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技術分析是對股市變化的結果進行分析,一般來說總是滯后的,增強技術分
析在股市中的信譽,就必須加強對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分析基本面必須掌握大量的
數據、充分的事實,也是經過艱苦的調查研究后,再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制作過程。
對股市的基本面進行分析就是對股價變化的原因進行分析,所以總是領先一步,投資者
要想在證券市場中不被市場所淘汰,就要認真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什么變化,
而基本面的變化及經營狀況的改變全部體現在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中,所以投資者在閱
讀上市公司年報時,應盡量避免單一分析財務報告中所公布的各項指標,而應該采用同
期比較法,就是對上市公司連續幾個會計年度的會計報表進行研究,對各項指標逐一比
較,其目的是查明什么項目變化了,什么事件造成了這種變化,這些事件對公司的未來
有何影響。 目前投資者在閱讀上市公司年報時,主要關注的是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
、每股凈資產,不過除了這三項指標外,市盈率也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備投資價值的
重要指標。
一、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凈利潤/報告期末普通股份總數。每股收益是衡量上市盈利
能力的最重要的財務指標,它反映出普通股的獲利水平。評價該公司相對的盈利能力,
可以對公司進行不同時期的比較,了解該公司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掌握該公司的管理
能力,但在運用每股收益時,也應注意:
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風險。公司本身面對的風險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因此運用每股收益時,應結合上市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一同分析。
2、股票是一個"份額"概念。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含有的凈資產和市價不同,因此,不能簡
單地從不同公司的每股收益的高低判斷公司的優劣。
3、每股收益多,不一定意味著多分紅,還要看公司現金流量狀況和股利分配政策。當公
司每股收益高,但貨幣資金短缺或緊張時,公司不會考慮分配紅利。同樣,在公司的不
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不同的政策會直接影響分紅的多少。 如深華寶
(0034)2000年財務報告顯示,每股收益0.87元,比1999年每股收益增加0.72元,投資
收益高達25919.1萬元,占利潤總額的93.22%,使凈利潤提升了27147.9萬元,而在各項
投資收益中,股權投資收益又占據了最大一塊,利潤大增的原因來自于股權轉讓。投資
者在看到公司業績大幅改善的同時,也應注意到公司所面臨的風險:應收賬款將近1.8億
元,其中3年以上的約占20%左右,資產負債率71%,其中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的有訴
深圳市華寶西部房地產公司欠款糾紛案。該公司在多年的資金拆借中欠公司5117萬元及
340萬元利息,而目前西部房地產公司卻表示無力償還,如果房地產公司倒閉,將會給深
華寶帶來巨大的損失,經營狀況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另外,公司為寶安集團貸款提供擔
保而引發的糾紛案,也會對公司產生較大的影響。由于寶安集團貸款擔保而引起的糾紛
案多達6起,訴訟案件金額近2億元,這些案件的審理判決后果將給公司帶來極大的影響
,一旦敗訴將會造成重大損失。
二、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報告期末股東權益×100%。凈資產收益率
反映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投資報酬率,是所有比率中綜合性最強,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指
標。決定凈資產收益率高低的因素有三個方面: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
其中權益乘數主要受資產負債比率的影響。負債比例大,權益乘數就高,說明公司有較
高的負債程度。這意味著公司能獲得較多的杠桿利益,也意味著公司面臨較大的風險。
深華寶2000年年報顯示,凈收益率79.20%,凈資產收益率的高低與凈利潤成正比,而在
該公司的利潤總額中,投資收益所占比例高達93.22%,從而使凈利潤大幅提高,但公司
的主營業務利潤為4944萬元,比1999年減少3947萬元,資產負債率為71%,由此,我們心
中對這家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潛力就大致有底了。
三、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報告期末股東權益/報告期末普通股份總數。從理論上
說,每股凈資產就是每股股東權益。一些公司由于資產總額中應收賬款、待攤費用、遞
延資產金額較大,使總資產規模擴大,在負債一定的情況下,凈資產的數額應隨之擴大
。因此,一些公司雖然有較高的每股凈資產,卻不能說明其財務狀況較好。在投資分析
時,只能有限地使用這個指標。每股凈資產是股票的賬面價值,當市值高于賬面價值時
,公司資產的質量好,有發展潛力;反之則資產質量差,沒有發展前景。
四、市盈率。市盈率(倍數)=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是人們普遍
關注的指標,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場對公司的未來越看好。在市價確定的情況下,每股
收益越高,市盈率越低,投資風險越小;反之亦然。高市盈率說明公司能夠獲得社會依
賴,具有良好的前景,而市盈率越低越具有投資價值。
目前,中報市盈率在26倍以下的個股主要有:粵美的(0527)、申能股份(600642
)、鋅業股份(0751)、山東鋁業(600205)、唐鋼股份(0709)、中原油氣(0956)
、東風汽車(600006)等。 分析上市公司不僅要看其現狀,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其發展前
景,發展前景好的公司,往往給股東帶來豐厚的回報。而公司未來的狀況是與所在的行
業產品生命周期及經營管理水平牢不可分的。
財務分析(二)--怎樣利用報表獲利與避險
許多中小散戶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年報或中報抱著可看可不看,可信可不信的無所
謂態度,而習慣以道聽途說作為操作依據,雖然有時也能有所收獲,但需要快進快出,
更多的因搏錯消息而"吃藥"。因此,在入市與選股前,千萬不要忽視研讀上市公司報表
這項必修課,哪怕確實的消息,也要從報表的字里行間與蛛絲馬跡中得到驗證。
在此介紹我所經歷的兩個實例,以說明如何運用報表中的信息,獲取利潤與規避風
險。
第一個例子是97年中報刊出時,"啤酒花"(600090)每股中期收益僅0.03元,復牌后即告
跌停,以后股價一路下探到8元。筆者仔細閱讀了該公司中報里的"回顧與展望",其中有
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意為作為新疆特產啤酒花,有季節性的特點,每年的收獲期
在7、8月份,故銷售主要發生在下半年,而上半年只是銷售上年度的庫存。言下之意,
公司的下半年效益決不止于全年的一半,為此,筆者曾向朋友們推薦此股,結果該股以
后一路揚升,股價一直漲至18元。1997年報顯示,該股每股收益0.506元,并推出每10股
送2、轉4股配3的分配預案。
第二個例子是去年年報披露的時候,某公司公布的業績(每股收益0.347元)與分配預
案(每10股送4、轉3配3)都十分誘人,股價一度沖高到22元。身邊一些同事與親友都蠢蠢
欲動,想跟進追漲,筆者細讀了該公司的年報,發現有一筆約占公司5成左右的"其它業
務利潤"來路不明,有明顯的操縱利潤的跡象,于是勸阻他人莫要沖動,并為了讓其它中
小投資者也能避免掉入陷阱,撰文表示了異議,以提醒更多的人。果不出所料,該公司
今年的中報披露,不僅公司在接受有關方面的調查,而且所謂的分配預案,由于股東大
會不能如期召開而未獲通過,至今尚未實施,股價如今已經跌到12.80元左右。
由此可見,上市公司的年報或中報,千萬不要不把它當一回事,不僅要看,而且看
仔細了,只有讀透了,讀懂了,機會也就在其中了。
財務分析(三)--財務指標怎么看?
一、金融企業經營業務的特殊性
與一般生產性企業相比,金融企業的業務有其特殊性。因為非金融企業更多依賴于提
供、銷售實用性產品獲得收益,而金融企業則主要以提供服務獲得收益。如銀行主要通過
存貸款獲得利差,在發達國家,表外業務、中間業務也是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信托公司
主要從事依托存貨款、委托存貸款、金融租賃、經濟擔保和信用見證等,同時也積極介入
實業投資,如房地產等。
總的看來,金融企業的有形資產大部分是有價證券的形式,這些資產具有合同的性質
,合同在實際運作和法律上都有極大的不確定性。另外,衍生產品、保險承保等未來負債
同樣具有不確定性。
金融企業之間的產品和服務具有相似性,這是金融企業提高其利潤率的瓶頸,也就是說,金
融業不是一個暴利型行業,在上市公司中當屬于藍籌股范疇。
由于這種業務上的特殊性,使銀行在經營管理中,必須充分考慮社會性、盈利性、安
全性和流動性。與一般生產性企業相比,銀行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要求更高。因為一家銀
行的倒閉往往會發生連鎖反應,影響整個宏觀經濟。因此,金融企業的業務特殊性需要財
務報表對此作出應有的反映。
二、金融企業財務報表分析重點
由于金融企業經營的好壞受多項指標的影響,不能只看盈利性一項指標。因為即使盈
利很高,若收益是在高風險情況下獲得的,那么單位風險的收益可能并不高,甚至有可能因
為流動性風險而出現經營危機。因此,我們在看金融企業,尤其是銀行時,必須結合風險進
行考察。下面我們以銀行為例,說明財務分析的重點。
1、盈利性指標
銀行的盈利能力主要通過相對指標來反映,即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其中每股收
益為凈利潤與年度末普通股股份總數之比,反映了股東投資于銀行所能獲得的收益。凈資
產收益率為凈利潤與年度末股東權益之比,同樣反映股東所能獲得的投資收益。
2、安全性指標
與一般企業不同,安全性對于銀行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般生產性企業的倒閉只是事
關自身和股東,對其他主體的影響較小。而銀行的倒閉不僅僅是這家銀行自身的事情,而
且往往會引起連鎖反應,使其他銀行也面臨擠兌風險。因此,不管是銀行自身,還是整個國
民經濟,都對銀行經營風險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銀行的安全性指標主要是:資本充足率、逾期貸款比率、壞帳比率等。
3、流動性指標
銀行流動性主要體現在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資產流動性是指銀行持有的資產能隨
時得以償付或者不遭受損失的情況下變現的能力。負債流動性主要是指銀行能夠以按市
場價格獲得資金的能力。
資產流動性指標主要有:超額準備金在全部負債中的比重;流動性資產對全部資產
或全部負債的比重;一年以內的商業貸款與工商業貸款的比重。
負債流動性指標主要有:短期負債與總負債之比;同業拆借資金及根據回購協議售
出的證券與總額之比。
綜合性流動指標還有:流動性資產減去流動性負債,該值越大,銀行流動性越強。存
款增長率減去貸款增長率,該值為正,表明流動性上升。
最后,由于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的政策對金融企業具有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處于改革
期的金融企業來說更是如此,因此政策因素及其變化必須在財務分析中得到充分的考慮。
因此,作為投資者在分析金融企業的財務狀況時,以及對此作預測時,必須將政策因素納入
分析框架。
財務分析(四)--第三只眼看中報
中報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重要渠道之一,但與年報相比,監管部門對其
披露的要求相對寬松,因此給上市公司留下了較大的操縱空間。隨之而來的是其可信度
要打些折扣。所以,投資者要多長一份心眼,在必要時用第三只眼來看中報。
首先,拿2000年中報來說,證監會對2000年中報雖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但某些企
業也有對付新要求的新辦法。
如中期報告正本和摘要第二部分"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增加了披露"扣除非經常性損
益后的凈利潤"及其扣除項目、涉及金額和期后股份變動后的每股收益。1999年報披露實
踐表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指標能清晰地揭示出凈利潤的構成和可持續性
,有助于投資者判斷公司的未來現金流量,故2000年中報指標也予以采納。
然而,從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00年中報中發現,有的上市公司因關聯交易
形成的利潤額較大,但被扣除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卻相對較小。究其原因,這些公司只
將"營業外收支凈額"作為非經常性損益扣除,而實質上屬于非經常性損益的關聯交易利
潤并未扣除。這說明,這些上市公司在預見到披露此類信息對其具有不利影響時,存在
著操縱有關指標、刻意選擇調整項目甚至規避披露的情況。
有鑒于此,中小投資者在理解"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每股收益"一類財務指標時,應
關注非經常性損益項目的界定。應該看到,除了營業外收支凈額以外,非經常性損益還
應包括由關聯交易產生、但在報表中列示為其他業務利潤或投資收益的項目以及補貼收
入等。為了確認公司的真實盈利能力,應重點閱讀中報公開信息中的重要事項、會計報
表附注中的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等部分的相關信息,經過分析后剔除公司非經常性的、
出于利潤操縱目的而構造的損益,得出真實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及其扣除
項目、涉及金額和期后股份變動后的每股收益。如海信電器在2000年上半年彩電銷售疲
軟,價格不斷下滑的行業背景下,通過全力開發新產品,努力擴大市場規模,取得了銷
售收入、凈利潤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9.28%和71.85%的好成績。但公司上半年的主要
利潤增長點并不是通過銷售收入的增加而獲得,而是通過沖抵存貨跌價損失增加了利潤
,這說明要么公司在1999年故意做低了業績,要么是2000年中期利潤存在虛增的可能性
。
其次,中報不被作為上市公司配股資格認定、ST特別處理、PT特別轉讓的依據,且
一般不需審計,有的公司對待中報遠不如對待年報認真。
如配股,1999年3月以后的規定是:"上市公司最近3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凈資產收益率
平均應在10%以上;屬于農業、能源、原材料、基礎設施、高科技等國家重點支持行業
的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9%;上述指標計算期內任何一年的凈資產
收益率不得低于6%"。其中所指的凈資產收益率,均是以公司的年報數據為依據,而與
中報無關。
同樣,對于ST股票和PT股票的認定,其業績依據也是上市公司的年報而非中報。即
使中報出現巨額虧損,只要年報凈資產收益率能在6%以上,三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1
0%以上,結合其它條件仍可確認配股資格。所以,有的公司對中報虧損不虧損并不在乎
,反正下半年還可通過各種手段達到扭虧的目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ST黃河科。這些
年來,一直呆在政府襁褓里的ST黃河科受到政府多方面的特殊照顧,但始終沒有擺脫虧
損的陰影。1995年,每股虧損0.85元,1996年每股虧損2.10元,1997年中期每股虧損0.
03元,1998年中期每股虧損0.13元,1999年中期每股虧損0.192元。這3年雖說每一年的
中期都是虧損的,但到年底,這3年都如出一轍地"扭虧為盈"了。
可見,對有的公司而言,簡單地依據其中報的財務指標,很難準確地判斷公司的業
績走向,弄得不好還會適得其反。ST黃河科2000年中期又已發布預虧公告,年報將會如
何?是續虧還是扭虧,還得靠投資者對公司的前前后后悉心研究,才有可能準確把握。
第三,中報的"彈性系數"相對較大,更容易成為配合二級市場炒作的工具。
有的公司將中報利潤做高,形成一種績優高增長的形象,以配合其二級市場的主力出貨
或配股和增發新股等。如1999年中期有幾家家電及汽車配件類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與
凈資產收益率在中報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報業績居然接近年報業績的一倍。與此相
對應的是,其股價也在1999年七、八月達到歷史最高價位,此后即放巨量下跌。
有的公司將中報利潤做低,造成公司經營不佳的假象,以配合二級市場的主力打壓
吸貨。1999年中報虧損公司達94家,而年報虧損公司減少到81家。在13家從中報到年報
扭虧為盈的公司中,有的去年中股價走勢極度低迷,但年報公布之前股價便扶搖直上。
今年中期與去年中期又極為相似,上市公司頻頻預虧,創出虧損公司家數的新紀錄。在
宏觀經濟向好的大背景下,出現這種情況是很不正常的。而到2000年年報公布之時,虧
損公司又可能要大大少于中期的虧損家數,難怪預虧股在前段遭到打壓之后,最近又炒
得如火如荼。
總之,上市公司中報就是不同于年報。對中報的財務數據不能采取簡單輕信的態度
,而需要有第三只眼來對的準確性加以判斷。
財務分析(五)公開的秘密---上市公司報告研讀
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知道選股票要看上市公司的成長性,買股票是買未來。但由于
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廣大中小散戶投資者只能從公開的信息上獲取有關上市公司的相對
準確的資料,如中報、年報、其他公告等。因此,如何研讀這些報告,怎樣才能從這些
報告中發現上市公司的價值趨向,就成為投資者們所關注的問題。
行行有側重 關注各不同
對于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行業特性往往決定了其生產資料性質,產權關系和管理
體制,利潤來源,生產、銷售和效益周期等,因此,研究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價值趨向
,所要重點關注的財務內容是不同的。如:對于國有的重工業企業來說,其產品的銷售
往往是處于非市場競爭環境下的,因此,利潤構成變化往往不大,但是,上游產品如果
受市場影響發生較大價格變動,則必然會影響下游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能力。這種情況在
已公布中報上市公司中,比較典型的要屬(0958)東方熱電,燃煤提價和環保要求使其
成本大大提高,而電力銷售又受國家和母公司的左右而無法實現市場化競爭,因此上半
年效益受到嚴重影響。再如:商業企業的生產周期基本上就是其銷售周期,是以月甚至
以周計的;其利潤的主要來源是銷售,銷售方式又存在很多賒銷,因此,銷售收入以及
與此關聯的回款(應收賬款)問題就變得至關重要,凈資產增長遠不如凈利潤增長更能
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效。而房地產行業的生產周期一般在三到五年,一兩年往往被視
為短線范疇;其生產活動依賴貸款也比較嚴重,因此,中長期負債比重及負債率比其他
行業高是正常的,反而是負債極低甚至零負債倒有可能意味著公司已經沒有新項目生產
了,未來面臨生存問題了。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和屬權國控性,房地產上市公司有無土地
使用權的儲備也是決定其未來生死的問題,同樣,土地的不可移動性決定了物業開發的
區域性很強,因此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區域比較意義不大,地方政策比較重要。而對于如
家電等,全國統一市場決定了少數寡頭壟斷現象嚴重,技術優勢、品牌、營銷網絡和市
場份額等至關重要。
管理以人為本
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穩定性與否、能否平穩過渡充實先進的管理理念,對公司的發
展至關重要。(0542)粵TCL在1999年巨額虧損后能夠股價一路上漲,中期迅速扭虧不是
偶然的。著名經理人吳士宏的加盟是公司一系列重大調整的重要環節之一,這與剝離不
良資產、拓展市場等形成一個完整體系,表明公司將在管理上下狠工夫,而這正是公司
成長性的重要理由之一。相反,(600893)吉發股份自1997年下半年開始,業績直線下
滑,很重要的原因是,主管理部門否決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人選,使公司高管長期處
于懸空狀態,生產經營無法戰略性地、系統地進行。
關注報告的內容還有很多,如公司現存生產經營資產及變化、進行中和未來進行的
主要項目與主業的關系、稅收、營銷市場等外部環境變化。但是,利用各種公開信息,
研究公司業務發展的持續性是根本,喪失持續發展就意味著公司沒有成長性。因此,即
便是消息,投資者也要研判它所表達的信息是否會與公司現狀形成斷層,如果是,即使
實際發生的重組等是真實的,那么,企業也要經過相當長的磨合期才能進入正常的發展
期,這也正是許多政府行為的資產重組沒有給企業帶來及時效率反而出現糾紛的原因之
一。
由于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廣大中小散戶投資者只能從公開的信息上獲取有關上市公
司的相對準確的資料,如中報、年報、其他公告等。怎樣從這些報告中發現上市公司的
價值趨向,發現其中的秘密呢?以下財務指標可以作為參考。
企業真的盈利嗎
企業盈利的真實性與否在非經常性損益中可以得到體現。如0542"粵TCL",1999年報
上億虧損,主要是剝離呆壞賬所致,與當期生產經營的虧損是有本質區別的。再如0556
"ST南洋"1997年報,在10∶5送股以后,每股收益依然提高0.33元而一舉扭虧為盈,其
中非經常性收益很高,而資產大幅度降低,是靠出賣企業生產性資產(船舶)來取得收
益,這顯然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極為不利,無異于殺雞取卵。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企業
已經發生重大資產置換,注冊主營尚未改變時,新產業方向的業務利潤有時也被納入非
經常性損益中,這種情況就不能簡單地判斷,要結合近期的重要公告來判別。
企業盈利的保障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簡稱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是每股收益的重要
補充指標和每股收益的現金保障。每股經營性現金含量愈高,說明企業資本的盈利能力
愈強。在正常情況下,每股經營性現金含量應相當于每股收益,從而使企業在報告期內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足以支付當期現金股利。
1998年825家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為0.206元,但平均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僅0
.09元,不及平均每股收益的一半。在740家盈利公司中,有251家公司每股經營性現金
流量為負,511家公司每股經營性現金流量小于每股收益。由1998年的統計結果看,上市
公司現金流量方面的情況并不理想。其中隱含的意思即: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沒
有現金流作為保障的。
小心潛在陷阱
龐大的應收款會像無底洞一樣不斷侵蝕市場投資資金。注意應收款的來源,預先發
現應收款給企業帶來的潛在危機。如600879"火箭股份"在2000年中報中揭示說應收賬款
增加主要是電纜銷售增長所致,但應注意的是,公司在上半年電纜銷售收入總計8417.
95萬元,但應收賬款卻有9231.65萬元,同比增長17.92%,賒銷比重較大,成為公司
未來的潛在風險。尤其要注意的是,正常經營活動所產生的應收款一般比較分散,可以
通過正常的業務關系回籠,但是,有些應收款是被控股的大股東"借"去的,這種情況下
被以現金償還的可能性極小,形成呆壞賬或者其他無法回收的可能性都較大。
戰略莊家介入了嗎
對于參股股東或者戰略投資人,更加關注股票的長線價值,而且,相對廣大中小散
戶來說,他們更有能力對上市公司價值的真實性和潛力進行充分有效的挖掘。如剛剛上
市的600262"北方股份"上市第一天,就有國信證券、基金裕隆、大鵬證券、國通證券、
廣發證券等介入,使原另三家發起人股東持股份額退至第4至第9位不等。可見,公司作
為工程機械合資生產商,在加入WTO、開發西部等背景下,還是受到普遍看好的。又如6
00056"中技貿易"中報顯示前10名股東除第一大股東為持有國有法人股的公司以外,其余
9名全部是個人投資者,與1999年年報相比,兩只證券投資基金已經退出,不再持有該公
司股票;而9名個人股東中除1人以外,也都換了新人,且持股接近,均非高管人員。同
時,我們看到,在二級市場上,該公司股票價格在上半年上漲了1倍多。以上對比說明:
上半年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上曾經受到主力資金關注,該主力資金分散持股,經過對倒
,意在獲取投機差價,近期有減持跡象。
以上指標均可以從企業的公開信息中找到,中小投資者與其煞費苦心地打探內幕消
息,不如細心研讀這些公開信息背后的秘密。在信息時代中學會對信息的檢索和分析,
將使你走在信息的前面。
財務分析(六)解讀報表
上市公司的會計報表中有三大財務指標最值得關注:
第一,每股收益=公司獲取的凈利潤/總股本,它表示公司每一股份所獲取的利潤
,該指標越高,每一股份所得的利潤越多;
第二,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用百分數表示,它表示每份凈資產的收益
水平,通俗地說就是用自己的1元錢能賺回多少錢,該指標越高,說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越
強;
第三,每股凈資產=凈資產/總股本,其中凈資產是資產總額減去負債,即所有者
權益,該指標反映每股股份所代表的凈資產值。
例如,山東鋁業(600205)2000年中報顯示,該股中期每股收益0.44元,凈資產收
益率18.4%(即每1元凈資產獲得了0.184元的收益),每股凈資產2.42 元,其中每股收
益和凈資產收益率都比去年中期大幅增長,顯示了良好發展的態勢。平時大家讀報表時
如果有疑慮,不妨用以上方法算一算。
財務分析(七)每股收益的理解與運用
證券投資分析按照一般的劃分可分為基本面分析與技術面分析。在基本面的分析中
財務分析又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掌握一定的財務分析知識對于一般投資者十分重要。
在這里僅就上市公司提供的三個最主要的財務指標的理解、實戰應用及注意的總題做一
簡析。
每當翻開電腦中提供的上市公司基本面資料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個數據:每股
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總股本、流通股本。其中前三項屬于財務指標蕩疇
,既然最先提供給大家,就說明這三個指標在企業分析中最重要,正確的理解和應用將
對證券投資起到較大的幫助。
每股收益的含義及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
每股收益即企業利用每股的股東權益做資本在一定時期內(一年、半年)所創造的
歸股東所有的利益,它反映了一定時期內企業有盈利水平和盈利能力。在證券投資分析
中其主要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該數值越大,說明公司盈利能力越強;
2、是新股上市定位最主要的參考因素;
3、衡量已上市股票的風險程度,通過每股收益計算出市盈率小于30倍可視為風險較
小,60倍以上則有一定的風險了。
在使用中大家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每股收益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但它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可比性較差,
就是不能用于不同的上市公司、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間的比較。
2、每股收益在上市公司送股、配股、發行新股后(包括二次發行)會被攤薄,其在
使用上應注意分析,將其數據進行處理后再使用。
3、每股收益反映的是公司在某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盈利狀況,這是一個歷史數據,財
務指標的反映具有滯后性,認定一只個股是否有機會可以更多地的從技術面上來理解,
而技術面幾乎同企業基本面的改變是同步的。
財務分析(八)上市公告書該怎么研究?
上市公司公布的上市公告書,是投資者了解上市公司的一個重要信息來源。看上市
報告書時應主要了解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司業務范圍
目前在我國,一個企業從事的經營業務范圍,必須得到工商行政管理機構的認可,
而一個公司經營業務范圍與其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的發展與獲利能力有密切的關系。一般
來說,公司經營范圍越是廣泛,資金投向的選擇余地就越大。精明的公司管理人員往往
會選擇恰當的時機,投入資金從事屬于其經營范圍的業務。反之當某一產品或行業在某
一時期競爭較為激烈,獲利水平降低時,公司可抽出資金及時轉向其他產品或行業投資
。你可從公司概況中的經營范圍和公司前三年經營業績介紹中去了解公司的業務范圍。
二、股本到位情況
按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首先必須募足股本金。因此公司在公布上市報告
書時,必須公布會計師事務所在注冊會計師對股本金投入的驗證結果。了解股本金到位
情況另一更主要的目的是看股東投入股本的時間。由于許多上市公司是在去年年中由原
國營企業轉制而成的,因此,各種股本進入公司的時間往往有先后。如果社會法人和個
人投入股本時間較晚,而公司仍有較高的稅后利潤,則說明該公司有較強的獲利能力。
因為所實現的利潤,在某段時間內僅僅依靠了部分股本。如果股本全部到位且被合理有
效地運用,則會產生更高的利潤。對股本到位情況主要看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
驗資報告。
三、資產構成情況
應從公布的資產負債表上去分析上市公司資產構成情況。一家公司,資產通常有貨
幣性資產、債權性資產、實物性資產、投資性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等。在這些資
產中,有些直接就可為公司產生效益的,如貨幣性資產、實物性資產、投資性資產;有
些則需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為公司產生效益,如債權性資產中的應收帳款,其他應收
款、預付貨款等,需要在一定時間以后才能轉為貨幣或實物;有些資產則盡管帳面上存
在,但對公司并不能產生效益。它們的存在,只是因為公司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權責發生
制原則的要求,如短期遞延資產的待攤費用和長期遞延資產中的長期待攤費用等。如果
一家公司總資產中債權性資產和遞延資產占得比重較大,那么即使總資產很大,也不一
定能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你可自行計算資產負債表上各類資產占總資產的百分比,從而
分析其資產結構的優劣。
四、對外投資情況
按照國際慣例,企業對外投資是作為一種主要的財務信息來加以揭示的。因為對外
投資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家公司的資金實力、控股能力、社會關系、多種經營方式及收益
來源等信息。一般來說,如果在上市報告書上看到某公司對外投資面很廣,且投資占被
投資企業注冊資本的50%以上,則說明該公司有一定的資金實力和已經控制了被投資企業
。當然分析對外投資還需結合其它一些財務資料來進行。例如,你可從利潤表上或財務
報表附注說明中去尋找有關投資收益的資料。如果發覺投資金額較大,投資時間較長,
但投資收益不大時,就應仔細閱讀重要事項揭示,或者直接去函去電上市公司,要求其
進一步解釋被投資企業的情況。
五、負債情況及償債能力
舉債經營是現代成功企業普通采用的一種經營手段。在本行業、本企業產品資金利
潤率高于銀行貸款利率時,公司管理者總是希望借入更多的資金來開展自己的業務。但
舉債額度不可能是無限制的,債權人在看到債務人的負債與股東權益比例達到某一數值
時,就會停止繼續出借資金。而作為股東或潛在股東來講,上市公司負債大小同自己也
有密切的關系。在資產總額已定的情況下,負債越大,股東權益越小。
你在看上市報告書時,有些反映公司負債情況及償債能力的資料直接就可看到,如
財務指標分析中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股東權益比率。按照國際慣例,流動比率通常
應保持在2:1水平上,即流動資產應該是流動負債的2倍。速動比率應該維持在1:1水平上
,即速動資產(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和待攤費用)應該等于流動負債。但這兩個比率的2:
1和1:1水平不是絕對標準。你應結合企業經營業務性質和經營周期去分析公司的償債能
力。股東權益比率反映股東在總資產中所擁有的權益,它同債務比率正好相反。股東權
益比率越大,債務比率越小。在分析債務比率時,應分析該公司投資報酬率高低以及該
公司未來收益預測情況。如果投資報酬率較高,未來有較好的收益,則作為股東的上市
報告書讀者,一般樂意接受較高的債務比率,但作為債權人的讀者,一般希望較低的債
務比率。
六、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情況
反映一家公司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好壞的信息資料有很多,在上市報告書中主要從
以下幾方面去分析。首先,分析公司人員素質。主要看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年齡結構、
學歷層次、主要經歷等。此外,還可分析整個公司在冊人員的專業人員比例。專業人員
中高、中、初級職稱的構成。其次,分析應收帳款收回能力。應收帳款帳齡長短,往往
能反映出一家公司在資金管理上的能力。由于應收帳款這一資產本身在資金循環過程中
并不會增值,以及帳齡越長越有可能成為壞帳,因此,善于管理的人會將應收帳款帳齡
盡可能地縮短。你可從財務報表附注說明去分析應收帳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分析應收帳
款帳齡長短,如果帳齡在半年以上的應收帳款金額占應收帳款總額的比例較大,則說明
該公司在資金管理上較為薄弱,不能將一資本在一年內數次升值。應當指出的是,在我
國許多企業的其他應收款往往比應收帳款還多。因此,對其他應收款的分析應同應收帳
鉅謊小T俅危治齟婊踔蘢俁取R話憷唇玻婊踔蘢俁饒芊從吵齬鏡南?BR>能力、存貨管理水平等情況。在資金利潤率已定的條件下,一年內存貨周轉10次比周轉
5次,就能增加一倍利潤。你可將利潤表中的營業成本去除以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期初
和期末數的平均余額,求出存貨周轉率。如果某公司年內銷售和存貨余額在各月是不均
衡的,則你求存貨平均余額時,就不能簡單地將期初數加期末數,然后除以2求得,而應
將年內各月平均余額加總后再以平均來求得。年內各月存貨平均余額,股東可直接向上
市公司去函,索取其有關資料。第四,分析固定資產新舊程度,你可根據資產負債表上
的固定資產凈值同原值相比。如果發覺比例較高,說明固定資產還可以在較長時間內得
到應用;如果看到比例較低,說明企業在不久將來,有可能要抽出資金對固定資產進行
投資。
七、獲利能力
大多數股民最為關心的是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分析獲利能力大小最直接和最簡單
的是看公司的稅后利潤。由于目前極大部分準備上市的股份公司都是在去年年內由國營
或集體企業轉制成立的,因此轉制后的股份公司沒有去年全年的稅后利潤數。如果將轉
制前后兩段時間內實現的稅后利潤作為上市公司全年的稅后利潤,顯然不利于上市公司
,因為,轉制前的稅后利潤主要是由國家股來創造的。但按照目前財政規定的計算口徑
,即將年內轉制后實現的稅后利潤除以轉制后月份數乘以12個月確定為全年稅后利潤也
有一定的缺陷。因為國營或集體企業在轉制為股份公司時,生產經營過程并沒有中斷,
某些費用被歸屬于改制前的時間內,而收入被歸屬于改制后的時間內,這種情況完全可
能存在。因此,按全年改制前后兩段相加的稅后利潤同按財政計算口徑 得出的稅后利潤
對有些上市公司來講,存在較大差距。在看上市報告書時,應將上述兩種計算方法得出
的兩種全年稅后利潤結合起來自己進行分析。對于稅后利潤另一需注意的是,將原招股
說明書中預測1996年可實現的稅后利潤同上市報告書中1996年實際實現的稅后利潤相比
較,由此作為參考,來判斷上市報告書中未來三年經濟效益的預測是否可靠。在對上市
公司去年實現的稅后利潤和今后預測稅后利潤有了較全面的認識后,你再可去分析每股
稅后利潤。每股稅后利潤越高,股東獲得的權益就越多。
分析上市公司獲利能力的其他一些指標有:銷售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
資產報酬率(稅后利潤/總資產)等。你可根據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去求得這些指標。
如果某些上市公司在刊登上市報告書時,已經對去年實現的稅后利潤分配股利的話,還
可將每股股利同每股市價相比,以判斷股東自己的投資報酬率。
八、財務狀況變動情況
新的上市報告書中新增了一張財務報表──財務狀況變動表。該表最后的結果反映
了上市公司在上年度內營運資金(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的余額)增加或減少的情況
。該表右方反映了上年度營運資金增減變動的結果;左方說明了這一結果的原因。你首
先應看右方,營運資金增加了,則應從左方去看增加的原因,如增加原因主要是由增加
利潤導致,說明企業財務狀況較好。要是營運資金是減少的,而左方反映出的原因主要
是由于公司購置固定資產、進行長期投資所導致,而非虧損所導致,則盡管營運資金在
減少,也不能說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在變化。你應從財務狀況變動表左方寫明的營資金增
減變化結果原因,去分析該公司的財務狀況優劣。
九、重要事項
在看上市報告書時,不僅應對財務報表及其附注說明中列示的數據和財務指標進行
分析研究,而且還應對重要事項揭示的內容仔細閱讀。這一部分中提供的信息,對進一
步了解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有極大的幫助。例如,你可從中了解該上市公司所適用的所
得稅稅率;公司以前所用的會計政策是否改變,如有改變,其原因和導致的結果是怎樣
;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為何變更等等。你還可以從重要事項揭示部分中了解到上市公司19
92年度預測稅后利潤同實際稅后利潤之間差異的原因。從而去分析這家上市公司未來發
展趨勢。
回到目錄
財務分析(九)中報應該怎么讀?
面對上市公司中報,如何把握其實質呢?筆者認為,讀中報需做到"三思"。
一思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同比增減的原因是什么。在讀上市公司中報時,只有了解了
其業績增減的原因何在時,才能更好地擇股。上市公司中期業績減少的主要原因無非是
:1、1999年分配方案的實施使業績攤薄下降。2、中報前實施配股,股本擴張后攤薄,
使業績受到影響。3、行業前景不佳,主營產品銷售不佳,庫存積壓、管理費用大幅增加
。4、投資收益減少。5、優惠政策的變化,如安徽合力、寶碩股份、蘭州民百等從15%稅
率提高到33%。6、關聯交易。如大楊創世的大股東下屬的子公司借款達5000萬元;如雙
鶴藥業1999年中期每股收益為0.20元,今年4月27日實施10派1轉增3方案,但是其中報依
然取得每股收益0.21元的優良業績,較好地體現了成長性。反之如中儲股份,1999年中
期每股收益0.40元,為滬市的績優股,2000年實施10送4轉增1后,中報每股收益為0.11
元,充分說明其主營業績不佳。
二思上市公司中報披露下半年新的利潤增長點在哪里。中報只能反映上半年的經營
情況,而關鍵是看上市公司下半年或今后是否有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則值得中長期投
資;反之,則應逢高了結,退出該股以規避風險。上市公司下半年或今后新的經濟增長
點表現為:1、有新的投資項目,并產生經濟效益。2、有多種穩定的投資收益(如買賣國
債、證券、參股企業等)。3、有收并的舉措,能注入優質資產產生效益等。比如北亞集
團,1999年中期每股收益0.19元,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0.20元,該公司下半年有投資35
00萬元與香港長江實業集團、和計黃浦公司合作開發建立中國貨運網絡服務系統平臺等
6項投資,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力源液壓中期披露將配股資金2044萬元的絕大部分
給大股東作流動資金使用,僅用其中的50萬元投入配股的項目,這怎么能產生新的效益
?所以投資者應該規避此類個股。
三思上市公司中報顯示后市的題材有多少。在一個發展的牛市中,題材自然是不可
缺少的,股市中的題材往往要勝過業績。題材永遠使股票充滿活力。從中報來看,上市
公司下半年的題材主要有:1、增發新股題材。如電廣傳媒(6000萬股)、廣電股份(1300
0萬股)、海王生物(6900萬股)等,在增發新股前后會有一番表現的。2、送轉題材。這次
中報又有一些上市公司推出豐厚的送轉股方案,如青山旅業(10送2轉8派0.50元)、新疆
屯河(10送5轉5派1.25元)、北亞集團(10轉贈5)、海螺型材(10送4轉6派0.80元)等。3、
國家股回購題材。如長春高新以每股3.44元擬回購7000萬股國家股。4、資產重組題材。
最近管理層推出《關于規范上市公司重大購買出售資產行為的通知》,憑其自身實力要
在短時間內扭虧為盈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進行大規模的資產重組在所難免,廣大投資
者可以關注有上述題材的個股。
財務分析(十)中報讀出門道來
進入七月后,又到中報公布時期。面對即將紛至沓來的上千家公司的報表,筆者根
據自己多年從事財會工作以及炒股的實踐經驗,總結出報表的"四讀法"。
一讀,讀公司的董事長。俗話說,兵熊熊一人,將熊熊一窩。作為企業的董事長,
如果他有著較好的經營管理能力、思想開放、積極進取,那么,這個企業的興旺發達是
有希望的;否則,如果思想保守、碌碌無為、能力平庸,那么這家公司就很難有什么大
發展。反映在股價的走勢上,一個股價活躍、一個股價呆滯,可以說,股票的走勢是上
市公司老總臉譜的最好寫照。因此讀報表時,應對公司的董事長進行重點關注,特別是
那些更換了董事長的公司,往往會在以后的經營生產活動中采取不同于前任的措施來,
從而為股票的炒作留下伏筆。
二讀,讀公司的前十位股東。在上市公司中,公司的首位股東往往都是當地的國資
局,但如果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股東的股份相差不大時,這樣的公司股票往往容易
引發起股權之爭,從而引發市場對該股的炒作。另外,在公司的前十位股東中,如果有
證券公司置身其中,特別是有多家證券機構列入其中時,這表明該股有大莊家在內,在
大盤好轉時,這樣的股票往往能跑贏大勢,甚至是領漲大盤。因此對于這樣的公司的股
票,投資者不妨逢低大膽建倉。此外,對于前十位的股東中有參加新股配售的法人的,
對于投資者來說要密切關注其配售新股上市流通的時間。在個股漲幅有限時,上市公司
往往有利好配合推出;而當漲幅已經巨大時,投資者應少碰為宜,提防這些"戰略投資者
"們出貨。
三讀,讀公司的盈虧因素分析。許多股民看報表時,往往只關注公司當年的盈利是
多少,分配方案如何。其實對于那些有心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更注重對公司盈虧因素的
分析。賺錢要賺得明明白白,虧本也要虧得心中有數。由于公司利潤構成的復雜性,因
此公司當年的利潤往往不一定能真實反映公司的經營全貌。有的公司雖然反映賺了,但
利潤卻主要來源于非經營性收入(或母子公司之間的內部關聯交易),因此這樣的盈利
是靠不住的,公司的發展后勁也很值得懷疑。相反,公司雖然虧了,但如果是一次計提
造成的,或者是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那么在下半年或者下一年,這樣的公司就很有可
能出現效益好轉的局面。因此,仔細分析盈虧因素,它可以讓股民更好地回避投資風險
,同時挖掘出潛在的黑馬來。
四讀,讀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計劃。在財務報告中,上市公司一般都對下一步的工作
作出了初步的規劃,這是投資者所必須要看清的。一家虧損企業,它扭虧的措施是什么
;一家贏利企業,它下一步如何更好地發展。這些本身就是股市的潛在題材所在。因此
投資者也應重點把握,并從中發現出有潛質的股票來。
筆者相信,如果投資者真能做到如此"四讀",相信那些上市公司的優劣自然也就可
以"讀"出個結果來,從而為自己在股市投資中大顯身手創造出良好的選股條件。
posted on 2010-10-16 22:58
sanmao 閱讀(84)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