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白石洲:它的名字不叫城中村
白石洲并不是城中村,只是因為長期以來沙河片區兩大企業由于政企不分,企業辦社會,所以弄得有點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白石洲
白石洲幾乎擁有深圳市區最集中最大規模的農民房,絕大部分從外地來深圳的人都有過一段或長或短的在白石洲生活的記憶。白石洲,它不僅因為出租屋眾多、住房相對便宜而聞名,還因為它的地段特殊,它位于深南大道邊,在它的外面主干道深南大道交通四通八達,還有華僑城高檔社區與之比鄰而居。華僑城集團下的世界之窗、歡樂谷標志性建筑物在白石洲擁擠的民房窗戶里看來,總是似乎帶有一些召喚的意味。白石洲的進口處,深圳灣畔的8棟高檔樓盤氣派地挺立,每天,每個時刻,都有從白石洲里走出來的人在樓盤下帶有噴泉的廣場上坐著,也許在等人,也許在感受近在咫尺的城市的繁華。每天早上8點半,從白石洲里走出的白領,衣著光鮮,神色自信,有的在附近的科技園上班,有的上班甚至還要轉車。白石洲,一個容納形形色色人的地方,就這樣走進了我們這期《深圳地理》中。
白石洲,并不屬于城中村的概念。最早是由幾個自然村組成的,村民主要靠出海打魚、養蠔、種地為主。原來這里建了一個沙河華僑農場,村民都轉為農場職工。農場在后來一分為二,成立了現在的華僑城集團公司和沙河實業集團公司。人們之所以一直誤認白石洲是農村城市化后的城中村,是由于長期以來這兩大企業政企不分,企業辦社會。1999年后沙河集團逐步將一些社會管理職能歸還政府,由于無論是人力還是資金投入都大大減少了,造成白石洲的城市環境和治安環境比華僑城要差得多。白石洲就形成了現在這樣的復雜的多元化的面貌。
白石洲交通方便。在白石洲入口處的麗日百貨前面,有一個省內長途汽車站,規模比較小,但也很方便,去廣州的大巴車每隔15分鐘就會從這里開出一班。很多人就是這樣從外地來到這里,就因為貪圖方便,被白石洲抓入了懷抱,直到對深圳熟悉,或者有能力選擇更好的生活條件時,才如會走路的孩子一樣離開了這個包羅萬象的小社會。
白石洲站共有38路公共汽車經過。這里是南山,交通的便利讓它輕而易舉地連接到了福田、羅湖、蛇口等各個區域。
每天早上8點半左右,白石洲的出口處就像放學時拉開的校門,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走出來,有的去附近的科技園等單位上班,有的趕搭公共汽車。這種向外延伸的磅礴的人流仿佛匯聚成了一股城市的力量,誰能想象得到這股力量滲透到了城市的各個角落后會產生什么樣的能量呢?
咫尺之外不同天
白石洲是一個讓人遺憾的歷史的產品。著名的華僑城一帶既有大型的讓人向往的主題公園,又有號稱最佳人居的高檔住宅。而這些都與白石洲毗鄰。它們原本是一母生的兩兄弟,卻殊途不同歸,華僑城成了深圳面孔的代名詞,而白石洲幾乎被劃歸到了人人敏感頭疼的“城中村”一類。雖然,白石洲并不屬于城中村這個概念。
1959年白石洲及附近一帶建立起了沙河華僑農場,占地約12·5平方公里。20世紀80年代中期沙河華僑農場東部近5平方公里的土地成立了一個大型國有企業和經濟開發區,這就是后來的華僑城集團公司。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分割后的沙河華僑農場成了現在的沙河實業集團公司。長期以來沙河片區兩大企業由于政企不分,企業辦社會,弄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白石洲一帶就是這樣得不到好的營養來成長,變成了與兄弟華僑城一帶迥異的面孔。
白石洲的外面就是深南大道,旁邊就是華僑城,坐在白石洲的出租屋里就可以望見華僑城主題公園的尖塔,白石洲的入口處就有著與里面形成鮮明對比的八棟樓盤。在樓盤的腳下還有白石洲里面的喧囂圍繞,烤白薯的攤子在肯德基的門外100米處熱火朝天。真可謂咫尺之外不同天。
白石洲是一個容易讓人陷進來的地方。它包容著形形色色的人,而為這形形色色的人服務的各種店鋪也檔次參差,生活在里面就像一個小社會,什么東西都在這里頭自給自足了。它不像是深圳,很多在里面生活的小攤販打工妹打工仔,幾年了都難得走出這里去看一看深圳到底是什么模樣。深圳的主流生活在白石洲的外頭,里面的人有的壓根就沒有這樣的夢想,只想賺點錢早日回老家。有的抬頭向外張望,有的每天穿梭于深圳的優雅寫字樓和白石洲不見陽光的出租屋里。
從這里走出去,不難,從這里走到深圳最漂亮的公園和最豪華的住宅也不遠,只是,走出去的不僅是一雙腳,還有能真正融入深圳主流生活的機遇和能力。這一步才真的是好難。于是有了許多雙在窗口向外注視世界之窗煙火的眼睛,也有了很多還來不及從這里出發就轉回去的背影。
氣候變了的時候,深圳刮起了冷風。我看到許多拎著新買的被子的身影,不是他們沒有經歷過冬天,只是去年的冬天,他也許不在白石洲,也許不在深圳。他們是一撥新的選擇在白石洲開始的人,從這里跨出去到達他們不同的深圳。
鴨脖子、甜桔子、臭干子及其它
我曾三次進入白石洲。一個下午的6點鐘,我跟著下班回家的人流看到了白石洲的方向。從大涌通往白石洲狹長的道路上,連著幾家店擺賣武漢特色鴨脖子、湖北甜桔子,還有用高音喇叭叫賣幾十塊錢的緬甸翠玉的。一到夜晚,下白石里的沙河市場邊上,一大片空地上開始擠滿了各種小商品雜貨鋪,小鏡子、小梳子、襪子、鞋子,讓人眼花繚亂,它像一個小小的夜市,東西便宜得一塌糊涂,一件新的長袖衣服5塊錢。
白石洲氣味混雜。店鋪相隔很近,促銷音響一家蓋一家,空氣中飄著食物混合的味道。如果你喜歡這種環境,那它就不會讓你覺得煩躁,就像內地很多小城鎮一樣,雖然小,雖然不高檔,但是生活還是特別便利的。
一股濃烈的炸臭干子的味道一下子把人的口水勾出來了。有兩個年輕人顯然也聞到了,開始四處張望,炸臭干子的一對夫婦守著自己的一口鍋,一口灶,面前排了一圈人在等。他們每晚都在這里做生意,在深圳市區也只有在像白石洲這樣的地方,臭干子的味道能堂而皇之地在空氣中張揚。
白石洲不是城中村,可由于歷史原因管理混亂,里面私房林立,有著眾多被成為“接吻樓”的高樓,隨處都可以看見租房信息。這塊區域比較大,我特地走進去亂逛,15分鐘后想原路返回,可怎么都找不到回來的路了。一個坐在門口逗狗的出租屋屋主笑我:“在這里住,找不到路,可不行。”
當我終于回到白石洲的出口處,我像逃一樣鉆到商場下的肯德基時,白石洲的聲音和氣味終于在腦子里淡下來了。坐在肯德基里吃東西的人和坐在廣場上看噴泉的人也許還要回到他們白石洲的房子里。但我可以選擇離開,當車窗外流動起了深南大道夜景的燈火繁華時,那個白石洲被我留在了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