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而不實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里邊,有古銅色水流。在這紅色水域里邊,有棗樹,只開花,不結(jié)果,什么原因?”
晏子回答:“從前,秦繆公乘龍船巡視天下,用黃布包裹著蒸棗。龍舟泛游到東海,秦繆公拋棄裹棗的黃布,使那黃布染紅了海水,所以海水呈古銅色。又因棗被蒸過,所以種植后只開花,不結(jié)果。”
景公不滿意地說:“我裝著問,你為什么對我胡謅?”
晏子說:“我聽說,對于假裝提問的人,也可以虛假地回答他。”
晏子發(fā)笑
齊景公往牛山游覽,向北登臨齊國都城時,突然哭道:
“人生怎么像奔騰咆哮的流水,離開這美好的山河而死去呢!”
艾孔、梁丘據(jù)聽了,也哭泣起來了。晏子卻在發(fā)笑。齊景公怒問他為何發(fā)笑。
晏子回答:“如果使賢能的國君,長久地據(jù)守齊國,那么,太公、桓公將長久地據(jù)有齊國了;如果讓勇猛的國君,長久地占有齊國,那么莊公、靈公將要長時間地享有齊國了!那么,您怎么能得到國君的寶座而立身于世呢?而您偏偏獨自因為這事流淚傷情,這是不符合仁義道德的。不仁道的國君我看到一個,諂諛的近臣我見到兩個,這就是我私自發(fā)笑的原因啊!”
晏子數(shù)罪
齊景公喜歡捉鳥玩,便派燭鄒專門管理鳥兒,可是燭鄒不慎讓鳥飛逃了。景公大為惱火,下令殺死他。晏子說:“燭鄒有三條罪狀,讓我數(shù)落他一番。然后再殺,讓他死個明白。”
齊景公高興地說:“好。”于是把燭鄒叫進來。
晏子便一本正經(jīng)地說:“燭鄒!你知罪嗎?你為國王管鳥卻讓它逃走,這是第一條罪狀;使國王為了鳥而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這事傳出,讓天下人認為我國重小鳥而輕士人,敗壞我們國王的名譽,這是第三條罪狀。你真是罪該萬死!”
說完,馬上請求景公下令斬殺。
可是景公卻說:“不要殺他了,我接受你的指教了。”
華子愛病
宋國陽里地方有個叫華子的人,中年得了健忘病,家屬向史官求卜,史官不給占卦;向巫人祈禱,巫人不給希望;向醫(yī)生求治,醫(yī)生不給治療。
魯國有位儒生說:“這個病本來不是占卦所能去掉,祈禱所能消除,藥物所能痊愈的。我試著變化他的思想,這樣或許能痊愈吧。”于是,讓華子睡在露天,病人就索要衣服;讓華子挨餓,病人就索要飯菜;讓華子住進幽暗的室內(nèi),病人就索要陽光。儒生高興地對華子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可以治了。但是我的處方是秘密的,不能告訴別人。請讓我單獨與病人住七天。”兒子同意了。結(jié)果華子多年的健忘病一下子治好了。
可是,華子成了明白人后,竟大為憤怒,說:“以前我得健忘病,空蕩蕩不知道天下事的有無。現(xiàn)在突然記得以往的事,數(shù)十年來的存亡、得失、哀樂、好壞,攪得我的心里好不煩躁。我擔心將來的存亡、得失、哀樂、好壞還要擾亂我的心靈,那可貴的健忘病,哪怕只有很短的時間的健忘病,還能夠再得到它嗎?”
小孩辯日
孔子去東方游歷,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什么。
甲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中午就離人遠。”
乙孩說:“我認為太陽出來時離人遠,中午反而近。”
甲孩說:“太陽剛出來像馬車上的遮陽傘那么大,中午就像盤子那么小。這豈非說明:大是因為近,小是因為遠嗎?”
乙孩說:“太陽剛出時人覺得很涼快,到中午人就覺得很熱。難道不是遠了覺得涼,近了覺得熱嗎?”
孔子愣住了,不能解答。兩個小孩笑道:“誰說你是有學問的人呢?!”
只見金子
齊國有個日夜夢想獲得金子的人。一天清晨,他穿戴得整整齊齊,直奔賣金子的店里,見了黃澄澄的金子,伸手奪了就走。
差役逮捕了他,問道:“許多人在場,你為什么公開搶奪別人的金子?”
這人回答說:“我拿的時候,只看見金子,沒看見人。”
楊布打狗
楊布穿著白褂子出去。天下雨了,他脫下外衣,只穿著黑衣衫回家。他的狗以為是陌生人,汪汪亂叫。楊布火了,就要打狗。哥哥楊朱走出來,拉住弟弟說:“別打別打,你怎么能怪狗呢?要是讓狗出去時一身白毛,回來時變成一身黑毛,恐怕你也一下子認不出來吧。”
日光獻王
宋國有個農(nóng)民,見識很少,一生只是披著破麻袋片熬冬。有年春天,他到東村干活,獨自曬在太陽下,感到非常溫暖。回家后便對妻子說:“太陽光曬在背上這樣溫暖,別人大概還不知道,如果拿去獻給國君,一定會得到重大的獎賞。”
法術(shù)不靈
有個人說自己掌握長生不死的法術(shù),燕國國王聞訊,就派使者去向他學習。還沒有學成,那人就死了。燕王對使者非常生氣,打算把他殺死。有個寵臣勸解道:“人人都怕死愛生。那個自稱掌握長生不死法術(shù)的人自己先死了,又怎能保證您大王不死呢?”燕國這才沒殺那個派去學法術(shù)的使者。
學習偷搶
宋國的一個窮人向齊國的一個富人請教致富的辦法。富人說:“原來我也很貧困,現(xiàn)在日子過得富裕,因為我每天辛辛苦苦偷呀、搶呀。第一年生活就能維持,第二年已吃穿不愁,第三年我家就粟滿囤谷滿倉了。”
窮人聽了,也不問清楚他怎樣偷搶的,就回到家鄉(xiāng)動起手來。每天晚上,他翻墻挖洞,大肆盜竊,家里居然也富足起來。不料官府捉贓將他判罪,連家里原來的破舊什物也統(tǒng)統(tǒng)沒收。這個小偷刑滿釋放后,跑到齊國把那富人著實埋怨了一頓。
富人笑道:“唉!你把我的意思誤會了。我是搶天的季節(jié),偷地的資源。種莊稼,建房屋,捉野獸,捕魚蝦,我從自然界把它們偷了,搶了,這是光明正大的呀!那些私人的財物,是人們用勞力取得的,只屬于他們自己。你去偷搶,當然犯罪了。你怨誰呢?”
孔子吃飯
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與蔡國之間,整整10天沒有飯吃,有時連野菜湯也吃不上,真是餓極了。
學生子路偷來了一只煮熟的小豬,孔子不問肉的來路,拿起來就吃;子路又搶了別人的衣服來換了酒,孔子也不問酒的來路,端起來就喝。可是,等到魯哀公迎接他時,孔子卻顯出正人君子的風度,席子擺不正不坐,肉類割不正不吃。
子路便問:“先生為啥現(xiàn)在與在陳、蔡受困時不一樣了呀?”
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樣做是為了偷生,今天我這樣做是為了講義呀!”
也是逃兵
敵人雙方對陣,戰(zhàn)鼓一敲,開始交鋒廝打。不久,一方丟盔棄甲,掉頭就逃。有的士兵逃了100步停下,有的逃了50步停下。逃了50步的士兵大聲嘲笑那些逃了100步的士兵:“嘿嘿,怕死鬼,逃得比兔子還快!”
月偷一雞
有個人每天偷鄰居一只雞。別人勸誡道:“這不是君子應該做的行為。”
他便說:“那么讓我先少偷一些,改為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再停止偷。”
齊人自夸
有個齊國人,每次外出總是酒足肉飽而回。他的大、小老婆奇怪地問:“你同誰一起吃飯呀?”他說都是有錢有勢的顯貴人物。大、小老婆很是懷疑。
第二天清早,大老婆偷偷跟在丈夫后邊觀察。只見他走到東門外墳地里,向祭奠的人乞討祭畢的酒食吃,吃不夠又到別外去討。原來如此!
回到家里,她氣憤地告訴小老婆。兩人正在院里責罵丈夫。丈夫卻一搖一擺地走回家,又向她們吹噓起來。
用羊換牛
梁惠王坐在大殿上,正好殿下有人牽著一頭牛走過。惠王問:“將牛牽到哪兒去呀?”
牽牛人答:“殺掉它,用它的血涂鐘。”
惠王說:“放掉它!我不忍心看它那驚恐戰(zhàn)栗的樣子,像這樣沒有罪就活活給殺死,多可憐啊!”
牽牛人問:“那就不必涂鐘了吧?”
惠王忙說:“怎么可以不涂鐘呢?換只羊殺吧!”
莊子借糧
莊周家境很貧窮。一天,因家里實在揭不開鍋了,便向監(jiān)河侯借糧。監(jiān)河侯說:“行,我將要得到封地上的賦稅。那時,我借給您300鎰黃金,好嗎?”
莊周憤憤地說:“我昨天在路上聽見大呼救命的聲音,一看,原來東轍里有一條快要干死的鮒魚,便問:‘你叫什么呀?’
鮒魚答道:‘我是東海的波臣,您能給我一升水救救我嗎?’
我便說:‘行。我將到南邊去拜訪吳越的大王,請他發(fā)西江的大水來迎接您,好嗎?’鮒魚氣憤地說:‘我失去了經(jīng)常相伴的水,以至落到這樣的險境。我只要得到一升水就可活命,可您卻說這樣不著邊際的話,還不如早些到干魚市場上去找我吧!’”
儒生盜墓
某晚,兩個儒生偷掘墳墓。大儒生說:“東方要亮了,怎么辦?”
小儒生說:“還沒有脫掉死人的衣服,他口里含著珠子哩。”
大儒生說:“詩經(jīng)老早就寫道:‘青青的麥子呀,長在土坡上。他活著的時候不施恩于人,死了為什么口里還含著珠子?’不用管死人,我們快些拉住他的鬢發(fā),壓住他的胡須,用鐵器慢慢撬開他的兩頰,千萬不要損壞口里的珠子啊!”
防不勝防
有人為了防備撬箱子、掏口袋的小偷,把箱子和袋子用繩索捆得結(jié)結(jié)實實,還加鎖關(guān)牢。這就是大家習慣采取的措施,認為這是聰明的辦法。誰知,大偷們來了,背柜子的背柜子,扛箱子的扛箱子,挾口袋的挾口袋,全部席卷而去。一路上還唯恐箱、袋綁得不緊,鎖得不牢呢。
邯鄲學步
戰(zhàn)國時,趙國都城邯鄲人的走路姿勢很美。燕國壽陵一個少年聽說了,便不遠千里,來到邯鄲學習步法。結(jié)果,不但沒學成,反而連自己原來的步法也忘光了,最后只好爬著回去。
魯侯養(yǎng)鳥
從前,有只罕見的海鳥遠遠地飛來,棲息在魯國都城郊外。魯侯以為它是神鳥,命人將它捉住,親自在宗廟恭敬地大設(shè)酒宴迎接,并將它供養(yǎng)起來:天天為它演奏虞舜樂曲《九韶》,安排祭祖時用的牛、羊、豬給它吃。海鳥被魯侯這番隆重的“禮節(jié)”嚇得驚恐萬狀,一塊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3天后就死了。
祭司勸豬
祠廟中有個管理祭禮的人,身穿黑色的齋服,走到豬圈,牽出一頭豬,準備把它宰殺后作祭品。豬很有靈性,渾身發(fā)抖,“吁吁”地叫著,不肯前進。那人便對豬說:“你為什么要怕死呢?我養(yǎng)你3個月,最近我不吃肉,不飲酒,齋戒了10天,又花3天收斂心志。現(xiàn)在用茅草墊你的肩臀,恭恭敬敬地請你長眠在雕花鏤紋的祭器里。你怎么還不愿意呢?”
殺龍妙技
有個叫朱評漫的人,前去拜支離益為老師,潛心學習殺龍的本領(lǐng)。他耗盡了千金的家產(chǎn),苦心花費了3年時間,終于學成回來。然而,他尋來找去連龍的影子也沒見到。他化費了昂貴代價學來的本領(lǐng),竟沒有絲毫用處。
曹商得車
宋國人曹商受宋王派遣出使秦國。宋王送給他幾乘車馬。
到了秦國,秦王又送給他百乘車馬。
曹商回國后,得意地對莊子說:“當年我住在窮街陋巷,編鞋度日,面黃肌瘦,這是我的短處;今天我憑借口才,打動了萬乘國君,受贈車百乘,這是我的長處。”
莊子笑笑說:“我聽說秦王有病時讓醫(yī)生治療,論功行賞:吸膿吃瘡的,可得車馬一乘;舌舔痔瘡的得車馬5乘。治的病越骯臟,得的車馬越多。您大概是為秦王舔過痔瘡吧?不然怎么會得到那么多車馬呢?快走開吧!”
疑鬼纏身
涓蜀梁生性愚笨而膽小。某晚,獨自出門趕路。月光照在他身上,投下一個黑黝黝的影子。他走一步影子也跟著走一步。低頭一看,頓時大驚:一定有小鬼緊緊纏上自己了!再抬頭一看,更是嚇得魂不附體:自己的頭發(fā)飄呀飄的,一定是另一個長鬼的頭發(fā)啊!于是,拔腿回頭就跑。他跑得越快,“小鬼”和“長鬼”也跑得越快。跑呀跑,始終擺脫不了兩個鬼魂的糾纏。跑回家,終于力竭氣衰而死。
夢見灶君
衛(wèi)靈公當政時,彌子瑕受到寵愛,在衛(wèi)國專權(quán)。有個矮子晉對衛(wèi)靈公說:“小臣做夢有了應驗。”
衛(wèi)靈公問:“什么夢?”
矮子說:“夢見大王成了灶君。”
衛(wèi)靈公大怒:“我只聽說見到國君就像見到太陽,怎么見到我反而夢見灶君!”
矮子說:“太陽普照天下,沒有一樣東西可以遮蔽的,國君普照國家也沒有一個人可以遮擋的。所以要見到國君的人,先夢見太陽。而灶君就不一樣,一個人對著火取暖,后邊的人就不能看見了。現(xiàn)在也許有個人遮蔽了國君吧?這么說來,我夢見灶君,不也是很合理嗎?”
半只桃子
衛(wèi)國的彌子瑕受到國君的寵幸。衛(wèi)國刑法規(guī)定,偷偷駕馭國君座車的要判處砍腳的刑罰。有一次,彌子瑕的母親生了急病,有人連夜報告他。彌子瑕即假借國王的名義,駕馭了國王的座車出宮探母。后來,衛(wèi)王聽說這事,贊賞說:“他真孝順啊!為了母親,竟然忘記砍腳的刑罰。”
隔了幾天,彌子瑕同衛(wèi)王到果園里游玩,他摘下一個桃子品嘗,覺得甜美無比,便將吃剩的半個獻給衛(wèi)王。衛(wèi)王說:
“你真愛戴我啊!把這么美味的桃子讓我品嘗。”
后來,彌子瑕年齡大了,容顏丑了,受寵愛的程度也衰退了,終于因事得罪了國王。衛(wèi)王說:“這個人呀本來就壞,他曾經(jīng)假傳圣旨使用我的座車,又曾經(jīng)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嘗!”
巧嘲隱士
齊國有個隱士叫田仲。一天,宋國人屈谷去見他,故意嘲弄道:“我聽說先生遠離人世,高風亮節(jié),不依靠別人生活,令人欽佩。我會種葫蘆,有一只大葫蘆,堅硬如石,皮厚無腔,想送給您以表敬意。”
田仲說:“葫蘆所以可貴,是它可以盛放東西,而現(xiàn)在您這個葫蘆,不能切開盛物,不能用來裝酒,這葫蘆毫無用處啊。”
屈谷說:“對呀,我是要把這無用的東西扔掉!可現(xiàn)在先生隱居此地,不依賴別人生活,可對國家也毫無用處,這跟那堅硬的大葫蘆有啥兩樣呢?”
仁義之師
宋襄公和楚國軍隊在泓水之濱交戰(zhàn)。宋兵已經(jīng)安排好陣勢,楚軍還沒有渡河。右司馬向宋襄公獻計道:“楚軍多而宋軍少,趁他們正在過河尚未列隊時發(fā)動突然攻擊,那么他們必敗無疑。”
宋襄公說:“我聽得君子講:‘雙方交戰(zhàn),不傷害已經(jīng)受傷的人,不擒捉頭發(fā)斑白的老兵;人處險地,不推他跌下深淵,人處困境,不逼他走投無路;不進攻尚未列成陣勢的隊伍。’現(xiàn)在楚軍還未完全渡河,我們發(fā)動攻擊,這是不道德的。
還是讓他們?nèi)慷珊訑[好陣勢后,再擊鼓進攻吧。”
右司馬說:“您不愛護我國的人民,讓國家受到損害,難道這就講道德了嗎?”
等到楚軍已渡過河來擺好了陣勢,宋襄公這才下令擊鼓進軍,結(jié)果宋兵大敗,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傷,3天后就死了。
小兒夸父
齊國有兩個小孩,相互夸耀自己的父親好。其中一個的父親,常裝扮成狗,夜里潛入人家偷竊。另一個的父親,因犯罪受到砍斷雙腿的刑罰。
小偷的孩子說:“我父親與眾不同,他穿的皮衣有條尾巴,別人誰還有?”
斷腿人的孩子說:“那有啥希奇!冬天,人人都要添衣褲,唯我父親用不著穿長褲!”
不識車軛
鄭國有人偶而拾得一個車軛。他問別人道:“這是什么呀?”
那人答道:“車軛。”
不一會兒,他又拾到一個車軛,照舊又問那人。那人又告訴他:“車軛。”
他聽了大叫道:“剛才說是車軛,現(xiàn)在又說是車軛。怎么會有這么多車軛?分明是你存心哄騙我!”于是,和那人打了起來。
甲魚口渴
鄭縣有個叫卜子的人,去市場買了只甲魚返家。坐船渡過潁水時,見甲魚萎縮的形狀,以為它口渴,便放它到河里喝水,結(jié)果,甲魚連招呼也不打,就溜之大吉了。
夫妻求福
衛(wèi)國有對夫妻向天神求福,妻子冀求道:“讓我們不費力地得到100個錢幣吧!”
丈夫說:“怎么要這樣少啊?”
妻子說:“超過這個數(shù),您將要娶小老婆啊。”
太子未生
鄭王問大臣鄭昭:“太子怎么樣?”
鄭昭答道:“太子還沒生出來。”
鄭王驚問:“太子已立,你卻說沒生出來,為什么?”
鄭昭說:“太子雖然立了,然而大王喜愛美女,娶了許多小老婆。如果你寵愛的女人有了兒子,您一定會喜歡的,一喜愛就必定要立為太子,所以我說太子還沒有生出來啊。”
誤解“舉燭”
在楚國國都郢地,有人在夜里寫信給燕國宰相。因火光不亮,便對擎持蠟燭的家奴說:“舉燭。”說完便漫不經(jīng)心地誤寫上“舉燭”兩字。
燕國宰相看到信函后,高興地說:“舉燭,就是要崇尚政治清明。清明,就是要提拔賢才而任用。”還把來信和自己的解釋告訴國王。
國王很高興,照此辦事,自此燕國得以強盛。但“舉燭”并不是寫信人的本意啊。
一條新褲
鄭縣某人,叫妻子為他做條新褲。妻子問:“褲子做成什么樣式?”他說:“像那條舊褲一樣。”妻子做成新褲后,就將它弄得像舊褲一樣破舊。
師曠撞王
晉平公和臣子們在一起喝酒。酒興正濃時,他得意地說:
“哈哈!沒有誰比做國君的更快樂了!他的話沒有誰敢違背!”
著名音樂師師曠正在旁邊陪坐,聽了這話,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晉平公連忙收起衣襟躲讓,琴在墻壁上撞壞了。
晉平公說:“太師,您撞誰呀?”
師曠故意答道:“剛才有個小人在胡說八道,因此我氣得要撞他。”
晉平公說:“說話的是我嘛。”
師曠說:“喲!這可不是做國王的人應說的話啊!”
左右臣子認為師曠犯上,都要求懲辦他。晉平公說:“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為鑒戒。”
效法吐酒
魯國有個叫自喜的人,對長輩非常尊重,常常模仿他們的言行。一次,自喜見他的一位長輩端起酒杯喝酒,他也端起酒杯喝酒,那位長輩不能再喝把酒吐掉,他也把酒吐掉。
畫鬼最易
有個人給齊王畫畫。齊王問他:“什么最難畫?”
這人說:“狗與馬。”
齊王又問:“畫什么東西最容易。”
這人回答說:“畫鬼。”
齊王說:“為什么?”
畫家說:“狗和馬,人人熟悉,天天看見,所以稍有一點不像人們都能看出來;而鬼是無形的東西,誰也沒見過,所以畫起來就容易了。”
宣王射箭
周宣王酷愛射箭,愛聽別人說自己氣力過人,能用強弓。
其實他用的弓,只不過用3石力氣就能拉開。
一天他把自己的弓交給左右侍衛(wèi)傳看,侍衛(wèi)只拉到一半,便假裝拉不動了,同聲贊道:“真是一張少有的硬弓,起碼不少于9石,如果不是大王的神力,誰能拉得開這樣的弓呢?”
宣王得意洋洋,一直到死,始終都認為自己的弓是9石硬弓。
兩兒奇名
有個鄉(xiāng)下老人,給大兒子取名為“盜”,給小兒子取名為“毆”。一天,大兒子盜外出,老人有事,便在后面邊追邊喊:
“盜!盜!”過路的差吏聽到,以為老頭在追趕小偷,便把大兒子逮捕了。老人想叫小兒子去向官差解釋,因心里慌急,連聲呼喚:“毆!毆!”官差以為老人要懲罰小偷,便一陣毆打,幾乎將他的大兒子打個半死。
嬰兒投江
有人從江邊走過,看見一個人正要把嬰兒投往江水里,嬰兒大哭。行人問他原因,他說:“不要緊的,他父親擅長游泳。”
澄子尋衣
宋國的澄子丟失了一件黑衣服,就到路上尋覓。忽見一個婦女穿著黑衣服,就追上去拉緊不放,叫道:“今天我丟了一件黑衣服。”
女子氣憤地說:“你雖然丟了一件黑衣服,可我穿的這件確是我自己親手做的呀。”
澄子說:“你還是快點把衣服還給我!原來我丟的是件黑夾衣,而你現(xiàn)在穿的是件單衣。用單衣?lián)Q夾襖,你難道不是占了我的便宜嗎?”
復生妙術(shù)
魯國有個名叫公孫綽的人,向別人夸耀說:“我能夠起死回生。”人家便問他有什么神奇的辦法,公孫綽答道:“我本來就擅長醫(yī)治半身偏癱、半死不活的病人,現(xiàn)在我把這個方劑的藥量加大一倍,不就可以讓死人活轉(zhuǎn)來了嗎?”
挖井得人
宋國有一個丁姓人家,因家里沒有水井,常需派一人出去打水。后來丁家開鑿了一口水井,高興地告訴別人:“我家挖井得到一個人。”
有人聽到后便傳言出去:“丁氏挖井得一人。”
宋國人把這看作奇聞,紛紛宣傳。國王聽見了大為驚奇,便派人向丁氏詢問究竟,丁氏回答道:“一口井等于得到一個勞動力,并不是在井里得到一個人。”
夢辱自殺
齊莊公時有個勇士叫賓卑聚,勇力過人,從不屈居于人下。一天深夜,他見一個壯士緊緊追趕斥罵自己,還把唾沫吐在自己臉上。賓卑聚急怒攻心,就上前與他決斗,誰知卻醒了,原來是一個夢。但他心里很不痛快。
第二天,請來朋友,把夢中受辱的事講了。說:“我自小至今60歲,從來沒人敢于欺侮我。這回我定要找到夢中那個壯漢,跟他較量一番。找得到,那就好;找不到,寧愿死!”
于是,每日清早同朋友站在路旁辨認過往行人,連著好幾天也沒找到夢中人,他便回家自殺了。
濕木造屋
高陽準備建造房子,木匠勸道:“暫時不能動工。木材沒干,把泥抹上去,定會壓彎。濕木材蓋房,眼下雖然好看,今后要倒塌。”
高陽笑道:“照你的說法,房子更不會壞了。以后木材越干越堅硬,泥漿越干越輕。用越來越堅硬的木材來承載越來越輕的泥土,房子怎么會塌壞呢?”
木匠無話可說,只得勉強聽從。房子建成了,初看挺好。
過了一些日子,果然倒塌了。
死難見人
齊國某人叫他的仆人做一件非常艱難、不付出生命的代價就難以完成的事。仆人貪生怕死,不肯去做。
他的朋友問:“你沒有去死嗎?”
他答道:“是的。做事要對自己有利,死對自己不利,所以我不去死。”
朋友說:“你這樣還有臉見人嗎?”
他說:“你以為死了反而可以見人嗎?”
為國愛命
戎夷背叛齊國逃到魯國去,正巧碰上大冷天,魯國城門又關(guān)閉了,只得同弟子在城外露宿。
深夜寒氣砭骨,戎夷對弟子說:“你把衣服脫給我穿,我就能不被凍死;我把衣服脫給你穿,你也能活命。我是國家的人才,為了天下民眾我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你是不肖的小人,不必愛惜自己的身軀,你還是把衣服脫給我穿吧。”
弟子答道:“我是不肖小人,怎能有高尚的品格,肯將衣服脫給你這個國家的人才穿呢?”
戎夷長嘆一聲:“唉!我的社會理想看來實現(xiàn)不了啦!”說完,就將衣服脫下送給弟子,半夜活活凍死,弟子卻活了下來。
真真假假
黎丘有個怪鬼,喜歡扮作人的子侄兄弟來戲弄人。鄉(xiāng)里有個老人去集市喝醉酒搖搖晃晃返家,黎丘那怪鬼就在路上化作他的兒子,扶住他大罵。
回到家里,老人酒醒了,也大罵兒子:“我是你父親,難道不夠慈愛嗎?我吃醉了,你就在路上罵我,為什么?”
兒子哭著磕頭道:“啊,沒有的事,您可向鄰居查問。”
父親恍然大悟道:“哦,一定是鬼怪搗亂!”
第二天,老人又故意去集市喝酒,要想殺掉那鬼怪。他醉醺醺地回家,兒子怕父親不能走路,就迎上前去攙扶。父親拔出劍來猛然將兒子殺死了。
說謊得獎
齊國派兵進攻宋國,宋王派使者前去偵察,使者返回報告說:“齊軍離我們很近了,鬧得我國人心惶惶。”左右對宋王說:“這叫做肉腐爛了,自己生蟲!宋國強大,齊國弱小,怎會這樣呢?”
宋王便殺了使者。又派人前去偵察齊軍,使者回報情況跟前面的一樣,宋王又生氣地將他殺了,一共殺了3個人。又派第4個人去偵察。
那人見齊軍很近了人心確很惶恐,使者碰到哥哥,說:“先前報告齊軍很近消息的人都給大王殺死。我如果報告實情我也要死,不報告實情也要滅亡,怎么辦?”
哥哥說:“如果報告實情你要比別人先死啊!”于是使者向宋王謊報道:“看不見齊軍在哪兒,人民都很安寧。”
宋王十分高興,左右也逢迎道:“先前那3個使者殺得對啊。”宋王就賞給使者大量黃金。
齊軍殺過來,宋王來不及迎戰(zhàn)就慌忙乘車逃亡。那人攜帶了黃金在別國成了富翁。
兩面討好
洧河水漲,鄭國有個富人渡河時給淹死了。有個人撈到尸體,富人家要用錢贖回,那人要價很高。富人家便向鄧析請教辦法,鄧析說:“由他去,你們安心好了,那人肯定不會把尸體賣出去。”
那人過了幾天不見富家動靜,對尸體不能出手很是擔心,也去向鄧析請教。鄧析說:
“你安心好了,這尸體別人不要,而他的親屬總要來買的。”
得魚大哭
魏王同寵愛的美貌男色龍陽君同坐一條船上釣魚。龍陽君釣到十來條魚卻哭了起來,魏王問他為什么哭。
龍陽君答:“我是為我釣的魚哭啊。開始釣到魚時我非常喜歡,后來釣到的魚越來越大,以至我竟要拋棄先釣到的魚。如今像我這么丑陋,卻能親近大王,受到大王的寵愛,我的爵位差不多接近國君了,人們見了都要紛紛回避。可是,天下美貌能干的人非常多,聽說我受寵于大王,一定會來趨奉、接近大王,那時我就會像那開始釣的魚一樣,也將要被拋棄。
想到這一點,我能不傷心地流淚嗎?”
魏王說:“你有這種想法,為何不早些告訴我呢?”于是,便向全國發(fā)布通令:“今后如有人敢于稱頌、推薦美貌男色的要給以滅族的刑罰!”
直呼母名
宋國有個讀書人,在外學習3年。回來后就直呼母名,母親問他為何讀了書,反而呼起母親的名字來了。
他說:“在世界上,我所推崇的賢人,莫過于堯舜,但我也直呼他們的名字。在宇宙間,我所認為最大的,莫過于天和地,但我也直呼它們的名字。現(xiàn)在你沒有堯舜那樣賢明,也沒有天地那樣偉大,我怎么不能直呼你的名字呢?”母親說:“照你這樣說,所學過的一切你都能完全實行了,如果是這樣,你先去一一實行了,然后再來叫我的名字吧!”
巧難田駢
齊國有個人去拜訪田駢,說道:“久聞先生清高的名聲,不做官而為人服役。”
田駢說:“你聽誰說的?”
那人答道:“從鄰居的女兒那里聽來的。”
田駢問:“這話是什么意思?”
那人答道:“鄰居那女兒,她說不嫁人,可還不滿30歲,就已生了7個孩子。名說不嫁,可她的行為卻大大超過出嫁了!如今先生雖然不做官,可你還拿著千鐘俸祿,隨從仆役100多人,名說不做官,可你卻大大超過做官了!”
左右逢源
東周要種稻,可是西周不放水,東周很是擔憂。蘇子便對東周國君說:“我出使西周,讓他們放水好嗎?”東周國君欣然同意。
蘇子見到西周國君便說:“您的做法錯了。您不放水,這可富了東周啊。現(xiàn)在,他們國家的民眾都在種麥,不種其他。您如果要損害東周,不如大放水,淹壞他們的麥子。這樣,東周一定重新種稻,收割時您再奪取它們。這樣,東周的人民都會拜服在你膝下,服從您的統(tǒng)治了。”
西周國君說:“好計謀!”于是便命令放水。蘇子也就獲得了兩個國家的報酬。
為人獻身
孟嘗君對門客夏候章待遇很好,給他四、五百人的伙食費。可是夏候章還常常在背后毀謗孟嘗君。有人向孟嘗君揭發(fā),孟嘗君說:“我常有事請教夏公的,不要說他。”
蘩菁就把此話轉(zhuǎn)告夏候章,夏說:“我沒有一點小功勞,孟嘗君就給我四、五百人伙食費的高待遇,我還要毀謗他,這樣孟嘗君就成了寬厚待人的君子、長者,而我就成了刻薄忘恩的小人、無賴,我這是用自己的人格和名譽為孟嘗君效勞啊,你還要我說什么呢?”
不死之藥
戰(zhàn)國時,有人來到楚國都城,說要把長生不死之藥獻給國王。衛(wèi)士奪過藥就吞下肚子。楚王命令處死衛(wèi)士。
衛(wèi)士說:“先王也求過長生不死之藥,可是怎么把王位讓給您了呢?再說,如果獻上的真是不死之藥,我已經(jīng)吃下肚去,要是被陛下殺死,不就證明這并不是長生不死之藥,而是客人在愚弄陛下嗎?您要是殺了我,天下人就會說,誰說假話欺騙陛下,陛下就聽誰的,陛下殺的盡是無罪的好人啊!”
楚王只好把衛(wèi)士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