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08-02-19 13:39
dennis 閱讀(844)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動態語言
讀blog看到的一個小技巧,原文在
這里。
我們常常處理這樣的代碼:
name=person?person.name:nil
取某個對象的一個屬性,先判斷對象是否為nil,不是nil就返回對象屬性,否則返回nil。這樣的代碼寫多了比較惡心,是否有比較有趣的方式來減少代碼?作者給出了一段代碼:
module ObjectExtension
def nil_or
return self unless self.nil?
o = Object.new
class << o
def method_missing(sym, *args); nil; end
end
o
end
end
class Object
include ObjectExtension
end
上面的代碼為Object加入了擴展,為每個對象實例增加了一個nil_or方法,分析下這個方法:如果對象不為nil,馬上返回self(也就是對象本身),否則生成一個新的對象,這個對象通過method_missing機制將所有的方法調用都返回nil(原文是用Class.new,生成的類將不會被GC,這里采用回復給出的方案,生成對象,在對象的metaclass上做method_missing)。那么現在代碼可以寫成:
name=person.nil_or.name
是不是相當的DSL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