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eforweb.com/taxonomy/term/7
開始第一篇。老規矩,先無聊的談論天氣一類的話題。十一長假,天氣也終于開始有些秋天的味道,坐在屋里甚至覺得需要熱咖啡。話說兩年前也是在國慶假 期里開始做Joomla文檔翻譯的;長假好時光,總會可以抽出一兩天,安靜的窩在家里做做博客、學做些新東西,簡直沒有比這更舒心的事情。
說 正事兒。準備在近期的幾篇里集中翻譯學習一下“響應式Web設計”的相關話題,包括概念、實踐方式、案例及觀點討論等方面。相比于從前做的文檔譯文,這些 文章篇幅要長的多(甚至要加分頁了!...),今天放上的這篇幾乎花掉了兩天的“閑暇時間”;對耐力是個考驗,努力提高嘍。廢話結束,here we go.
眼下,幾乎每個新客戶都希望他們的網站可以有專門的移動設備版本。最完美的情況吶,就是為iPhone、iPad、黑莓、 Kindle...各自打造一款——頁面分辨率還必須兼容任何設備。誰知道未來5年內我們還需要為多少新發明的設備設計開發不同版本的頁面?這種瘋狂什么 時候算個頭?
在Web設計和開發領域,很快的,我們將會無法跟上設備與分辨率革新的步伐。對于多數網站來說,為每種新設備及分辨率創建其獨 立的版本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結果就是,我們將會贏得使用某些設備的用戶群,而失去那些使用其他設備的用戶。不過,或許會有另外一種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避 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響應式Web設計(Responsive Web design)的理念是,頁面的設計與開發應當根據用戶行為以及設備環境(系統平臺、屏幕尺寸、屏幕定向等)進行相應的響應和調整。具體的實踐方式由多方 面組成,包括彈性網格和布局、圖片、CSS media query的使用等。無論用戶正在使用筆記本還是iPad,我們的頁面都應該能夠自動切換分辨率、圖片尺寸及相關腳本功能等,以適應不同設備;換句話說, 頁面應該有能力去自動響應用戶的設備環境。這樣,我們就可以不必為不斷到來的新設備做專門的版本設計和開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