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格式化容量 = 位密度×內圓周長×每面磁道數×記錄面數
格式化容量 = 扇區大小×每磁道扇區數×每面磁道數×記錄面數
數據傳輸率 = 扇區大小×每磁道扇區數×轉速
計算容量時,單位應統一.CM換成MM;MB換成KB; 位轉換成字節=除以8.
(1)單記錄面磁道數=磁道密度×(盤面外半徑-盤面內半徑)
(2)非格式化容量= 記錄位密度×內圓周長×單記錄面磁道數×記錄面數
總磁道數= 單記錄面磁道數×記錄面數
內圓周長=3.14*內圓直徑=2×圓周率×半徑 = 圓周率×直徑
(3)格式化容量=記錄面數×單記錄面磁道數×每個磁道扇區數×扇區字節數
(4)一個磁道存儲的字節數=磁盤扇區數×扇區字節
(5)數據傳輸率=每磁道扇區數×扇區大小×轉速
(6)平均等待時間=磁盤轉速時間的一半
平均存取時間是反應磁盤數據操作速度的指標,單位是毫秒(ms),他包括3個時間段:平均尋道時間,平均定位時間,轉動延遲,其中后面兩個統稱為等待時間。
舉例:
假設一個有3個盤片的硬盤,共有4個記錄面,轉速為7200/分鐘,盤面有效記錄區域的外直徑為30CM,內直徑為10CM,記錄位密度為250位/MM,磁道密度為8道/mm,每個磁道分16扇區,每扇區512字節。
總磁道數:Ct=磁盤面數*(外直徑-內直徑)/2*磁道密度=4*(30-10)*10/2*8=3200
非格式化容量:Cuf=總磁道數*內徑磁道周長*位密度=3200*(3.14*10*10)*(250/8)字節=29.95M
格式化容量:Cf=總磁道數×每扇區數×每扇區字節數=4*=25M
平均數據傳輸速率:Cg=每磁道扇區數16×每扇區字節數512KB×轉速(7200/60S)=983040=960KB/S
posted on 2012-03-03 21:22
紫蝶∏飛揚↗ 閱讀(6191)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