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部門開展了一次關于“執行力”的培訓,說是偶然,是因為培訓前我的工作狀態“不在狀態”,我自我感覺在工作上效率偏低,并沒有發揮我應有的做事效率和狀態,所以,就有了這篇《沒有任何借口》的讀后感。
做事情找借口,而到最后沒有完成,這或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了,但是你或許會說,生活中也確實有一些客觀存在的其他因素,導致了計劃的延誤,或者項目的失敗,這是不可避免的。
- 上班的時候瀏覽網頁,開小差,看手機耽誤了工作的時間(工作效率低下,拖延工作時間,實際存在的“大忙人”)
- 開會的時候沒有叫上我,而只是事后給我安排任務,心存不滿而不愿承擔(比起責任,卻選擇了借口)
- 之前從來沒有這么做過,擔心出錯,不愿意嘗試(不敢試錯,不敢創新,時代和科技都日新月異,你敢原地踏步嗎?)
- 沒有參加過相關培訓,提出的發言沒有建設性,不適合做這個工作(不自信,不稱職,缺乏責任感,相比于盲目的發言,倒不如說“不知道”來得痛快直觀)
- 同行做的那么好了,我們差那么多,做了又有什么用?(態度消極悲觀,你以為你的胖是一天吃出來的?)
以上種種都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不但沒有細化問題,去逐步解決,只是放大了一個模糊的問題,拋給了其他人,這并不是給自己或者上級一個交代,這只是敷衍逃避而已。久而久之,我們一旦養成了習慣,那么對自身,對團隊,對企業將是莫大的傷害,你將離成功越來越遠,你將永遠不會成為你想象中的樣子,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倘若某件事情完不成,你就要被槍斃,你還敢瞎比比嗎?
我雖然不是職場小鮮肉,但也還沒到職場“老油條”的程度,漸漸的,心態上也會也有一些轉變。
- 我們不單純是為了公司的利益而工作,更為了自己而工作啊。作為公司的成員,我們是同手同腳休戚與共的,我們解決的問題不僅會出現在工作中,也會出現在工作之外的時間或地點,只要我們能把工作上升到為了提升自己而工作,為了變得更加稱職而工作,我們也不會因為加班和工作帶來的其他問題而煩惱。
- 始終懷有飽滿的熱情,對公司的產品充滿信心。沒有人愿意和厭世的人做朋友,也不會有人喜歡消極的人,你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充滿信心,周圍的人自然會被你感染,你自然也會被重用。
- 敢于吃螃蟹,敢于扛大旗。這里說的不是出風頭和占便宜,而是說,對于工作中棘手的問題敢于站出來,雖然我知道你心里可能沒底,但是這難道不是一個加速自我提升的機會嗎?
- 消停點,別老是抱怨“公司里沒有人帶我,這個做不了”。得了吧,有人帶你又能怎么樣?通過一年獲得別人三年的工作經驗?你加班都加不出來啊!參考上一條建議吧。
一旦你開始找理由,那么這件事就做不好了,你離失敗就更近了一步。
對于日常的工作,我們不僅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給借口生存的空間,對于上級的安排,我們更要擺正心態,切實落地執行。
- 對于上級的命令和安排,要切實的去執行,這是達成共同目標的基本保證(當然,商場并非戰場,不能完全照搬,雖然上級也會犯錯,但是當下卻是以執行為重)
- 團隊內,乃至于整個公司,遵守紀律是我們共同踏步向前的守則,就好比每天中午的健身操一樣,這雖然和工作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這對于保持我們的工作狀態卻有著積極的幫助。在工作上的分歧,很容易導致我們和同事,領導甚至公司之間產生對立情緒,這是萬萬使不得的,我們是一個團體,維護共同的服務和產品,公司的形象就是我們自身的形象,我們自身的形象也是公司的形象。
- 事無巨細的對待工作,才能事無巨細的對待人生。大多數人的工作都是自己選擇的,我們選擇每天花費8個小時或者更多的生命投入在其中,我們希望成就一些結果,那么就要求我們錙銖必較的去看待它,工作之中無小事,厚積才能薄發,工作能做好的人,生活也不會太差。
- 工作不論是不是自己選擇的,不論工作帶來的好與不好,它都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接受它,除非你走人,否則,接受它,并且現在就開始做,現在!
作為組織的一員,服從安排,遵守紀律自然不必說,無規矩不方圓的道理都懂得,但是我也不是從一開始就很從容的接收這些條條框框,那些看似摳門不仁道的規定實際上是為了塑造更優秀的自己,打造更優秀的團隊,沒聽說過誰誰不關心你還愿意花心思去管束你的,想想自己的親媽吧。
工作即是責任,選擇了這份責任,就要不遺余力的承擔下去,承擔的過程可能看起來是“愚蠢”的,但是卻反映了你的負責程度。
- 在工作中盡職盡責,那么將會受到同事的尊重,領導的賞識,在社會中你也會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推卸責任,玩忽職守,那無非是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設置障礙。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要有效運用手里的能力,為自己和社會創造價值,這也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負責人的人也是能有效運用能力的人,不成熟的人并不具備履行責任的能力,就好比超級英雄電影里的英雄,保護世界的愿望很美好,但是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能力。
- 負責一定是對結果負責。如果超級英雄保護地球失敗,那還好意思說“我們會保護好地球”的嗎?如果你讓一個負責人的人去負責某件事的過程,那么他肯定不會滿意的,因為只有結果才能滿足負責人,才會讓他有成就感。對行為負責某種程度上也是逃避責任的一種表現。
- 對于承擔責任,忠誠是一個必須的品質!沒有忠誠,就沒有責任這一說,要承擔責任首先要對自己忠誠,在這個前提之下,你才有可能去達成想要的結果,你才能對得起信任你的人,你才能對得起自己。
責任是無形的,是沒有條件的,你在追求卓越的同時,責任是相伴相生的,責任來自朋友,家人和社會,成熟的人承擔著更多的責任,有著更強大的能力,幼稚的人拒絕責任,惶惶不可終日
我們都聽過,同崗不同酬,或者入職時間相同,但是成長和晉升不同的事情,真是老生常談了啊。我們都有一顆不甘于平凡的心,都不愿意打工一輩子,都想當老板,但是很多人到最后都歸于平庸,但是老板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是老板的,那么我們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平凡而不平庸呢?
- “你追求卓越,成功追求你”,這是一句來自《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臺詞,無論你身處什么崗位,你是客服,服務好你的每一個客戶,你是程序員,服務好你的每一行代碼,你是管理者,服務好你的每一項計劃,小事做多做好,那么事情再多也能有條不紊
- 超過客戶的預想,不論客戶是誰,事情得出的結果,那么你總能得到好評,多做一點點,你能收獲的可不止一點點,倘若你都考慮管理者或者老板該考慮的事情了,那么你距離他們還會遠嗎?
- 路是人走出來的,做事的辦法也是腦子想出來的,我們生來就是要解決問題的,衣食住行的問題我們能搞的定,工作的問題同樣搞的定,讓困難放馬過來,讓它知道它不是最后一個死在自己手下的困難。
- 全局意識。有人說,同樣的人擺在不同的位置,就是不同的人,這是相對的,歸根究底還是要看人本身的;倘若一個人的心態不同,那么所激發的能量就是絕對的。我們應該都聽過泥瓦匠砌墻的故事,一個把工作只是當做砌墻的人,和一個把工作看成是一個偉大工程的人,心態所帶來的能量是絕對不一樣的,前者,無論讓他去蓋一間小屋,或者是去蓋一座大廈,在他眼里都是砌墻,但是在后者眼里,小屋和大廈同樣是宏偉的工程,他將會以為擁有更高遠的眼光而受到重用。
不甘于平凡,首先要正視平凡,平凡不是平庸,我們追求卓越,成功自然追求我們,如果不是這樣,那么成功追求誰呢?如果一個企業里員工的榜樣不是老板,那么這個企業一定岌岌可危
“志同而事,道同而謀”,這是來自我們BOSS的一個觀點
- 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在一條船上,同呼吸,共命運,共進退,我們對于目標的實現,應該不受身份或者崗位的限制,都應該投入100%的熱情和精力。
- 我們應該感謝企業給了我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讓我們在團隊中去體現自己的價值;同樣的,企業也會感激你的付出,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
- 不斷充電,不斷提升,不給自己設限,互聯網時代,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以上種種不是雞湯,不是教條,大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小情緒卻難以自控,我們都希望能出人頭地,但請諸君時刻戒驕戒躁,穩扎穩打,悶聲兒裝大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