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瑋琳? 2007-01-18 ?
?? 還在遠古刀耕火種的年代,當人類意識到鳥能在天空中飛翔是因為有雙翼,我們的先祖便在石頭上為自己刻上了翅膀;從莊子的《逍遙游》到今天的《黑客帝國》、《哈里波特》,我們人類都幻想著能把現實生活放入另一個空間,在那個空間里我們能“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而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給了我們發揮的想象力的一個理想的平臺,人類的創造力到了極大的激發,鼠標一點,遨游何止九萬里!
?? 而理解人類在互聯網中的雄心,則是我們今天討論RIA的前提。從計算機存在開始,人類就一直憑著我們的想象力、用對內在自由的憧憬和靈感不懈的創造,建造出了今天這個神奇的Internet。但毫無疑問,和我們在互聯網這個虛擬空間中構建完整的自由的王國的理想相比,今天的一切(物理基礎、技術等等)微不足道,只是一個起點。人類的終極目標是在互聯網中構建一個容納所有現實空間,并且能超越現實,承載起我們人類無盡想象力的二進制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我們可以“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一 接口的責任
?? 我們幻想能在互聯網上建立壯麗的理想王國,但擁有夢想是一種智力,而實行夢想需要的則是能力,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設備、更多的節點、更高效的網絡、更優秀的技術。而接口程序,作為人類與網絡空間交互的結合點,承擔的責任則不僅僅是轉換數字流,更需要完成人類對虛擬空間的體驗。
?? 接口程序,有如在T臺走秀的模特展現出其所著的時裝的特質與風情一樣,需要擁有把一堆碎布拼接出來的物件變成人類美好感知的這種展現能力。就像我們通過藝術家的作品去理解其本人,通過殘存的古跡去觸摸古人的生活及思想一樣,接口程序是我們感知互聯網空間的最重要的途徑,它需要做的不僅是實現某種功能,更需要按人類的需求去表現那個隱藏在背后的二進制空間的一切,健壯、靈敏、智能、或簡單直接,或華麗堂皇。
二 RIA的概念
??
?? RIA 對應的完整的英文是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 按字面翻譯就是:豐富的互聯網程序。據我所知RIA并沒有嚴格的標準來定義其含義,要理解RIA是什么,我們不妨羅唆一點,從Internet的最主要接口 "WEB"的前世今生來說起。
?? 在互聯網開始誕生的時候,人們幾乎在網絡中“茹毛飲血”的年代,大家都在琢磨怎么把一些信息能通過網絡的主動發布出去。就是出于這個共享信息的簡單的目的,有個叫Tim Berners-Lee的英國小伙,他創建了一種快速小型超文本語言(HTML)實現信息與信息的連接,當時超文本技術已經有很多種,這個小伙的杰出之處指出在于設計出了用統一資源定位技術(URI)實現信息的精確定位,用新的應用層協議(HTTP)實現分布式的信息共享,這就是WEB的來源,這個當年的小伙幾年前也因為他的貢獻被英國女王授與了爵士爵位。
??
?? 然而問題在于雖然歷經修改、完善,這個最早之后幾十個標簽的HTML還是太簡單了,無法承擔起我們人類在互聯網上自由展現想象力的重任。因此,在有了 HTML之后的十幾年中,眾多的Internet相關的技術紛紛出現,從DHTML、XML到Java Applet、SWT、AJAX、Flash等等,這些技術有些是平行發展,有些是一脈相承,但毫無例外的都是追求共同目標:更加強大高效、反應更加靈敏和更精彩的可視化特性的互聯網程序。
?? 技術發展的同時,我們人類對互聯網應用與現實空間結合方面也在不斷的探索和深化,在經歷過2001年的網絡經濟泡沫的短暫低谷之后,大概從2004年開始 WEB2.0的概念被人們所挖掘和推廣。WEB2.0雖然也涉及到了眾多的具體技術,但更多是還是一些理念,其中有一條就是“Promises rich user experience”,這也是我們人類明確的把用戶體驗作為互聯網程序的目標(雖然從一開始大家就是這么做的),“體驗至上”不再是一個愿望,而成了一項強化的指標。就是說,RIA就是這么一種互聯網應用程序:它能滿足人們未來的體驗,用和過去不同的方式實現功能、展現數據,我們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下一代互聯網的應用程序。
?? 還需要提一下,在互聯網程序興起的過程中,傳統的桌面程序逐漸的也遷移到互聯網上,這就是上個世紀末開始的盛極一時的軟件從C/S到B/S的轉變。當時我們把傳統的桌面軟件叫做富客戶端軟件,把基于瀏覽器的程序叫做瘦客戶端軟件,那么需要澄清的是C/S的那種富客戶端程序并不是RIA程序,千萬不要把"Rich client"等同于"Rich experience",而RIA的核心則是"Rich experience",這個"Rich experience"不僅僅代表的是界面(UI)體驗,這個我們后面還會進行討論。
聲明:本博客中所有文章均為版主原創,轉載請保留作者信息,并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