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換模式,引用即將出版的《ajax模式和最佳實踐》(也就是《ajax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中對于它的意圖的描述:
“
置換模式(Permutations pattern) 被服務器用來分離資源(URL)與表現(xiàn)(例如HTML或XML)。分離資源與表現(xiàn)使得終端用戶只需要關心資源,不需要擔心URL所關聯(lián)的內容。例如,假如一個客戶的銀行帳號是URL http://mydomain.com/accounts/user,那么相同的 URL 能夠被各種各樣的設備 (電話,PC等等)來使用。”
從上面的描述中可以清楚的知道置換模式的作用,在實現(xiàn)上呢,書中提出了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就是根據(jù)http中的accept來決定提供不同的表現(xiàn),這個其實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了,本篇blog重點也不在于討論置換模式的作用和實現(xiàn)方式,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英文版中相應的章節(jié)或等待中文版的出版。
在置換模式這個章節(jié)中有一句話特別的讓人覺得震撼,也讓我這個號稱對RIA框架還算懂的人感到羞愧,就是這么一句話:“我們將接口的概念與URL和分離資源與表現(xiàn)關聯(lián)起來,資源就是接口,而表現(xiàn)就是實現(xiàn)。”看到這句話,突然覺得一直以來自己從來沒有真正的以一種B/S結構體系的思想去構建系統(tǒng),去充分的基于B/S來對系統(tǒng)進行設計,這本書中各種模式帶給人最大的震撼都來源于它充分的基于B/S結構的一些特性去解決問題的方式,盡管也許這會給某些追求完美設計的人找到批評它的理由(例如與B/S耦合太嚴重等),但我覺得這對于一個項目、甚至一個產(chǎn)品都不是問題,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模式的實現(xiàn)上更多的都是采用基于http協(xié)議頭的方法以及用后臺系統(tǒng)設計的理念去完成B和S銜接的設計方式,這都帶給了我不同的視角,所以說ajax帶來的絕對不僅僅是什么用戶體驗這些,更多的它帶來的是對傳統(tǒng)B/S應用設計思想的沖擊,以前在設計RIA框架的時候一直就是傳統(tǒng)的思想,而現(xiàn)在隨著這些書帶來的沖擊,也在不斷的改變中,也許RIAWork遲遲沒有動手也是件幸事,呵呵,當然,也不能一直推遲.....
相信新一代的web框架推出后將會帶給我們大家都不一樣的視角,讓我們期待或自己去營造這樣的新一代的框架吧,要突破以前的常識來改變咱們的web框架體系結構,這對于整個web應用其實都將會是很大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