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構和軟件開發商,但在贏得最終勝利之前Java還需要克服一些主要障礙。
最近的研究表明 微軟 公司開發的編程技術仍然是軟件開發商采用的最重要語言。但Java正在逐步地拉近同微軟編程語言的距離。根據2000年度IDC研究報告,當時有300萬人在使用C 和C++ 作為自己的主要編程語言,Visual Basic開發人員有230萬,Java開發人員則只有120萬。市場研究公司Evans Data則報告說,使用Java的人越來越多,而 C和C++開發人員的數量則在顯著減少。
這一趨勢在學術界也得到了反映。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早在1997年就用Java 取代了微軟的C++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主要軟件語言。今年春季,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開設了25門Java課程,而針對微軟編程語言的課程只有7門。麻省理工學院的副教授Daniel Jackson說:“照我看,Java將很快取代其他所有的編程語言,尤其是C++。”這位學者提醒注意,大學生甚至在上Java課程之前就在逐漸地自學Java了。在2年的時間里,學院將把針對高中生開設的大學級學分課程的高級測驗由C++轉到Java。
但是,甚至在面臨如此令人鼓舞的跡象同時,分析家和軟件公司官員仍然認為若干因素會阻礙Java的成長。第一個可想而知,這就是同微軟公司之間展開的、不可避免的競爭,微軟已經發布了稱為C#的編程語言,C#非常類似Java,而且它還推出了一個部分模擬Java的Internet軟件策略。
第2個障礙來自Java陣營的內部,很多軟件公司所發布的產品并不遵守業內達成的一致標準。盡管大大小小的軟件不兼容最后都會得到一定的處理,但是,Java的支持者們害怕這種不受約束的軟件開發可能會引發混亂和潛在的沖突,結果令這項技術的開發者們無所適從。
最后,Java自身的復雜性也一直是一個問題。分析家說,為了突破掌握高級開發技能的程序員的狹窄范圍而令主流開發者接受Java,軟件制造商不得不在易用編程工具領域被微軟牽著鼻子走:允許程序員只需要點按鼠標之類的操作即可開發Java程序。特別地,他們對稱為企業Enterprise Java Bean標準大加批評,該標準實際上是通過重用小部分軟件來節約開發時間。更容易使用的Java工具將有助于增加使用這一語言的軟件開發者數量,從而產生越來越大而且越來越健康的Java市場。 Giga信息集團的分析員Mike Gilpin聲稱:“要博得開發者和獨立軟件供應商的青睞就必須考慮以上的問題。”
自從Sun Microsystems公司在7年前發明Java技術至今,軟件開發程序員普遍接受了Java,首先是應用于網站建設,其后又進入了企業因特網和電子商務領域。今天,Java又在諸如蜂窩電話、在線游戲、股票信息等、餐館定位乃至實時信息處理等新興市場中大展身手。
盡管Java最初目標是取代PC上占霸主地位的Windows,而且這一目標完全失敗了,但是,擁躉Java的陣營已經能讓Java技術得到盡可能地普及。Java今天的成功部分地歸于開發者和客戶,其實,他們僅僅希望世界上除了微軟還應該有其他選擇,微軟巴不得從手持設備到企業服務器,在任何設備上都最好運行著Windows。
作為反對Windows霸權陣營的一員,Sun發誓要讓Java運行在任何設備上,而且所有的程序都不必重寫,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只寫一次,處處可行”原則,顯然該原則同微軟堅持世界上只有它的操作系統這一戰略是完全對立的。Java很快就贏得了其他微軟之敵的支持,比如IBM、Oracle和BEA Systems等。
然而,這種編程語言實際上并沒在完全實現多重設備上運行同一代碼的承諾。結果,商業機構這才覺察到,相比它們在選擇Java時所做的估計,現在花得的時間和金錢比預想的多得多。
Meta集團分析員Zachmann評價說:“‘只寫一次,處處可行’這條原則在服務器端壓根就沒有起過作用。”
許多人認為這個問題源自Java標準的通過被拖延得太久,這個標準花了12到18個月的時間才完成。軟件開發商又面臨著爭取新客戶的競爭壓力所以無法等待那么長的時間。因此它們只能定期地改進和發布基于非標準技術的Java軟件。
大多數的Java軟件開發商把它們的尖端技術提交給Java Community Process,這是一個由Sun和其它Java公司參與發起的組織,負責研究和制定未來的Java技術標準。如果提交的技術得到了標準認可,其他的軟件開發商就可以采用這一技術了。但是當新標準真被制定出來的時候,Java公司卻又發明出了雖然不是標準但卻給它們帶來競爭力的新技術。
為了在有利可圖的電子商務軟件市場獲取有利地位,BEA、IBM和其它Java軟件開發商都擺弄出了如此之多的非標準技術并應用在們的應用服務器和其他產品之中,使之運行更快而且更可靠。這樣一來,客戶不得不關心兼容性的問題,能在某Java開發商的應用服務器上運行的軟件卻不能100%在其他開發商的產品上運行。
Iona公司產品主任Simon Pepper認為:“我們不得不關注這一不兼容事實,我相信,正是這一原因使Java陷入分裂狀態而且令Java開發者感到無所適從,所謂的‘編寫一次,處處可行’的目標并沒有實現。結果令Java在兼容性能上的良好形象大大受損。同時卻為微軟打開了攻城奪地的方便之門。如果技術是分裂的,而且開發商也是分裂的,這肯定會令開發者懷疑Java是否真是一種優秀的技術。”
摘自
:http://www.zdnet.com.cn
posted on 2006-01-20 23:04
水秀清靈 閱讀(140)
評論(0)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