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封信:從誠信談起
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曾有一位剛被我提拔的經理,由于受到下屬的批評,非常沮喪地要我再找一個人來接替他。我問他:“你認為你的長處是什么?”
他說,“我自信自己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訴他:“當初我提拔你做經理,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公正無私的人。管理經驗和溝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學習
的,但一顆正直的心是無價的。”我支持他繼續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溝通技巧方面給予他很多指點和幫助。最終,他不負眾望,成為一個出色的管理人才。
與之相反,我曾面試過一位求職者。他在技術、管理方面都相當的出色。但是,在談論之余,他表示,如果我錄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來公司工作時的
一項發明帶過來。隨后他似乎覺察到這樣說有些不妥,特作聲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這一番談話之后,不論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
樣,我都肯定不會錄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和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誠實”和“講信用”。如果雇用這樣的人,誰能保證他不會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
后,把在這里的成果也當作所謂“業余之作”而變成向其他公司討好的“貢品”呢?這說明:一個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的。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他們用學校或公司的電話打私人長途、多報銷票。
也許有人認為,學生以成績、事業為重,其他細節只是一些小事,隨心所欲地做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邊的所謂“小事”,往往成為一個人塑造
人格和積累誠信的關鍵。一些貪小便宜、耍小聰明的行為只會把自己定性為一個貪圖小利、沒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終因小失大。對于這些行為,一言以蔽之,就是
“勿以惡小而為之”。
第二封信:從優秀到卓越
一位企業的領導者在成功的基礎上,要想進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的企業保持持續增長,使自己的個人能力從優秀向卓越邁進,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在“謙虛”、“執著”和“勇氣”這三個方面的品質。
謙虛使人進步。許多領導者在工作中唯我獨尊,不能聽取他人的規諫,不能容忍他人和自己意見相左,這些不懂得謙虛謹慎的領導者也許可以取得暫時的
成功,但卻無法在事業上不斷進步,達到卓越的境界。這是因為,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領導者必須不斷學習,善于綜合他人的意見,
否則就將陷入一意孤行的泥潭,被市場所淘汰。
執著是指我們堅持正確方向,矢志不移的決心和意志。無論是公司也好,還是個人也好,一旦認明了工作的方向,就必須在該方向的指引下鍥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輕言放棄或者朝三暮四的做法都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成功者需要有足夠的勇氣來面對挑戰。任何事業上的成就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取得的。一個人想要在工作中出類拔萃,就必須面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必
須正視事業上的挫折和失敗。只有那些有勇氣正視現實,有勇氣迎接挑戰的人才能真正實現超越自我的目標,達到卓越的境界。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勇氣不是缺
少恐懼心理,而是對恐懼心理的抵御和控制能力。”
第三封信:成功、自信、快樂
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說過:“不要竭盡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競爭。你應該在乎的是,你要比現在的你強。”
中國社會有個通病,就是希望每個人都照一個模
式發展,衡量每個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標準:在學校看成績,進入社會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人們對一個人的成功的評價,更多地以個人財
富為指標。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績就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嗎?有名利就一定能快樂嗎?
真正的成功應是多元化的。成功可能是你創造了新的財富或技術,可能是你為他人帶來了快樂,可能是你在工作崗位上得到了別人的信任,也可能是你找到了回歸自我、與世無爭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獨一無二的。
第四封信:大學應這樣過
就讀大學時,你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包括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培養興趣、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世。
經過大學四年,你會從思考中確立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煉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獲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
離開大學時,只要做到了這些,你最大的收獲將是“對什么都可以擁有的自信和渴望”。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中國未來的主人翁。
第五封信:做個積極主動的你
如果你想做一個積極主動、對自己負責的人,我建議你立即行動起來,按照以下幾點嚴格要求自己:
●以一整天時間,傾聽自己以及四周人們的語言,注意是否有“但愿”“我辦不到”
●依據過去的經驗,設想一下,自己近期內是否會遭遇一些令人退縮逃避的情況?這種情況處在你自己的影響范圍之內嗎?你應該如何本著積極主動的原則加以應對?請在腦海中一一模擬。
●從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個令你備感挫折的事情。想一想,它屬于哪一類,是可以直接控制的事情,還是可以間接控制的事情,抑或根本無法控制的事情?然后在自己的影響范圍內尋找解決方案并付諸行動。
●鍛煉自己積極主動的意識。在30天內,專注于自己影響范圍內的事物,對自己許下承諾,并予以兌現;做一支照亮他人的蠟燭,而非評判對錯的法
官;以身作則,不要只顧批評;解決問題,不要制造問題;不必怪罪別人或為自己文過飾非,不怨天,不尤人;別活在父母、同事或社會的蔭庇之下,善用天賦的獨
立意志,為自己的行為與幸福負責。
只有積極主動的人才能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中贏得成功,只有善于展示自己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獲得真正的機會。
最后,我將公司總裁的一段話贈給中國的學生: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里。
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是活在別人的生活里。
不要讓任何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
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和直覺的勇氣。
你的內心與直覺知道你真正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