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掛羊頭賣狗肉。就是用一個大品牌、或知名度高的品牌做為店面的名字,為的是給您混個熟臉,里面在放一些雜牌子的或小品牌、小廠子產的瓷磚來傍大款,利用價格優勢或乘其不備出售給你,這一招在現在運用的相當普遍,其實在這里說的“價格優勢“是一個虛偽的價格,他是利用建立在兩個不同檔次產品之間的瞎比,‘乘其不備’其實是一個畫好了的圈,讓您往里跳。
2、就近購買。我為什么提倡就近購買,原因是作為普通消費者,附近的產品足以能滿足您的需求,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偏偏相信附近沒好貨。您要是有所追求,哪么就得出去走走溜溜。就近有好處,一是省很多時間和油錢,二是省體力和精力,以逸待勞。三是方便套個近乎,混個熟臉,以同樣的價格也能在他這里買到,四是方便多退少補,五是他知你在附近住,不好和你鬧翻臉,打架你也贊優勢,
3、先預算。一要先預算準備花多少錢,二要先預算多少數量,預算多少錢哪你就根據您的實力而定吧,我要說一下預算數量這一方面,有一炸是這樣的:咱半路說起,當您看好一款瓷磚,是您比較喜歡的,銷售小姐會看看你的錢包和人,米比較少,人比較摳門,他會見風使舵,為了讓您整體不超預算,他會給您少算面積,落下,花片、腰線、踢腳線、勾縫劑、磚卡、陽角線這些,而且反復強調設計數量大于實際需要,多余部分保證退貨,把消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剩余退貨上,實際上為你提供的購買數量比實際用量要少30—40%,給消費者造成比購買其他品牌預算較低的錯覺,一旦動工鋪裝,你會發現一個接一個的半拉子工程,最后不得不接著增加購買數量,背后一槍叫你有苦難言。還有一個壞處就是挑撥你和工人,回頭來找他,他到有理,當初您買的夠啊,工人給您浪費了,當初您沒說買這些花片、腰線、踢腳線、勾縫劑、磚卡、陽角線,裝飾公司包吧,直接跟您添亂。
4、送貨與搬運。此乃是購買環節中最小的一事了,但有時為了這一事,壞了一鍋大湯的時候,原則一般是,商家給您送到家門口最有利于下一次搬運的位置,搬運是貨物卸在地上后再次搬到房間里,這事兩個環節。壞事一般壞在,客戶認為送貨就是送到屋里,不到屋里不給您付錢,有把柄在手,送貨的說送貨就給您送到樓下(樓下驗貨),不負責給您搬到屋里,要想搬到屋里就要單加搬運費。三說兩說,兩個人上火,司機拉著貨走了,回頭去店里去退,人家要扣掉上次的運費(把柄又在他手了---定金?。?。打起來了,一死一傷,都是較勁和摳門惹得禍,呵呵哈哈哈哈哈~~~~~。還有一種可能??!把裝修的都給趕走了,當客戶不加錢上樓,送貨的又不給送到屋里,店里有不想失去這筆買賣的時候,司機突然說話了,找您家裝修的搬啊,一想也對,讓裝修工人搬吧,工人說這么多的磚我們搬不了,他們的貨還是讓他們找人搬吧,他們掙錢憑什么讓我們搬,都不搬,沒法了,給裝飾公司或工長打電話說這工人也真是大爺,料都不往上搬,什么都讓我加錢,你們不用干了,走吧。。。。。咋樣小事不小吧。。。。。。。。。。。。。。。。
5、瓷磚倉庫與建材超市。瓷磚倉庫,顧名思義,給人感覺量多,選擇、比較余地比較大,價格也相對優惠(經營成本低,省去了店面費用),圖便宜來的和摸底價來的人比較多,是選購瓷磚前去的一個地方,相對的還有陶瓷城和集散批發地。商人惟利是圖,哪里的商人都是為了掙錢,能多掙,絕不少掙,有大的,絕不掙小的。道理天下就一個,所以啊,也要充分準備。相對也有他的弱點,個體用量少,不把您當客戶,不安批發價賣給,偶爾碰到有賣給的也是很麻煩,沒有樣品擺在外面,不好選,人家都按品牌型號等級出庫,有個門臉的,很少有人精心布置,里面也是臟亂差,即使是十大品牌放在里面也沒有光彩,在倉庫購買瓷磚一般商家不管送貨,因為他們只負責經銷商、代理商大批量的配送。建材超市,威力無比,高檔消費,環境好,價格高,質量相對可靠。也有人去里面撿便宜的,專找特價的,促銷的,清倉處理的,這一類人呢,感覺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總覺得質量可靠,價格真低,不用砍價,有一種認了的勁,死扛著的瓷磚經驗里面也有這一點:死抗著總結的瓷磚經驗
拉燈蜜前輩曾經建議我,如果想省錢還買好磚就去東方家園、好美家買特價磚,我也為此專跑去過東方家園、好美家,覺得那里的特價磚也竟是些雜牌子,而且質量很一般(我曾拿著礦泉水瓶子做過試水)。再而且可選擇面實在太窄了,無奈之下,還是一腦袋扎到建材市場尋覓去了。
6、瓷磚的品牌。道理簡單,大品牌身價就高,成本也高,看的利潤也大,廣告宣傳費也多,最后都要攤到商品上去。品牌磚的好處不用說,關鍵看您是否買得起,說這話感覺難聽,能買得起房瓷磚我還買不起啊!不是這樣的,瓷磚您可以買的起品牌,都用品牌估計買得起的就很少了,事實上裝修是一個整體效果,您就用一款大品牌瓷磚,效果也未必能好,所以啊,在裝修中,配比也不要失調,在整個比例分配中選擇相對應的品牌。
7、瓷磚的損耗。瓷磚在運輸、搬運、施工過程中是有損耗的,在預算購買中要加出來,在購買過程中要使用‘多買快退’的原則。1、運輸、搬運過程中碎磚。2、在施工過程中,鋪貼表面越不規則,損耗越多。3、瓷磚越大,損耗越多。4、質量次,損耗就大。5、異性鋪裝,損耗也多。
8、瓷磚購買中的兩種人。憑我經驗有這么兩種人,您自己對照一下,一種是絕不暴露目標慢慢套銷售,一般的銷售都有一個習慣毛病,你看那一款磚,他就說好,你一抹那款磚她就說流行、不錯,你就給他造成錯覺,所謂‘聲東擊西’吧,不買的要多問多看,想買的要用心去思量,千萬不要把你鐘情的款式暴露給商家,如果她知道你非她不娶的話,你的價格就很難砍下來。您要是玩的好了,他還會貶低另一款,啊!從中漁翁得利,最后您在殺個回馬槍,你只說貴,高!高!!高了?。∧衬车昀镉羞@款,某某人買的就是這個,出門走,等他叫您。另一種人就是比較直了,進門就問,老板有20塊錢一平米的磚嗎?一百塊錢左右的都有那幾款。這樣買東西針對性強,不至于在哪里莫對半天,還相差十萬八千里,在十大品牌店里非要買人家20塊錢一平米的磚,傻了吧唧。這種人能夠比較快的切入正題,目標性強易于理性的比較,知道自己花20塊錢應該買什么樣的磚,花100塊錢應該買什么樣的磚,給銷售一種印象,你是有針對性來的,價格上不至于吃大虧。
9、說說廣東淄博磚和山東商丘人。社會發展至今,分工很細了,大家都是各自專研一行,在自己的領域發展,忘了外面的一些事。買磚的時候有人說廣東淄博磚,都有相信的,這句話逐漸成了行內的名言笑料,我也把它當成笑料,和山東商丘人一樣,遇到臉皮薄的河南人我就跟她開玩笑,商丘給山東,鄭州不愿意啊。說道廣東淄博磚,不是今朝一夕的事,是很有歷史的一個大事件。好多經濟學家,領導干部都知曉,把它歸結為時代的產物,請看背后新聞。
貼牌生產,是淄博建陶行業公開的秘密。值得欣慰的是,許多企業在貼牌中不斷學習對方的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一步步成長壯大,開始邁出建陶“淄博造”的第一步—— OEM即OrignalEquipment
?。停幔睿酰妫幔悖簦酰颍澹⑽闹弊g為原始設備制造商。但其基本含義為定牌加工,俗稱“貼牌”。
在淄博建陶企業中,就大量存在OEM現象?! 。保车钠髽I在貼牌 “從三五年前,就存在貼牌現象了?,F在,在有點規模的建陶企業中,經常貼牌的占到30%以上,至于有多少產品是貼了人家的牌賣的,就更不好說了!”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說。
“沒辦法!盡管質量都差不多,但我們廠的瓷磚只要一貼上南方企業的牌子,價格就會上升幾十塊,甚至是翻番。”淄川區一家建陶企業的負責人說。
在淄川建材城,記者了解到這樣一件事:一片800mm×800mm的廣東品牌瓷磚售價90多元,而規格相同、質量差不多的淄博磚價格卻只有20多元。貼牌已經成了這里公開的秘密,建陶生產方和品牌企業經過協商,達成協議,品牌企業把自己的品牌授權給淄博建陶企業,然后再采取諸如委派技術人員等方式給予這些企業技術指導,生產方利用自己的生產線、原料進行加工生產。就這樣,國內外一些知名的品牌建陶產品就在淄博面世了。由于貼牌生產企業多是淄博當地一些有點規模,質量也較可靠的企業,生產的貼牌產品質量也和原品牌企業差別不大。
貼牌后,雖然價格上升了不少,但是利潤多被貼牌企業拿去,建陶生產企業只是賺很少的一部分。“自己辛辛苦苦搞生產,賺了利潤,卻是人家‘吃肉’,我們‘喝湯’。”一位企業老板說。
做貼牌,導致很多企業變成了一些建陶知名企業的“生產車間”。廣東某知名陶瓷企業就曾在淄博貼牌,去年,又在淄博設立了分廠。該企業辦公室主任告訴記者,這里只是企業的一個“加工基地”,研發機構仍在廣東。 無奈之舉 淄博是我國三大建陶生產基地之一,現有建陶生產企業300家左右,擁有400多條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到7億平方米,占全省總產量的80%。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幾乎所有貼牌企業的經營者都知道貼牌不利于自己長遠發展,但面對現實,除了貼牌,又暫時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淄博的建陶企業在發展初期,曾走過一段彎路。在建陶產業興起之初,由于原料充足,大量的建陶產品涌向市場,但因缺乏嚴格的質量保證,給人留下質量差、價格低的印象。無奈之下,大量淄博建陶企業只好貼牌銷售。
小企業多,大中企業少也是沒有叫響建陶“淄博造”的一個原因。在淄博市300多家建陶企業中,年產量超過2000平方米的屈指可數,多數企業規模小、檔次低,低價位、質量差的產品種充斥市場,引發了無序的價格競爭,導致企業效益下降,影響了淄博建陶產品的對外整體形象。同時企業科技開發創新能力弱,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少,技術力量薄弱,有不少企業仍停留在仿制克隆階段。
加上這些年建陶產品競爭加劇,利潤空間下降,淄博的一些企業為了維持生產,也不得不采取貼牌的方式搞銷售?! 『螘r叫響“淄博造” 從經濟學角度看,貼牌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加工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貼牌生產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讓企業學習經驗,發展壯大,也可能讓貼牌企業淪為知名品牌企業的生產車間。
“其實淄博的建陶產品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質量開始逐步好轉,比如說我們的有些墻體磚,在國內已經處于技術領先地位。應該說,現在限制淄博建陶企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品牌問題。淄博的建陶產品在全國有兩成、全省有八成左右的生產量,卻沒有一個中國名牌。”淄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建陶產品質量檢測專家鄒義勇說。
在淄博市龍都陶瓷有限公司,公司儲運部部長杜忠波對貼牌一事深有感觸:“早先我們貼牌是沒辦法!產品沒有銷路,企業就要倒閉。但目前看來,這牌貼得值!”他說,雖然貼牌利潤低,但自己的企業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東西,包括管理、產品質量、營銷等。“現在我們感覺底氣足了,所以要創自己的牌子了。”這家以生產衛生潔具陶瓷為主的企業,在貼牌生產的同時,已經有相當一部分產品打出了自己的牌子。2003年以來,陸續開發了十幾款新產品,有7件正在申請專利,準備一舉叫響自己的品牌。
在素有“北方瓷都”之稱的淄博市楊寨鎮,到處樹立著一些國內外建陶品牌的大牌子?;使谔沾墒亲筒┮患乙幠]^大的企業,曾給國內一些著名建陶企業生產過產品。據企業負責出口的史雪梅主任介紹,企業的產品在質量上已經相當不錯,只是品牌名氣不夠響,所以才貼牌,通過貼牌,企業更加認識了創牌的重要性。如今,它已經走出了自創名牌的第一步。目前,企業產品質量已達到發達國家的質量標準,“皇冠”商標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產品也被評定為國家免檢產品。
今年,淄博市申報中國名牌的建陶企業已經有了三四家,企業爭創品牌的意識正逐步增強。據業內人士說,一些單位和企業甚至私下里商量著成立一個建陶協會,以組織、協調生產和銷售,提高行業素質,共同應對外來的競爭??磥恚筒┙ㄌ战许?#8220;淄博造”的那一天已經為時不遠。
□ 本報記者 杜輝升 本報通訊員 劉洪玉 田廷芳
10、踏實考察與忽悠。在瓷磚選購過程中踏實考察,絕對是個好辦法,去調查,認真記錄,多多比較,該賺的錢,給你賺,決不受蒙被騙。可市場哪,是個爾虞我詐的地方,他可以對您坑蒙拐騙,你也可以詐的他哭爹叫娘,雞犬不寧。用流行詞來說是,忽悠 ,忽悠啊,常用詞語有,‘回頭我在給你介紹,給優惠多少’,‘我給你搞個集采、團購活動,回頭會有好多客戶再來買你的,給我免費了吧’,‘免費給我做個樣板間,我給你介紹客戶’,‘我們這邊用量大,先拉一部分看看效果咋樣’,‘拉關系,裝苦窮又要好’,‘把自己說成地頭蛇,硬孬硬搶’,呵呵~~酷吧,去忽悠吧,不進監獄就行。
11、店大欺客。這種做法很少,誰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一個店慢慢的搞垮,但還是有投機取巧的人,這里重點說一下這個要點:走進店面,給人感覺、影響都很好,裝修不錯,環境也很好,也是明碼標價,他們的騙術是---高標價、高折扣,蒙騙不知情的消費者,他們的特點就是給你講怎么怎么優惠,馬上就要恢復原價,原價180元每平米,現價60元每平米,3折、4折優惠,趕快購買,很少講質量和品牌,
12、購買時機。適時出擊,說一下天時地利人和,從全年來看,淡季(正月、7-8和年尾)要比旺季便宜,月,4-5月份和10-11月份最貴,天周六和周天高于周一到周五,從全天來看,早上給他個開門紅、開張生意,具有優勢,最后晚點的也行,也能買到優惠。。如果你先提前看好品牌、花色、品種,找一個合適的時間段,她正無精打采,為了開門的吉利和順暢,她周日不肯屈就的價格,大多會成交,閑著也是閑著,她只不過是數數錢,開開票的事情,還多增加一點自己的提成,送貨裝貨都用不著她動手操心,看出摳門的您,在想多掙不容易。北京話說得得得,
13、購買和退瓷磚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在展廳看瓷磚時,一定要確認好瓷磚的型號。特別是參加集采的客戶。不少廠家同一系列都有不同的幾款磚,可能是花紋相同,顏色不同。型號的編號可能只有一位數字不同。這時候記型號要準確完整,避免出現錯誤。出現過客戶記錯型號,送到的磚顏色不同。來回換,耽誤工期。
2.安排送磚時,一定要提前一兩天通知商家。有很多客戶提前訂磚,過段時間才送。因為商家要備貨,要安排,所以至少提前一兩天通知對方,才能保證準時送到。有的客戶周六日有空,不要等到周日才打電話,要立即送,往往很難辦到。
3.退磚時,要保留好原包裝箱。因為包裝箱上有型號、色號等信息。一般商家退回的磚會按照同一的色號重新收集分裝,色號可以避免出現色差。一般沒有包裝箱的不能退。
4.剩下的瓷磚不要破損,不要泡水,抹水泥,有這樣的情況一般不能退。
5.去退磚之前,要和商家聯系,問清楚什么時候去退嫩當時拿到退款。瓷磚行業一般都是輪休,有時內勤不在,不能馬上拿到退款。
6.一般買瓷磚時都是按片或平米,要提前換算成箱,方便在家里收貨和驗貨。腰線和花磚每片都要檢查,要留對方電話,方便咨詢和技術指導。
14、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招。不是師傅不教給您這一招,而是你永遠學不會,它出現在這里,運用到人的一生,要‘適可而止’把握好‘度’與‘量’,東北有句話叫‘上桿子,不是買賣’,到我們那里常說‘北京到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就是說不論您在精明,會算計,練就再好的本領,賠本的生意沒人做,您要充分把握好‘度’與‘量’,‘適可而止’,你不要認為他不賣給您是他的損失,商家是有成本的,您想一想,跑一天買東西是有多累(有時候不止一天、兩天),他們坐在那里,買與不買,一句話的事,他可以不買,您不可不買,走出店門,不知還要多長時間才能買到。在給商家的搞價還價中,‘度’與‘量’這個火候完全靠自己理解,還跟時間有一定的關系,多花時間,多比較幾個,也許能掌握的好一點,但也不要指望買到最低,您要是過了火,指不定在那個環節上被誰帶到山溝里,悶您一把。您的需求,一生中也不過幾次,關鍵是要買到稱心的,價格要適可而止,不要扣的太精,適得其反,鬧個不愉快,影響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