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信息化的圈子中呆了十年,大家都知道報表需求變更是軟件開發與生俱來的特性,也是一個無法避免的事實。甚至有人戲言“業務邏輯是沒有多邏輯的邏輯”,業務一變,報表就要跟著變。
由于報表需求的不斷變更,使我們一個信息系統開發史變成it開發人員的血淚史。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客戶臨時改變想法、項目預算增加或減少、客戶對功能的需求改變等。于是我們就要開始應對客戶報表需求變更申請,然后進行一系列的軟件工程管理,最后修改程序。更有甚者不再向我申請變更,而是直接找程序員商量。于是一步血淚史拉開了序幕.
2)需求、客戶、開發人員是一個三極世界。這三極的溝通是很不容易的。客戶向我們滔滔不絕地描述需求,開發者聽得頭暈腦脹,但又不得不根據這些來理解需求。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派好幾撥人輪番折騰客戶,這樣客戶也暈頭轉向,巴不得趕快需求調研結束。這樣的需求調研像透過布滿小水珠的玻璃看世界一樣,即使能夠看清輪廓,但細節的丟失在所難免。由于需求理解的不充分,在項目后期就要對已經開發好的報表進行修改。
3)公司銷售人員為了簽單和對技術細節了解到不是清楚。對客戶需求掃一眼,就認為只是一個小小的修改,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直接答應能變更。然后這些偽報表需求就都寫到了合同中。
怎么解決以上問題?只有依靠報表工具。如果我們在項目早期能對對客戶提到的報表需求,使用報表工具進行調研。一邊理解客戶需求,一邊使用報表設計器制作報表,最后給客戶確認。這樣再也沒有報表理解需求偏差,合同中承諾了不夠合理的報表需求,變更修改來方便多了。
我這里把對報表工具的調查分享給大家,不足的希望大家修正和補充:
水晶報表:經過二十年的積累,設計器的易用性和友好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不能方便的導入excel樣表(國內以往很多報表都是excel的),條帶狀的報表模型在中國水土不服。很難搞定復雜報表。
ireport:ireport作為jasperreport的客戶端設計器,和水晶報表一樣有同樣的不足,同時還存在教程資料不足,沒有方便的技術支持,沒有中文界面。要想做到ireport來做到需求調研基本不可能。
birt:被安訊公司的市場策略定位為開源產品(傳說birt的開發團隊就在中國上海),然后通過出售服務和基于birt的高級報表解決方案來獲取商業利益。birt是基于eclipse,感覺使用起來太重型了,一般人看著暈,當然他也和水晶報表一樣缺點。
潤乾:是個類似excel的報表設計器,用swing開發出來的。他能支持excel樣式表的輸入和解決中國復雜報表問題。但是感覺swing的功力不夠,設計器外觀比較丑,而且設計過程中需要寫大量的表達式,如果表達式不熟練,做制作起來非常慢,如果表達式寫錯了,感覺沒有很強的調試功能。
FineReport:也是類excel的設計器,這個公司的swing確實做到不錯。通過拖拽到界面解決了寫表達式的問題,能多人協助遠程設計報表,應該是我見過的設計器效率最高的設計器。個人很想認識這個公司的swing大牛。當然它也能解決客戶的復雜報表問題。不足之處,沒有一般ide工具屬
性窗口。
總結一下,大家在實際過程中,最好使用商業軟件,才能做到用報表工具做需求調研。國外的水晶報表資歷比較老,國內的FineReport和潤乾,FineReport是走windows路線,潤乾走linux路線。
了解Java報表工具就從這里開始
posted on 2009-04-24 11:19
season 閱讀(493)
評論(3)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Java報表—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