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經歷:我這十年(三)[轉帖]
第七章 第三次考研
1999年8月27日,一個值得我永遠銘記的日子。
我的命運從此有了一個巨大的轉折,當我一步一步的從這一天走到現在,當我從容的接受那一點一點降臨到我身上并且需要我用畢生心力去珍惜去維護的機遇的時候,我只是平靜的在想:如果真有上帝,那麼,他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就在這一天,我遇到了我未來的新娘,她就象上帝派來撫慰我心靈的天使,輕飄飄的又是突然的降臨到了我的身邊。她,就是我的小英。
上火車前廣州下著大雨,從混亂恐怖的廣州火車站掙扎到直達西安的火車上時,我已經是狼狽不堪。天很熱,我穿著短褲,更索性脫掉T 恤,大口大口的喘著氣。臥鋪車廂里滿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突然有人在后面輕聲喊我,回頭看是個女孩,要我幫忙放一下行李,行李架上已經擠的滿滿的,沒辦法,我就把安放在上面的我的包拿下來塞到床下,把她的行李放到空出的位子上,然后我就坐了下來。再轉過臉來看時,女孩已經是坐在正對著的車窗旁邊了,她側著身子,一付氣定神閑若有所思的樣子,我覺得應該跟她聊幾句了,因為我忽然發現,她真的非常漂亮!
跟她講話的時候,我已經規規矩矩的穿好了T恤,我盡量的表現的很隨意很紳士,就這樣,我認識了這個家在廣東、現在正上西北大學旅游系三年級的女孩。
漫長的旅途,竟因為有了她在旁邊而變的無比的輕松愉快了起來。
我是上鋪,她就在我下面的中鋪,起初我還只是“以貌取人”,對她也只是所有男人此情此景下都會表現出來的那種態度,可那麼一瞬間,凌晨時分,當我從鋪邊梯子上爬下的時候,看見她熟睡中惹人憐愛的面容,微曦的光線照著她長長的生動的睫毛,那一刻,我突然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想要庇護她關愛她的愿望,并且莫名其妙的被自己的這種愿望給感動了。
盡管我知道,此行西安,壓力非常大,放棄了不錯的薪水放棄了那麼多即得的利益,就是為了成功的考上研究生,所以,我不能再有其它的非份之想。但是,我還是不自禁的幻想:是不是老天真的恩賜了這次機會給我?難道電影小說里面的那種浪漫的機緣真讓我碰著了?不過我還是抵御住了“誘惑”,心想,就當是一個美麗的夢吧,還是做正經事情為好。
可是沒想到,她竟然主動要我的電話和地址!我自然是當仁不讓的要了她的電話,心里暗說,這可不怨我,是她主動的,再浪費這個機緣可就沒道理了。
到了西安,分手后的當天晚上,我給她打了電話,從此以后,在追求這份浪漫情感的征途中,我變的不可自拔也根本不想自拔了,因為沒過多久,我就驚奇的發現,再也不輕言愛情的我,卻已經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她。
后來她告訴我說,當我在火車上善良的為她擺放行李,一路上傾勁心力的關照她的時候,她就有點喜歡我了,當她回校后有點六神無主可接到我打給她的第一個電話的時候卻興奮喜悅的時候,她就知道,一段浪漫的西安愛情故事終于漸漸的開始了。
直到我們第一次去看電影,電影已經開始后當我知道明天就是她的生日,匆忙出去,在黑夜的大街上為她買到一盒大大的米旗蛋糕,又匆匆的趕回到影院她的身邊;直到那次在肯德基,我突然收住笑,鄭重而局促的遞給她一張紙,紙上寫著:做我的女朋友,好嗎?直到中秋節那天,我在花店里定了一大束玫瑰,連帶一盒廣式月餅,讓花店的人送到她的宿舍;直到一個月后,在西大美麗的校園里,在月色的籠罩下我第一次的吻了她,我們終于越來越深的相愛了,我們在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欣賞中,在輕松快樂的相處過程中,在共同抵御一些煩惱,趨散一些憂愁的漫步中,逐漸的培植和維護了唯屬于我們兩人的成熟而健康的愛情。
后來有一次,她送給我一瓶親手疊制的幸運星,我情愿相信,我能夠比較順利的考上交大,能夠非常幸運的和她共守未來的一份承諾,全部的理由,都在那3 65顆凝聚了她深深愛意和祝福的幸運星當中了。
因為有了這份愛,我原以為單調枯燥的苦日子變的甜蜜了起來,我原以為幾盡悲壯的考研生涯也變的浪漫可愛了起來。
我是在一種非常塌實非常健康的狀態中走過這復習考研的半年時間的。
從九月開始,我正式復習。住在原來單位的單身宿舍里,那里環境很好,離城遠,清凈省心。每天我都有規律的看書學習,吃飯就去單位食堂,剛開始還因為老碰到過去的同事而不太自在,時間長了,臉皮也厚了。大家都知道,我不遠千里的辭職回來,就是想一圓舊夢,那麼多人經常問我的一句就是:復習的怎麼樣了?我只當是對自己的鞭策:這麼多雙研究都盯著呢,可別再放空炮鬧笑話了。
我在上海交大沒有認識的人,上海工作的同學也不能給我提供更多的信息,于是我通過交大的BBS來發些求助的帖子,幸運的是,就這樣,我結識了計算機系的一個研究生,她也是北航的。后來她給我寄來了歷年的專業考題,向我介紹計算機系的導師,并且引薦我跟導師勾通,及時給我提供考研的信息,我真不知該怎麼謝她,正因為能夠隨時了解學校的一些招生動向,雖然遠在西安,雖然沒有接受什麼專門的輔導,我也能比較從容的進行復習。
真想盡可能詳細的講述一下我復習的過程。因為我最終成功了,所以,本來不怎麼顯眼的東西,講出來后,都成了寶貴的經驗。
先講講英語吧,我學的是最典型的聾啞英語,想當年在北航,考了兩次六級都沒過,第一次是36,根本就是鬧著玩,第二次,索性不做聽力,全都選C ,省下時間做其他的,最終也只考了53,幸虧研究生考試沒有聽力!98年那次考研,我的英語破天荒考了72分,頗得意了一陣子,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愈發肯定了:英語考試,就是個詞匯和閱讀!我的詞匯量向來都挺大的,光憑吃老本也差不多夠了,加上這兩年來大量的閱讀計算機原版書籍,瘋狂的考各種計算機認證,啃的也都是英文材料,所以,對待英語,我最感觸深刻的就是:大量的閱讀!第二次考研,我總共讀了大約5 00篇應試文章,而這次,我更是平均每天都讀它幾篇,讀的多了,作文、翻譯等等也都跟著好了起來。當然,除了閱讀,做一定數量的模擬題也是必要的,從開始復習起,我大概是每隔兩天做一套,所謂熟能生巧,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再看數學,我一直以為,自己大學時數學很好,所以考研也就不在話下,可經歷了98年49分那次噩夢(雖然上線了),我強烈的意識到,光憑一個單元一個單元的復習,題做的再多也沒用,到了考場,白花花的一片,跟本就無從下手一樣,所以,多做些模擬題,進行綜合性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復習過程中,我根據不同的階段,規定不同的復習內容,每個階段末,都做模擬題進行實戰仿真。我就是這樣穩扎穩打的復習數學的。
對于政治,我無話可說,考了三次研,只有政治成績是每況愈下,我也搞不懂,費了不少勁,自以為也融會貫通了理解了,可“中央精神”還是那樣走位飄忽,宛若凌波微步,搞的我暈頭轉向。
最后,不得不講講讓我幾度凋零幾度遺恨的專業課!這次我考的是數據結構和微機原理。數據結構我沒學過,復習的時候,只知道交大用的是嚴蔚敏的那本經典教材,手頭只有幾份交大前些年的考題??梢赃@麼說,考研的五門考試中,數據結構上我花費的心血最多,也最擔心。不曉得課本被我翻看了多少遍,只要書店里有相關的習題集什麼的,我都如狼似虎的買來一讀,仔細的琢磨交大的考題精神,仔細的推敲每一道試題。我從來沒有象對數據結構那樣虔誠的對待別的學問。跟數據結構比起來,微機原理就相對簡單的多,我基礎很好,又特意去西工大聽他們的專業課輔導,臨考時,已經是非常的躊躇滿志了。
就這樣,我有條不紊的復習著,幾乎每個星期總有那麼半天,要麼我去找小英,要麼她來看我,我們一起逛街,一起看電影,一起暢想將來在上海我們的美好的生活。
11月報名前,為了開介紹信,我好不容易把檔案從原來單位提出來(辭職去深圳后,我的檔案一直放在原單位),放到省人才中心,被原單位刮去七千多塊。報完名,拿到了準考證,一直等到2 000年元月22日,我第三次“光榮”的走進研究生考試的考場,決定我命運的最后一戰終于開始了。
一切都進展的很順利,考完了英語、數學,考完了政治、微機,最后一門,數據結構,我驚訝的發現,今年的考題跟往年大不一樣!我幾乎跟傻了似的,楞了半天沒緩過勁來,回過神稍冷靜了,我竭盡腦力完成了答卷,粗算了一下,也就是及格上下的水平。不曉得怎樣走出考場的,前幾日考試順暢所帶來的好心情一下子就沒了,我真的害怕再次失敗了。
不過等冷靜下來了,我想,既然題型大變,只要沒有太多黑箱操作,那對大家來說都應該是公平的,我覺得難,大家也應該有相似的感受,反正我其他幾門挺好的,而且考計算機系的人都考同一門數據結構,我應該沒有太多劣勢。這樣一想,我坦然了許多,快過年了,我還要留一份思念給回家了的小英,還要盡快找到新的工作,還要寄希望于新的一年。
小英說,她是我永遠的幸運星,說我一定會考上的,說我們的未來將是多麼美麗多麼燦爛的景象。
她的話就象康太克治感冒那樣的靈驗,只要早一句,晚一句。
我想我成功了,因為有了她,我似乎就真的擁有了一切。
春節過后,我把簡歷發到網上,也主動出擊,去了許多公司,最后確定留在了一家開發網絡安全產品的小公司里。
其實有許多公司都對我感興趣,有一家公司老總非常賞識我,甚至讓我去做他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技術總監,可以持股,誘惑著實不小,可最終我有了自己的選擇。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為,我已經決定要向網絡安全方面發展,我報考的導師就是搞網絡安全的,在入學之前的半年時間里,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就這樣,我再就業了,雖然薪水不是很高,也可以滿足了,一方面學習新的東西,另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在小英的身邊。
剩下的,就是等待考試的結果,等待最后的好消息了。
第八章 上海
走出考場后的幾個月里,常常因為對結果的未卜而坐臥不寧。工作不是很忙,除了看書查資料,得空我就泡在網上,考研論壇和交大B BS是我必去的地方。論壇里天天都滿是打探分數和揣測分數線的帖子,大家都一樣焦灼的等待著。
終于,3月中旬的一天,我在網上查到了自己的分數:英語82,數學71,政治62,微機原理78,數據結構58,總分351,反反復復查了幾次,網絡沒有因為我的忐忑而犯什麼錯誤,就是它了。
這個分數跟我自己的預想差不太多,只是恐怖的數據結構呀,難道又要我倒霉不成?
趕緊跟小嚴(就是我認識的交大計算機系那位熱心的朋友)聯系,她說這次數據結構的確有些問題,出題比往年難了許多,本來出題老師想告訴閱卷老師設法彌補一下,可當時試卷已經改過一多半了,為保持公平,后面的卷子也一視同仁嚴格評閱,最終的結果就是:能及格的很少,考高分的更少。
看來我的成績還不算太離譜,但需要擔心的是:如果上不了交大,要調劑到其他地方的話,專業課上得吃多大的虧呀!
于是我趕緊通過小嚴聯系導師,終于,在看了我發過去的簡歷及其他材料后,他給我留下這麼一個很爽心的結論:基本上沒問題。
不過我還是沒能放下這顆不安的心,除了繼續麻煩小嚴給我打探消息,我只能盡力的穩定心態,一次又一次的在論壇里尋找與我相同感受的同命人,可看的多了,竟也象許多苦孩子那樣,擔心起越來越多的黑箱操作,擔心被莫名其妙的給暗算了,擔心自己希望越大最終失望也越大。
小英一直在安慰我,說一定不會有問題的,其實更多的時候是我在安慰她,我知道,她比我自己還著急,還擔心,她真的怕我再遭受打擊了。
好在我終于等到了一個不算壞的消息,4月上旬,交大計算機系的分數線出來了,360分以上是公費,335到360之間算自籌,自籌總額為1 5 000元。
好的是我終于有資格被錄取了,不好的是我要交這不算多可也不很少的一筆錢。工作5年了,我最慚愧的就是沒有攢下多少錢,家里為了供我和小妹讀書,已經沒有了什麼積蓄,本來想著工作了,一方面自立,另一方面可以貼補家里,可這麼多年來,攢的錢幾乎全都折騰在自費培訓上了,我這人不抽煙不喝酒的,平時最多的花費都在買書上面。大概算了一下,這半年多的“待業”,一進一出至少損失了5 萬,看來這次,我得求助于朋友了。
不過對此我并沒什麼好擔心的,付出的代價是必須的投資,為了將來有更多回報,該出血時決不猶豫!只要能獲得機會,公費自費不是什麼問題。曾經在B BS上看到,有人因為是自費而抬不起頭,覺得好象低了人一等,這種看法簡直幼稚之極!研究生考試只是個資格考試,并非水平的較量,進了這道門,交沒交錢有什麼不一樣的?關鍵還要看兩年半的時間是否最有效的利用了。還有許多朋友,因為經濟困難,決定放棄好不容易得到的自費讀研機會,壯烈的想來年再考,我真的很為他們惋惜,孰不知,再考一年付出的代價,將遠遠高于讀研所需的費用!
在向交大計算機系確認證實之后,我訂了4月23號去上海的火車票,準備參加復試。
這是我第一次來上海,除了有一回,在電視上看到一個探討自動售套機進入校園現象的專題片中,有記者在交大本部采訪師生的畫面之外,這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的來到美麗的交大,看著新老交錯的那些很有特色的建筑,看著精心綠化的校園,一種很親切的感覺縈繞著我,真的,我將要在這里度過三年了。
來上海三天,住在同學那里,抽空他還陪我去了外灘,坐著渡輪徜徉在寬闊的江面上,感受著上海濕潤的風,似乎也感受到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我喜歡這種新鮮的氣息,它讓我清晰的感覺到了自己的青春和活力。
剛到交大,我就和導師聯系,我們的面談卓有成效,他是個很誠懇和藹的人,40多歲,富有熱情。在更清楚的了解了我的情況之后,他衷心的祝福我考上交大,并希望我能盡快溶入他所負責的網絡信息中心的建設中去。
可復試的過程卻沒這麼輕松。原來以為,所謂復試,無非是問幾句“你哪里人呀?”、“你愛好什麼?”、“你多大了?”之類的敷衍了事不痛不癢的問題,可這次,交大改變了以往的復試方式,采取什麼“差額面試”的辦法,導師先做自我介紹,然后與學生互選,最終錄取與否以及專業方向一并搞定。
整個面試要進行三輪,每個面試者可以報兩位導師,第一輪,導師考察第一志愿報自己的學生,若導師點了頭,就算錄取了;如果報第一志愿的人數超過了導師可帶的學生名額,那被刷下來的進入第二輪,跟第二志愿所報導師交談;如果還是未果,那就進入第三輪,也就是由系里隨便安置了。而且很可怕的是,參加復試的人數比實際可以錄取的要高,也就是說,最終肯定有人過不了復試這關,只能點兒背了。
關于交費,交大規定,保送的公費,本系學生公費(無論分數如何),總分350、單課都及格的公費,其他一律自費!我看了一下,報考系統結構的人中,我的成績應該是排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可最終還是自費,只能認了。
復試持續了幾乎整整一天,因為我提前跟導師就保持了很好的聯系,自然第一輪就過關了,導師收兩個人,除了我,另一個是早已內定了的保送生,可以想象,如果不是早就認準了的話,我恐怕就又要手忙腳亂的尋找落腳地了。
雖然只在上海待了三天,可上海依然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上海很干凈,很有秩序,上海人也不象傳說中那麼小氣狡詐(當然,酸酸的小市民還是確實存在的),相反,我所接觸的上海人,都非常熱情,就象掠過耳畔的上海的風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在清澈的藍天下,那樣的可愛,那樣的朝氣蓬勃。
復試回來,我象是一下子卸去了多年來所有積壓在心頭的沉重,此時此刻,才真正體會到了那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小英比我更興奮,并且開始大膽的籌劃起將來在上海的全新生活了,不過,又一些若隱若現的傷感涌上了她的心頭,她掛念著,再過幾個月,我去了上海,沒有我在的一年時間里,她會怎樣的思念和擔心?
至此,我算是修成了正果,了卻了延續許久的一個心愿,我的考研生涯,因了眾多坎坷之后喜劇式的收場,因了愛情的悄然出現,因了更多說不出但卻刻骨銘心的路途記憶,終于結束了,就象初夏陣雨之后出現的那道彩虹,掛在藍盈盈的天邊,美麗,悅目,欣欣然笑開了臉。
從91年起,到今天,我走過了短暫而漫長的九年,還有一年,將要在上海交大美麗的校園里度過了?;厥孜疫@十年,從北京,到西安,到深圳,再到上海,就象是生命中經過了一次大的輪回,從迎接美好的校園生活開始,復歸到再次走進校園,期間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都似乎簡單了許多,淡了許多,我一直在熱情的愛著,在執著的追求著,在永不磨滅的期望著。
我開始在想,有一天,我和我的小英,牽著手輕松的走在夜幕籠罩下的外灘,那融匯在一起的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彩燈,那嘩嘩做響的江水沖擊岸壁的聲音,那游輪拉長了的汽笛,那一切和煦恬淡的東西,都將象我的心情,象我永不停滯的穩穩的走下去的足音。
就這樣一直走著,走出過去,走向快樂的閃動著光芒的將來。
就這樣,一路帶著風塵,一路帶著微笑。
就這樣,走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