能倒轉回那個時代干掉希特勒,但當時的世界局勢仍會釀成一場大戰……”“那把它加長,加長!"基什又神經質地大喊大叫起來,"加長到拿破侖時代。……不,應該加長到凱撒大帝時代!這些好戰的家伙,根本就不該生下來。……我們若真能回去的話,歷史進程肯定改變方向,組合出今天新的世界格局!”“看來你還太缺乏想象力,你應該向一頭劍齒虎開槍。"張博士說著,打開隨身帶來的黑皮包,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具古人類頭蓋骨化石,"瞧,這是劍齒虎的犧牲品。”“這,這有點不可思議了。"基什聳了聳肩。“當今世界各國的大人物們,總之,一切在世界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的人,都鐵定了有一位50萬年前的祖先,聽我說,基什,他們中的一位可能就是這位'頭蓋骨先生’!”“這太荒謬了!"基什叫道。“為什么不可能?50萬年前!請你想象一下,當時的全球人口不過有幾千,而當今世界的50億人,全都是由這幾千原始人繁衍出來的,瞧,這概率有多大!好了,先讓咱們假設他是某位甚至某幾位大人物的先祖;那樣的話,今天的世界格局自然是由于他的存在而存在。……”“那么,我就應該向他開槍,而不是像你說的向那頭咬死他的劍齒虎開槍了!”“有道理。但你忽略另一種可能:恰恰因為他過早地死于虎口,才排除了今天的世界是另一種格局的可能。……正如你的遠祖未在50萬年前喪生劍齒虎,才有今天的阿爾貝特·基什先生一樣,這位先生是那么富有同情心、正義感,憎惡戰爭,憎惡殺戮。”“啊,多么混亂的邏輯!““很遺憾,在史前原始時期,起決定作用的完全是偶然性而不是邏輯性。越往前追溯,偶然性起的作用越大,就跟杠桿的長度與它的力矩成正比一樣;假如我們再把時間杠桿加長幾十億年,就會發現,那條最先從海里爬到陸地上的兩棲動物,如果一上岸就被一塊偶然從山上滾下的石頭砸死,那么人類誕生的時間,豈不又要推遲若干年?或許事實果真就是這樣,已經推遲了若干年了,才遲滯而至今天的格局。哦,親愛的基什,應該去阻止那塊巨石的滾動,這比打死一個原始人或擊斃一頭劍齒虎管用得多!”“可是我辦不到啊!"聽得入神的阿爾貝特·基什,此時突然痛苦地癱倒在沙發上,發出一聲悲鳴,并且用手緊緊捧住了低垂的頭。張博士輕輕拍著他的肩膀,聲調卻嚴肅起來:“是的,根本做不到。歷史、社會發展自有它特定的規律,規律是任何人為的力量都改變不了,也創造不了的。這才是實質所在。所以,我誠懇地勸你別再胡思亂想了。……"……。……

      “不錯,絕妙的構思!柯克,我敢肯定,這出極富想象力的歷史劇若拿到火星村、地球村之間巡回演出,肯定將引起轟動!"李特熱情洋溢地對柯克喊道。柯克的這個空間站,是火星村與地球村之間的一個中點站,李特繞道這里,主要是想看看久未見面的好朋友。剛才那些場景,人物異常真實,真實到使李特簡直覺得可以參加阿爾貝特·基什與那個古人類學家在客廳中的談話。……這,大概就是柯克長期呆在這寂寞的空間站搞出的一種新顯像術了。柯克忽然古怪地笑了起來。“親愛的李特,你還在用陳舊的三維空間觀念看待一切……你現在所處的地方,你以為還是原來的那個空間站嗎?”“你說什么?"李特驚愕地問。“我說原來的那個空間站早已不存在了,甚至原來的那個空間也不存在了!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嶄新的時空系統中,那就是四維空間!"說著,柯克在空中側轉了一下身子,于是李特萬分驚訝地看到,他的朋友全身體貌一下子成了立體的負像,如同照鏡子一樣,左成了右,右成了左。柯克笑道:“看見了吧,若在平常的三維空間系統里,能辦到嗎?”“天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特大叫道。柯克聳聳肩,"還是先談談空間站吧。……一年前,太空交通總署突然宣布廢棄這個空間站。當時我正愁沒地方搞我那強激光全息顯像的新試驗,便把這個站當成了實驗室。然而一上來我就發現糟了:這空間站的全部操縱設備都已失靈,更不妙的是,沒過多久我還發現,它根本沒在火星與地球之間的原來位置,而竟是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飛到了我們太陽系的邊緣。……顯然,這完全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一種完全陌生的強力作用的結果。于是,許多奇妙的事便發生了,我看見了童年時代的自己!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我已真正處在能回復到過去時代的四維空間系統之中了!那來自宇宙深處的未知強力不僅把我們納入了一個嶄新的規范場,而且還使這空間站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時間機器',只要按相反的程序操縱它,我們就可以按負值時間坐標,回到過去的任何時代,而不僅僅是自己的童年。……”“這么說,剛才看到的基什、張博士都是千真萬確的歷史,而不是什么戲劇構思?”“是的。在你來之前--順便提提,你這次完全是被那強大的引力偶然送到這里的--我已'回去'過多次了。那是因為在看到了童年的自己時,我大為欣喜:為什么不看看我父親、我祖父、祖父的祖父是什么樣的童年呢?于是我就按父親血統的這個線索,追溯到我家的第十代、第一百代。……直到那位企圖用手槍在銀幕上行刺希特勒的阿爾貝特·基什那一代,正如你剛才看到的一樣。……““啊,柯克,你是基什的后代?”“不錯,血親直系后代。推算起來,他大約是我的第一百二十二位父親的父親。基什那個想使時間倒流、從而重新安排世界格局的美好愿望,使我深深感動。……真沒想到,時間倒流的幻想,隔了這么多代之后,竟然成了現實!"李特萬分興奮地跳到空中,箭一般地飛到柯克身邊,抓住了他的雙肩,使勁搖晃起來:“柯克,讓我們馬上再回到公元1940年去一次,我們能輕而易舉地辦到你那位遠祖辦不到的事了:從肉體上而不是從銀幕上消滅希特勒!"柯克哈哈大笑。“根本辦不到,朋友。你不過是在更高級的程度上重復阿爾貝特·基什企圖改寫人類歷史的夢想罷了。你知道嗎,我們雖然能在時間上回到過去的時代,但卻不能在空間上干預過去的任何事情,因為空間不同,一個是三維空間,一個是四維空間;正如處于三維空間的基什無法打死銀幕上的希特勒一樣--他們那個時代的電影畫面,實際上就是一個二維空間。另外,若不借助特殊的設備,我們即使回到過去,也看不見任何東西。時間本身,不過是一種宇宙間的超單純物質,世界萬物中都包含著這種宇宙物質。它不斷放射出某種粒子,從而使過去出現過的一切,都以時間輻射的形式留下自己的痕跡,就跟留在底片上的銀粒一樣,需要借助顯影設備,才能看到圖象。……依照這個原理,我對實驗設備全部進行改裝,借助那能使光線發生彎曲的強大引力,讓時間物質顯影。……"李特感慨萬端地打斷了柯克的話:“只有今天我們掌握了高技術的現代太空人,才能把夢境變成現實。……可惜的是,我們還只能回到過去,不能進入未來。再過1萬年、10萬年、45萬年,會是什么樣子呢?"柯克兩眼閃閃發光,激動地瞪著他的朋友,用足力氣迸出一句話:“你想試一試嗎?”“什么?你能進入未來?!"柯克閃閃發光的眼睛暗淡下去:“沒有把握,但我非常渴望一試。瞧那個綠色的方向舵,"他用手指向太空站的控制臺,"我們此時處在那個強力場中,位置在太陽系的邊緣;只要使這太空站的方向與這強力方向一致,我們就能夠飛出太陽系,進入某種更為高級的時空系統--也許是五維,或者六維空間,在那里,我們一定能看到未來。……那未來也肯定不會是絕對完善的,當我們親臨其境考察一番后再回到今天,也許我們就知道該及早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從而使未來更趨于完善。……那樣的話,改變歷史進程,就不僅僅只是夢想了!”“多宏偉的設想!可我們能再回來嗎?““也許能,也許不能。這都無關緊要。進入未來,我們的生命難道不是得到極大的延長?"李特愣了片刻,然后緊緊抱住腦袋,叫道:“不,不!這太可怕了。……我不能跟你去,不能!柯克,趕快讓我回到原來的世界中去!"柯克深沉地搖搖頭:“這由不得你,也由不得我了。……從我們回到過去那一刻起,我們的生命歷程就已成了負值。只有進入未來,讓正負時間相抵,我們才能回復到原先的正常時空系統中,否則,我們將永遠留在過去,變成活生生的幽靈。……親愛的李特,到未來去遨游一番后,若能再回來,那么你將在火星村的家鄉歡度10萬歲甚至100萬歲的生日,就為這個,難道還不值得試一試?"李特無可奈何地點點頭,恐懼萬分地看著他的朋友,把手伸向了那個綠色的方向舵。……他們永遠也未能再回家園慶祝什么生日。實際上,在脫離太陽系進入另一個時空系統之后,再用常規的時間尺度、空間概念去衡量他們的存在和生命歷程,已毫無實際意義。在那個未知的極強引力場作用下,他們以光速飛行了3.2萬多年;就在離銀河系中心還有約1千光年距離的地方,巨大的引力突然消失了。他們做夢也絕對想不到,他們此時已成了某種比他們更高級的宇宙生物的觀察對象。用現有的一切術語是根本無法對這些宇宙生物加以描繪的。地球人所能想象得出的最大長度單位--光年,用來丈量他們身上區區一個細胞,恐怕也太小了。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巨大的時空系統。實際上,直徑達10萬光年的整個銀河系,只是他們的物質世界中最小的基本微粒--原子。銀河系內1000多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恒星,僅僅是一層繞著原子核旋轉運動的電子云;而柯克和李特還需以光速飛行1000年才能到達的銀河系中心,就是原子核。……自然,盡管時空系統完全不同,但永恒的宇宙實體定律被無限放大后仍然起支配作用;無數粒銀河系原子(地球人稱之為:河外星系)組成了分子,若干分子再組成某種宇宙基本物質,而正是這些宇宙基本物質,構成了那個宏大無比的世界和那些宇宙人。……哦,其實所謂"銀河系"、"太陽系"、"光年"和"原子"、"分子"等概念,不過是地球人貧乏的想象力的產物。他們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在這個宏大的陌生宇宙世界中,實在是小到連灰塵都說不上的地步。盡管那"銀河系"還有若干萬億年的時間才會趨于毀滅,然而這點時間在那浩瀚的宇宙世界中,不過是一個極其短暫的原子衰變期罷了。然而盡管如此,柯克和李特的飛行器,還是被這些宇宙人發現了。這也不過是他們在研究他們的物質世界的某種基本粒子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當然,他們解剖微觀世界的手段,要比地球生物高明多了。使柯克的太空站得以飛到"銀河系原子"中心附近的那巨大強力,正是他們的顯微設備所發出的能量。于是,就在柯克和李特茫然不知所措時,一場有關他們的對話--或者說是信息交流,正在另一個世界的時空系統中進行。由于那個世界的"對話"形式是難以描繪的,因此,我們只能用地球人所能懂的慣用概念,大致加以表述:

      “啊,瞧這小黑點!我們在觀察其他原子核時,并沒有發現過。……它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核周圍的電子云碎片?”“沒有這么校很久以前,我們就推測這些不知比我們小多少倍的微觀世界中,可能有某種生命跡象,當然,那是跟我們的生命形式和機制完全不同的生命現象。……”“為什么不可能是電子碎片呢?”“電子碎片只會在受力后毫無規律地四處亂濺。瞧,它是有目的地順應外力作用方向,直飛原子核;很可能,這是微生物在做什么試驗,否則,我們就不能發現它了。”“有道理。不過要加以證實的話,必須把那個系統內的時間物質微粒收集起來,放大成1000萬倍的圖象。……讓我去起動另一臺儀器!”“時間來不及了。……當你去起動那臺儀器,再調試一番之后,這原子核就已過了衰變期,蛻變成另一種基本微粒了……”

      “啊,如果說那真是某種生命的話,它們小得太可憐了!”“是的,相對我們來說,它們,以及它們的生存系統,的確太小太小了。可是你在為我們感嘆的時候,你是否設想過在另一個更大、更為浩瀚的時空系統中,你,我,還有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切,也許同樣地在被某種不可思議的宇宙生命當作他們的微觀世界來解剖、分析呢!““啊,的確難以想象!”“是的,我們這個系統,對那個小黑點生命來說,也是難以想象,不可理解的。在習慣于只按自己本系統的觀念去看待一切時,任何生命都是那么渺孝短暫,包括那個此時可能正在另一個宏觀世界中用顯微設備觀察我們的生物在內……”“那么,彼此是否永遠無法溝通、理解?”“也許唯一的途徑就在于,只需好好地氣味、欣賞那句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話。……”“什么?““宇宙無窮大。……!"

      是的,宇宙無窮大。只有真正理解了這個永恒的客觀事實,才能理解一切,大至整個宇宙,小至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事。

      ---唯登詩樹J

    posted on 2005-07-23 23:23 藍色雪焰 閱讀(301) 評論(0)  編輯  收藏

    只有注冊用戶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網站導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av女电影网|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一二三四免费观看在线视频中文版 |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免费看|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全免费一级午夜毛片|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极品美女一级毛片免费|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精品国产摄像头| 国产白丝无码免费视频| 日本免费一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久久| 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尤勿视频| 免费精品人在线二线三线区别|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18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