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的酒色財氣歌是: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惹禍根苗。
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殺人鋼刀。
但還有另外幾首酒色財氣歌,則未必人人熟知。
相傳蘇東坡有一日于京都相國寺和佛印和尚對飲。酒意正濃,佛印和尚便揮毫題寫了一首“酒色財氣詩”來:
酒色財氣四堵墻,
人人都往墻里藏。
誰能跳出墻垛外,
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東坡看著別有情趣的“酒色財氣詩”即度和道:
飲酒不醉尚為高,
近色不亂是英豪。
不義之財君莫取,
忍氣饒人禍自消。
后來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國寺,看到墻上的“酒色財氣詩”頗感新鮮。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絕,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詩。這首詩把人們恐懼“酒色財氣”與國民生計聯系起來,給“酒色財氣詩”添上了積極向上的色彩。
世上無酒不成禮,
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發奮,
國有朝氣方生機。
民間版本為:
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靜人稀,
無財不成世界,無氣反被人欺。
王安石不愧為推行新法有獨創的宰相,一絕“酒色財氣詩”引來了神宗皇帝的詩興。當即,神宗皇帝吟道:
酒助禮樂社稷康,
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足糧豐國家盛,
氣凝大宋如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