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軟件產業正陷入低迷,更可怕的是,認識到危機所在的卻寥寥無幾!
如果說數年前以求伯君先生為代表的金山公司能推出一些激動人心的軟件產品的話,近年來我們則不得不正視中國軟件產業每況愈下的現實。
表面看來是這樣:軟件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動則上萬人的公司,數百畝的產業園,產值的增長卻遠遠落在投入增長的后面,換言之,中國軟件產業利潤率正逐年
下降,外包公司越來越多。由此帶來一系列問題——"軟件開發"工作變得愈加簡化,從業人員待遇每況愈下,整體素質無法得到提升,企業勉力維持,只好擴大規
模,降低成本,以吸引更多的外包服務,而把行業拖入惡性循環。
由此即便看到表面上的浮華——如東軟集團的整體上市——但不得不為其發展方向而感到擔憂。
香港人本管理機構軟件事業部高級項目經理鄭光輝先生(Raymond)與記者談到中國的軟件事業時,無不擔憂的說,有如過去金山wps
office出來對抗外資巨頭(microsoft)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所有的中國企業表現出垂死掙扎的狀況,雖然不乏規模相對大一些如用友軟件,東軟
集團,等等。但也無一不是靠1. 模仿國外產品;2. 通過銷售人員抓客戶關系;來達成業績,而如金山軟件,盈利重點已轉移至在線游戲產品上。
鄭先生談到,中國的行業性壟斷造成進入壁壘,本土巨頭公司集中在政策性行業,無法為更具有競爭力的民營軟件企業提供生存土壤,反而造就了如南瑞、寶信等等衍生軟件公司。(寶信隸屬寶鋼集團,南瑞隸屬國家電網,等)。
而反觀Larry Erison的Oracle 公司,Tom Siebel的Siebel公司,都在極短的時間內造就出偉大公司,并將之理念深深植根于客戶,產品傳播于全世界,所依賴于培育同時引導客戶需求。
鄭先生神色凝重的談到,人本管理機構軟件事業本部從香港轉移到廣州,并同時在北京和上海設立辦事處,一方面看到的是中國軟件產業的問題,另一方面更是
希望藉由長期以來對美歐軟件企業研究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幫助內地軟件企業從根本上解決發展問題。同時也希望內地企業不要單純的追求短期利潤,當務之急更要
協力將中國軟件產業發展環境建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