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老大開始在團隊推行敏捷。記錄目前自己理解的優點,還有敏捷不適應問題。
一、自己理解的敏捷
1.風險分散。這點,我是非常肯定的。親身的體會,jim負責A模塊,以前做法:項目經理pety,在A模塊快提交的前期去和jim溝通模塊的完成情況。現在做法:每天jim向prty匯報自己的進度情況和問題。幫助pety對項目的可控性提高很多,風險也能盡早的暴露出來。帶來的問題:必須對A模塊進行更細的任務分解,如何分解?時間如何評估?誰來評估?(團隊做法:由jim自己細分A模塊,再與pety確認計劃,此時pety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共同來評估時間。)
2.可視化。同意這點。之前做法:每天發郵件周知大家進度情況;團隊目前做法:看板(貼每個人具體細分的任務),每天匯報具體的進度和遇到的問題。其實兩種做法的目的是一樣,都是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進度和問題。但第二種方法優點:a.閱讀郵件,是每個人獨立的行為,是分散的,看板上任務的匯報是大家在一起的,此時面對面的溝通是更高效的;b.對于我的感覺,看板比郵件更加可視化;c.基于看板,后期的后顧和總結也更加方便。
3.團隊化。jim負責A模塊,jeny負責B模塊,當A模塊jim可能存在跟多問題(前期沒有評估到),希望jeny可以幫jim完成其中的部分。問題:jeny根本不熟悉A模塊,熟悉A模塊所花費的時間,以及對B模塊的影響,都是需要評估的。自己的理解:對于多人同時開發的項目,此方法還是可以試用的;但是對于單兵作戰的日常,大家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難說A做大一半的時候,讓B來幫忙。這也是目前大家爭論的焦點。
二、團隊目前的做法
1.細粒度的任務分解。比如:搜索頁面智能導航,分解的任務:a.了解接口需要的參數,以及返回的結果的格式 b.請求參數處理 c.返回xml結果解析 d.后期根據業務邏輯的處理。整個任務肢解的力度非常細,對項目風險的把控更加有好處。
2.看板。分為:任務、開發中、done(三部分)。根據每天大家反饋的情況,更新項目剩余需要的工時(細粒度到時間)。
3.晨會。早晨站在看板前,每個對著看板,說自己“昨天干了什么&是否遇到什么問題、今天準備做什么”,對應的調整看板的內容和任務所需時間。
4.總結。這點目前做的不夠好,不是大家都來提建議,可能整個團隊還是“一個大腦”,只是一個人在想問題(當然這與團隊的氛圍是有關系的)。
三、難點
1.個人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敏捷是需要團隊的每個人都以主人公的態度參與進來的,當然團隊也要能夠給予他認同,這是軟實力的問題;比如:相互提建議,但是這首先需要團隊安全的環境,對老大說的話,大家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否則始終是“一個腦袋”在思考,大家習慣于去服從;同時也要克服養成的“中庸之道”,當然也要注意提建議的方式。
2.任務的細分和工時的評估
需要項目經理對團隊成員有很熟悉的了解,才能合理的安排任務。根據不同的人確定不同的工時,大家都能在一種被尊重和快樂的氛圍中工作,此時的效率肯定是高。
3.團隊的成就感
需要自下而上的,獲得的成就是每一個人的,而不是簡單是他的或者我的。每個人都能找到被認同的感覺,樂于分享自己的收獲,此時整個團隊的每個人都會成長,團隊的戰斗力肯定也會大大提高。
總結:發現難點的地方,還是團隊軟實力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