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jerrylovesrebol.blogspot.com/2010/06/kpi.html(需翻墻)
作者:蔡學鏞
阿里巴巴集團大部分的員工,每季或每半年都要接受一次的KPI考核,看看他績效如何。關于用KPI來打考核,許多員工其實都有一些負面的看法,而管理層也知道采用KPI有時候會有負面效果,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之前,我們還是仰賴KPI。
我已經到阿里巴巴的支付寶上班一年多了,對于KPI,我有四階段的心理變化,值得描述一下。
剛進公司時,我對KPI的重視程度是70%。大多數的時間,我做的事都是KPI設定的任務,有些事情,雖然不是KPI關注的任務,但只要對公司有利,我依然會去做。這是第一階段。
后來,我對KPI的重視程度降低到30%。大多數的時間,我做的事都是對公司有益處的事,至于是不是KPI的重點我就比較不在乎了。這是第二階段。這是對公司最好的階段。
接著,我發現做正確的事會導致自己的KPI不好,無法升遷,于是我開始變成100% KPI導向。只要不是KPI的內容,我就不愿意做。這是第三階段。公司把一個員工逼到這個階段,是很可悲的,對公司也是一個傷害。
第三個階段不會持續太久,會立刻變成第四個階段:對KPI重視程度為0%。這表示對于自己在這家公司的前途已經不在乎,準備開始找工作了。我現在正在第四階段,至于會不會有第五階段,我就不知道了。
70% -> 30% -> 100% -> 0%,你在哪一個階段呢?或者,你有不一樣的折線圖呢?
================
一直以來,好像很少見一些人在 Blog 上談論自己公司的事情,而且還有一些人總結了一些所謂的“Blog 職業道德”,其中就有不在Blog上抱怨公司,當然很多人也是顧慮到IT圈子很小,說不定罵了自己公司以后就找不到工作了。蔡學鏞這篇文章是我見過的唯一一篇點名批評阿里巴巴KPI文化的文章,真是說到我心坎里去了。當然,很多人會說哪個大公司不是這樣呢?換一家公司說不定還不如阿里呢!這種詭辯完全回避了問題本身——別人比你問題大無法掩蓋你有問題的事實。
借這篇文章我多說幾句。當時我去雅虎的時候,也已經完全實行了阿里巴巴的KPI管理,大家一律KPI為導向,尤其是產品經理。有件事情給我印象特別深刻,有一次產品經理提出了一個新的需求,但是當時系統本身的性能已經出現了問題,已經到了非優化不可的地步,所以新需求可能需要延遲開發,當時那個產品經理根本不詢問技術細節和難度,也不管具體情況,只是說:“別的我不管,這個需求是我的KPI,我只關心在XX號之前這個需求能不能上線”,當時我就震驚了,這是什么想法?!另外,根據我的觀察,好像大家都是在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技術人員向產品經理抱怨說這個項目沒用任何亮點為什么要做,然后產品經理說“沒辦法,我也不想做,但是KPI……”。還有一點,KPI考評的時候需要自己給自己打高分,打了高分還要舉出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貢獻,這樣一來很多不愿意自夸的人就很吃虧,久而久之,那些不愿意自夸但是工作勤懇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很吃虧,然后工作就開始不認真但是在寫KPI的時候開始研究怎么寫會得分比較高。
有時候我真的很奇怪,公司應該很喜歡那種有歸屬感和榮譽感、做事情為公司著想的員工,這樣的員工其實可以給公司帶來最大價值的。很多人剛入職的時候確實謹遵教導,把公司當成是自己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人會發現,其實公司不稀罕你的歸屬感,不在乎你是不是有熱情,公司只在乎你的KPI有沒有完成,如果你工作賣力但是不會表現自己KPI里不會給自己評價的話,那么你還是得不到相應的獎勵——除非你碰到一個愿意給你加分的好領導。在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公司,如果你不會表現不懂得適當提醒領導你的貢獻的話,那么你出頭的機會就會很少,我很奇怪為什么阿里巴巴內部會有這樣的論調:如果你的作用領導不知道,那你就要去告訴他。但很多人就是性格內向,尤其是技術人員,很多更是不愿意炫耀自己的成果,非要把這樣的人逼成油嘴滑舌才罷休么?而且如果領導不能清楚知道自己手下的能力和貢獻,這樣的領導要來干嘛?每天開會么?
好吧,我承認,公司規模大了人員多了之后,肯定會有這樣的問題,不使用KPI管理可能效果更差。那么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我不知道,留給那些學管理的去解決吧。對于我自己來說,有一個很簡單方便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滾蛋。離開大公司的感覺好多了,前所未有的好,那些還在猶豫的也不要猶豫了,趕緊滾蛋吧。
很多人可能會說:既然大公司那么爛,為啥還有那么多人呆在里面呢? 因為大公司比較穩定,不會輕易倒閉,待遇也還可以,如果你想要穩定的話,那還是在大公司呆著吧,然后享受KPI。另外,大部分項目都不是那么重要,所以拖幾天都無所謂,工作相對來說就比較清閑,就可以有很多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呢?比如淘寶上開店啦,接個私活啦……(請自行發揮想象力) 我發現很多在大公司呆得挺安心的家伙基本上外面都有自己的“事業”,反正在公司上班也不耽誤自己的事業,何必拒絕這份額外的工資呢?
???我好像說的太多了。不能多說了,再說估計就會被追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