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文檔一般來說公司都是有模板的,但我寫這些文檔以來基本上是每寫一次就把目錄結構給改一次,應該說這是因為自己對這些文檔的理解開始加深,慢慢的越來越明白這些文檔的作用和其中需要闡述的東西,覺得這三份文檔主要闡述了一個系統的設計和實現過程,從系統分解為層次、層次內的模塊以及相互的接口、模塊分解為對象以及對象的接口、實現這些對象接口的方法。這次又整了一份,^_^,歡迎大家指正。
XXX架構設計說明書
(架構設計重點在于將系統分層并產生層次內的模塊、闡明模塊之間的關系)
一. 概述
描述本文的參考依據、資料以及大概內容。
二. 目的
描述本文編寫的目的。
三. 架構設計
闡明進行架構設計的總體原則,如對問題域的分析方法。
3.1. 架構分析
對場景以及問題域進行分析,構成系統的架構級設計,闡明對于系統的分層思想。
3.2. 設計思想
闡明進行架構設計的思想,可參考一些架構設計的模式,需結合當前系統的實際情況而定。
3.3. 架構體系
根據架構分析和設計思想產生系統的架構圖,并對架構圖進行描述,說明分層的原因、層次的職責,并根據架構圖繪制系統的物理部署圖,描述系統的部署體系。
3.4. 模塊劃分
根據架構圖進行模塊的劃分并闡明模塊劃分的理由,繪制模塊物理圖以及模塊依賴圖。
3.4.1. 模塊描述
根據模塊物理圖描述各模塊的職責,并聲明其對其他模塊的接口要求。。
3.4.2. 模塊接口設計
對模塊接口進行設計,并提供一定的偽代碼。
XXX概要設計說明書
(概要設計重點在于將模塊分解為對象并闡明對象之間的關系)
一. 概述
描述本文的參考依據、資料以及大概內容。
二. 目的
描述本文的編寫目的。
三. 模塊概要設計
引用架構設計說明書中的模塊圖,并闡述對于模塊進行設計的大致思路。
3.1. 設計思想
闡明概要設計的思想,概要設計的思想通常是涉及設計模式的。
3.2. 模塊A
3.2.1. 概要設計
根據該模塊的職責對模塊進行概要設計(分解模塊為對象、描述對象的職責以及聲明對象之間的接口),繪制模塊的對象圖、對象間的依賴圖以及模塊主要功能的序列圖,分別加以描述并相應的描述模塊異常的處理方法。
3.2.2. 模塊接口實現
闡明對于架構設計中定義的模塊接口的實現的設計。
XXX詳細設計說明書
(詳細設計重點在于對模塊進行實現,將模塊的對象分解為屬性和方法,并闡述如何實現)
一. 概述
闡述本文的參考依據、資料以及大概內容。
二. 目的
闡述本文的編寫目的。
三. 模塊詳細設計
3.1. 設計思想
闡述對模塊進行詳細設計的思想。
3.2. 模塊A
3.2.1. 詳細設計
根據模塊概要設計詳細描述對于模塊內對象的實現,包括對象的職責、屬性、方法、對象內功能的流程圖、對象關聯的類、對象的異常。(需要繪制的主要為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