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EBPP---電子賬單呈遞與支付

說起EBPP這個詞來,國內少有人知曉,原因在于EBPP這個概念就是在商業極度發達的美國也才只不過推出幾年的樣子,從其應用上來說,也只有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尚處在比較領先的地步上,國內尚未對EBPP進行正式大規模的應用和推廣。

一、什么是EBPP

EBPPElectronicBillPresentmentAndPayment的簡稱,譯成中文即是電子賬單呈遞與支付,是目前在海外電子商務市場中比較流行的一種社會應用,是指通過電子方式實現傳統紙質賬單的制作、流轉和賬款支付與劃轉的電子化、無紙化。

這套系統可以包括各種電子處理方式,比如互聯網、電信、專有網絡等,但目前主要以互聯網方式最為普遍。舉例來說,一個普通家庭(或個人),加入EBPP項目后,即可以通過互聯網或銀聯刷卡電話定時接收到自己的各種公用事業費用賬單(水、電、通信費用等)或其他賬單(如保險、教育等),然后通過網上支付或者拉卡啦刷卡支付的方式,即時支付這些賬單,并可隨時查詢詳細情況。

二.電子賬單的模式

根據美國billserv.com公司的《EBPP白皮書》,電子賬單呈現與支付方案主要有三種模式:直接模式(TheDirectModel)、整合模式(TheAggregateModel)和推引技術(PushorInvitedPullTechnology)。

直接模式是指各賬單出具機構建立自己的網站或系統平臺直接為消費者提供賬單遞付服務。例如水電煤氣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賬單網絡或系統平臺,消費者登陸出帳機構的賬單網絡或系統平臺進行查詢,并通過各種可用的支付方式,如網銀、第三方支付、預付款帳戶或拉卡啦刷卡支付方式進行支付。

整合模式是指賬單出具機構將賬單資料傳輸給被稱作“賬單整合者”的第三方,由第三方通過與之合作的提供EBPP解決方案的ASP業者,將賬單資料整合成統一的格式,并集中呈現在整合方的網站或系統平臺上。在整合模式下,消費者只需登錄賬單整合業者的網站或系統平臺,即可查看所有已經整合的賬單并實現在線支付。根據整合賬單的多寡,整合模式又存在完整資料整合與部分資料整合兩種模式(ThickandThinConsolidationDataModels)。他們之間最大的差別在于一是整合了所有出帳機構所有資料信息,另一個則只是整合了部分出帳機構的部分資料信息。北京拉卡啦公司(www.lakala.com)就是這種整合模式的典型代表,消費者可以通過拉卡啦的刷卡電話或CALL center進行多賬單、多方式、多渠道(互聯網、電話、自助終端)的電子化帳單支付。

所謂推引技術,是指消費者下載專門的軟件并經過設定后,可以直接接收帳單出具機構傳來的賬單,自行實現整合,安排繳費時間。這種方式目前還很少使用。

在國內還有一種以銀行為中心,通常與其他網上銀行業務共同提供的模式。消費者登陸網上銀行后可查詢與該行建立業務關系的公司帳單,如固話與移動電話帳單、公用事業帳單等,并直接利用網銀功能發出轉帳授權。由消費者許可、出帳機構定期發起的自動扣帳方式在一些網銀方案中也可以看到,尤其用于信用卡消費還款。該模式最大的障礙在于需要各銀行與出帳機構之間進行多對多的連接,消費者目前還很難通過一張銀行卡實現多帳單的支付。

三、EBPP帶來了什么

首先EBPP(即電子賬單呈遞與支付)變革了傳統的賬單遞送與支付方式,能夠給賬單出具者和消費者節約巨大的成本,減少現金積壓和壞賬損失,可以有效地提高賬務服務的工作效率,節約社會資源。

其次,由于從賬單出具到消費者網上繳費完全通過實時的網上支付,對賬單業者而言實際上是提前收款并增加了現金流量,可以減少現金積壓和壞賬損失。

第三,EBPP能幫助賬單出具機構更好地實現客戶關系管理。因為實現了EBPP,掌握了大量消費者的信息,對于移動通信等激烈競爭的行業,可以加強對現有客戶資源的管理,避免客戶流失,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另外,對消費者來說,一站式的賬單支付將會減少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的浪費。而對于商業銀行來說,EBPP則能帶來許多銀行卡的用戶,并通過增加銀行卡的功能來增加使用次數,同樣優勢明顯。

最后,賬單處理的無紙化還能大量減少紙張的使用,有利于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EBPP潛在的巨大經濟效益催生了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EBPP產業”,涌現了一些如CheckFreeTransPointQuicken等著名的EBPP運營公司。在國內,上海付費通公司(http://www.shfft.com)和北京拉卡啦公司(http://www.lakala.com)都是EBPP產業的積極推動者。

EBPP這樣一種多贏局面的價值應用,人們是沒有理由來拒絕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