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夜未眠》- 生涯篇 - 軟件產業的知識經濟
近來,「知識經濟」一詞在媒體、會議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連臺灣地區政府都夸夸而談知識經濟在十年后,可們創造多少產值云云,知識經濟的魅力可見一般。許多人都把知識經濟看做是一種無本生意,不用原料設備,財源就會滾滾而來。但真相又是如何?
專業知識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不容易評估其價值。但是大致上,專業知識可以分成四個層次,價值由低而高分述如下。
Know-What
受過訓練,通過認證,而精通某領域的基本知識,這類的知識就稱為 know-what,也稱為認知性的知識(cognitive knowledge)。know-what 是一切知識的根基,但是有了 know-what,并不表示有能力可以活用這些知識。
許多軟件人員在通過專業認證之后,就開始學會獅子大開口了,其實他們的知識可能還停留在 know-what 的階段,而 know-what 階段的知識對公司來說是沒有太多生產力的。此階段的軟件人員應該努力地提升自己,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 know-how。
Know-How
know-how 階段的知識也稱為進階技能(advanced skills),指的是可以活用書本上學來的知識、理論,以解決實際的問題。know-what 的知識或許可以透過「填鴨」方式生硬地吞下去,但是 know-how 的培養一定要透過實務經驗的累積與體會。
如果有一個好老師或 leader 的引導,know-what 可以很快地提升成 know-how,靠自我的培養則通常會比較辛苦。不過,當我要引導學生由 know-what 到 know-how 時,往往會有許多「不識貨」的學生嫌我啰唆。
Know-Why
know-why 階段的知識指的是對整個系統的掌握度(system understanding),也就是了解各種知識背后復雜交錯的因果關系。有了 know-why 的知識,軟件人員除了能順利地進行軟件計劃之外,還能進一步解決更大、更復雜的問題,因為一切的知識都是有條理的。具有 know-why 的軟件人員對整個計劃具有強烈的「第六感」,可以直覺地做出正確的判斷,預先知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計劃的 leader 必須具備 know-why,才能全盤掌握計劃。
Care-Why
care-why 指的是自發性的創意(self-motivated creativity)。有了源源不絕的創意,才能保持高度的競爭力。軟件產品相當需要創意和洞燭先機的能力,在大家一窩蜂搶做某軟件或某服務之前,就已經先完成深度的耕耘,技術自然比別人來得扎實,也能迅速地迎合市場需求,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利益。
時間和努力見證知識經濟
欲創造軟件界的知識經濟,沒有特效藥,而是需要相當時間的努力才會有成果的,軟件公司應該致力于提升員工的知識層次,由 know-what 進化到 know-how,再由 know-how 進化到 know-why,乃至于 care-why。而軟件人員也不應該以自己現有的知識為滿足,畢竟知識是無止境的。
我們都該問問自己,自己的知識是在哪個層次呢?
專業知識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不容易評估其價值。但是大致上,專業知識可以分成四個層次,價值由低而高分述如下。
Know-What
受過訓練,通過認證,而精通某領域的基本知識,這類的知識就稱為 know-what,也稱為認知性的知識(cognitive knowledge)。know-what 是一切知識的根基,但是有了 know-what,并不表示有能力可以活用這些知識。
許多軟件人員在通過專業認證之后,就開始學會獅子大開口了,其實他們的知識可能還停留在 know-what 的階段,而 know-what 階段的知識對公司來說是沒有太多生產力的。此階段的軟件人員應該努力地提升自己,以進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 know-how。
Know-How
know-how 階段的知識也稱為進階技能(advanced skills),指的是可以活用書本上學來的知識、理論,以解決實際的問題。know-what 的知識或許可以透過「填鴨」方式生硬地吞下去,但是 know-how 的培養一定要透過實務經驗的累積與體會。
如果有一個好老師或 leader 的引導,know-what 可以很快地提升成 know-how,靠自我的培養則通常會比較辛苦。不過,當我要引導學生由 know-what 到 know-how 時,往往會有許多「不識貨」的學生嫌我啰唆。
Know-Why
know-why 階段的知識指的是對整個系統的掌握度(system understanding),也就是了解各種知識背后復雜交錯的因果關系。有了 know-why 的知識,軟件人員除了能順利地進行軟件計劃之外,還能進一步解決更大、更復雜的問題,因為一切的知識都是有條理的。具有 know-why 的軟件人員對整個計劃具有強烈的「第六感」,可以直覺地做出正確的判斷,預先知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計劃的 leader 必須具備 know-why,才能全盤掌握計劃。
Care-Why
care-why 指的是自發性的創意(self-motivated creativity)。有了源源不絕的創意,才能保持高度的競爭力。軟件產品相當需要創意和洞燭先機的能力,在大家一窩蜂搶做某軟件或某服務之前,就已經先完成深度的耕耘,技術自然比別人來得扎實,也能迅速地迎合市場需求,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利益。
時間和努力見證知識經濟
欲創造軟件界的知識經濟,沒有特效藥,而是需要相當時間的努力才會有成果的,軟件公司應該致力于提升員工的知識層次,由 know-what 進化到 know-how,再由 know-how 進化到 know-why,乃至于 care-why。而軟件人員也不應該以自己現有的知識為滿足,畢竟知識是無止境的。
我們都該問問自己,自己的知識是在哪個層次呢?
posted on 2006-07-03 14:16 rosial 閱讀(89)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蔡學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