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工作相當投入的人,往往會有很高的「職業敏感度」,而且敏感的范圍擴及周遭,甚至是一天二十四小時無所不在。職業敏感度往往會造成學習的進步以及工作的突破。如果你也培養出了高職業敏感度,基本上這是件好事。
????????高職業敏感度的人有著把職業融入生活的本事。比方說,傅培梅女士上餐廳吃飯吃到一道好菜時,應該會不自覺地剖析起這道菜的素材和做法;David Foster(大衛佛斯特,名唱片制作人)在聽到一首好歌時,應該會不自覺地剖析起唱腔、和弦、編曲技巧等。出版社的編輯平常在閱讀書報時,應該會很眼尖地發現錯別字以及文句不順的地方。
??????? 如果你以為高職業敏感度的人都像 Woody Allen(伍迪艾倫,美國名導演)一般地神經質,那倒不盡然。不少高職業敏感度的人生活很隨性、怡然自得,對他們來說,隨時隨地吸收與運用專業技能就像是呼吸一樣地自然,沒什么好緊張的。
??????? 有職業敏感度的人,每天都在不自覺地增加專業功力。許多工作上棘手的問題,甚至會在一覺過后就突然「悟出」解決之道。我也有過這樣的經驗,睡夢中夢到某一道指令可以解決我的程序問題,馬上從床上跳起來沖向計算機,只不過,Oops!我很快地發現這道指令根本是不存在的 L
????????如何培養高度的職業敏感度?讓自己暴露在大量相關的信息下是最自然的方式。比方說,如果你希望培養 Java 的職業敏感度,你不妨把瀏覽器的首頁設定成 JavaSoft 或是 JavaLobby,每次打開瀏覽器就會有相關信息進入你腦海;訂閱幾份 Java 的 mailing list。如此一來,你就可以漸漸地把這些當成生活中的一部份。
??????? 我的職業敏感度也很高。使用計算機軟件時,我常常會不自覺地剖析起這套軟件是怎么開發出來的?那邊需要用到執行緒?如何進行 GUI 的 Layout?事件如何在對象之間傳遞?這么一來,許多觀念都能很快地在腦海中復習整理過一次。如果有一些問題自己無法確定,可以去寫寫測試程序,或查書,或者先不理會它,常常某天倏地自然就懂了。
??????? 當我在學習 Java 初期,我對于 Java 這個字很敏感,任何人只要說出「Java」這個字眼,都會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會像濾波器一樣地將周圍的其它聲音濾掉,而將重要訊號加強,就怕漏聽了些什么。連有一次,同學說出「加法」,還被我誤聽為「Java」,耳朵立刻豎起來 ...... 我實在太敏感了。
????????甚至,我以前連睡覺都會發揮職業敏感度。有一次,我因為失眠,所以開始數綿羊,但是身為 City Slicker 的我實在無法想象出綿羊的外觀,更無法想象綿羊跳過柵欄的樣子,所以我必須找一個綿羊的替代品。靈光乍現,我忽然想到在 Windows 上復制很大的檔案時,不都會出現兩個黃色的檔案夾,紙張由左邊的檔案夾飛到右邊的檔案夾,剛好可以取代跳躍柵欄的綿羊。所以,我就開始數起來了 ....「有沒有效?」唔!我不知道,因為數一會兒之后我就覺得自己很白癡,停了下來。
??????? 職業敏感度高,倒也不全然是好事。我最近去電影院看電影時常常都會不自覺地剖析起燈光師的位置、攝影師運鏡的手法、以及導演剪接的技巧 ...... 等,反而無法融入電影劇情。唉!都怪我看了太多的衛視西片臺和 HBO 的 Behind The Scene 這類介紹電影制作幕后花絮的節目。...... 奇怪!我只是個程序員,干嘛對電影制作有如此高的職業敏感度,難道是下意識在告訴我應該轉行當導演?
??????? 你也開始培養職業敏感度吧!不過 ...... 可別走火入魔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