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九年四月二日 陰 (因往事留筆)
輕與重
當你拋棄自己的靈魂,生命中一切都變得無所謂,無足輕重,活的行尸走肉。這就是生命的輕。
當你承受起做人的責任,去認真地對待生活,對待自己,背負你做人應有的道德和良知。這是生命的重。
我們到底是該讓自己活得輕,還是相對的重。我想,大多數人都是活在輕重之間的一個矛盾體,它們共同締造了一個完整的人。
我不完全同意米蘭.昆德拉所說的永恒生命輪回(其實是尼采的哲學思想),人所有存在與這個世界的經歷、活動會在第二、第三空間重放。做同樣的事,感受同樣的經歷,或者生命體繼續延續,人在這個世界所做的一切都會是后世的教訓、經驗。
相比,我更相信佛家里的生命輪回的說法。人的死亡,靈魂是存活與世的,比如:愛因斯坦,他的相對論,即使到了今天依然影響科學界無數的學者。莎翁的作品依舊讓無數的人蕩氣回腸,由它所改編的舞臺劇、電影依舊能夠震撼人的心靈。而消亡的肉體,又會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在這個世界。比如:人死了,骨頭會化作石頭,而肉體會成為養分,被植物吸收,植物會被動物所食,等 。最終以另外一種生命體呈現在這個世界上。而靈魂,最終被回收,通過前世的作為重新分配給新的不同生命體。
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盡必昌。為惡不滅,祖有余德,德盡必滅。
首先,我是個無神論者,呵呵,我只提取佛語里關于因果報應的觀點。拋開生命輪回里的因果報應,單說人著一輩子。做善多了,必定會影響你周圍人對你的看法,而這些反作用與你,必定會生活越來越順。相反,做惡多了,眾人處處提防小心你,當然會縮小你行事的外在空間,必定會讓你路越走越窄。
靈與肉
愛情是靈魂和肉體的結合。柏拉圖式的愛情,在現實世界里只能是悲劇的。而單純的肉體,也只能短暫到肉體間不在相互需求為止。長久的愛情,應該是思行統一的,這也是我們所向往的百年夫妻。不論肉體先行,還是彼此吸引、相互愛慕產生的愛情,我都認同。人和人有區別,所以我不能說因肉欲而生愛有什么不妥。只是這不是我所能接受的。但,彼此如果生愛后,就要忠實這份愛情,忠貞是愛情的最堅實基礎 ,失去了忠貞 ,愛就失去意義不可承受。
結
不知道是看了小說讓我心情沉重,還是因為心情沉重而看小說。第二次讀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我突然想起了在天涯里看到的一位朋友的回復(是回復給別人已逝的愛情的),沒有經過社會的洗禮,那就不要輕易對你的感情下結論,輕易的結婚,輕易的去說愛。恩,沒有經歷現實生活中的利益、誘惑、壓力的考驗,這份愛是彼此承受不起的。現實生活中很多是我們不能承受,也承受不起的。
我把過去交給時間,而時間告訴我,我只能幫你沖淡,不能抹去。于是,我歇斯底里、平淡,再歇斯底里,平淡。用這一循環慢慢洗刷自己的過去,趨于平靜。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留筆,記錄那顆不再年輕的心!
ps (郁悶,在留下這些的時候,煙頭把我的被子燙了個洞,我就說味道不對。等著去承受這份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