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周筠老師聊天,周筠老師一口氣推薦了楊早的三篇文章:我最難忘的一位老師、等待起風的日子和沒有空白的年代,言語之間能夠看出周筠老師對楊早的特別喜歡。之前也看過楊早的一些文學評論,同樣是周筠老師推薦,卻沒有那么深的感觸,因為自己讀書太少的緣故,楊早對王朔、王小波、王蒙的評價,因為自己閱讀這些作者少或遺忘的緣故,沒有太多的共鳴,慚愧。
讀《我最難忘的一位老師》,我想起了我的高中語文老師,那是一個老頭,上課的時候特別喜歡天馬行空,他對古詩詞是十分精通的,通常講著講著課文突然就能來那么一段,本來,長年累月的背誦早讓我們對古詩詞充滿了畏懼,但是,他即興發揮的一段卻總能卻中當時的情景,老頭是自己背誦,帶著感情,甚至有一次,看見淚水從他的眼眶中溢出來。我喜歡這個老頭,我的語文其實并不好,一提起拼音就頭疼,但是我的作文卻總是能被他當做范文在班里閱讀,評語同樣是非常的簡單,就是一個字:好!我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家伙,一次是情景作文,要對斷臂的維納斯寫一篇文章,所有人都寫非常遺憾如果有胳膊就完美了,我卻討厭了千遍一律,我寫的題目是“缺陷美”,自然,如我意料中的,這篇文章得到了最高的90分,評語還是那個字:好。老頭喜歡我,我是知道的,因為想吸引班里一個女生注意的緣故,我經常往報紙雜志投一些很幼稚的稿件,也有能夠發表的,每次發表,老頭總能下課后找到我,指著雜志上的名字問我:這是你嗎?我點點頭,老頭點點頭笑笑,卻不說話。
我們畢業后老頭就退休了,他年齡大了。一直想著去看他,卻猶豫再三,我是自卑的,高中前兩年除了語文和數學其他科一直都不是很好,高三成績好容易好起來高考卻失敗了,在父母的安排下讀了軍校,上了半年學卻大病一場,幾乎要了我的命,一直依靠藥物維持著。這樣,當同學約好一起去看老師時,我猶豫了,與他們相比,我是自卑的,他們上著這樣和那樣的學校、在這樣和那樣的公司,我卻要為活著而活著,我是如此的卑微,我想,也許等我有一天出人頭地了,能夠再去看他,我是如此的固執,固執的自卑著,我想,如果不能做些成績回去,真對不起他給的那些評語“好”。后來,我聽同學說,他問了我,他是盼望我去的,但是,我讓他失望了,其實,這個失望又何嘗不是對自己呢。于是,一直都沒去,直到現在。
我想,如果再回家,一定要去看看老頭,那怕自己什么都不是,那又有什么呢。
讀《等待起風的日子》,里面這段話自己非常欣賞:你真的想這樣做嗎?不是為了贏得別人的贊譽,不是為了博得進步的資本,真的想這樣做?
想。
那就去做吧。
非常契合我現在的狀態。因為張小慶的緣故,暫時離職了,在家里。周圍的親戚朋友說,不要太沖動,再好好想想。
高一分班,想讀文科,考中文系。周圍的親戚朋友說,不要太沖動,再好好想想。于是,選擇了理科。
高考失敗,想著重考一年,周圍的親戚朋友說,不要太沖動,再好好想想。于是,讀了他們安排好的學校。
大學的時候,讀書,寫字,想找份新聞出版相關的工作,周圍的親戚朋友說,不要太沖動,再好好想想。于是,自學了編程。
同樣是在大學的時候,被高中一直喜歡著自己的女孩追到畢業,這次是自己對自己說,不要太沖動,再好好想想,自己現在什么都不是,身體還不好。于是,一再拒絕人家。
大學畢業,想去北京,周圍的親戚朋友說,不要太沖動,再好好想想。這次,沒有聽他們的意見進一個事業單位,于是,來了北京。
我總是很容易被周圍的人所影響,不斷的搖擺、不斷的蹉跎,慢慢就迷失了自己,別人在追求著什么東西,哦,那也應該是自己追求的,于是,歲月就在不斷的遺憾中逝去。我在追求什么?我是在追求自己的快樂,是自己的,不是別人認為的。每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是,快樂是需要自己定義的。
這次,請讓我以楊早的話作為結尾:好吧,朋友,感謝你的關心。可是風已經起了,我要開始我的歷程了。麻煩你把那個水瓶遞給我。然后,請讓我靜一靜,讓我懷抱著我的夢想,開始我的翱翔。
為什么想表達,在《沒有空白的年代》里,有這么一段話:粗分一下,這本集子里所講的不過兩個方面:一是一個身處世紀末的中國南方的青年如何與社會的各種影響,與自身的平庸抗爭的心路歷程。這在旁人看來自是平淡無奇,但在我的回眸里,卻相當驚心動魄,我曾多少次在文字的迷陣里試圖抓牢自己漂浮的靈魂,感謝上蒼,在我的二十四歲,我終于取得了一點兒成功,但愿前面的路能好走一些。二是這個青年正在努力介入社會生活,對他感興趣的東西發出自己的聲音。他的執著在某些人看來是可笑的,特別是在南方,關心這些沒什么油水的事的人不多。但是他相信保持對社會和文化的關念是這個社會的知識分子的職責,他愿意做這里面的一員。
這正是自己想表達的東西:一是一個生于八十年代的青年的心路變化,在之前大部分時候,他是懦弱的,他是搖擺的,他是被動的,現在,他在努力工作支付按揭貸款的同時,正在努力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原先的世界觀在接觸這個現實世界的一瞬間崩塌了,然后一直都沒有重建。二是這個青年對這個社會是抱有希望的,最開始,他是相信一個人能改變世界的,現在,也許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能改變自己,堅信只要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就會改變。
再說說小說的提綱,小說現在分為兩條線,一條是張小慶現在的生活,一條是張小慶對過去的回憶?;貞洀男W開始一直到周揚離開,中間的主要事件在上面已經做了說明,表現張小慶的搖擺,為他人和社會所影響,世界觀從最開始的感覺生活在巨大幸福之中到懷疑到沮喪到被動接受到希望改變,人生目標也從科學家到為共產主義奮斗到出國留學到先生存下來到做一些喜歡的覺得有意義的事情?,F在的生活從早上的930開始,到晚上下班回家,描述一天的工作,側重點會放在對兩個項目的經歷和思考上,和他周圍的人一樣,他追求卓越和代碼質量,他認為這是他的本質工作,當你糊弄自己的工作時,那和摻三聚氰胺和染色饅頭一樣沒有區別。
最后,謝謝周筠老師,謝謝楊早,謝謝他的文字,我會更多閱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