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hi.net
J-Hi平臺的市場定位與目標用戶是什么?競爭對手又有哪些?
J-Hi自 誕生 之日起就把目標定位在如何解決開發的高效性上,這是我們的初衷也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對于高效性J-Hi對此的解決方案是:
1)易于上手,學習成本低:J-Hi沒有自己的標準,J-Hi是標準的執行者與推廣者。因此我們采用的都是大家很熟悉的成熟技術,如spring、hibernate、struts、ibaties、webwork
2)代碼生成的方式:說到底J-Hi是程序員給程序員開發的工具,因為只有這樣才會使項目開發更可控(從技術本身來說沒有萬能的工具,只有coding才是萬能的)。J-Hi是想使程序員從千篇一律而又枯燥繁瑣的重復代碼中解放出來,通過代碼生成的方式由生成器全部生成,而使開發人員把精力更多的去放在關注業務本身上。
3)平臺的底層支撐:從技術上我們在J-Hi與其它框架的整合上做了一些工作,目的是使開發人員更方便的去調用,使代碼編寫起來更高效。而且不同框架的組合是動態搭建的,從而使您有更多的選擇性,更適合開發人員的技術掌握情況。從業務上J-Hi提供了一些抽象的業務組件,比如組織機構、權限、菜單、任務調度、枚舉(數據字典)、日志等等。
4)組件化模式:J-Hi認為每個服務就是一個業務組件,業務組件可以在不同的系統之間來回遷移,從而實現業務組件的復用性。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更有利于公司的技術與業務積累,不用做重復的工作。對于組件化我們會提供完整的文章后續討論。
5)基于使項目管理更規范,從而使項目的開發更高效:因為代碼生成所有的層次結構與編寫方式都是規范的(即使是一個屬性名),因此更方便開發人員的相互溝通與閱讀,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從而使人員流動的風險大大降低(繼任者可以很快的讀懂別人寫的代碼,很快的投入到工作中去。誠然新來的人還要了解業務,但對于開發人員來說他只要關心自己一部分的業務需求,而不用整個系統去了解需求)。
6)現在項目開發最大的問題是開發與文檔的不同步:目前我們在這一部分已有自己的解決方案,但因為精力與資源有限還沒有形成真正的產品化的東西L
對于J-Hi來說目標用戶主要是中小型及大型但技術積累不足的軟件公司和系統集成商。說到競爭對手,因為J-Hi是開源的,既然開源就應該抱著一個開放的心態我們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如果真說有的話,我想應該是想舍棄程序員實現非編碼開發的產品吧!
J-Hi的有何創新點?優勢又在哪里?
在說到創新點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我們對創新的理解,什么是創新,我們覺得不過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前進了那么一小步,大部分還是吃著前人嚼過的饃。我覺得Spring 的AOP在目前的主流技術里是最有創新的,但分析到最底層時也不過是動態代理(不過能運用到如此程度也不得不讓人敬佩的五體投地)。嚴格意義的說平臺沒有創新只不過是十多年開發的經驗積累,即便是有創新也只是對各種技術的融合,也是通過這種融合使使用者有更多的選擇性。目前我們正在做與國內優秀框架的融合工作,包括DWZ和simpleframework。以后我們也會秉承這種思想,融合更多更優秀的東西加到J-Hi之中去。
對于J-Hi你們想怎樣運作?是商業運作嗎?
是的,我們是商業。原因很簡單在中國的開源大環境不好。象在國外一般都會有一些基金的支助或是代碼捐贈,但中國現在我還沒發現。大家都是興趣,是對編程的一種熱愛,而且大多都是兼職在做。我覺得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可操作性太差,因為沒有商業運作就很難提供優質的服務,沒有好的服務也就抑制了產品的推廣,沒了用戶群產品就不會有旺盛的生命力。我最大的愿望是:中國的開源團隊聯合起來!
那你們想如何通過平臺盈利呢?
現在我們想到的主要是通過服務與技術支持,當然J-Hi以后要走的路還很長,以后還要很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基于平臺的增值組件,我們把增值組件劃分為三種形式:
1、
開源組件:比如CRM、CMS、進銷存等
2、
免費組件:比如:SpringMVC、SpringJDBC等
3、
收費組件:比如:報表系統、在線會議、工作流等
這么多的工作你們幾個怎么可能完成呢?
我們的想法是J-Hi不只是一個開發工具,更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社區,希望大家都能融入進來,也許前期我們會有一些投入,但我們的目的是想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社區中來,大家共同工作,從而實現雙贏,使每個付出的人都有收益。
你們的工作流為什么不開源?
是就這個問題有很多的朋友問過我,有人還說我們是假開源偽開源。也許他們說得也有道理,但中國的開源環境我們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總不能餓著肚子做開源吧,生存是目前擺在我們團隊最大的問題,如果生存都成問題,那還怎么可能把事情做下去呢。所以對此還請大家諒見,工作流開源對我們來說只是遲早的問題,而不是想著死抱著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