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清晰的講述了繼承, 實現, 依賴, 關聯,組合的概念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以下是原文內容:
這是一堂關于UML基礎知識的補習課;現在我們做項目時間都太緊了,基本上都沒有做過真正的class級別的詳細設計,更別提使用UML來實現規范建模了;本篇主要就以前自己一直感覺很迷糊的幾種class之間的關系進行整理,讓我們在真正用UML進行比如類圖設計時能夠更加清晰明了;以下就分別介紹這幾種關系:
繼承
指的是一個類(稱為子類、子接口)繼承另外的一個類(稱為父類、父接口)的功能,并可以增加它自己的新功能的能力,繼承是類與類或者接口與接口之間最常見的關系;在Java中此類關系通過關鍵字extends明確標識,在設計時一般沒有爭議性;

實現
指的是一個class類實現interface接口(可以是多個)的功能;實現是類與接口之間最常見的關系;在Java中此類關系通過關鍵字implements明確標識,在設計時一般沒有爭議性;

依賴
可以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個類A使用到了另一個類B,而這種使用關系是具有偶然性的、、臨時性的、非常弱的,但是B類的變化會影響到A;比如某人要過河,需要借用一條船,此時人與船之間的關系就是依賴;表現在代碼層面,為類B作為參數被類A在某個method方法中使用;

關聯
他體現的是兩個類、或者類與接口之間語義級別的一種強依賴關系,比如我和我的朋友;這種關系比依賴更強、不存在依賴關系的偶然性、關系也不是臨時性的,一般是長期性的,而且雙方的關系一般是平等的、關聯可以是單向、雙向的;表現在代碼層面,為被關聯類B以類屬性的形式出現在關聯類A中,也可能是關聯類A引用了一個類型為被關聯類B的全局變量;

聚合
聚合是關聯關系的一種特例,他體現的是整體與部分、擁有的關系,即has-a的關系,此時整體與部分之間是可分離的,他們可以具有各自的生命周期,部分可以屬于多個整體對象,也可以為多個整體對象共享;比如計算機與CPU、公司與員工的關系等;表現在代碼層面,和關聯關系是一致的,只能從語義級別來區分;

組合
組合也是關聯關系的一種特例,他體現的是一種contains-a的關系,這種關系比聚合更強,也稱為強聚合;他同樣體現整體與部分間的關系,但此時整體與部分是不可分的,整體的生命周期結束也就意味著部分的生命周期結束;比如你和你的大腦;表現在代碼層面,和關聯關系是一致的,只能從語義級別來區分;

對于繼承、實現這兩種關系沒多少疑問,他們體現的是一種類與類、或者類與接口間的縱向關系;其他的四者關系則體現的是類與類、或者類與接口間的引用、橫向關系,是比較難區分的,有很多事物間的關系要想準確定位是很難的,前面也提到,這幾種關系都是語義級別的,所以從代碼層面并不能完全區分各種關系;但總的來說,后幾種關系所表現的強弱程度依次為:組合>聚合>關聯>依賴;
當我們使用靜態的Scaffolding的時候, 我們經常會用到一些自定義的validator, 那么我們怎樣自定義國際化的message呢?
或者說我們定義怎樣的一個key, Grails能查到它呢?
這里,用戶自定義Validator的key的pattern是:
[Class Name].[Property Name].validator.invalid
我們在開發使時常會用到資源文件,這可能是為了多語言、國際化的需要,也可能是使用了國外開源項目的原因,這就需要中文轉ascii將中文轉換為ASCII 編碼,或者將 ASCII 轉換為中文,那么我們就可以使用 JDK 自帶的轉換工具 native2ascii 。
for example:
No1、中文轉換為 ASCII 編碼
步驟:1 、在 D 盤新建 chinese.txt 文件,內容為:
parameter.project.title=這是中文
2、在環境變量中設置好 JDK 路徑
3、進入 dos 控制臺,并進入 D 盤目錄
4、輸入命令: native2ascii -encoding gb2312 chinese.txt ascii.txt 回車
那么在D 盤目錄下生成 ascii.txt 文件,內容為:
parameter.project.title=\u8fd9\u662f\u4e2d\u6ascii碼 中文587
No1、 ASCII 編碼轉換為中文
步驟:1 、在 D 盤新建 ascii.txt 文件,內容為:
parameter.project.title=\u8fd9\u662f\u4e2d\u6ascii碼 中文587
2、在環境變量中設置好 JDK 路徑
3、進入 dos 控制臺,并進入 D 盤目錄
4、輸入命令: native2ascii -reverse -encoding UTF8 ascii.txt chinese.txt 回車
那么在D 盤目錄下生成 chinese.txt 文件,內容為:
parameter.project.title=這是中文
1. chkconfig腳本格式:
#!/bin/sh
#chkconfig 2345 55 45
#上面為固定格式:2345 表示運行級別,55表示開機執行順序,45為關機順序
#description:this is just a demo of chkconfig script
case “$1” in
start)
<start-script>
;;
Stop)
<stop-script>
;;
Status)
Echo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display>
;;
*)
Echo “the usage of the script”
Case
2. 然后將腳本保存,并賦予執行權限,再復制到/etc/init.d目錄
#chmod a+x <myscript>
#copy <myscript> /etc/init.d
3. 使用chkconfig命令添加成服務
#chkconfig --add <myscript>
#chkconfig --level 35 <myscript > on
#chkconfig --list <myscript>
4. 然后就可以通過service命令管理了
#service <myscript> start | stop | status
5. 下面是我寫的一個實例腳本,大家可以參考一些格式:
#!/bin/sh
#chkconfig: 2345 99 99
#description:the script to set the network at run level 2345
IN=eth0
OUT=eth1
HOST_NAME=cluster1.yang.com
INIP=192.168.10.10
OUTIP=192.168.136.10
MASK=255.255.255.0
IP=/sbin/ip
IFC=/sbin/ifconfig
ROUTE=/sbin/route
#flush the address
case "$1" in
start)
#echo "flush the address..."
#$IP addr flush dev eth0
#$IP addr flush dev eth1
echo "set the address..."
$IFC $IN $INIP netmask $MASK up
$IFC $OUT $OUTIP netmask $MASK up
echo "set the hostname..."
hostname $HOST_NAME
echo "set the default gateway..."
$IP route flush all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136.2
echo "finshed!!!"
;;
stop)
echo "flush the network setting..."
$IP addr flush dev eth0
$IP addr flush dev eth1
echo "flush finshed!!!"
;;
status)
echo "hostname is $HOST_NAME"
$IFC eth0
$IFC eth1
;;
*)
echo "requires start,stop or status"
;;
esac
--------------------------------------------------------------------------------------------
--------------------------------------------------------------------------------------------
在Linux中chkconfighttpd任務添加,Apache服務器的最新穩定發布版本是httpd-2.2..0,官方下載地址是:http://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我們通過下面的步驟來快速的搭建一個web服務器。
1、下載源碼文件httpd-2.2.0.tar.gz 到linux服務器的某個目錄。
2、解壓文件 # tar zxvf httpd-2.2.0.tar.gz .
3、配置 # ./configure –refix=/usr/local/apache //指定安裝目錄,以后要刪除安裝就只需刪除這個目錄。
4、編譯和安裝。 # make ; make install .
5、編寫啟動腳本,把它放到目錄 /etc/rc.d/init.d/里,這里取名為httpd,其內容如下:
- #!/bin/bash
- #description:http server
- #chkconfig: 235 98 98
- case "$1" in
- start)
- echo "Starting Apache daemon..."
-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k start
- ;;
- stop)
- echo "Stopping Apache daemon..."
-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k stop
- ;;
- restart)
- echo "Restarting Apache daemon..."
- /usr/local/apache2/bin/apachectl -k restart
- ;;
- status)
- statusproc /usr/local/apache2/bin/httpd
- ;;
- *)
- echo "Usage: $0 {start|stop|restart|status}"
- exit 1
- ;;
- Esac
注意:#description:http server 這一行必須加上,否則在執行命令
# chkconfig –add httpd
時會出現“service apache does not support chkconfig”的錯誤報告。
#chkconfig: 2345 98 98 表示在執行命令
# chkconfig –add httpd 時會在目錄 /etc/rc2.d/ 、/etc/rc3.d/ /etc/rc5.d 分別生成文件 S98httpd和 K98httpd。這個數字可以是別的。
6、執行命令 # chkconfig –add httpd ,進入目錄/etc/rc3.d/檢查是否生成文件 S98httpd及K98httpd.
7、啟動服務 # service httpd start .
關鍵詞final在Java中有多重用途,既可被用于instance變量、static變量
也可用于classes或methods,表示不允許客戶覆寫它們。
當一個方法被聲明成final,在兩個領域中顯得有位重要:
- class設計
- 運行期性能
在程序設計里,有時我們不希望我們的方法被重寫或覆蓋,final關鍵字保證了這一點。
final關鍵字是怎么影響性能的呢?
當我們的方法被聲明成static,final和private, 此方法將成為Inlining(內聯函數)的候選者。此類方法可以在編譯期被靜態決議(staticallyresolved),而不需要動態決議(dynamicResolution)。以方法本體(methodbody)替換方法調用(methodcall)會使代碼執行速度更快。
將方法聲明為static、final和private會帶來一些缺點:這樣的方法無法通過Subclassing(子類化)進行擴展。這就束縛了derived class通過class函數做事情的機會。inlined方法只有在被多次調用的情況下,才會獲得令人側目的性能提升。這是因為當一個方法被inline后,就不再需要負擔方法調用的額外開銷。因此,方法被調用愈多次,節省就愈多。
不過inlining也可能使你的代碼體積變大。如果這個方法有許多調用點,.class文件的體積便會膨脹,這是因為原本只需存儲一份的函數碼,由于inline而在所有調用點被復制了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