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
一條獵狗將兔子趕出了窩,一直追趕它,追了很久仍沒有捉到。牧羊犬譏笑獵狗說:“瞧你們小的跑得比大的快得多?!鲍C狗回答說:“你不知道,他是為了逃命,而我僅僅是為了一頓飯而已?!?/P>
目標
這話被獵人聽到了,心想:獵狗說得對啊,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獵物,得相個好法子。于是,獵人又買來幾條獵狗,規定凡是能夠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幾根骨頭,捉不到的就沒有飯吃。這一招果然有用,獵狗們紛紛去努力追兔子。
可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又出現了:大兔子非常難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獎賞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差不多,于是獵狗們專門去捉小兔子。獵人問獵狗,最近你們捉到的兔子越來越小了,為什么?獵狗們說,反正沒有區別,為什么要費那么大的勁去捉那些大的呢?
獎懲
獵人經過思考后,決定不將分得骨頭的數量與是否捉到兔子掛鉤,而是每過一段時間,就統計一次獵狗捉到兔子的總重量,按照重量來評價獵狗的業績,決定一段時間內的待遇。于是獵狗們捉到兔子的數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獵人很開心。
過了一段時間,獵人發現,獵狗們捉的兔子又少了,而且越有經驗的獵狗,捉兔子的數量下降得越厲害。于是,獵人又問獵狗,獵狗說:“我們把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你—主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老,當我們捉不到兔子的時候,您還會給我們骨頭吃嗎?”
雞肋
獵人作了論功行賞的決定,規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過一定的數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頓飯也可以得到一定數量的骨頭。終于有一些獵狗達到了獵人規定的數量。這時,有一只獵狗說:“我們這么努力,只得到幾根骨頭,而我們捉的獵物遠遠超過這幾根骨頭,我們為什么不趁早給自己捉兔子呢?”它的話引起眾獵狗的深思。于是,一些獵狗陸續離開了獵人,開始自己捉兔子去了。
反思
獵人看到自己身邊的獵狗一天天減少,剛開始并未放在心上,以為那些出去的獵狗過不了多久,就會一只只餓得皮包骨頭回到自己身邊搖頭乞食。直到最后兩只最忠實的獵狗中也有一只溜走,獵人才漸漸領悟到:如果只是簡單地滿足獵狗們一日三餐的溫飽要求,不和它們建立“利益共同體”,解決它們的歸屬感問題,那最后只有靠靠自己的雙手去抓兔子了。于是,他在新買回獵狗后,就開始實行“以狗為本”的管理思想:一方面努力營造一種適合獵狗生活和娛樂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為每一只獵狗設計“職業生涯規劃”,讓它們感到自己的一生并不只是抓兔子、吃兔子一樣了無生趣,而應該有一種超越物質之上的精神追求,享受像“人”一樣的尊嚴。結果,那些新買回來的獵狗,每天一早不用他驅趕,便主動出去狩獵,并且常常是滿載而歸……
雙贏
那些原來從獵人身邊跑掉的獵狗看到獵人帶領的“團隊”越來越大,特別是每一只獵狗從它們身邊走過都顯示出“人”一樣的“尊嚴”,無不流露出羨慕的眼神,覺得自己單干好是好,就是感受不到一種“團隊”的氛圍,也感覺不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并且獵人畢竟有獵狗不可比擬的許多優勢,因此,就想回到獵人旗下。當獵人看到它們的眼神后,也想怎樣才能把這些散兵游勇重新召回到自己的門下。正在這時,最先率眾離開獵人,現為一方“霸主”的一只紅狗,帶領一群獵狗來到獵人面前,獵人立即迎上去歡迎它們歸隊。這里紅狗掏出一份成立股份公司的協議說:我們現在歸來不再是“打工”者,而應該是擁有股份的股東,如果你同意,我們就先簽協議。說完看了看站在自己身后排成長隊的獵狗……
獵人同意了。他知道,從此以后他和獵狗們將在草原上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