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去年年初的時候就在同事的推薦下讀了《雙面膠》,說實話是一部看了既讓人驚艷,又讓人心酸的小說。雖然故事是一個悲劇,但是我卻一度很陶醉于麗娟那種想說就說,想做就做的性格,然而作者已經在小說的結尾給出了她對這種生活態度的答案。生活往往就是這么得令人無奈,有些事情你以為是對的,卻偏偏不能去做,而你認為不對的事情,卻又不得不去面對。
??? 最近《雙面膠》又被改編成電視劇搬上熒幕,發現好多電視臺都在熱播,一時間婆媳問題的討論也愈演愈烈。直到心血來潮下了全集下來到電腦上。有了女朋友之后,時間對我來說似乎瞬間被抽干了,以往一天就能看完的電視劇,現在竟然陸陸續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蕭山、在千島湖、在孩兒巷、甚至在公交車上,仿佛每個地方都有這個影子。
??? 在經歷了這一年多的生活之后,再看《雙面膠》,有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認識。最深刻的一點:我確確實實切身感受到了李亞平那種兩頭為難,四處不討好的情形。其實從整個故事來說,不能說是誰錯了,誰錯了呢?每個人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過自己的生活而已,從每個人的角度來說都沒有錯。可是反過來說,其實每個人都有錯,麗娟不該說話那么刻薄,亞平媽不該那么嚴格得干涉別人的生活自由,李亞平在處理雙方的關系時沒有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麗娟媽的自私刻薄,等等等等……
??? 既然文章取名為《雙面膠》,那么自然是說作為一個男人應該像雙面膠一樣把媳婦和娘兩個完全不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粘合起來,然而作為文中的男主角李亞平在這一點上明顯是不合格的。看得出來李亞平是孝順的,也是樂意疼老婆的,甚至完全說他是一個不忍心拒絕任何人的好人,然而也正是因為他這樣子的性格,導致了最終這一段美滿的婚姻在沒有第三者、沒有惡習、沒有大災大難的情況下,最后以家破人亡收場。其實李亞平才是真正最大的受害者,每個人都在要求他,讓他表態,卻沒有人為他考慮,為他改變,而他又無力去改變什么,最終讓矛盾越擴越大,最終不可收拾。
??? 其實生活是需要極大的智慧去經營的一個事業,生活和網絡游戲一樣,同樣有他的規則和捷徑,我們不能去改變規則,只能去盡量得適應和掌握游戲,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
??????
??? 附上一篇《雙面膠》的評論-----------------------------------------
??? 沒有嬴家的戰爭
??? 《雙面膠》被稱為最具爭議的家庭倫理小說。
??? 有評論文章云:“《雙面膠》是本令人驚艷的小說。這之前,還從未見婆媳關系成為小說主題,也沒見誰把婆媳關系所能造成的嚴重后果描繪得如此淋漓盡致乃至血肉模糊。?
??? 《雙面膠》講述的是一個沒有贏家的故事。文章一開頭,有對恩愛的小夫妻。上海的妻子麗鵑柔美而愛撒嬌,東北的丈夫亞平粗獷且戀家。他們之間,沒有第三者,沒有重大誤會,沒有病痛折磨,他們完全有可能‘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故事的結尾,丈夫親手殺死了妻子,而他們襁褓中的孩子,仿佛看得懂這人生最大的不幸,哭得格外凄厲和哀怨。?
??? 是什么原因,讓相愛的人如此不見容于對方,定要以死來結束彼此的聯系?是什么原因,讓原本幸福的生活變得一團糟,最終用鮮血和牢獄收場?難道婚姻不只是愛情的墳墓,還是生命的墳墓??
??? 悲劇的起因竟然只是——婆媳關系。?
??? 由于雙方家庭背景的差異,最初的生活習慣的不和諧,逐漸變得充滿猜疑和警惕;又因為心里把對方視為分享甚至奪取自己兒子(丈夫)的愛的敵人,開始了背后指責直至正面沖突;最終刀兵相見,有你沒我,相愛的人相互仇視,定要在這場戰爭中斬對方首級于馬下。”
??? 這是本寫得很成功的小說,無論從情節和語言表述上都很好,貼近現實生活,作者以嬉笑怒罵的筆觸,寫出的卻是一幕令人嘆息的人生悲劇。很好看的小說。
??? 小說取名為《雙面膠》,是意寓夾在婆媳中間的男人吧。但是小說里身兼兒子和丈夫角色的李亞平,并沒有具備雙面膠的功能,把母親和妻子沾合起來,他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婆媳日趨激烈的爭執中,他始終沒有向他母親表明態度:他愛他妻子,他愿意甚至喜歡以他妻子那樣的生活方式生活,以致他母親為了所謂心疼兒子,為了改變兒媳的生活方式,頑強地對兒媳進行洗腦式教育直至不屈不撓的斗爭,最終家散人亡。
??? 李亞平雖然內心是偏向妻子的,但每次婆媳沖突,他都是無條件維護母親,母親便覺得兒子跟自己是同一陣線(實際上不是,從亞平遵從母親的意旨時顯得多么痛苦無奈,在與妻子的二人世界里多么快樂就可以看得出來),媳婦是外人,更是一個瞎了眼錯娶進門的惡女人,兒子在媳婦面前表現的愛意和諒解,統統被母親視作軟弱和怕老婆,必須要站出來作主以使自己的兒子不受欺負。媳婦卻覺得連丈夫都不幫自己,自己在這個家根本就是多余的外人,自己不保護自己,還會有誰可憐?因此,對婆婆的刁難,更要奮起還擊了,這樣矛盾進一步激化。
??? 其實生活中大多數男人應該比較認同妻子的生活方式的,畢竟夫妻是同齡人,有共同語言,母親是上一代人,有代溝。在婆媳爭執中,兒子偏向于母親,大多是因為母親是長輩,而不是因為認同母親的處事方式,更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尊不尊重的問題,是孝不孝順的問題,是態度好不好的問題。
??? 這里有一個盲點,很多男人都認為,婆媳爭執,表面上要順從母親,背地里再哄老婆,實際上這是不行的。婚后住在公婆家的,媳婦初嫁時,猶如一根被撥起的草,是外來的,沒有根基的,而婆婆一般都會把自己一手營造的家還有自己的兒子當作是私有財產,婆婆是占上風的,媳婦是心虛被動的,若是做婆婆的無論對錯均獲得兒子的支持,認為自己得理,會更不饒人,最終也導致重大矛盾的爆發。因此,做兒子的,關鍵時刻還是應該向母親表明態度,自己喜歡什么,自己贊同什么,該與妻子站在一起的時候還是不要盲目愚孝,讓母親產生誤會,把矛盾全指向媳婦。
??? 在現實生活中,我見過兩個男人成功處理婆媳爭執的。一個是我的親哥哥,我的嫂子是一個隔三差五要去澳門葡京玩一把的強女人,一個月里沒十天八天在家吃飯的,在我媽媽眼里,自己在兒子與媳婦的家中是免費女傭,還要被兒媳呼喝和冷嘲熱諷,在我嫂嫂看來,婆婆做的一切全是徒勞無功,成心讓她不自在的,這樣能不吵架嗎?我哥哥迫于無奈,把母親送走,理由是:母親在他家里不開心,他又不能不要老婆,一山不能藏二虎,一個家庭不能有兩個主婦,只好讓她們分開住。說老婆如衣服、老媽只有一個的,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痛,陸游奉母命休了唐婉,怎么就一輩子郁郁而終呢?老婆送走就沒了,自己的孩子就沒媽了,老媽一輩子都是老媽,跑不了。
??? 另一個處理婆媳關系成功的是我們從前的辦公室主任,當婆媳矛盾爆發至無法收拾的時候,他果斷表明態度,沖他母親說:“你給我住嘴吧!現在是什么年代了?你話事的那個年代已經過去了,你說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你老了,你就別管那么多的事,只管享你的清福去吧,有得吃你吃,有得穿你穿,有得玩你去玩, 你瞎操什么心?你兒媳婦多么能干的一個女人,連我都比不上她,卻還要事事看你臉色做人,累死累活下班回來,家務事一大堆,你卻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要挑剔,還要不要人活?你只管跟她吵跟她鬧,看將來你老到動不得,誰服侍你給你飯吃!”就這么幾句話,他家里的婆媳戰爭從此平熄。
??? 也有一種男人,是喜歡讓母親象孵小雞那樣,最好是一輩子舒舒服服賴在母親關懷的懷抱里,他們娶老婆,無非是找母親的替代品。昨晚吃夜宵時,姐姐說起她的婆婆,有個習慣:在夜里豎起耳朵聽兒子房間的動靜, 怕兒子半夜里踢被,兒媳照顧不周,摸黑進兒子媳婦的房間給兒子蓋被子,而兒子為了享受或是不拒絕母親的關懷,堅決不同意老婆反鎖了房間門睡覺。姐姐話音未落,在座全體女人嘔吐。
??? 《雙面膠》里有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當男人在女人心目中是一棵大樹可以依靠的時候,女人就會是繞樹的盤藤,膩著不肯下來;而當一個男人被母親罩在傘下,每天被喚著‘我兒長,我兒短’的時候,即便是同一個男人,也讓女人覺得,這男人拖著鼻涕,穿著屁簾兒,除了讓人覺得可笑與軟弱之外,一點不能引起女人心里對雄性的仰慕”
??? 我想這段話能代表全體女同胞們的心聲。這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現實里的親哥哥,他是一個忠厚老實的人,他的老婆是潑辣的強悍女人,可是他在他老婆面前仍然是一座山,他處世公正果斷,不偏不坦,他那個一米七幾虎背熊腰的老婆向他討主意時,常常作狀地撒賴在他身上,發出初生小貓一般的叫聲(嘔吐ing)。男人有妻如此,何嘗又不是成功的一面呢?
??? 話說回來,婆媳不和,也不能把責任全往男人身上推的。妻子與丈夫從相識到相愛、結婚,也不過一年兩年的事,與他的母親更是素未相識、毫無瓜葛,在責任上,是有奉養公婆的義務,在感情上,卻是沒有任何基礎的。女孩子在自己父母家里都是寶,嫁到婆家就變成草了(丈夫才是婆婆的寶呢),心理不容易接受,也容易變得敏感多疑,自我防衛性空前強烈。而婆婆對新來的媳婦,也不可避免地帶著挑剔的眼光,有了爭執,便開始心存芥蒂,并且沒齒難忘,有必要的時候是要新賬舊賬一起翻的。
??? 因此,提倡婆媳之間樹立一種意識:不要把對方看成是爭奪同一個男人的愛的敵人,而要從愛出發,婆婆媳婦都愛著同一個男人,因為愛著同一個人而共同生活,對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無需抵觸。媳婦要感謝婆婆為自己養育了一個值得自己愛的可以托付終身的男人,婆婆要感激媳婦為兒子帶來的快樂,并陪他走以后你不能陪伴的路。
??? 重溫《雙面膠》的悲劇,作為男人,要做好勾通母親和妻子間的橋梁,是要慎之又慎的,因為女人都是那么地小氣、斤斤計較,那么地在乎自己在愛著的那個男人心目中的地位。在現實生活中,因婆媳關系惡化而打死老婆的事雖然少見,但是因此而家不成家,沒家比有家好的事例比比皆是。所以,男人們,如果你不想你心愛的妻子成為你母親眼中不懷好意的入侵者,你不想你的妻子象皇后盼著太后駕崩一樣,盼望你的老娘死掉,好讓自己早日獲得自由,更不想自己成為兩軍開戰的炮灰的話,那么,三思而行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