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受王垠:《完全使用Linux》一文的蠱惑,試了下Linux,豈知一發不可收拾,不足一月就刪了Windows XP,開始了完全使用Linux作為桌面系統的旅程。
首先說說我的機器配置,一臺compaq的本本,pentium m 1.4G+768M內存+40G硬盤,i855GM集成顯卡,8139集成網卡,combo光驅,6合1讀卡器。
顯然,在這樣的機子上,安裝雙系統將是很讓人頭痛的事情:硬盤太小了。那么,完全使用Linux是否可以完全勝任日常需要呢?
我的需求
■ 系統必須穩定,性能一定不能太慢,界面一定要美觀,也要實用,系統配置一定不能太麻煩,對于筆記本的支持要好;
■ 我是個程序員,因此一定要有IDE(集成開發環境),至少可以開發Java應用和簡單的桌面應用;
■ 我熱衷于軟件工程,類似Project的項目管理軟件和類似Rational的建模軟件以及類似Visio那樣的工程繪圖軟件都是必須的;
■ 我太懶,以至于計劃安排、聯系朋友總是需要依賴于電腦,因此類似Outlook那樣的個人信息管理工具是不能少的;
■ 出于正常的需要,一套類似Office那樣的辦公系統、一個像樣的瀏覽器(IE不算)、一個類似暴風影音的超級多媒體播放器、一個好用的音樂管理器和播放器(最好能有mac上的iTune)、一個即時聊天工具(當然要支持MSN和QQ)也是必須的;
■ 我喜歡玩游戲,休閑的小游戲是不能少的,棋牌類的游戲當然也需要,最喜歡的大型游戲:RPG(角色扮演游戲)和SLG(戰略游戲)當然也要玩。
初試Linux
嗯,這些需求看起來似乎略顯苛刻。在Windows下,對于軟件的需求都基本可以達到了;但是經常使用破解軟件而產生的負罪感、尋找破解程序和注冊碼的麻煩讓我越來越厭煩;而無處不在的垃圾軟件、木馬和病毒,以及偶爾力不從心的正版殺毒軟件,令我膽戰心驚,生怕不知道什么時候qq密碼或者網上銀行的密碼就這么被“漏”出去了;最難受的莫過于死機了,雖然xp比起win98來說,死機的頻率要少得多,但還是讓人受不了,而動不動出現的“非法操作”也讓人憤怒;而且系統的開機時間一長(例如開BT下東西,一下可能就是好幾天),整個系統就慢得跟蝸牛似的;整個xp也是越用越慢,越用越不好用,結果就是至少每年要重裝一次(這種頻率已經足以令很多人羨慕了,我管理得應該還算不錯吧,據我所知,很多人都是幾個月就重裝或者ghost一次)。這樣的系統,能稱得上“穩定”么?頂多也就只能說是比win98穩定了。
在大多數人都屈服于windows的時候,我發現了linux的存在。linux可以應付這些挑戰么?
剛開始使用linux的時候,我碰到了很多問題,例如硬件的兼容性問題,系統的配置令人暈頭轉向,找不到平日所熟悉的軟件而產生“Linux的應用軟件少得可憐”的錯覺,還有最痛苦的找到了軟件卻因為所謂“依賴性問題”而難以安裝甚至需要自己去花費大把的時間去編譯……作為一個典型的windows用戶,我很快就受不了而退回了windows。因此寫就了
《Linux能“稱霸”計算機桌面系統嗎?》一文。
然而我不甘心,在進一步的學習之后,我明白了,Linux系統指的是其核心而非應用軟件,而對于像我這樣的用戶來說,關注的卻是那些看得到“點”得著的東西。對于linux系統來說,還有“發行版”的概念,不同的發行版盡管都是采用linux內核,但附帶的各種軟件就千差萬別,從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 linux,包括像windows那樣的適用于桌面的系統,在電影中經常看到黑客使用的超酷的系統,用于大企業、研究中心的服務器的系統,用于智能手機、 PDA等設備的“手持”系統,用于各種單片機、單板機等等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這被稱為Linux的超級“彈性”。相比較而言,windows的95、 98、2000、xp(桌面操作系統);ce(PDA上使用);se(Smartphone Edition,多普達手機安裝的就是這個)就顯得“彈性”要小得多了。
簡單來說,就是linux的“發行版”決定了我們看到和用到的是什么東西。當你覺得有什么不爽時,可以先考慮換換發行版。于是我開始搜索linux發行版的相關信息,卸載了原來裝的國產的紅旗,試用了一些看起來還比較合適的國外發行版,例如,華麗的SUSE,實用的Mandriva,易用的Ubuntu,流行的Redhat及其繼承者Fedora Core。其中,最值得推薦的是SUSE和Ubuntu,SUSE的界面十分華麗,但速度相對來說就慢一些,出于性能上的考慮,我目前使用的是 Ubuntu系統。
Linux的威力
1. 系統整體
“系統必須穩定,性能一定不能太慢”
對于所有的linux系統來說,穩定性都不會是太大的問題,這得益于其一流的內核設計。linux不容易死機,更不會 “藍屏”。由于能夠充分利用內存(linux下,物理內存占用率通常都接近100%,很大部分是作為緩存使用)以提高系統性能,對于同樣配置的機器來說,系統速度要比windows下要快些(windows對于空閑內存是不加以利用的)。

圖 系統資源計量器顯示的linux下的內存占用情況
(三根柱條分別代表CPU、物理內存、虛擬內存;物理內存占用率此時達到近100%,紅色是Linux內核占用部分,藍色指已使用的部分,黃色和綠色都是緩存部分)
“界面一定要美觀,也要實用”
傳統的linux用戶都不怎么追求界面美觀,對他們來說,有個命令行界面就足夠了。當然我可受不了這個,我追求漂亮的界面,不需要太過華麗但一定要看著順眼用得舒服。就像對mm的要求一樣,不需要打扮得太花枝招展,但一定要養眼。電腦是每天要用的,養眼的界面可以讓人身心愉快而且有助于保護視力。在suse 和ubuntu等現代linux桌面系統中,都相當注重界面的美觀和易用。

圖 suse的界面(kde桌面環境)

圖 ubuntu的界面(gnome桌面環境)

圖 ubuntu的界面(kde桌面環境)

圖 ubuntu的界面(xfce桌面環境)
當然,在這些系統中,也都提供了完善的換膚功能,除了界面控件和窗口標題欄的風格外,包括登錄界面、歡迎界面、圖標主題、鼠標主題,統統都可以輕松更換。至于美觀程度,嘿嘿,現在在windows下開發的許多應用都“盜用”過這些東西,你說呢?

圖 更換桌面主題(KDE控制中心)
“系統配置一定不能太麻煩”
在linux下配置系統的工具相對來說沒有windows提供的那么全面,不過隨著 linux的迅速發展,這一狀況也在得到改觀。各種發行版也在提供各自專有的系統配置工具,suse的yast控制中心就完全可以跟windows的 mmc管理控制臺媲美,而ubuntu下雖然沒有集成的控制中心,但也提供了大量的系統工具可供使用。

圖 suse的yast控制中心
不過各種桌面環境都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可以和windows的控制面板媲美的集成桌面控制中心,可供調整跟桌面有關的常用設置,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已經足夠了。試問,在windows下,有幾個人會常用mmc呢?恐怕很多windows用戶只知道控制面板,而甚至根本不知道mmc的存在……

圖 ubuntu的桌面控制中心(kde桌面環境)
對于某些特殊配置來說,大家只能手動配置了。有別于windows的注冊表,linux下全部采用配置文件(通常是類似ini的形式)保存系統配置。和在windows下修改注冊表一樣,修改linux的系統配置文件也存在風險,初學者慎用。
“對于筆記本的支持要好”
那么linux對筆記本電腦的支持到底如何呢?出于成本的考慮,很多廠商都沒有開發其產品的linux驅動,僅有windows驅動,因此和windows 相比,linux的硬件兼容能力是肯定處于劣勢的。但得益于其內核自帶的優秀的通用驅動程序(也就是說不需要另外下載安裝驅動),對于大多數的硬件設備, linux系統都可以順利識別并使用。在我的本本上,在suse和ubuntu系統下,各種硬件都工作良好,顯卡、網卡、觸摸板等直接就可以使用,刻錄機的工作也很正常,電源管理也很不錯(和windows下的差不多)。對各種usb設備的支持也很完美,例如鼠標、u盤、移動硬盤、mp3,都是直接識別。唯一的遺憾是讀卡器無法使用,好在usb讀卡器也不用幾個錢。

圖 ubuntu對usb設備的識別良好(psp、u盤被自動識別并顯示為桌面圖標)
那么,linux真的可以避免windows的弊病么?
首先,兩年來我在linux下沒用過盜版軟件,實現了傳說中的100%正版,而且沒花1分錢。因為 linux下的軟件以開源軟件居多,大家可以免費下載使用,有能力的用戶甚至可以自行修改。對于這樣的軟件,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去幫忙翻譯,或者給作者反饋一下意見,就算是有所貢獻了。不過這取決于用戶個人了,你要是不愛貢獻只想使用,那照用就是了。linux也有不少商業軟件,不過也大都是允許免費下載使用的。
由于提倡開源,各種應用軟件中夾帶垃圾和后門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代碼是公開的,怎么夾帶?而linux素有“純凈系統”的美譽,由于文件系統進行了獨特的安全性設計,幾乎可以完全避免真正的病毒的攻擊(linux誕生以來,真正的病毒不超過100種,windows上每個月新增的病毒就超過這個數目了)。在linux上,我可以隨心所欲的上網和聊天,而根本無需擔心密碼被木馬盜取或者中毒。
linux也是會死機的,不過頻率非常低,而且通常只是某個進程鎖死,把它強制結束掉就ok了。由于采用了內核和圖形界面分開的設計,如果是圖形界面死了,也無需重啟機器,只需按ctrl +alt+退格鍵,就可以重啟圖形界面。軟件崩潰在任何系統上都是無法避免的,不過由于linux系統下的軟件大多采用了開源的開發方式,保證了充分的測試,也從而保證了軟件的質量,相對來說崩潰的情況并不多見。
最值得一提的是linux內核的穩定性,通常來說,開機個把月不會對機子的性能有什么影響,因為linux內核是按照服務器的標準設計的,一般大型服務器開個3、5年不關機也是常事。也因此,除了更換發行版之外,通常幾乎沒有重裝系統的必要——對于linux用戶來說,重裝系統應該是很罕見的事情。
2. 開發工具
看起來linux系統還不壞。那么,享有“應用軟件貧乏”名聲的linux,在軟件方面也能令人滿意么?
事實上,使用過linux的人都知道,linux的軟件并不少,只是剛剛使用linux的人找不到平常使用的windows軟件,又不知道linux下的同樣功能的軟件,于是發出了“linux的應用軟件極度貧乏“的抱怨。
“一定要有IDE(集成開發環境),至少可以開發Java應用和簡單的桌面應用”
首先來看看我最關心的開發工具,就從Java的開發環境開始吧。由于Java本身具有良好的跨平臺特性,因此windows上的IDE不少也可以完美地運行在linux上,包括eclipse、netbeans以及jbuilder。當然,我最常用的是eclipse。

圖 在linux下運行的eclipse
如果要用非java的語言開發簡單的桌面應用該怎么辦呢?linux上可沒有vb、vc。沒關系,linux上同樣有一流的多語言集成開發環境,例如 kdevelop、anjuta。相對來說,anjuta更適合開發使用gtk庫的應用程序,而kdevelop的功能則更為強大,除了支持c++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語言。

圖 linux下的超級IDE——Kdevelop
既然喜歡GUI,當然不能缺少圖形界面設計器。 windows上一般使用的只有一種圖形庫:mfc,在linux上常用的圖形庫有qt、gtk、tk、wxWidgets等,因而每種圖形庫都有自己專用的設計器,例如qt的qt-designer,gtk的glade等等。使用起來也相當便捷。

圖 linux下的qt圖形界面設計器——QT Designer
linux 上的api當然和windows上的不同,因為我懶,所以沒有去學,而是干脆選擇了一種全新的語言:python。和c/c++不同,python很容易學習,而且功能很強大。雖然是解釋執行,但是可以“綁定”到各種圖形庫上(包括qt、gtk、mfc、swing等,厲害吧)的能力使得它具備了獨特的魅力。另外,這種強大的腳本語言還具有可快速開發(RAD)的特點。由于我更喜歡qt庫,因此平常開發時就使用PyQT(即python的qt綁定版本)了。

圖 linux下的pyqt專用IDE——Eric
“類似Project的項目管理軟件和類似Rational的建模軟件以及類似Visio那樣的工程繪圖軟件都是必須的”
ok,看來開發工具還是過得去的,看看CASE工具如何。
首先是找到Microsoft Project的替代品。看看這個如何:

圖 Planner——linux下的項目管理工具
如果需要和windows下的開發人員交換數據,建議使用GanttProject,這是一個用java寫的項目管理工具,在windows下和linux下都可以運行。

圖 GanttProject,這是一個跨平臺的項目管理工具
建模軟件相對要少些,但是我想大家都應該聽說過ArgoUML吧?這是一個用java寫的uml建模工具,當然也是跨平臺的。

圖 ArgoUML,優秀的跨平臺建模工具
繪圖軟件嘛……達到visio水平可能有點困難,因為visio的圖庫多得有些夸張。不過linux下有個接近其水平的,就是DIA啦:

圖 DIA——Linux下的工程繪圖軟件
3. 應用軟件
“類似Outlook那樣的個人信息管理工具是不能少的”
看到這些開發工具之后,應該對linux下的應用軟件有些信心了吧?由于從windows下轉變到linux下的用戶越來越多,更多的公司和團體也開始重視 linux下應用軟件的開發了。類似Outlook那樣的PIM(個人信息管理)軟件也出現了,在linux下,我們可以使用Kontact或者 Evolution。兩者的功能都非常強大,而風格則各有千秋。kontact更加活潑眩目而富有時尚氣息(我比較愛用這個),而evolution則更加正式而嚴謹。兩者都具有日歷計劃、待辦事宜、聯系人、郵箱等常用功能,而kontact甚至還有足以和mac下的ical相媲美的功能——把聯系人和聊天軟件結合在一起。

圖 Kontact——KDE下的個人信息管理軟件

圖 Kontact和聊天工具的結合,當前在線的聯系人會標示出來,點擊聊天標記即可打開聊天窗口

圖 Evolution——企業化的個人信息管理軟件
一個像樣的桌面操作系統當然不能少了辦公套件、瀏覽器、媒體播放器和即時聊天工具。看看在linux下有什么呢?
“一套類似Office那樣的辦公系統”
辦公套件當然是不缺的,除了著名的OpenOffice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Sun公司出品的StarSuite、KDE團隊的KOffice以及GNOME團隊的GnomeOffice。

圖 著名的跨平臺開源辦公套件——OpenOffice
“一個像樣的瀏覽器”
瀏覽器也不會少的,著名的Firefox瀏覽器一直以來都支持Linux。而以快速高效著稱的Opera瀏覽器也有Linux版本。同時,我們還可以使用 KDE原配的Konqueror瀏覽器,這個瀏覽器的性能也相當不錯,而且和kde集成得相當好,和IE一樣,在文件管理器中輸入網址就可以直接用 konqueror打開了。不過,Konqueror可比IE好用多了。

圖 linux下的Opera瀏覽器
“一個好用的音樂管理器和播放器(最好能有mac上的iTune)”
音樂是什么時候都需要的。在windows下,我們有foobar、winamp、media player;在mac下,我們有itune;在linux下,我們有amarok,當然還有xmms、bmp。和xmms、bmp這類輕量級播放器比起來,amarok不啻于一個重量級音樂播放器,其強大的功能和易用的界面完全可以跟itune媲美。用來管理音樂,amarok是當仁不讓的選擇。

圖 Amarok——Linux下重量級的音樂播放器
“一個類似暴風影音的超級多媒體播放器”
在windows 下看電影,更多的人傾向于使用暴風影音,而非分別使用media player、realplayer這樣的專用播放器。linux下有兩個和暴風影音很相似的播放器,一個是MPlayer,一個是Xine,它們通過使用windows下的解碼器,也可以達到和暴風影音一樣的效果。事實上,MPlayer和暴風影音似乎有某種聯系……

圖 Xine——Linux下的全能媒體播放器
對于那些更喜歡使用專用播放器的用戶來說,也毫無問題。realplayer也提供了linux下的版本,功能和windows下的一樣。

圖 linux下的RealPlayer
“一個即時聊天工具(當然要支持MSN和QQ)也是必須的”
喝著咖啡聽著音樂,再聊聊天就更有意思了。事實上,為了維持跟朋友的聯系,MSN、QQ、Skype都是不能少的。在Linux上該怎么辦呢?
Skype 不必擔心,因為skype公司早就推出了linux的版本。但是微軟和騰訊是肯定不會出linux版的。好在,Linux有兩個很強大的多協議聊天工具: Kopete和Gaim。使用KDE的用戶更喜歡Kopete(比如我),使用GNOME的用戶更喜歡Gaim,功能上兩者差不多。

圖 Kopete——Linux下的全能聊天工具(已登錄MSN、ICQ、GTalk)
很遺憾,Kopete并不支持QQ。不過,在Linux下,已經有大蝦成功的開發出了支持QQ協議的聊天工具,包括著名的LumaQQ。使用KDE的用戶可以試試eva,和java寫的lumaqq相比,eva運行的速度更快,而且支持文件傳輸功能。

圖 EVA——Linux下的QQ客戶端
4. 游戲
看來linux的應用軟件不僅不貧乏,還很豐富。不過游戲是否也是如此呢?
事實上,不僅windows用戶,就連許多linux用戶都認為,linux下的游戲少得可憐,尤其是大型游戲。因此,許多linux用戶選擇用windows模擬器來玩windows下的游戲。甚至很多人都認為,linux并不適合用來玩游戲。
顯然,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Sony的新一代游戲機PS3就采用了Linux操作系統,誰能說Linux不適合玩游戲呢?不過相比較而言,桌面linux 系統確實不如windows那么適合玩游戲,不過不是因為系統的原因,而是因為Linux下盜版游戲、破解游戲的稀缺。事實上許多著名的游戲都有 Linux版本,只是在國內沒有人賣而已。
“休閑的小游戲是不能少的”
我們還是來看看現實情況吧。linux上并不缺少小游戲,在KDE和GNOME中都自帶了許多小游戲,例如掃雷、泡泡龍、俄羅斯方塊、貪吃蛇、打隕石、打磚塊等等。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輕易地下載到許多免費且開源的小游戲。
“棋牌類的游戲當然也需要”
棋牌類的游戲也不少,例如KDE中的一款名為“K耐心”的紙牌游戲中,包含了十多種紙牌游戲,包括windows下廣受歡迎的的“蜘蛛紙牌”和“空當接龍”,而GNOME下也有類似的多合1紙牌游戲。棋類游戲當然也有好多,黑白棋、連四棋、五子棋、國際象棋等應有盡有。遺憾的是,盡管我可以找到棋力不錯的圍棋軟件,卻找不到一款像樣的跳棋軟件。不過暇不掩瑜,linux下的小游戲確實不少了。

圖 K耐心——KDE下的紙牌游戲集錦
“最喜歡的大型游戲:RPG(角色扮演游戲)和SLG(戰略游戲)當然也要玩”
可是大型游戲怎么辦呢?這的確是Linux桌面系統的軟肋。Linux上的免費大型游戲相當少,類似文明、模擬城市、暗黑、沙丘的游戲還是有的,但質量(指的是畫面和音樂)并不高,原因在這里就不詳述了,總之游戲開發跟軟件開發不同,策劃和美工、音樂師具有太大的重要性,以至于開源運動對大型游戲的實際影響并不大。而我可不想用windows 模擬器跑魔獸、星際,實在是慢了點,難道沒有辦法了么……
嘿嘿,別忘了,我們還有模擬器啊。linux上的模擬器相當豐富,不僅涵蓋了FC(任天堂紅白機)、SFC(超級任天堂)、GB/GBA(GameBoy小神游)、PS(Sony游戲站)、MAME(街機),還有一些類似Atari、Dos 之類的古老系統的模擬器。這些模擬器不少是從windows上移植過來的,性能和質量都相當有保障,例如VisualBoyAdvance、XMAME、 ZSNES、SNES。有了這些利器,大型游戲還會少么?我就是在Linux上玩最終幻想9、火焰之紋章等大作的,當然偶爾也會插上USB雙打手柄和朋友拼一下侍魂、拳皇,哈哈!

圖 GXMAME——Linux下的XMAME街機模擬器前端
結論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對Linux系統的能力沒有什么疑問了吧?筆者兩年的實踐證明,完全用Linux作為桌面系統,是足以應付一般的需求的,相對于使用Windows來說,更有著穩定、安全、免費的優勢。
其實,無論是用什么系統,都需要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只不過傳統的Windows要比傳統的Linux更易學易用罷了。但是時代在進步,技術在發展,現在的 Linux桌面系統已經不再像當初那樣的稚嫩了,至少suse、ubuntu在易用方面就和xp不相伯仲,學習起來并不比windows要難。很多人喜歡拿“windows的易用性”作為堅持使用windows的借口,其實無非是習慣了windows而產生的依賴心理在作祟,否則既然如此看重易用性,為什么放著易用性要好得多的蘋果mac os x系統不用呢?
★ 對于家庭用戶來說,我推薦使用Linux系統。你可以免費享用正版的操作系統和免費的系統更新服務。Linux穩定而高效,你不再需要每天升級病毒庫和定時殺毒,不再需要過多的提防木馬和垃圾軟件,不再需要為了重裝系統而煩得焦頭爛額。美觀的界面和豐富的應用軟件讓你的工作和娛樂甚至教育都得心應手。要安裝新軟件?非常方便,無需破解,免費使用。
★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我推薦使用Linux系統。Linux是非常適合于科研的操作系統,因為許多科研成果都是在Linux上研發和實驗的。在Linux下,你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免費科研用程序,這里有一流的函數計算器,全3D的天文星象館,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競賽系統(嘿嘿,玩過RobotCode智能坦克大戰和DroidBattle模擬無人機戰場嗎?)。想學習人工智能?想解決數學難題?想尋找外星人?用Linux吧!
★ 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我推薦使用Linux系統。當你堅持使用一段時間的linux后,相信你會漸入佳境,從而步入在 windows下從未涉及的世界——一個完全自由的天空。在這里,新技術、新概念每天都在迸發,層出不窮的新軟件時刻讓你體驗新奇,充滿活力的社區、討論組、論壇、聊天頻道總能把你卷入到熱烈的討論之中。這些,都是在windows系統所構建的封閉體系中根本無法體會到的。
★ 對于游戲玩家來說,我推薦使用Linux系統。Linux下的好游戲太少了,你們的支持能激勵大家做出更好的游戲,你們的貢獻可以令國產游戲業在Linux上獲得重生!(汗……)
最后,來秀一下我自己的Linux桌面吧:

圖 我現在的Linux桌面(KDE)

圖 我現在的Linux桌面(XFCE)
參考鏈接
DistroWatch.comUbuntu Linux
OpenSUSE Linux