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分析法”是麥肯錫公司根據他們做過的大量案例,總結出的一套對商業機遇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種在實際運用中,對新創公司及成熟公司都很重要的思維、工作方法。
?????? 第一步:確定新創公司的市場在哪里?
?????? 對于多數商業計劃來講沒有可遵循的東西,尤其是新創行業的商業計劃,一般都是外延式的,而不是傳統的、有模式可尋的市場。比方說自行車市場、汽車市場,這些傳統行業的市場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但一些新創的服務性市場,市場到底是什么?大家都還搞不清楚。如許多高科技公司在做軟件,是套裝軟件還是服務性軟件?要界定出你是做的哪一塊。
?????? 這里一是要搞清楚市場是什么?再一個是在市場中的價值鏈的哪一端?如要給企業提供一個管理軟件,或叫管理方案,是軟件的集成商,還是套裝軟件商,或是平臺提供商?確定自己的市場在哪里,才能比較誰和你競爭,你的機遇在哪里?如用友是一家軟件提供商,它的市場是中國的企業,它先是企業軟件的集成商,現在又做到了套裝軟件商。
?????? 第二步:分析影響市場的每一種因素
?????? 知道自己的市場定位后,就要分析該市場的抑制、驅動因素。對一般新創公司來講,它找的多是新興的市場,這就不如一些傳統的市場如汽車市場那樣成熟,大家可以用一些成型的模式或數據來進行分析,如平均每年增長多少。當然一些老的模式今天也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如WTO就是一個有可能是驅動、有可能是抑制的因素,目前大家誰都不知道,而且它對每個行業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要意識到影響這個市場的環境因素是什么?哪些因素是抑制的,哪些因素是驅動的。
?????? 此外還要找出哪些因素是長期的?哪些因素是短期的?如果這個抑制因素是長期的,那就要考慮這個市場是否還要不要做?還要考慮這個抑制因素是強還是弱?如一家外國銀行想在中國開公司,但中國的規管制度對它是一個抑制因素,不讓它做。但隨著WTO的實施,這項制度就成為一個短期的抑制因素,短到7年,所以從長期來看,外國銀行還是要進入這個市場,雖然現在還存在一個很強的抑制因素。
?????? 第三步:找出市場的需求點
?????? 在對市場各種因素進行分析之后,就很容易找出該市場的需求點在哪里,這就要對市場進行分析,要對市場客戶進行分類,了解每一類客戶的增長趨勢。如中國的房屋消費市場增長很快,但有些房屋消費市場卻增長很慢。這就要對哪段價位的房屋市場增長快,哪段價位的房屋市場增長慢做出分析,哪個階層的人是在買這一價位的,它的驅動因素在哪里?要在需求分析中把它弄清楚,要了解客戶的關鍵購買因素,即客戶來買這件東西時,最關心的頭三件事情、頭五件事情是什么?如ERP對于大企業的客戶來講,他最關心的是質量要好、功能要齊全,他不太在意價位是多少。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講,價位第一,然后才是安裝、使用簡便,功能不需要齊全。這就是講,要進行公司市場的細分。
?????? 第四步:做市場供應分析
?????? 即多少人在為這一市場提供服務,如服務類市場中的軟件市場,有套裝軟件提供商,有系統軟件集成商,有方案提供商,最后還有運營商。在這一整個的價值鏈中,所有的人都在為企業提供服務,因位置不同,很多人是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如奶制品市場中,有養奶牛的,有做奶產品的,有做奶制品分銷的。如公司要做奶制品分銷,那前兩個上游企業都是合作伙伴。不僅如此,還要結合對市場需求的分析,找出供應伙伴在供應市場中的優劣勢。
?????? 第五步:找出新創空間機遇
?????? 供應商如何去覆蓋市場中的每一塊?從這里能找出一個商機,這就是新創公司必需要做的這一塊。這樣分析后最大的好處是,在關鍵購買因素增長極快的情況下,供應商卻不能滿足它,而新的創業模式正好能補充它,填補這一空白,這也就是創業機會。這一點對創業公司和大公司是同樣適用的,對一些大公司的成功的退出也是適用的。對新創公司來講,這一點就是要集中火力攻克的一點,這也是能吸引風險投資商的一點。
?????? 第六步;創業模式的細分
?????? 知道了市場中需要什么,關鍵購買因素是什么,以及市場競爭中的優劣勢,就能找出新創公司競爭需要具備的優勢是什么,可以根據要做成這一優勢所需條件來設計商業模式。但當新創公司發現了這個市場很有利,很多人又無法滿足這一市場時。新創公司又容易犯這樣一個錯誤,在創業模式里“想吃的東西太多、太長”,價值鏈從頭到尾都想要自己做。軟件要自己做,集成要自己做,營銷也要自己做。創業模式的戰線拉得太長,不能集中優勢兵力。這就要在價值鏈上精心挑選出新創公司的最有競爭力的一段模式,而后在外圍了解跟誰聯合,跟誰競爭;是短期的聯合還是長期的聯合;是外部的營銷聯合還是內部的研發聯合,以及如何去征服這塊市場。這就要在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中體現出來。如果做軟件,這時就要能回答出來用友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IBM、微軟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
??????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是,新創公司每年要達到的目標是不一樣的,要在時間軸上進行設計。從靜止軸上來看,新創公司目前只能做系統集成商,這是第一步,但三年后可能要進入成套的軟件制造商領域,這是一條戰略道路。價值鏈肯定會有變化。對于新創公司來講,第一步是先把市場占住,需要大量的合作伙伴,但隨著公司的發展,自有的知識產權會越來越多,價值鏈會越來越長。這些是要逐步做到的。
?????? 第七步:風險投資決策
?????? 以上六點做為商業機會的分析,大小公司都可以運用,但這第七點就是針對VC(風險投資商)的。VC主要看投資的增值能力,什么時候投,投多少?這要結合VC自身的財務能力、公司的背景、經歷。VC投的不光是錢,他是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的。
?????? 作為新創公司要找出自己的優勢在哪里,需要多少錢,也要了解VC方面的情況,否則的話,不了解對方的優勢、它投資的意愿,它過去都投過哪些項目,你去跟他談什么?他對你會很不感興趣。如果新創公司正好是他需要挑中的那一塊,知道他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想在這里發展,而且他在這一塊能得到最大的增值。VC就會很愿意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