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慶打車到醫院的時候,王曉麗正在醫院花壇上安靜的坐著,上午的太陽暖洋洋的照在她的身上,她的情緒已經從最初的慌亂中走出來,看不到一絲的痕跡,她更像是在享受這個夏天的早上。看到張小慶過來,她從花壇沿上站起來,平靜的說,小慶,我想好了,我們分手吧。
盡管如此的場景在兩個人的腦海里都出現過很多次,但這個時候出現還是讓張小慶很生氣,他不耐煩的打斷她,說,瞎說什么呢?!
張小慶拿過化驗單,B超診斷上寫著:結節可見血流信號,懷疑惡性,請醫生結合臨床。張小慶說,這不還沒確診嗎?話雖這么說,但這可是一家三甲醫院出的檢查報告,張小慶的心臟劇烈跳動起來。
第二天的早上,張小慶請了假和王曉麗一起去了北醫三院,他查到那里有著一個診斷乳腺癌最好的老醫生,同時,那里有北京最好的檢查設備。去醫院的公交車上,人很多,沒有座位,兩個人擠在車的最后一排,張小慶不停的說些他能想到的笑話逗王曉麗開心,王曉麗也配合的跟著笑,但實際上張小慶心里非常的緊張,他甚至經常忘了自己說到哪里了,不過這已經并不重要了。
找這位教授的人很多,什么樣的年齡都有,張小慶他們排60多號。和其他的醫生不同,他并沒有開檢查單,他只是摸了摸,然后就說沒事定期復查就可以了。張小慶拿出前一家醫院的檢查報告,說,可這是前一家醫院的報告。老醫生看了看,說,你要相信我的手,我已經摸過幾十年的乳房了,只有沒有經驗的醫生才需要做非常多的檢查。
從醫院出來,張小慶覺得怪怪的,總覺得什么地方不對勁,最后,他還是折回去,又掛了一個年輕醫生的號,那個醫生給開了檢查單做了鉬靶檢查下周拿結果。結果正如老醫生所說,沒事,定期復查。年輕醫生說,建議還是做了,切出來看,病理結果一出來什么都清楚了。兩個人商量了一下,又去找了老醫生,老醫生沒有要掛號,他還是堅持他的判斷,手一揮,說,不要隨便動手術,相信我的手吧。糾結了好久,最后兩個人還是決定回老家去做這個手術,北京的費用太高而王曉麗她們公司都沒有上保險。
同一所醫院,同一個科室,同一個病理室,一年之后,張小慶又站在了同一扇門前,同樣是焦急的等待最后的病理結果,唯一的不同,是上次是他和王曉麗兩個人,這次是他一個人。結果是良性的,從長長的走廊出來,眼淚突然從張小慶的眼眶中一滴一滴的流下來,還好,是良性的,要不然,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到病房,王曉麗正在瞅著門口,張小慶想笑,卻笑不出來,他走過去,緊緊抱住王曉麗,說,我們結婚吧。
張小慶和王曉麗結婚了,王超要了兩萬塊錢的彩禮,隨后又送回一萬來,都知道,都不容易。回到北京,張小慶給楊曉付江他們發了消息,然后約好一起吃個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孫偉竟然也在北京。
張小慶說,你不是說回去嗎?
孫偉說,是啊,這不又回來了嗎?
張小慶說,家里不好嗎?
孫偉說,哎,別提了,你知道嗎,我回家想當個中學老師,找了很多關系,最后時刻竟然被頂下來了。家,拼的是關系,北京,雖然壓力很大,但相對還是公平,所以我就回來了。
聽完孫偉的話,張小慶有些黯然,他想起了黃晶晶,縣城里的那些公務員,早已經都是官二代了。孫偉說起了他現在的情況,在一家還算較大的公司里當項目經理,帶著兩三個剛畢業的程序員,說是經理,大部分的活還是要靠他,幾乎沒有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飯。張小慶說,為什么不考慮換一家公司。孫偉推一推眼鏡,笑笑,說,我呆過四家公司,那家公司都一樣,不換了。
奧運要來了,他們的話題很快轉移到奧運上面。幾個人當中,付江最積極,把所有喜歡的比賽都訂了票。楊曉一張都沒有訂,他是屬于避孕的,他說,你們最近被上門查過暫住證嗎?張小慶被查過,幾個戴著紅袖章的老頭老太上的門,幾乎把他的整個身世都詢問了一遍,最后還簽訂了責任保證書,并且,他還發現,晚上下班道路兩旁突然空曠了許多,那些麻辣燙燒烤水果攤們統統不見了蹤影,空氣也好了很多,是他來北京這些年以來最好的時候,他知道,附近的工廠包括河北都被要求停了工,還有,很多網站突然就能訪問了。楊曉說,舉國奧運,花這么多的錢,我反感。付江說,反感歸反感,政府給你提供了這么好的機會,我們不應該浪費,我喜歡科比。
張小慶也沒有訂票,他的心情很復雜,他是贊成楊曉說的的,但是,他認為付江說的也有道理。高晨晨他們也訂了票,他們中了一張開幕式!8月8號那天,早早的吃了飯,盡管告訴自己奧運其實和自己的關系不大,但隨著時間的臨近,心情還是一點點的激動起來,開始放煙花了,電視上映出大腳印,能夠親耳聽見煙花的聲音,腳印越來越近,張小慶再也克制不住,在陽臺上什么都看不見,只能聽到聲音,他一把抓住王曉麗,兩個人呼呼的跑下樓,沖小區外跑去,他們碰到了同樣的很多年輕人,他們一起聚集在小區門口,遠方,那個鳥窩,煙火輝煌,這里,還是只能聽見聲音,但那么多的人在一起,每個人都能感覺到內心的激動,有人喊起來:中國萬歲!所有人都跟著喊起來:中國萬歲!
奧運結束了,張小慶突然就開始考慮另外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要不要換工作。老實說,王總金鵬他們對自己都是很不錯的,但工作確實不是自己想要的,不想要面子工程,不想做沒有價值的軟件。楊曉負責的那個房地產項目結束了,王總最初希望公司能夠通過這個項目進入房地產行業,但他又一次失望了,張小慶他們很快發現,除去流程,他們差的太多,比如各種專業知識,各種專業術語,他們都不知道,都需要學習,軟件是對現實問題的建模,如果對現實問題都沒有很好的理解,談何建模,談何優化,談何解決呢?這期間,張小慶還作為售前去了一趟北京交通大學,在那里,他見到一位教授,他們在做一個鐵路信號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部分是一個流程引擎,張小慶了解到,這是一個一千萬的863項目,一千萬的項目最后外包出來幾十萬做了,真是諷刺,錢都到哪里去了。金鵬說,一千萬一般一半要打發審批該項目的各級領導,剩下的,院里還要分點,就沒多少了。
最后還是康威幫了張小慶,他給張小慶介紹了一個朋友,這個朋友在思考加速,這是非常有名的一家外企,對張小慶來說,簡直就是如雷貫耳,里面有很多他所崇拜的牛人。于是,在一次openparty上,他們見面了,張小慶也第一次在openparty上分享了一個話題,這個話題是關于一個失敗的項目的,就是張小慶那次失敗產品經理的經歷,效果很好,在那個朋友的推薦下,張小慶也很快拿到了思考加速的offer,第一次看到月薪過萬的offer,張小慶很激動,他第一時間給王曉麗打了電話,說,我們又可以考慮買房了!
http://www.tkk7.com/ronghao 榮浩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posted on 2011-11-21 00:02
ronghao 閱讀(1866)
評論(5)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張小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