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還有兩章就寫完了,框架已經搭好,很快就會寫完,但是,卻寫不下去了。第一卷是失敗的,從寫作技巧上,可以列出它很多失敗的地方:沒有一個一致的框架、線索,沒有沖突、過于迷戀細節、太多無關的人物,主要人物經歷片段化。寫到第五章的時候,父親說,你寫得太平淡了,這是第一個向我提意見的人,接下來米高在開心上提到張力不夠的事情。但當時的我還沉浸在生活就是如此平淡的迷夢中,終于到了第九章,在微博上,一個朋友猛烈的抨擊了我:越來越無聊了,像流水賬,毫無可讀性可言。妹妹也批評了我:王碧薇會喜歡上張小慶,張小慶何德何能啊!把主角寫成如此不堪,我是如此的不堪。于是,開始痛苦的思考和轉型,第一件事是列剩下章節的提綱,以一條主線統一組織內容,制造矛盾和沖突,老舍說,以愛情來組織故事總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于是,我就偷了這個懶,另外,在妹妹的提議下,加入多角度的描述以突出人物。但是,我越來越感覺到不對勁,這(愛情)是我想表達的東西嗎?不是啊!
我想表達什么,或者說我為什么想寫張小慶?寫張小慶是因為一件事觸動了我,這件事是年前周揚告訴我要回家創業了,周揚是我的朋友,比我小兩歲,85年的,中專畢業,在北京一家牙廠里當送貨員,住的是地下室。一年過年回家的時候,還是送貨員的他告訴我,他一定要自己開個牙廠,盡管是他的朋友,但其實我內心還是不太看得起他的,年齡小,學歷不高,掙得不多,最開始還喜歡玩網游,處于社會的最底層。但接下來的事情卻讓我吃驚,做了兩年送貨員,第三年他開始和老板一起跑業務,第四年開始學做烤瓷,第五年學做牙冠,好幾個過年都沒有回家,現在,突然就要創業了。其實第五年他的工資就已經過了萬元,我曾經問他,在燕郊買個房子吧,和我住一起。他笑笑,說,不,那不是我想要的。從一開始,他就有一個堅定的想法,就是在家做些事,和父母家人在一起,一直沒變。在他的心中,北京只是個驛站,路途的一個臨時停靠點而已,他的家一直在生他的地方。
看看他,再看看自己。在下東直門地鐵站的時候,我問自己,我在追求什么,天天做地鐵再換公交車,每天路上四個小時,天天忙忙碌碌,我到底在追求什么。問自己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愣住了,因為這真是他媽的一個好問題,因為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回答。追求什么,追求當蘋果新產品問世時,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拿到手嗎;追求什么,追求當有好萊塢大片上映,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去觀影嗎;追求什么,追求能夠用上最好最新的互聯網產品,刷微薄,然后不斷轉帖嗎;追求什么,追求,看,我們從不喝國產奶粉,都是從外代購嗎;追求什么,追求過年回家時,面對那些在家的同學所具有的所謂的一點點優越感嗎;追求什么,追求錢嗎,那為什么總是愛說,等我有錢了,那就什么什么的呢。我在追求什么?!海賊王里說得很明白,金錢、地位和榮譽,是每個男人都追求的東西,真是這樣嗎,我懷疑,起碼我懷疑自己。
這個社會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這點我毫不懷疑。大學時,聽到911事件的新聞,全班同學一起發出興奮的狂呼,現在想想,冷汗直流,為什么會這樣。李剛兒子遭到那么多人的咒罵,我相信,很多人其實是在咒罵為什么自己的爸爸不叫李剛。不管是好還是壞,總有人在咒罵,在他們眼里,所有支持這個政府的人都是五毛,所有批評這個政府的人都是憤青,非黑即白。還有人,聽到油價上漲,一陣狂喜,漲死那幫買了車的,可知道,自己吃的東西用的東西都是用車運來的。拼車時,一邊抱怨交通不好,一邊占用應急車道;等車時,一邊抱怨交通不好,一邊不管別人死活的插隊;在家時,一邊抱怨城市關系落寞,一邊根本不和對門剛出來的人打招呼;做饅頭時,一邊大罵雙匯,一邊給饅頭染色。很遺憾,這里面都有自己的影子。都是別人的事情,一說都是社會的錯,聳聳肩,無可奈何,自己一點點責任沒有,移民吧,趕快的。所以,我想,張小慶應該不是這樣,他應該是抱有希望的,盡管很渺小,但是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堅信只好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就一定能夠慢慢改變。
周圍的好多人和事。哥哥和嫂子總是打架,嫂子是大學畢業,哥哥是中專,嫂子是不甘心,為什么周圍的女人們都這么熱愛這座城市,想留在這里,想生活在這里,哪怕這個城市并不熱愛她們。朋友因為分手和前男友打房子的官司,房子,如此畸形的影響生活。朋友的老婆身體有病,一直在休養,朋友就這樣知道她身體不好的情況下和她結了婚、租房、生活,工資不高,一起在北京生活,他們又在追求著什么。朋友是北京的女孩,腿有殘疾,家境很好,有車又有房,但一直在奮斗,為學日語,六個月天天學到凌晨2點,現在是一家外企的技術經理,一個女孩子,她又在追求什么,她曾經在路邊跌倒過,很多很多的人經過,沒有人去扶她一把,她只好自己挪到樹邊,自己掙扎的站起來,當時,她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朋友一直在家做老師,教學水平卻并不好,管不住學生,同學們談起他總會帶一種不是有意但是不知不覺的輕蔑,他是怎么想的。過年回到家,老人之間談論最多的卻是錢,誰誰在什么地方一個月多少錢,誰誰嫁給了如何如何有錢的老公,突然周圍全是有錢人,此外,小縣城突然也開始堵車了,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都是外地打工回來的人們,開車回來,他們像一群候鳥,幾天后就飛走了。高中的同學,父母在當官的,很多重新回來,接了父親的班。
至于軟件開發,我也是有疑惑的。我們到底為什么在做軟件?為什么我們軟件用戶只有政府和國企,中小企業都到哪里去了,他們在用什么軟件?為什么很多時候,軟件只是個花架子,我還記得,當客戶單位更換領導取消我們項目(但付款)時,我們發出的歡呼。為什么我們一邊把自己的軟件加密再加密,一邊卻在網上跪求破解碼?為什么產品開發最后會失敗,明明只剩下最后一公里了,卻邁不過去?為什么要重寫軟件,為什么不能打補丁,只是因為覺得代碼丑陋?為什么看似是大公司接的項目,最后卻是層層外包,還是我們小公司來做,資質只是做投標用的嗎?為什么現在看東西越來越浮躁了,沒有內容,只剩下標題,為什么只看了一篇報道就下了判斷?
這就是我想寫張小慶的原因,我想表達出周圍人們的生存狀態,表達出自己的疑惑,盡管還沒有答案。所以,突然就想重寫了,重寫總是比重構來得容易。會拋掉所有無關的細節,以一條張小慶的視角串起來所有的故事,重新組織。所以,對不起了,所有關注張小慶的朋友,這個禮拜會開始重寫,周末的時候會發出重寫后的第一章,抱歉。
第一卷寫得不好,但是張小慶說,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這就是希望。我是有希望的。
http://www.tkk7.com/ronghao 榮浩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posted on 2011-05-03 23:04
ronghao 閱讀(2580)
評論(8)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張小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