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兩篇文章,都是談軟件開發方向的大學生應該學什么的。總是在網上看到大面積的在吹噓“計算機專業高校教的已經過時了,企業要求掌握開發經驗的大學生,培訓機構異常火爆”之類的話,我突然意識到這些其實都是那些培訓機構的本位主義的炒作而已。其實大部分企業招聘應屆生的時候并不是要求學生有太多的所謂項目經歷,但是要求最高的是應屆生對專業課的掌握程度,企業的筆試題也是以專業課的題目為主。這是企業的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不同的地方。有人可能會舉出反例,我只能說那樣要求應屆生有這樣那樣項目經歷的公司都是草臺班子小公司,不在我們考慮的范圍之內。有的公司招聘應屆生的時候如果看到你有太多項目經驗的時候甚至懷疑你在校期間是否有認真學習專業課。不能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很多高校的任課教師并沒有很豐富的開發經驗,因此也不能教給學生關于“這門課有什么實際用途”之類的問題,這一直困惑著我們。可以看到像jsj321.com這樣的網站已經開始在向這方面努力了,搞了很多針對在校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免費在線課程,請了很多有項目經驗以及扎實理論基礎的工程師來講課,這樣與學校的課程同步學習,“白天聽大學老師講理論,晚上聽網上老師講實戰”,兩者相結合就能培養出有實戰經驗,同時又不失理論基礎的軟件精英。
下面是這兩篇文章的摘錄:
寫給還在大學的兄弟姐妹
FROM:http://www.cnblogs.com/hanxianlong/archive/2008/09/17/1292446.html
基礎很重要
許多企業招聘,要求大學本科畢業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而現實是,當今的大學教育使得有工作經驗的本科生少之又少。從大學過來的人都應該清楚大學生活是什么樣子:要么很努力的學習——這是考研一族,要么外出找兼職——這是工作一族,要么就過一天少一天——這是混日子一族。其他的情況當然也有,在此暫且只分為這幾類學生。考研的學生,若是考研成功便進一步的去深造,若失敗則面臨著求職。而他們學習是如此的刻苦,何來工作經驗?兼職的學生,有些同學可能做的很好,能夠很好的處理兼職與學習的關系,而某些認為兼職就是“賺錢”的學生可能處理的并不是那么好,認為“能讓我畢業就行”,殊不知畢業時找工作別人對于兼職所帶來的工作經驗向來是不太認可的。混日子一族就不說了,天天要么游戲要么網吧要么睡覺,習沒學好,更別提什么經驗。
那么,我們大學畢業生就果然不能找到工作了么?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雖說每年的畢業生都在增加,每年的就業壓力都在加大,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為什么就業壓力會加大,應從我們自身多找一些原因。試問,哪個IT公司愿意招一個連冒泡排序都不知道的人?你可能抱怨畢業生真的太多競爭真的太激烈,并且自己也一點經驗都沒有,但是也應該看到,每年的招聘會上簽約的同學還是很多的。仔細分析一下那些能夠成功把自己“賣”出去同學的“賣”出自己的原因——他們的基礎一定很不錯,至少在求職那段時間內他們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又一次鞏固了——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校園招聘畢竟與社會招聘有很大的區別,企業也對當前大學教育狀況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招聘的流程是先筆試,當然一般是一些和書本上學習過的知識相關的筆試題目,比如排序算法,數據的類型等等,筆試通過你才有機會去面試。既然筆試的題目是基礎,那么一個連基礎都不明白的大學生還有什么理由有機會進入面試,還有什么理由進入公司呢?
所以說,重視基礎!不要說大學中的課本沒用,打算畢業后走技術方向的你一定要重視幾門基礎課的學習,其中包括C語言、數據庫、數據結構,至少這三門應該是能夠掌握的非常熟練。要是問,什么叫“熟練”呢?去到網上找一些筆試題做一下去,看看自己能夠得多少分然后就知道什么叫“熟練”了。
應屆生求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有扎實的基礎。
有了經驗,還需要什么
我提到,有些同學是“兼職”,當然也可能是“全職”。比如我自己,從大三開始便到一家軟件公司5×8的工作,所以到畢業之后也就有兩年的實際開發經驗。求職之時底氣也足,簡歷上也不僅僅是空虛的“掌握某某語言”,而是一些自己負責開發的一些項目。
當然,經驗并不等于全部。求職之前先仔細的審核一下“有經驗的自己”的基礎是否牢固。一個有經驗的應屆生去應聘當然會比沒有經驗的同屆學生有優勢,但是如果你基礎不牢固的話,那么這所謂的“優勢”會成為你求職路上的絆腳石。
舉個例子說,你做了兩年的開發,當面試官問你引用類型與值類型的區別時你若不知道,那么面試官心中肯定會想,這基礎的知識都不懂這兩年是如何開發的?進而可能會想到你僅僅是做一些非常簡單的編碼工作或者認為你的經驗是捏造的……這時候你就處于被動了,雖然實際開發中你不知道引用類型和值類型的區別一樣可能開發出能夠運行的程序來,但面試官的面試往往是從理論開始。一旦你理論上不行,那么面試官對你的耐心就會大打折扣。
我此次求職過程中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因為開始時并沒有注重基礎的學習而認為僅僅是能夠實現某項功能即可,結果導致筆者在理論上很是欠缺。在求職某家公司時因基礎知識不牢固而被pass之后就利用一周的時間狠補以前就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再在其后的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過程中就一路綠燈了。
其實就算不為了求職,我們也應該把理論知識掌握牢固。如果說經驗是軀體的話,那么理論便是靈魂。軀體總是在靈魂的支配下活動的,沒有靈魂的軀體只能說是……行尸走肉。也就是說,一個不懂理論的程序員永遠只能是代碼編寫者,不可能成為優秀的軟件設計師。
一句話,有了經驗,還需要有理論的護航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有了經驗,也有了能力,求職一定會成功么?
如果你前兩點都已經具備,那么就一定會在求職的過程中很順利么?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面試有一定的技巧,雖然說面試僅僅那短短的幾分鐘,或者時間長的能達到半個小時,你需要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到半個小時之間把自己的優點和擁有的經驗全面的推銷給你的面試者,讓他真正相信你是一個經驗和能力具備的人。
大四上學期,我曾經作為所在的軟件公司的技術面試官到一些大學去招聘,我很奇怪有些學生會在面試的時候顯得非常緊張,可能和個人性格或者其他什么方面有關。這一點請你記住:面試官也是人,或許說不定和你同齡也不一定,不要對他產生畏懼的心理。盡可能詳盡地介紹你自己的優點,當然當面試官問到你的缺點時,你應該能夠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評價自己的缺點,而不是說“我怎么怎么不行”,應該讓面試官知道你能夠正確地認識自身的缺點并努力的改正也是增加自己面試分的一種途徑。
有了經驗和能力的你,在求職時應多注意自己在面試時的表現,包括你的衣著,你的言行,還有你對某些問題的看法等等。
題外話
其實一個真正優秀的畢業生,他從剛入大學時就會去考慮自己畢業之后如何找工作,會考慮到找工作時需要哪些知識并以此為動力在自己的大學生活中朝著自己的方向努力。
看到那些成天只知道玩的學弟學妹,有時筆者會感到一絲的難過與凄涼。他們或許還體會不到就業的壓力,或者還體會不到大四畢業時找工作的艱難與無奈。嗨,只希望讀到本篇文章的大校大學生們能夠珍惜自己的時光,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要每天在魔獸中生活。不能讓自己在畢業之后后悔。
軟件專業畢業生之一個月攻略
from:http://www.cnblogs.com/wsgpd/archive/2008/09/17/1292428.html
因為畢業生本來沒有什么開發經驗,所以我們很少考畢業生什么具體的技術例如aspx、Ajax、Hibernate、ADO什么的,考了也做不出來,做出來也是垃圾。這些具體的技術可以在工作中學習。如果面試官一上來就問你會不會Ajax什么的,肯定是個爛公司,沒打算長期培訓你。
我們要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態度好+邏輯清晰,否則寫出來的代碼是垃圾,以后沒人敢維護。
計算機邏輯不清楚的人最好不要做計算機,寧可去坐坐小生意好了,否則越做越累,真是耽誤自己的前途。
給畢業生的建議如下,估計狂補課一個月應該能大大提高自己的能力:
1. 多學學數據結構和算法。
把書上的練習題全部用C/C#/Java做一遍,保證自己邏輯清楚。
2.數據庫基本原理。
把微軟SQL Server的教材的練習做一遍,SQL的基本概念就很清楚了。
3.HTML
做做一個網上商店的例子,過一遍HTML就行了。不見得一定是PetShop這種級別的,PetShop對于新畢業生估計理解不透,還是做好基本功再說。
4.不要天天跟技術潮流
技術潮流會天天變的,你跟不過來,看看就行了。把以上幾門課學學好已經能夠混飯吃了。等基礎打好了,再去看潮流。
所以不建議畢業生天天追著CSDN、CNBlogs看,還是多做練習。dudu不會罵我吧。[這段話很多人不滿,解釋下,我很希望大家都去學習框架和新技術,但是前提是你的數據結構和算法要學好是吧]
5. 態度和責任感
如果工作態度不夠好,到哪里都會做不好。不要罵公司,優秀的人長期下來大家都看得到,會越來越多機會和名聲。以后年紀大了,都是靠名聲吃飯的。名聲臭了,必定沒啥前途的。
“計算機321”評論:永遠不能忽視專業課的學習,大學書本上的東西永遠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