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NBA季后賽的高潮迭起讓23vs24能否上演已不再重要
新浪體育訊 表演時刻
我們想念魔術師、大鳥雙雄爭霸,我們想念喬丹、米勒追魂絕殺,我們想念J博士漫天飛翔,我們想念鯊魚嗜血籃下,我們想念80年代粗野犯規,我們想念90年代肌肉角力……盡情享受2009季后賽吧,這里幾乎有一切你想要的經典元素,這是屬于球星的表演時刻,這是最好的時光。
文/周旭
無論NBA和NIKE聯手打造的預告片《23 VS 24》能否如期上演,今年季后賽的精彩程度已經超乎預期。
當掘金享受著屠殺黃蜂58分的快感時,魔術正在絕殺和被絕殺中沉浮;當騎士以兩輪橫掃沖入東部決賽,凱爾特人卻在兩輪七場大戰中轟然倒下;當韋德、帕克、諾維斯基們妄圖以一己之力維護殘存的尊嚴,湖人卻和火箭進行著最無厘頭的消耗戰……連綿的關鍵球和絕殺與不絕于耳的技術犯規和惡意犯規相映成趣;特科格魯、劉易斯與伊爾戈斯卡斯這些2.10米左右的大個在三分線游走,科比、安東尼和阿泰斯特等鋒衛搖擺人卻在籃下角力。當勒布朗、科比、霍華德和安東尼殊途同歸相遇東西部決賽,現實的精彩和匪夷所思早已將劇本遠遠拋下。
這是充滿著矛盾與戲劇沖突的季后賽,正如侯孝賢在電影《最好的時光》里描述的三段迥異愛情,多元而豐富正是“Amazing”的最佳注解。
而這一切,是從一個菜鳥的驚艷處子秀開始的。
完美開局
幾乎沒有人看好公牛。領袖,20歲,菜鳥;教練,42歲,菜鳥。他們身邊圍繞著一群一年前還一盤散沙的隊員,以及兩個混跡聯盟多年的老球皮。他們年輕而躁動,即便對手波士頓沒有了加內特,又有誰愿意相信奇跡?
也許是輕敵,凱爾特人開局神情恍惚,公牛以53:44結束上半場。里夫斯的更衣室訓話顯然起了作用,下半場綠衫軍開始瘋狂反撲。上半場就拿下13分、7次助攻的羅斯開始個人表演:中距離急停跳投、三分線內一步跳投、突破上籃……不到4分鐘連取10分,憑一己之力遏制了衛冕冠軍的強勁攻勢。第四節最后1分鐘,羅斯先是完成一個高難度上籃,然后又在巨大壓力下穩穩投進兩個罰球,比賽進入加時賽。當公牛最終在波士頓花園球館慶賀勝利時,技術統計表上是一串耀眼的數字:德里克-羅斯,19投12中,36分、11次助攻。
于是,歷史的沉淀又一次被年輕的雙手托起:賈巴爾,1970年新秀季后賽處子戰,36分;張伯倫,1960年新秀季后賽處子戰,35分……
接下來,詹姆斯
轟下38分、8個籃板、7次助攻的準三雙大勝活塞,姚明僅用半場就9投9中砍下24分將比賽帶入垃圾時間……球星們在揭幕戰的精彩表現點燃了球迷的激情。好戲接連不斷——76人絕殺魔術再爆冷門,比盧普斯用8記三分球轟爆黃蜂,戈登和阿倫上演康大射手巔峰對決,帕克和羅伊則分別演繹單騎救主的戲碼……連一向挑剔刁鉆的專欄作家比爾-西蒙斯竟也不吝溢美之辭:
“季后賽經典首輪有且只有四個劇本:它們全部在2009年季后賽舞臺上演。
劇本一:一個超級巨星(韋德)單槍匹馬率領弱旅對抗一支更好的球隊;
劇本二:一支弱旅(76人)出乎意料的震懾了一支被寄以厚望的球隊(魔術);
劇本三:兩支勢均力敵的球隊(馬刺-小牛、火箭-開拓者)上演拉鋸式廝殺;
劇本四:一支年邁、多傷、疲憊、缺兵少將的超級強隊(凱爾特人)擊退一支年輕而渴望勝利的挑戰者(公牛)。”
誠如是哉。季后賽剛邁入第一輪就幾乎永無冷場。除了上述劇本,騎士橫掃活塞雖然缺乏懸念,詹姆斯的統治性演出卻足夠激動人心;牛馬大戰雖不再是2006年巔峰對決,但依然不啻為高戰術素養的水準演出;斯隆延續著與杰克遜的恩怨情仇;保羅則與比盧普斯上演控衛傳承之戰。
最好的證明就是捷報頻傳的收視率:開拓者第二場季后賽在當地獲得27.5%的驚人新高;公牛與凱爾特人七場大戰創下一個系列賽7個加時的歷史紀錄,自然連番刷新了聯盟季后賽首輪的單場收視紀錄。季后賽第二輪,球迷熱情一發不可收,湖人與火箭、凱爾特人與魔術的七場大戰再次刷新收視紀錄;到了分區決賽,四強焦灼的比分和球星精彩發揮讓收視率繼續水漲船高……
最佳戲碼
科比末節18分,阿里扎千古一斷,湖人逆轉掘金2分險勝;劉易斯3分球逆轉騎士1分險勝,詹姆斯49分作廢;掘金最后15秒反斷湖人,科比連得5分無力回天;詹姆斯最后1秒3分絕殺,讓特科格魯的準絕殺徒呼奈何……
連續4場,分區決賽最大分差不過3分,比賽均在最后一刻才分出勝負。科比和安東尼上演飆分大戰,詹姆斯單挑奧蘭多群雄。兩個常規賽MVP、一個總決賽MVP、一個最佳防守球員以及西部第一小前鋒,超級巨星的光芒在這一輪季后賽顯得格外耀眼,眾配角也常常錦上添花,甚至喧賓奪主。
雅虎專欄作家凱利-德威爾在系列賽尚未結束之際就推出《20年最佳分區決賽Top 5》,今年的東西部決賽高居第二。排名第一的自然是1993年季后賽。當時喬丹在向三連冠沖刺的征途上遇到最嚴重挑戰,紐約大比分2:0領先,結果公牛連扳4局晉級,德威爾一連用了4個“Tough”來形容當時肉搏戰之激烈。西部決賽則在超音速和太陽之間展開,佩頓對位凱文-約翰遜,坎普對位巴克利。巴克利第五場砍下43分、15個籃板、10次助攻的超級三雙贏下天王山之戰,第七場又轟下44分、24個籃板的大號兩雙,太陽會師公牛。
頂級球隊,超級球星,戰術豐富,球星對位,對抗激烈,比分焦灼——這些正是構成最佳戲碼的核心要素。同時,人們還樂于見到以弱勝強或逆境求存的腳本。今年季后賽火箭成功突破首輪魔咒,并且第一場爆冷擊敗湖人已經足夠吸引眼球,姚明受傷后火箭更是以哀兵之姿再下兩場,這份出乎意料的大禮讓ESPN創下單場735萬的收視新高。魔術對陣凱爾特人第四場,“大寶貝”戴維斯的一記中投讓魔術在本賽季季后賽第三度品嘗到被絕殺的滋味,第五場,又是戴維斯穩定的2罰全中徹底斷送魔術的翻盤希望。奧蘭多人從天堂到地獄走這一遭,為第七場創紀錄的841萬人收看直播“打下基礎”。
最令聯盟高興的是,馬刺和活塞的老去讓“純防守”球隊終于壽終正寢。想當年火箭與尼克斯相遇總決賽,大戰七場無一得分上百的紀錄已經令聯盟頭痛不已,馬刺四進總決賽接連創造的超低收視紀錄更是成為聯盟噩夢。西部決賽湖人6場得分均上百,騎士與魔術的對決也常能打出110分以上高分,豐富的進攻體系保證了高質量的進攻效率。而這也并不意味防守缺失。本賽季分區決賽四強在常規賽進攻效率和防守效率均居聯盟前八,可謂矛利盾堅的典范。季后賽中這四支球隊更是在進攻效率高居前五,而防守效率最低的掘金也排在第六。攻守平衡已經成為主流。
爭議催化劑
比賽進入最后30秒,憑借特里的一記三分球幫助小牛領先掘金4分,已經連折兩陣的達拉斯人有望保住他們的首個主場。安東尼迅速完成一次灌籃,接著諾維斯基錯失了一個中距離跳投。掘金依然落后2分,6秒,5秒,4秒……安東尼運球向右側突破,小牛隊員試圖提前犯規,但裁判哨音未響,安東尼艱難扔出3分,命中,掘金3:0小牛。是役,諾維斯基轟下33分、16個籃板,安東尼貢獻31分、8個籃板。雙方無論核心還是角色球員,表現均可圈可點。
賽后小牛向聯盟投訴,聲稱那是一個漏判,更糟的是,聯盟承認了這個錯誤。“這真的很傷士氣,我不知道聯盟為什么要承認這個錯誤,我情愿不知道……”諾維斯基也許代表了小牛全隊的心聲——不甘,而又無奈。第四場諾維斯基獨撐大局,和安東尼同飆40+扳回一局,但也耗盡銳氣,最終1:4被淘汰出局。
這場比賽仿佛是整個季后賽的一個縮影:精彩絕倫的對決伴隨莫名其妙的哨子。聯盟在賽后忙不迭的追加或取消技術犯規和惡意犯規,阿泰斯特、安東尼-約翰遜的惡意犯規被取消;德懷特-霍華德的技術犯規被取消;科比和瓊斯先后被追加一級惡意犯規;肯揚-馬丁甚至有不止一個技術犯規被取消……頻率之高,也算是史無前例了。
是裁判執法水平更糟了?還是日益先進的錄像技術放大了錯漏判?1962年總決賽第七場,賽爾維最后一投偏出,在籃下占據絕佳位置的貝勒錯失了幾乎到手的前場籃板。“是的,當時我從背后推了他……”若干年后,帶著聯盟第二多戒指的薩姆-瓊斯壞笑承認了這個小動作。這一推,為貝勒終身無緣總冠軍埋下伏筆,也讓凱爾特人的8連冠幸運延續。
無論有多少咒罵埋怨,爭議卻似乎讓比賽更受矚目了。誰還會計較米勒絕殺公牛時的那一推?被認為有最明顯官哨痕跡的2002年西部決賽,恰恰是過去十年除總決賽外的收視冠軍。至于喬丹1998年總決賽推人后的最后一投,至今仍傳唱不衰。
爭議就像味精,加在各類食材中,雖然可能過猶不及,卻又能化平淡為鮮美。球員帶著情緒打球,球迷帶著情緒看球,梁子就此結下,恩怨世代積累,在怒火的催生下雙方怒目圓睜,一波波高潮就此掀起。
韜光養晦
“打造群眾喜聞樂見的季后賽”。別誤會,這可不是NBA的官方口號,不過卻是長久以來聯盟身體力行的光榮傳統。為了避免內線球員優勢太大一手遮天,聯盟先后為限制喬治-麥肯、威爾特-張伯倫和沙奎爾-奧尼爾修改規則,至于設24秒進攻時限、劃出三分線、增設3秒區以及“Hand Check”規則等,無一不是鼓勵進攻提速,為外線球員增加發揮空間以讓比賽更流暢、更精彩的舉措。
1998年喬丹退役,NBA陷入低谷。之后的停擺事件更是讓聯盟大傷元氣。聯盟力捧的新星要么成為玻璃人,要么難成大器,96黃金一代尚未成熟,兩個巨人——奧尼爾和鄧肯——統治了聯盟。球星相對的真空期讓NBA吸引力驟減。OK組合解散后,馬刺不斷“挑戰自我”,一次又一次讓總決賽收視率慘不忍睹……不過與此同時NBA卻并沒有停下革新的腳步。聯盟大力向全球開疆辟土逐漸收獲成效,納什、諾維斯基、帕克、加索爾、吉諾比利、姚明等國際球星的加盟讓NBA比賽墻里開花墻外香,當馬刺和籃網的總決賽將美國國內收視率平均率首次“殺入”個位數的同時,全球卻有96家電視臺,用36種語言將總決賽帶進205個國家。
NBA始終都在謀劃著重返巔峰。03黃金一代讓聯盟重新看到希望,之后04、05級的超級新星讓NBA球星梯隊趨于完整。科比意料之外的涅磐重生更是加速了NBA的復興大計。在2007年總決賽收視率跌入谷底后,NBA開始強勢反彈。兩大王朝——凱爾特人和湖人的同時復興無疑成為最佳噱頭。2007-08賽季的全明星、圣誕大戰、季后賽和總決賽收視率均開始回暖。本賽季騎士出乎意料的優異成績更是讓聯盟看到重塑80年代魔術師和大鳥傳奇的希望。事實上,能否實現這個傳奇已不再重要,經歷10年的低谷,NBA終于走上正軌,而且與輝煌的90年代所不同的是,這一次,墻里桃花燦爛,墻外櫻花絢麗。NBA的國際推廣和國內成績終于雙雙飄紅。
(周旭)
最專業最火爆 隨時隨地看NBA 上手機新浪網:nba.sina.cn聲明:新浪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