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慶當產品經理了。
盡管張小慶很高興,但實事求是的說,如果他當不上這個產品經理才是失敗。第一是金鵬的職責發生了變化,隨著公司的擴大,金鵬需要管理全部的技術人員,事務性工作越來越多,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公司新產品的銷路并不好,離預期差得很遠,上半年只有普科一個單子,當時公司還能靠去年簽下的項目維持,但到了下半年,以前的項目基本上都收尾了,新項目卻還沒有蹤影,這樣,公司需要金鵬去經常參與售前工作,需要一個技術好又沉穩又懂業務的人,這樣的人除了金鵬沒有第二個;第二是孫偉走了,除了金鵬,張小慶成了產品部資格最老的人,按照中國人論資排輩的話,也該他了,看很多大公司的高層管理,無一不是把曾經的同事都熬走才有了今天的位置,堅持才能成功;第三是張小慶本身做得還可以,好學,熱情,經常在公司分享技術知識,還翻譯了一本技術書,這些都是金鵬喜歡的。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張小慶當上產品經理是正常,當不上,只能說做的太差。
張小慶重新忙起來,之前曾經有段時間他對公司很有情緒,因為打卡的事情,他不再加班,周末的時間他在搗鼓一個Javascript的流程設計器,但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最大的困難就是很難找到一個所有瀏覽器都兼容的繪圖方案?,F在,新的職位讓他感到責任,他又開始加班了。激勵一個人其實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就是放手給他更大的責任。小公司的產品經理和大公司的產品經理不一樣,在大公司里,產品經理只是負責產品的需求和規劃,與客戶和項目經理打交道,但在小公司里,這是一個全能職位,首先你需要確定產品一段時期需要開發的功能列表,然后你需要分配任務帶領一個團隊完成這些功能,最后你還得是團隊中技術最好的人遇到問題你得解決。
張小慶首先決定將產品代碼好好的整理一次,之前由于計劃樂觀后期趕工期的原因,代碼變得混亂,膨脹的很快,由一個單一工程拆分成了多個互相依賴的工程,不再有靜態檢查,也不再有單元測試,有一些文件甚至已經超過2千行。張小慶花了好幾個周末來重新整理這些代碼并在團隊中統一代碼風格,但他很快發現,與寫代碼相比,最困難的是和人打交道。最開始,新產品的開發是技術驅動的,更換了整個產品的技術框架,至于功能,則是原封原從老版本移植過來,那段時間,他們是封閉的,一邊使用老版本列出功能列表一邊使用新的技術實現;后來,產品發布,在實際項目應用中,BUG被源源不斷的發現出來,他們主要的工作變成了修復BUG和增加項目部反饋需要的新功能,那時,金鵬還在,由他決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沒有外部的干擾;現在,張小慶接手了,每天不再是只寫代碼,還需要經常和項目部討價還價,而他又沒有金鵬的權威,于是,需求變成了每天和項目部心煩意燥的打交道,總是有做不完的事情,并且,都很緊急,排定的優先級根本沒用,總是被打斷。張小慶覺得,項目部對產品部的依賴太重了,客戶要求一個新功能,只要涉及一點點平臺功能的增強,項目部就立刻將需求轉到產品部,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這是你們開發的代碼,我們不懂,可是,產品代碼早就對項目部開放了,另外,產品的技術支持似乎總是不夠的,有一次,一個項目部的程序員一個配置文件寫錯了,導致系統不能正常工作,他根本不看日志,就直接說是產品的BUG,張小慶過去看了,找到原因后有些生氣,但他也沒有辦法,招人困難,項目部很多人都是不那么滿意的,都是湊合著使用,再說,給人家的工資也不高。
盡管公司人數并不多,但產品部和項目部之間的矛盾是存在的,張小慶以前沒有太多感覺,現在,感受一下子深刻起來。項目部覺得產品實現的不成熟,在實際項目中,總是有這樣和那樣的功能沒有完成,還有就是BUG太多和技術支持不夠。產品部覺得項目部的程序員似乎不能自己解決問題,一有問題都往產品上推責任,產品部的人都成了救火隊員,他們覺得所謂的項目需求不就是一些功能模塊,而這些功能模塊在拋除掉基礎模塊支持后只是簡單的增刪改查,建張表,應用代碼生成器生成腳手架代碼,再修修改改就可以了,他們的興趣在增強產品的新特性,例如對全文檢索的支持,對產品運行期性能的監控,分布式擴展部署等等。張小慶有時候喜歡訪問一些競爭對手的網站,在那里,他總是被他們的產品特性打擊的自嘆不如,他感到自己做的產品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做,而又根本沒有時間去做。終于有一天,在一次程序員聚會里,他認識了另外一家做相似產品公司的產品經理張映,張映他們公司是大公司,經常在雜志上做廣告,他問了張映他們的產品,問了自己覺得很酷的幾個特性。聽完張小慶的話,張映突然笑起來,說,網站上的宣傳你也相信嗎?
張小慶說,沒有實現也能打廣告?
張映說,那是市場部的需要,再說,如果用戶真的需要這些功能,我們也不會到現在還沒做。
張小慶又問了張映他們產品銷售的情況,張映說,基本沒有銷售,都是我們按項目給他們做。
原來都一樣,張小慶想,本來想做產品公司,最后還是變成了項目公司。為什么會這樣?是環境變了嗎?還是其他原因?張小慶想起了科技動力03年剛發布產品第一個版本時的榮光,那段時光看起來永遠都不可能再來了。為什么呢?首先,需要知道公司產品能夠給客戶帶來什么樣的價值,產品能夠給客戶帶來什么價值呢?是的,對于協同辦公和電子政務類的應用,使用該產品能夠快速實施,產品本身包括了工作流,包括了內容管理和門戶,還包括了很多開箱即用的業務模塊,此外,對于開發人員,能夠馬上生產出腳手架代碼,提高生產力。接下來,需要知道產品的客戶會是那些人呢?有兩類客戶,一類是大的系統集成商,他們拿到項目后會購買產品以減少成本,另外一類是小的軟件公司,他們通過關系外包到項目,卻沒有足夠的人力和能力完成,那么,采購一套成熟的產品也是明智之舉??墒?,為什么產品提供的價值沒變,所面向的客戶也沒變,怎么就銷售不出去了呢?這就需要比較當時和現在的環境變化了,03年的時候,正是java正火的時候,大量的應用正從CS結構向BS結構遷移,而國內的java公司和程序員還很少,此時推出基于java的WEB應用必然會具有技術上的優勢,另外,國內的電子政務應用也正是從03年的時候開始興起,大家都沒有太多實施經驗,而產品所包括的不僅僅只是一套開發工具,而是包括了門戶和內容管理的整個解決方案,這兩個因素疊加起來,產品不火才怪;而現在是07年底,07年底是一個什么狀況呢?滿大街的都是java公司和java培訓機構,java已經不構成技術門檻,而像工作流這樣的產品,開源世界已經有應用非常廣泛的產品了,東西沒變,但時間將它的技術含量降低了,另外更重要一點是,協同辦公應用也開始爛大街成熟了,一些公司消失了,一些公司做大了,經過幾年的發展,大的公司必然都有了自己的積累,有自己通用的庫,而對他們來說,在這些通用庫上開發一套自己標準的開發平臺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此時,如果整個解決方案都外包反而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張小慶知道,有家老工作流公司就向很多大公司出售了產品的源代碼,也有公司找科技動力談過,但沒有合作,這樣,客戶中的大公司消失了,也是最主要的客戶消失了,接下來的小軟件公司,幾乎是有一單沒一單,本來錢都不多,技術支持就能把人耗死。于是,這兩個因素加起來,產品賣不出去就毫不奇怪了,但公司還要生存下去,就只能自己接項目做。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需要抓住正確的時機,早了,替別人鋪了路,晚了,別人已經玩大了,沒了機會。
如果公司發展最好的時候沒有分裂多好,張小慶想,但他很快又為自己的這個想法笑起來。歷史已經證明,同甘苦易,共富貴難,所謂偉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公司了。那么,以現在的情況看,當初重寫這個產品也許是錯誤的,更好的方法是在老版本上增強?馬后炮誰都會,公司現在要怎么發展呢,找個大公司,剛好他們在協同辦公這塊沒有經驗,搞好關系,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這樣應該不錯,最后再被收購,就完美了。張小慶再一次笑起來。
大公司王總沒有找到,他找到了一個叫中小企業聯合會的組織,這個組織的頭來公司張小慶見過,光頭,中年人,說話大大咧咧,滿嘴跑火車,讓他第一時間想起了那個軍方信息中心主任。光頭說,我們明年初要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中小企業高峰論壇,在人民大會堂,光頭強調到,王總在那里點著頭,說,是;光頭說,我們邀請到國家部級的領導出席,部級領導,光頭強調到,王總在那里點著頭,說,是;光頭說,上千家企業老板出席,都是付費的,上千家,光頭強調到,王總在那里點著頭,說,是;光頭說,所以你們幫我們做這套系統實際上是在為你們做廣告,想想吧,那么多企業家,還有部級領導,演示完畢時打上你們的logo,多么難得的一件事,廣告效應,光頭強調到,王總在那里點著頭,說,是。
光頭走后,王總有了動力,王總總是充滿激情的,他又一次說,加油啊,同志們,搞好了我們后半輩子就不用干活了。這是不知道第幾次聽王總這么說了,張小慶有些麻木,他對那個光頭怎么也提不起好感,怎么看都像一個騙子,拉個關系讓領導露個臉,然后就開始騙那些企業們的錢了,人民大會堂,怎么聽都應該是個神圣的地方,但似乎是人不是人都能在里面開個會,張小慶想起來,在路邊里,那些壯陽粉就在里面開過發布會。張小慶問了王總,給我們多少錢?王總反問,錢,不要提錢,人家幫我們免費做廣告呢。原來是免費的。
給中小企業聯合會做項目是壞事也是好事,壞事是可能被騙了,好事是產品部有了一個機會來做項目,張小慶挑了一個模塊告訴王總他們來做,他決定做出一個示范模塊來。這是一個發文模塊,被無數項目做爛的模塊,張小慶團隊現在一共有5個人,除了他自己,還有4個人,其中秦濤是技術最好的,畢業于天津大學,張小慶真是很難相信金鵬是如何將他搞到手的,楊柔則是一個聰明的姑娘,她就坐在張小慶的旁邊工位,喜歡問問題,最開始的問題比較初級,但很快,她就學會了,學得很快,張小慶想,一個女程序員已經難能可貴了,一個聰明的女程序員簡直就是稀有動物。每次張小慶幫楊柔調試程序的時候,楊柔都會去張小慶的工位把他的水杯取過來,然后倒滿水,放到張小慶的手邊。這次,張小慶他們將所有與發文相關的文檔都收集起來,叫上了劉哥和楊曉,畫出了mockup,和預想的完全不一樣,他們評估了工作量,最后發現竟然需要2個人月,張小慶自己也很吃驚,因為之前他也是認為那些項目模塊只是簡單的增刪改查的,他意識到,所有技術最后都是來解決現實問題的,不管這種技術如何先進,如何有生產率,當你熟悉它后,就會發現真正影響進度的還是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本身,你對這個問題的熟悉程度,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程度,都會影響到后邊的實現,此時采用何種技術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公司不大,每次有新的程序員入職,金鵬就會叫上所有的程序員一起吃個飯,張小慶突然注意到,每次吃飯,楊柔都會坐到他的旁邊,每次上菜時,她都會先幫自己細心的夾菜,這個細節讓張小慶的心里泛起一陣漣漪。楊柔是個溫柔的姑娘。
快到年底,又是一年,張小慶的工資漲了1千塊,這樣,每個月他就能收入7千塊了,拋開一個月工資回家,年底能夠攢到1萬塊錢,不過,金鵬也委婉的表示,公司今年的效益不好,年底可能就沒有獎金了,張小慶能夠理解,他突然在想,都說小公司3年是個坎,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第一年公司通過原有客戶發展的比較好,第二年公司開始擴張做出樂觀的計劃和投資,第三年原有客戶消失新的客戶開拓困難而由于第二年的樂觀擴張公司就此陷入困境。
在瀟湘府,張小慶把漲工資的好消息告訴了王曉麗,每個月,他們都會在西三期的瀟湘府打一頓牙祭,一般情況下,他們會點兩個菜,一個特色菜,一個青菜,兩碗米飯,一共不超過50塊錢。張小慶其實并不在意一頓飯多少錢,他在意的是終于有一天能夠不用做飯和刷碗,但王曉麗在意,她規定一定不能超過50。我們得攢錢買房,她提醒張小慶說。這次,飯吃到中間,王曉麗突然說,我們結婚吧。張小慶被王曉麗的這個提議嚇了一跳,他還從來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磕磕跘跘的說,不急吧,我們都還年輕。王曉麗說,年輕的是你,我已經不年輕了。過了這個年,張小慶25,王曉麗就28了。張小慶這才發現當初所謂年齡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就是個問題了。張小慶是不想結婚的,起碼在吃這頓飯的時候是這樣,于是,他就不再說話,默默吃著飯,王曉麗沒有等到張小慶的回答,嘆口氣,扔下筷子,說,吃飽了。
真的要和王曉麗結婚嗎,張小慶第一次問了自己。自己真的愛這個女人嗎?其實這個問題王曉麗也問過自己,當時自己的回答是和你在一起能感覺到一種親情,沒有騙人,這就是自己的真實感覺,沒有那種所謂觸電般的愛情感覺,真沒有,當時只是覺得應該找個女朋友,于是,她就出現了,至于她比自己大也沒關系,也多少有和王碧薇賭氣的意思在里邊,沒有心跳的感覺,一切感覺就像一杯白開水,經過了18層過濾了的那一種,沒有一點心里的波瀾,那么,自己愛她嗎?也許是不愛的,只是兩個人都覺得要談個朋友而已吧。可是,自己為什么又經常掛念著她,在車站等她下公交車,然后馱著她一起回家,一起買菜,一起做飯,有時等的時間長一點,就開始胡思亂想會不會出了什么事,她母親生病那些天,她晚些回北京,突然就覺得心里空空的,這些感覺不是騙人的,那么這是愛情嗎?不,似乎不是,應該是親情,但是,為什么,那么多愛情小說里,又說這是愛情呢?媽的,愛情到底是個什么東西?為什么就沒有和程序一樣的精準定義呢?另外,結個婚真的一定需要愛情嗎?又有誰那么走運,真的和愛情結了婚?
她脾氣不好,說什么事都是命令的口氣,一點都不溫柔,張小慶想,很多事情,為什么不能換一種說法呢,衣服忘了翻過來晾,撒個嬌,說辛苦翻過來晾唄,多好,她不,她總是很生氣的說怎么又忘了翻過來晾每次都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上次她弟弟過來找工作,最后一句話差點沒把張小慶憋死。不喜歡看書,也不怎么喜歡看電影,張小慶帶她看過兩次電影,一次是《哈利波特》,一次是《變形金剛》,第一次她睡著了,第二次她也睡著了,她唯一喜歡的就是看后宮劇,說,我們公司就是這樣的,勾心斗角,她認為同事間不存在友誼,如果勉強存在像友誼樣的東西,那只是沒有利益沖突罷了。張小慶最初的夢想是去微軟和IBM,王曉麗恥笑了他,說,真單純,現在這社會掙到錢才是真的。怎么說呢,王曉麗給張小慶的感覺就是,很現實。在家人面前,她經常展現出一種北京的優越感來,家里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北京這也好那也好,如果一種有名的牌子在家里有賣,她會說那一定是冒牌的,只有北京的才是真的,上次王剛來,她嘲笑了他的衣服,但王剛不知道的是,她姐姐穿的衣服其實都是在集市里淘的,比他的便宜太多了。同時,她又是敏感的,她最受不了家里人拿她和其他人比,比如張芳有時會說她們村里有個人在北京做的不錯,一個月能賺好幾萬,過年回家時還開了輛小轎車回來,王曉麗立刻就能從她媽的語氣中嗅到一絲比較的異味,她尖刻的諷刺她媽媽,你怎么知道他一個月掙那么多錢呢,他親口給你說了嗎,你們就是會傳,你傳我我傳你,本來幾千塊錢到你們嘴里最后就成了幾萬。張芳說,那小轎車總歸是我親眼看見的吧。王曉麗說,哎喲喲,QQ也是小轎車,北京這種車四環都不讓進。高晨晨曾經和張小慶說過,說王曉麗其實是刀子嘴豆腐心,說要理解她,她其實很不容易,家里條件不好,上大學都是自己借錢讀的,工作后才把錢一點點還清,一個女人在北京,完全沒有人照顧,全部靠自己,家里還經常要些錢,就這樣,她還是靠自己的努力進了這個行業最好的公司,到這個公司里,大公司,關系又比較復雜,她不會搞關系,不會妥協,經理不給她派單,所有單子全靠自己去小區拉客戶,就這樣,產值還是在公司里排前幾位,一個女孩,受著這些委屈,自己哭過很多次,又沒有人可以講,于是就一天天堅韌起來。張小慶相信高晨晨說的話,王曉麗的家庭情況也是他所擔心的,他并不指望她的家庭多么多么有錢,農村的也沒有關系,自己本來也就是個小縣城的,問題的關鍵是王超和王剛,一個中年受到打擊后就一蹶不振,幾十年來完全靠老婆養活,天天打麻將,一個20多歲了似乎還沒有長大,吃不了苦,還在混著,并且,他們都有依靠王曉麗的心理,向王曉麗要錢,讓人看不到希望,而現在,張芳又病了。其實,王曉麗的展現優越感和敏感也和她的家庭有關,自從王超從單位下來回家后,她們家就落敗了,一個曾經最風光的人轉眼成了最落魄的人,成了需要老婆養的男人,被村里人背后嘲笑是免不了的,農村里,很多事就是面子那點事,從小被人們嘲笑的王曉麗變得敏感,她害怕別人拿她比,她連大學學費王超都拿不出,此外,她又成了王超心里唯一的希望,他和張芳都將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希望她能夠多掙錢,好讓自己在村里人面前找回失去多年的面子,于是,她就不停的強迫自己要好好干,多掙錢,當和家人打電話時,她需要表現出自己過得很好,而從心底里,她卻又是憎惡這個樣子的,她覺得很累,于是,她就一天一天的刻薄起來,處處表現出北京的優越來,北京很好,這也好那也好,你們的女兒沒有給你們丟臉,只是,她沒有意識到的是,北京的好多少和她沒有太大的關系。后來,高晨晨買了房,張芳口里高晨晨出現的頻率開始高起來,村里人也都拿她們兩個說事,村里人說,在北京算什么,買的上房子才是真的,于是,王曉麗再次需要證明自己了。
王曉麗有很多優點,她很節儉,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這符合張小慶的性格,只是,張小慶骨子里還有浪漫的一面,他會突然心血來潮,對王曉麗說,認識一年了,我們也去云南玩吧,徒步,才不到3千塊錢,然后他開始認真的整理攻略,但,他們沒有一次成行的,最后關頭,王曉麗總是說有事。王曉麗只是在不忙的時候,去爬爬百望山,門票6元。一次,王曉麗生日,張小慶激動的對王曉麗說,我們去全聚德吧,來北京這么久了,也該嘗一嘗,然后再看場電影。一會,他就磨拳擦掌的拽著王曉麗往瀟湘府外走,王曉麗卻說,你和錢過不去嗎,一句話澆滅了張小慶的情緒。王曉麗飯做的不錯,很多菜,在瀟湘府吃一次然后自己就琢磨出來在家里做出來了。家里很多該張小慶干的事她都給干了,客廳的燈泡壞了,給張小慶說了幾次,他卻總是記不住,答應的很好,手卻一直沒有離開過鍵盤,最后,自己買了燈泡爬上椅子給換了,看見她換,張小慶這才停止寫代碼屁顛屁顛的跑出來,她嘆口氣,說,除了工作,你什么都不會。
第二天是周六,王曉麗要上班,出門的時候她對張小慶說,你好好想想吧,如果不想結婚我們就分手,我和你耗不起。
posted on 2011-10-14 22:28
ronghao 閱讀(2021)
評論(6)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張小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